社区管理与服务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国云  页数:226  

前言

国外社区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主要经历了社区救助、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三个阶段。根据世界各国社区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各国社区管理在逐步走向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范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和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全球重组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组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统包统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分化并逐渐回归于社会及社区。社会成员也由原来的“单位人”属性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区管理在改革开放后的独特地位、功能及作用也就越发凸显出来。因此,社区管理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包括各级领导、专家、学者,都纷纷介入研究,力争为完善和推动社区管理及发展而探讨出具有中国特点的理论模式。胡锦涛总书记就曾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会议上,向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特别强调,“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人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的确如此,社区作为一种地域性社会,它既是连接社区居民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微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社区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融合性和统一性。从某个社会角度看,只有通过将整个社会的发展牢固地建立在一个个社区的发展之上,并不断地保持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整个人类社会才会走向良性且持久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所要达成的共同目标。

内容概要

我们说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社区就是这个有机体社会的细胞。我们的意思是说,社区就像一只小麻雀那样,“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它是一个由服务形式或管理过程构成的复合体,其中每个服务形式或管理过程都在与其他的服务形式或管理过程的互动过程中生存和发展。对于社区管理层面来讲,扮演其主体角色的是三大方阵,即政府、社会力量和广大居民;而对于社区居民层面来说,他们所要追求的安居和归属感,则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形式及其过程紧密关联。也就是说,社区管理和服务意味着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体的细胞,而是在为整个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起到有机整合的核心作用。本书在前言部分就提出:正因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具有事关构建和谐社会乃至于达成世界共同目标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当然要把“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来对待。

书籍目录

1  社区概论  1.1  社区的含义和类型    1.1.1  社区的概念    1.1.2  社区的类型  1.2  社区的功能和地位    1.2.1  社区的功能    1.2.2  社区的地位  1.3  社区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1.3.1  社区研究的方法    1.3.2  社区研究的意义2  社区管理及其发展史  2.1  社区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2.1.1  社区管理的含义    2.1.2  社区管理的特征  2.2  社区管理的原则和体制    2.2.1  社区管理的原则    2.2.2  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  2.3  社区管理的发展史    2.3.1  传统的居委会建设时期    2.3.2  社区建设时期3  社区管理的内容  3.1  社区党建管理    3.1.1  社区党建管理的主要特征    3.1.2  社区党建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3.1.3  社区党建管理的主要任务    3.1.4  社区党建管理的运作方式  3.2  社区经济管理    3.2.1  社区经济的含义、特征和功能    3.2.2  我国社区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3.2.3  社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3.3  社区文化管理    3.3.1  社区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3.3.2  城市社区文化的基本特点    3.3.3  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3.3.4  社区文化的发展历程    3.3.5  社区文化管理及其措施  3.4  社区服务管理    3.4.1  社区服务的起源和发展    3.4.2  社区服务的定义和内容  3.5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管理    3.5.1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3.5.2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5.3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核心目标    3.5.4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3.5.5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4  社区管理的组织结构  4.1  街道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    4.1.1  街道办事处    4.1.2  居民委员会  4.2  业主委员会    4.2.1  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4.2.2  业主委员会的产生和组织    4.2.3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4.2.4  业主委员会会议    4.2.5  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    4.2.6  业主委员会的自身建设  4.3  居民自治性组织    4.3.1  社区成员作为社区管理和建设主体的基础作用    4.3.2  引导和培育街道社区中的居民自治    4.3.3  居民自治性组织  4.4  物业管理公司    4.4.1  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关系    4.4.2  物业管理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4.4.3  物业管理的机构设置    4.4.4  物业管理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的举措5  社区的管理模式  5.1  社区管理模式分类    5.1.1  社区管理模式的概述    5.1.2  社区管理模式的分类    5.1.3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社区管理新体制  5.2  中外社区管理模式比较    5.2.1  中国社区管理模式    5.2.2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  5.3  具体模式    5.3.1  沈阳模式    5.3.2  上海模式    5.3.3  青岛模式6  社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6.1  社区管理主体的职责和作用    6.1.1  政府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6.1.2  经济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与定位    6.1.3  民间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与定位  6.2  社区管理中的社区自治    6.2.1  社区自治地位的法律依据    6.2.2  社区自治组织的形式和职能    6.2.3  社区志愿组织及其活动7  社区管理绩效的评估  7.1  社区管理绩效的概述    7.1.1  社区管理绩效的含义    7.1.2  影响社区管理绩效的因素  7.2  社区管理绩效的评估    7.2.1  社区管理绩效评估的意义    7.2.2  社区管理绩效的评估原则    7.2.3  社区管理绩效的评估方法  7.3  社区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7.3.1  社区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目标与依据    7.3.2  社区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7.3.3  社区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7.4  社区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文明社区评比中的应用    7.4.1  社区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文明社区评比中应用的意义    7.4.2  社区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文明社区评比中应用的具体方法8  社区管理中的公共事业管理  8.1  社区治安与综合治理    8.1.1  社区治安的含义及其测量指标    8.1.2  社区治安问题现状    8.1.3  社区安全综合治理的体制和机制改革  8.2  社区卫生服务    8.2.1  社区卫生服务的含义及其特征    8.2.2  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与现状    8.2.3  社区卫生服务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  8.3  社区环境与物业管理    8.3.1  物业管理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8.3.2  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中的诸多矛盾    8.3.3  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  8.4  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8.4.1  社区文化的概念与功能    8.4.2  社区文化的类型    8.4.3  社区文化建设  8.5  社区社会保障    8.5.1  由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障    8.5.2  现行社区社会保障及其局限    8.5.3  新的社区社会保障体制的构建9  社区管理的发展趋势  9.1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9.1.1  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9.1.2  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9.2  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9.2.1  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9.2.2  解决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9.3  影响中国社区管理的几个基本因素    9.3.1  把好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方向    9.3.2  注重社区治理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建设    9.3.3  推动民间组织的发育和壮大    9.3.4  强化公民参与意识  9.4  社区管理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9.4.1  社区管理进一步加强的体制背景    9.4.2  社区作用的进一步强化  9.5  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模式    9.5.1  新体制模式建立的原则    9.5.2  新体制模式的意义    9.5.3  新体制模式的目标定位    9.5.4  新体制模式建立的具体要求

章节摘录

插图:“社区”一词作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社区与社会》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其含义是共同体和亲密的伙伴关系。从使用之初直到今天,大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始终不尽相同,有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已有140多种有关社区的定义。在这些定义中:有的从社会群体、社会过程的角度去界定社区;有的从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的角度去界定社区;也有的则是从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角度去界定社区;还有人从归属感、认同感及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界定社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反映出社会学界对这种重要性的关注程度。同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区总是多元化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没有一个单一模式的社区,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社区。1.1.1社区的概念1.社区的定义最早从社会学角度论述社区问题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他在1887年写了《社区与社会》一书,这是最早有关社区的社会学论著。他从社会变迁的总体趋势以及社区与社会的区分上分析认为,“社区是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扶、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在社区中,个人与社会的一致性表现为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有亲密无间的关系,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的群体产生于对亲属连接的依赖以及血缘关系的延伸,是超乎人们选择的,是自然形成的①。而“社会”则是指基于理性、契约之上的人类共同体,是通过契约、立法和公众舆论三者而形成的。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在滕尼斯那里,“社区”这个概念的本义,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继滕尼斯之后,又出现了齐美尔、马克斯、韦伯等社区理论研究者,他们都从社会类型学角度对社区和社会进行了区分。

编辑推荐

朱国云主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之一,全书共分9个章节,主要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社区管理及其发展史、社区管理的内容、社区管理的组织结构、社区的管理模式、社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区管理与服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