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管理实务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雪丽,刘淑静 著  页数:260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为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物流业已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而运输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的七大要素之一。是物流链中的核心环节,在整个物流运作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快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各类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本书结合我国物流运输发展的现状,广泛吸收当前物流及运输管理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方面对物流运输活动进行了全面介绍和论述.力求新颖、实用、通俗易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重点关注和突出了以下特点:  1.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根据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为了有效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力避传统教材编撰上过多理论陈述、缺乏案例图表、缺乏职业特色的通病,避免教与学双方陷入理论“误区”、职业“盲区”,本书特针对市场需求,涵盖了最新的观点和方法,在内容上做到了与时俱进。  2.编写体例务实创新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与可读性,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材编写经验,在编写体例上力求有所创新。每个项目都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一任务中都设有以下几个栏目:  (1)任务描述。相当于引导案例。每个任务开篇都有精选案例,确定了该任务的主题,学生阅读之后,对该任务会有大致的了解。  (2)任务目标。提纲挈领地告诉学生,学完本项目之后,应掌握哪些知识,具备什么能力,以便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和实践技能。  (3)相关知识。相关知识中都设有“核心概念”与“知识链接”小栏目。“核心概念”给出了物流运输管理的重要概念范畴,有助于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形成学科概念与原理体系:“知识链接”向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延伸,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内容概要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编写的,主要阐述了物流运输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21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共分8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任务,内容涵盖了物流运输基本知识、公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水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特殊货物运输、物流运输管理决策等。每个项目在编排上力求内容广泛、重点突出,每个任务除主体部分即相关知识介绍外。还包括任务描述、任务目标、任务准备、训练步骤、技能训练评价等栏目。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又可作为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项目1 物流运输基本知识/1任务1-1 认识物流运输/1任务1-2 推行绿色物流运输,4任务1-3 运输合理化/10任务1-4 订立运输合同/16项目2 公路货物运输/29任务2-1 认识公路货物运输/29任务2-2 公路整车货物运输作业/33任务2-3 公路零担货物运输作业/45任务2-4 公路货运运费计算/58项目3 铁路货物运输/73任务3-1 认识铁路货物运输/73任务3-2 铁路整车货运的作业管理/77任务3-3 铁路零担货运的作业管理/85任务3-4 铁路集装箱货运的作业管理/89任务3-5 铁路货运运费计算/92项目4 水路货物运输/101任务4-1 认识水路货物运输/101任务4-2 认识提单/108任务4-3 班轮运输作业管理/114任务4-4 租船运输作业管理/118任务4-5 水路货运运费计算/123项目5 航空货物运输/132任务5-1 认识航空货物运输/132任务5-2 航空货运的出口作业/138任务5-3 航空货运的进口作业/146任务5-4 航空货运运费计算/150项目6 集装箱运输/161任务6-1 认识集装箱运输/161任务6-2 集装箱货物装载与交接,171任务6-3 集装箱运输出口货运流程/184任务6-4 集装箱运输进口货运流程/194任务6-5 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及单证,203项目7 特殊货物运输/224任务7-1 危险货物运输/224任务7-2 超限货物运输/230任务7-3 鲜活易腐货物运输/233项目8 物流运输管理决策/239任务8-1 选择货运方式/239任务8-2 优化货运线路/248任务8-3 选择货运服务商/254参考文献/261

章节摘录

  1.运输与物流的联系  (1)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基础功能之一。物流系统是通过运输来创造客户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场所效应”的。  【知识链接】  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由于改变场所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出投入比,就称之为“场所效应”。  (2)运输合理化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关键。主要表现在: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时间久、距离长、消耗大的环节之一,其消耗的数量大,所以节约的潜力也就大;运费在全部物流环节费用中占最高比例。  2.运输与物流的区别  (1)物流是超出运输范畴的系统化管理。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转,是以服务于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全部过程为出发点的。物流系统根据生产企业的供应渠道和生产过程以及销售渠道,从生产和流通企业中取得的价值远远大于运输的收益。  (2)物流的出发点是以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利益为中心,运输只是物流管理控制的必要环节,处于从属地位。有物流必然有运输,而再完善的运输也远不同于物流。  (3)物流不同于运输只注重实物的流动,它还同时关注着信息流和增值流的同步联动。信息流不仅通过电子或纸质媒介反映产品的运送、收取,更重要的是反映市场做出的物流质量的评价。增值流是指物流所创造的形态效用(通过生产、制造或组装过程实现商品的增值)、场所效用(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从供方到需方的位置转移)和时间效用(商品或服务在客户需要的时间准确地送到)。  (4)物流的管理观念比运输更先进。现代物流对用户追求高质量无极限的服务,即在服务过程中,一切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服务目标,主动开展物流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并积极做好推销、宣传工作,而且在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的附加工作中,寻求与发现新的服务项目或服务产品,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更高的回报。因此从服务理念上来说,物流也突破了运输的服务理念,再高质量的运输也不可能具备服务的延伸性,因而获取的附加值也远大于运输的回报。  (5)物流比运输更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因为现代物流追求的是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物流系统综合功能的不断完善,总成本的不断降低和服务的网络化、规模化,因此建立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适时监控、适时货物跟踪和适时调度是很有必要的。为了与用户特别是与长期合作的主要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建立EDI(电子数据交换)联系系统也是现代物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备条件;而自动装卸机械、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堆垛机和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更是现代物流朝着专业化、一体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是运输无论怎样完善都无法相比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