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建立,冯英,冯英 著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词汇的重要性,如李如龙先生就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为中心”的观点。近几年来,通过对比研究来完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汉语和英语词汇总特征、构词法、词汇理据、词的搭配等对比研究已在一些学术著作中得到宏观的论述,如潘文国的《汉英语对比纲要》、邵志洪的《英汉语研究与对比》、何善芬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等。这些专著为汉语与英语词汇对比研究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汉语词汇研究中,学者们越来越注重以某类词为研究对象,从构词方式、造词理据、认知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描写、细致的分析、微观的解释;其后,再将这些研究成果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以增强汉语词汇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这样的研究,在学科建设上,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例如,对汉语“心”词群的研究,就我们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就有:①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l期);②齐振海《“心”的隐喻——基于英、汉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外语研究》2003年第3期);③吴恩锋《论汉语“心”的隐喻认知系统》(《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④张建理《汉语“心”的多义网络:转喻与隐喻》(《修辞学习》,2005年第l期);⑤冯英《汉语“心”词群的造词造字理据》(《语文学术》,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⑥陈枫《(说文)“心”都字的语义范畴》(《汉字义符研究》,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年)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和推动了汉语词汇研究,也丰富和推动了汉语与非汉语词汇的对比研究,而且还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汉语与非汉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的新思路。

内容概要

  《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1)》是《认知词汇学研究丛书》之一的《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1)》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汉英语反义形容词的修辞特点、英语反义形容词的修辞特点、汉语反义形容词的教学策略、汉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汉英语“言说类”词语对比等内容。

作者简介

  冯英,1955年生,重庆人。198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语言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语言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出版过《汉语结构类型演变新论》(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标点符号用法正误辨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水语复音词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等著作,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语言学方面的科研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论第一节 汉英语对比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一、初创阶段(1900~1950)二、巩固阶段(195l-1980)三、恢复阶段(198l~1990)四、繁荣阶段(1991年至今)第二节 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的现状和意义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 汉英语颜色词对比第一节 汉英语颜色词系统一、颜色词的构建框架二、基本颜色词三、汉英语颜色词第二节 汉英语颜色词的分类一、汉语颜色词的分类二、英语颜色词的分类三、汉英语颜色词的认知分类第三节 汉英语颜色词的对比分析一、词形对比二、词义对比三、文化认知对比第四节 汉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一、对词汇分级别教学二、对词义分等级教学三、按级别分阶段教学第三章 汉英语反义形容词对比第一节 汉英语反义形容词的分类一、汉语反义形容词二、英语反义形容词第二节 汉英语反义形容词的构词方式一、汉语反义形容词的构词方式二、英语反义形容词的构词方式第三节 汉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义对比一、基本对应的汉英语反义形容词二、汉语有而英语没有的反义形容词三、英语有而汉语没有的反义形容词四、汉英一对多反义形容词第四节 汉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一、汉英语反义形容词相同的语法功能二、汉英语反义形容词不同的语法功能第五节 汉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用特点一、汉语反义形容词的语用特点二、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用特点三、汉英语反义形容词失衡的原因第六节 汉英语反义形容词的修辞特点一、汉语反义形容词的修辞特点二、英语反义形容词的修辞特点第七节 汉语的“深一浅”与英语的“deep-shallow”一、汉语的“深”与“浅”二、英语的“deep”与“shllow”三、汉语的“深-浅”与英语的“deep-shMlow”的构词方式四、汉语的“深-浅”与英语的“deep-shMlow”的隐喻认知分析五、汉语的“深-浅”与英语的“deep-shallow”的语义特征第八节 汉语反义形容词的教学策略一、利用对举、搭配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二、利用反义释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四章 汉英语“言说类”词语对比第一节 汉英语“言说类”词语系统一、汉语“言说类”词语系统二、英语“言说类”词语系统第二节 汉英语“言说类”词语的构词方式一、汉语“言说类”词语的构词方式二、英语“言说类”词语的构词方式三、汉英语“言说类”词语的构词方式对比第三节 汉英语“言说类”词语的语义类别一、汉语“言说类”词语的语义类别二、英语“言说类”词语的语义类别三、汉英语“言说类”词语的语义认知比较第四节 汉英语“言说类”词语的隐喻认知一、汉语“言说类”词语的隐喻认知二、英语“言说类”词语的隐喻认知三、汉英语“言说类”词语的隐喻认知比较第五节 汉语“言说类”词语的教学策略一、对比类比策略二、联想记忆策略三、语义结构策略四、隐喻认知策略五、文化认知策略六、网络归类策略第五章 汉英语动物词汇对比第一节 汉英语动物词系统一、汉语动物词系统二、英语动物词系统第二节 汉英语与动物有关的熟语或习语一、汉语里常用的与动物有关的熟语二、英语里常用的与动物有关的习语第三节 汉英语动物词的造词造字方式对比一、汉英语动物词的造词方式二、汉英语动物词的造字方式第四节 汉英语动物词的语义范畴对比一、汉英语动物词的分类探讨二、汉语动物词的语义范畴三、英语动物词的语义范畴四、汉英语动物词的语义对应模式第五节 汉英语动物词的隐喻认知对比一、汉英语动物词隐喻的宏观对比二、汉英语动物词隐喻的微观对比——以禽鸟类动物词为例第六节 汉英语动物词的文化对比一、汉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二、英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三、汉语“狗”与英语“dog”的文化对比第七节 汉语动物词的教学策略一、形、音、义结合——基本动物词教学二、以动物词的文化意义为教学重点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章节摘录

  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色彩将我们的生活装点得绚烂多姿。丰富的色彩需要与之匹配的颜色词来描述,这也为颜色词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颜色词也随着色彩的增加而变得纷繁复杂,构成了庞大的词汇系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子系统。  颜色词属于词汇范畴,那么什么是词,什么是复合词,什么是颜色词,这些基本的定义是我们在研究颜色词之前必须界定的问题。  语言学上要给词下定义非常不容易。索绪尔(1916)曾经说过:“对词下任何定义都是徒劳的。”事实上,不仅是下定义难,要想把词和语素、短语清楚地区分开来也很难。自从1933年布龙菲尔德发表《语言论》以来,复合词和短语的界限就一直困扰着语言学家。吕叔湘(1959)对汉语词和短语无法清楚区分的原因有过精辟的分析:“汉语的词之所以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因为汉语的形态标志极其贫乏,汉语的主要构词手段不是派生而是复合,因而词的界限不能一望而知。”胡明扬(1999)也认为:“谁想推出一种‘一体遵循’的分词规范是不现实的。”(以上均转引自朱彦,2004:273-275)尽管如此,我们仍有必要对词进行基本的界定,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颜色词系统中颜色词语的选择。汉语“词的界定有两种路子,一种路子就是根据最宽泛的标准,把双音节复合单位都当做词,而后分别建立从严的标准区分出不同典型度的词;另一种路子就是根据最严格的标准把双音节复合单位都当做短语,而后分别建立从宽的标准按典型度区分出各类词”(朱彦,2004)。我们采用第一种分法,将那些一般认为的典型的词和亦词亦语的中间单位都囊括其中。  学界通常给复合词下的定义是: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具有新的不可分割的意义的词。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董秀芳(2004:4l~42)对复合词的见解有独到之处,她认为汉语中的复合方式包括词根复合和词复合两类,且词复合是更为典型的复合方式,并以“在英语中,com-pound word(复合词)就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而构成的新词”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更认同董的观点,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我们都不会将computer table(电脑桌)和“汉语书”判断为短语,这是凝固的整体,具有新的意义。在邢福义、汪国胜(2003:178)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提到了“合成词的层次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