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靳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05出版)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靳婷 女,1979年10月生,新疆奎屯市人,国家检察官学院讲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自19g7年起,先后在西北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海牙国际法学院等法学院所从事国际法的学习和研究。2012年12月完成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后工作。主持或参与教育部、司法部、民政部、国家文物局等多项课题,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若干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发展新趋势、比较刑法学等领域的论文。当前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文化遗产法、比较刑法学和公民社会治理。
书籍目录
序言/Ⅰ内容摘要/Ⅲ引言/1 一、研究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3 三、研究思路/4 四、研究方法/5第一章 文化财产所有权问题概述/6 第一节 文化财产的界定/6 一、文化财产保护在国际文本中的演进/7 二、文化财产概念解析/11 三、文化财产的认定/16 四、结论/29 第二节 文化财产所有权争议/32 一、概述/32 二、文化财产所有权争议的实质/33 三、文化财产所有权争议的解决/35 四、结论/41第二章 水下文化财产的所有权及其保护/42 第一节 概述/43 一、水下文化财产的概念/44 二、水下文化财产所有权制度/44 三、小结/47 第二节 水下文化财产保护的立法与实践/48 一、主要国家的国内立法与实践/48 二、主要地区的区域性立法与实践/55 三、保护水下文化财产的国际公约/60 四、小结/64 第三节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评析/66 一、不同水域中水下文化财产的法律地位/66 二、水下文化财产保护的争议解决机制 /74 三、小结/77第三章 武装冲突下文化财产的保护/80 第一节 武装冲突下文化财产保护国际规则的形成/80 一、战利品归战胜者所有/80 二、禁止劫掠文化财产/82 三、被掠夺文化财产的返还/87 四、禁止掠夺文化财产规则的法典化/92 五、小结/96 第二节 武装冲突下文化财产保护国际规则的发展/97 一、20世纪90年代的战争:针对文化财产的犯罪/98 二、国际规则的完善:《1954年海牙公约第二议定书》 /100 三、国际规则的执行:国际刑事法院/101 四、国际规则的发展:巴格达和其他地区/103 五、结论/106 第三节 武装冲突下保护文化财产国际规则的国内化/108 一、纳粹劫掠对国际规则国内化的影响/108 二、国家间对纳粹劫掠文化财产的处置/110 三、对被劫掠文化财产私人所有权请求的实践/114 四、博物馆与私人收藏者的地位/117 五、小结/122第四章 被掠夺文化财产的返还/123 第一节 殖民地国家被掠夺文化财产的返还/124 一、历史背景 /124 二、被掠夺文化财产返还的理论与实践考察/126 三、被劫掠文化财产返还的国际法规则 /130 四、小结/134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屠杀受害者被劫掠文化财产的返还/136 一、概述/137 二、被劫掠文化财产在善意取得制度框架下之法律冲突/138 三、判定被劫掠文化财产所有权的法律选择规则 /141 四、被劫掠文化财产所有权争议的时效起算规则 /144 五、小结/153第五章 我国文化财产所有权及其保护制度研究/155 第一节 我国文化财产保护法概况/155 一、我国文化财产保护的立法/156 二、我国文化财产保护的实践/161 三、小结/162 第二节 我国水下文化财产的保护/164 一、概况/164 二、存在的问题/165 三、实践与对策/167 第三节 我国被掠夺文化财产的追索/174 一、概况/174 二、理论和实践考察/175 三、小结/180参考文献/181后记/187
编辑推荐
靳婷博士的《文化财产所有权问题研究》,从国际法和比较法的角度,紧密围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武装冲突下文化财产保护和被掠夺文化财产返还等热点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对有关国际、国内立法,司法实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对文化财产来源国、文化财产市场国、收藏机构、私人收藏者之间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平衡以及如何完善我国文化财产所有权保护制度进行了深入思考。该书内容新颖,资料详实,观点鲜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