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高考必读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薛世民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招生考试中,历届考生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声乐方面,一些考生不能针对自己的嗓音条件进行有效的练习,以至在考试中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在钢琴方面,有的考生未掌握正确的练琴方法,或不能科学地选择与搭配考试曲目,在键盘考试中失分不少;在视唱练耳方面,怎样科学地练习,争取考试时唱得更准、记得更好?在音乐知识方面,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成绩?——《音乐高考必读》一书,包括音乐知识(音乐基础理论、音乐欣赏)、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四个部分,每部分附有相应练习题及模拟试题。本书根据音乐高考要求,总结历届考试中考生的经验教训,指导考生如何进行考前训练,充分挖掘学习音乐的潜力,考试时怎样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  《音乐高考必读》还可为音乐专业考生的辅导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同时也适用于各类音乐学校、高考复习班的音乐考生及广大音乐爱好者。  这次在对本书进行修订时,多方征集了本书使用者提出的宝贵意见,并根据音乐高考的最新要求,视唱练耳篇增强了练耳及听音、记谱的训练;钢琴篇增加了二十余首初级程度的钢琴练习曲和乐曲;音乐知识篇及声乐篇也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补充。  本书《音乐知识篇》由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贾方爵编写,《视唱练耳篇》由薛世民、汪高原编写,《声乐篇》由胡钟刚编写,《钢琴篇》由吕德玉编写。

书籍目录

音乐知识篇 一、音的高低与记谱法 二、音符、休止符、延长音值的记号 三、节奏、节拍、拍子 四、装饰音和乐谱中的常用记号 五、音程 六、和弦 七、调、调号、调式、调性 八、歌(乐)曲的结构形式(曲式) 九、音乐欣赏简介 附:模拟试题选载视唱练耳篇 一、什么是视唱练耳 二、怎样进行视唱训练 三、怎样进行练耳训练 四、视唱练习 附:练耳模拟试题选载.声乐篇 一、学习声乐应具备哪些条件. 二、怎样学习声乐 三、应考青年学习声乐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四、怎样做到循序渐进地练习 五、歌唱发声需要依靠人体的哪些器官 六、歌唱声音有哪些类型 七、怎样确定声部 八、各声部有哪些特征 九、发声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十、为什么要选择母音进行发声练习 十一、进行发声练习时如何选择母音 十二、为什么要重视歌唱姿势和状态 十三、怎样进行呼吸练习 十四、怎样使喉头处于正确位置?怎样才能打开喉咙 十五、什么是自然声区 十六、怎样对待中声区的训练 十七、怎样进行发声练习 十八、怎样选择发声练习 十九、怎样处理发声练习和歌曲练习的关系 二十、怎样选择歌曲教材 二十一、怎样选择考试曲目 附:一、声乐基础教材歌曲目录   二、声乐基础教材歌曲  三、补充练习曲目钢 琴篇 一、基础弹奏法 二、读谱与练习 三、提高音乐修养、增强音乐表现力 四、考试曲目的选择与搭配 五、考前准备 六、初级程度钢琴曲精选 附:练习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一、音的高低与记谱法  (一)音的产生  从物理现象看,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即发音体由于外力作用而引起振动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引起人的耳膜共振,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大脑,就给人以音的感觉。  人耳能感受到的音有许许多多,但并非所有的音都能作为音乐材料,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发展过程中特意选择和提炼出来的。发音体振动发出的音,视其振动状态规则与否,可分为乐音与噪音两大类。  发音体振动有规则,有一定高度,听起来悦耳的音,叫乐音(它是音乐中使用最多的音)。  发音体振动不规则,没有一定高度,听起来刺耳的音,叫噪音。在音乐实践中,噪音的运用也必不可少。  (二)音的性质  从音的物理现象看,音具有振动频率、振动延续时间、振幅和振动成分等属性。这些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音的性质。即音高、音值、音强、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即每秒钟内振动次数)的多少而定,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值(即音的长短)是由振动延续的时间长短而决定的。振动延续的时间长,音则长;反之,音则短。  音强是由于振幅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是由发音体及共鸣体的形状、质地、构造、物理性及泛音等因素决定的。  (三)乐音体系、音名、唱名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音级。  如将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音高次序(上行或下行)排列起来,叫音列。现代最大的钢琴共有88个高度不同的乐音,是用88个白键和黑键由低到高排列的。其振动频率在每秒钟27.5~4185.6次这一范围内,它几乎包括乐音体系中所有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是差不多不用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音乐高考必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