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兵  页数:320  字数:34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院与科举在中国古代教育大舞台上共存了一千余年。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书院与科举是两个相当独特的方面,二者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唐末五代时期,士人为获得应进士科需要的诗赋文学知识,是作为教育组织形式存在的书院产生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可以说书院是因科举而生。北宋王朝建立之后,书院成为官学的替代机构,承担了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庆历、熙宁元丰和崇宁兴学过程中,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变得相对疏远了。北宋中后期,不少新创建的书院成为研究、传播新儒学的基地,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南宋时期,在新儒家科举观的影响下,书院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科举服务,而且反对片面追求科举的学风,书院的职能再次回归到为科举服务之上来。元朝书院的创建者、修复者、讲学者和支持者不仅是恢复科举取士制度的有力宣导者,而且也是科举制度的有力维护者。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为书院开展科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明初,朝廷将书院排斥在科举教育之外,导致其沉寂了将近100年的时间。明代中后期,书院为科举服务的倾向十分明显。清廷逐渐改变了初期限制书院发展的态度,绝大多数的书院都是直接为科举教学服务,并且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讲求乾嘉汉学为主的书院虽然反对教授科举之学,但学习乾嘉汉学有利于生徒应举却是不争的事实。书院改制的进程与科举改革密切关联,1905年清廷废止科举的决定,极大地促进了书院改制的进程。书院对于其所在地的科举风气是能起推动作用的,各历史时期的书院数量与科举考试的重要指标——进土数、举人数都是成正相关的。

作者简介

李兵(1971一),男,湖南浏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以科举史和书院史为研究方向。在大陆、台湾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科举与书院研究的论文二十余篇,与刘海峰教授合著((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为第二作者

书籍目录

序序二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构想与分析模式  四、研究方法第一章 晚唐五代科举制度演变与书院萌芽  一、科举制度与重诗赋风尚  二、读书山林与进士及第  三、讲学应举与书院萌芽第二章 北宋前期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一、科举改革——士人阶层重新形成与扩大  二、官学发展滞后——士无求学之所  三、书院勃兴——教化应举之士  四、官学的替代机构——书院与官学职能的重合第三章 北宋中晚期文教改革和书院转型  一、庆历改革与书院发展  二、学校科举合流与书院发展  三、新儒学教育与书院转型第四章 南宋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一、南宋科举的恢复与官学的发展  二、新儒学的传播与书院的发展  三、以德业为举业的基础——书院大师的科举观第五章 元代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一、书院与程朱之学的推广  二、书院与科举取士制度的恢复  三、官学化——书院为科举服务成为必然第六章 明代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一、明初:科举必由学校——书院沉寂-  二、明中后期:书院发展的契机——培养科举人才  三、讲会书院——讲学与举业非分二事第七章 清代考课式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一、书院取代官学成为科举教育的主要机构    二、创建或修复书院——以科举为目标  三、书院完善学规与章 程——以科举为指向  第八章 清代汉学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一、十九世纪之前的汉学书院与科举  二、专门研习汉学的书院与科举  三、道光以后的汉学书院与科举第九章 清末书院改制与科举革度关系研究第十章 书院与科举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