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玉能 编  页数:385  
Tag标签:无  

前言

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起步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1958年编写的教材,突出若干政治倾向鲜明的文艺观念,打上了颇浓的当时环境的印痕,显得有些粗糙。六十年代初期,各位主讲教师逐年修订,加强了文学基本知识的介绍。到了1989年,孙子威教授主编的《文学原理》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总结了主编本人和他带领的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同时,王先霈、范明华撰著的《文学评论教程》于1986年出版,并在1988年被国家教委定为高校文科教材。到了九十年代末,新世纪将要来临之时,为适应新的需要,在集体进行多年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文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的成果,出版了文艺学系列教材三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文学文本解读》)。以后这套教材的品种陆续增加,并邀请外校教师参加编写,迄今达到九种,都曾多次重印,有的还出了修订本。新增加的教材,都是主编和参与者多年研究和教学心得的结晶,比如,张玉能的美学研究,胡亚敏的比较文学研究,孙文宪的现代西方文论研究,李建,中的古代文论研究,都有诸多成果,并获广泛好评。我们的文学理论教材,它所阐述的文学观念主要有三个源头:一是对几千年中外文学现象的概括,从文学现象的实际中经过科学的抽象提炼出来;二是对几千年中外文学理论有选择地继承、扬弃,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刘勰的理论的继承和借鉴,直到对别林斯基、德里达、梁启超、王国维的继承和借鉴;三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推导,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阐发。我们是以进入文学史的文学经典为主要根据,主要讲适用于历史和现实一般情况的基本规律。放弃这个,把文学理论教学变成讨论当前热点的讲座,并不适宜。但我们讲的基本规律,要能帮助学生观察当前文学,而当前的文学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意识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文学理论教学曾经基本上是讲比较单一的文学观念。而现在,我们处在多种文学理论的众声喧哗之中,再也没有可能无视其他文学理论体系的存在了。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1948年第一版序中说:“我们既不像德国人那样折衷,也不像俄国人那样教条。”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的修订主要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在主要的篇章中增加了关键词、思考题、进一步阅读书目,以便在教学和学习中能够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倡“元典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其次,关于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进行了比较多的补充和阐释,以弥补以往对普列汉诺夫文论思想理解不够准确的缺憾。再次,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部分进行了补充和充实,对鲁迅、周扬、胡风、冯雪峰等人的文论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和评述,对邓小平理论的文论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毛泽东思想的文论进行了一些正本清源、返本出新、推陈出新的尝试。

书籍目录

导论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西方的拓展
上编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
 第一章 概说: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确立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的社会性质和审美性质
 第一节 艺术生产论
 第二节 艺术意识形态论
 第三节 艺术掌握论
 第四节 艺术发展论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作品的创作、鉴赏和批评
 第一节 现实主义论
 第二节 悲剧创作论
 第三节 文艺作品论
 第四节 文艺鉴赏论
 第五节 文艺批评论
中编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苏发展的概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国的传播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列宁主义阶段的新发展
 第五章 列宁的文论
 第一节 能动的艺术反映论
 第二节 文艺批评
 第三节 文学的党性原则与美学问题
 第四节 文化与文艺
 第六章 普列汉诺夫的文论
 第一节 艺术起源论
 第二节 艺术本质论
 第三节 艺术与社会
 第七章 高尔基的文论
 第一节 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第二节 文艺的形象性
 第三节 文艺的真实性
 第四节 典型人物与典型化
 第五节 形象思维
 第六节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其他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发展的概说
 第一节 鲁迅的文论
 第二节 胡风和冯雪峰的文论
 第三节 周扬的文论
 第九章 毛泽东思想的文论
 第一节 文艺与人民
 第二节 文艺与政治、经济
 第三节 文艺与社会生活
 第四节 文艺的审美性
 第五节 文艺的发展
 第十章 邓小平理论的文论
 第一节 文艺与人民
 第二节 文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创作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下编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西方的拓展
 第十一章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第一节 现实主义论
 第二节 审美反映论
 第三节 艺术起源论
 第四节 艺术形式论
 第五节 艺术功能论
 第十二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论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美学
 第二节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
 第三节 阿多尔诺的否定艺术论
 第四节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的文论
 第五节 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美学
 第六节 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美学和文艺思想
 第十三章 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第一节 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第三节 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
 第十四章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节 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方法论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版后记

章节摘录

2.要描写和歌颂劳动人民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文艺作品就应当描写和表现劳动人民。毛泽东指出:“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人民群众既然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当然应当成为文艺描写的主要对象,成为文艺作品中的主人公。毛泽东还希望革命根据地作家描写“新的人物,新的世界”。这“新的世界”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解放区,这里的人民群众正在以满腔的革命热情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在与敌人作残酷的斗争,为的是打倒人民的敌人,解放全中国,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幸福的新生活。在今天,中国革命的目的实现了,全国人民正在朝气蓬勃地满怀信心地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种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怎么不值得作家、艺术家们热情地描写和歌颂呢?毛泽东说:“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3.必须深入群众的生活和斗争要描写和表现劳动人民,作家艺术家就必须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只有深入人民的生活,才能真正了解人民,体验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了解熟悉生活,获得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创作源泉;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把握、洞察描写对象,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激发出创作的灵感,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熟悉人民群众的语言,才能和人民群众具有共同的审美情趣。毛泽东指出,“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后记

《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终于编写完了。这是一项集体撰写的成果。虽然开始编撰工作比较早,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未能完成。可是,由于教学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把它编写出来。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昌恒、王文革、吴兰芳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本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教材才得以出版。马克思主义文论是汉语言文学系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是汉语言文学系的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人员都必须选修的一门课程,它也是文学学科中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因此,我们全体编写人员都非常认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全面、科学、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描述和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发展,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知识,并且力图引导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全面系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这门重要的课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过程,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科学、实事求是的描述、理解、阐释,往往被某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所误读、误释、歪曲,成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干扰和引起了比较明显的混乱,甚至于败坏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声誉,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之中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产生了一些糊涂认识,一些人还产生了某些反感,似乎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由一些夸夸其谈、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的东西拼凑而成的,没有必要去学习。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和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运用的产物,不仅仅有着比较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体系,而且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逐步拓展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值得每一个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认真、深入、全面、系统、科学地学习的。我们正是为了帮助他们学习好马克思主义文论而编写了这本教材。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第2版)》:文艺学系列教材·华大博雅高校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买不到董学文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就买了这本。考研用书,补充马克思文论知识,很有用!
  •   纸张印刷都不错,蛮好
  •   这个文艺理论经老师一讲感觉很有意义,当做教科书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