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阁臣群体研究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洪早清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洪早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由洪早清编著《明代阁臣群体研究》是从明代阁臣群体的构成及主要特征出发,系统探讨了阁臣的政治作为、人格特性、政治权力运作格局等问题,对阁臣这—特定政治群体在明代历史上的作用作了全面的分析。

作者简介

洪早清,男,1963年10月出生于湖北浠水县。1982年9月—1986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1986年6月底留校工作,先后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校长,现任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2002年6月获本校管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7年6月在职攻读本校中国古代史专业(明清史)博士学位,师从熊铁基、吴琦教授,毕业论文选题为“明代阁臣群体研究”。研究兴趣为明代历史、高校教学管理及教师教育,已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高等理科教育》、《中国大学教学》、《课程·教材·教法》、《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多篇,主编教材及教辅资料3本。

书籍目录

绪论 一、明代内阁制述要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一)关于内阁制度的研究 (二)关于阁臣群体与个案的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明代阁臣群体的构成及主要特征 一、明代阁臣群体的构成 二、明代阁臣群体构成的主要特征 (一)阁臣入阁与在阁资格特征 (二)阁臣群体籍贯的分布特征 (三)阁臣入阁前的仕宦履历与入阁年龄的结构特征 (四)阁臣群体履任阁职的时间特征 (五)阁臣群体的机缘关系特征 第二章阁臣群体的政治作为(上) 一、平庶政 (一)永乐迄仁宣 (二)从正统到正德 (三)嘉靖、隆庆至万历前期 (四)万历中后期至崇祯末 二、代王言 (一)草拟诏旨 (二)代皇帝起草遗诏和即位诏书 第三章 阁臣群体的政治作为(下) 三、挽时艰 (一)新旧交替之际 (二)皇帝幼弱之时 四、陈规谏 (一)规谏皇帝失礼 (二)规谏皇帝失德 (三)规谏皇帝失政 第四章 阁臣群体的人格特性 一、为相情结 二、绝对的皇权依附心理 三、非道德性的人格操守 (一)相互排陷 (二)结好中官 (三)嫉忌才能 (四)贪利营私 第五章 阁臣群体的政治权力运作格局 一、永乐至正德:以谋国为主旋律 二、嘉靖、隆庆时期:谋权与谋国的交响 三、张居正时代及其后:从鼓乐齐鸣到曲绵声噎 结语:明代阁臣群体的历史地位 附表:明代阁臣群体一般情况简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要考察杨廷和在整个议礼过程中的苦心,我们还得从武宗朝的局面说起。武宗皇帝十五岁继位,继位前的太子阶段,其父孝宗弘治皇帝并没有真正让他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担任他的东宫讲读者中没有一个是在任内阁阁臣。有学者认为:孝宗朱祜樘之所以对朱厚照比较放纵,是为了让储君从少年时期起就避开内阁老臣的羁勒,本意也许是希望他能自操威柄,不受权臣的左右。从本书前面对孝宗的有关论述及武宗即位后的表现来考察,此言还是颇有道理的。武宗身为孝宗唯一的儿子,长于平静,惯于宠爱,做皇太子时,于孝宗则“游幸必从”,杨廷和、费宏等虽然都做过武宗的东宫讲读,估计对武宗的影响也是甚微的。身为武宗东宫第一讲读的兵部尚书马文升曾云:“止是正旦、冬节及每月朔望日于文华殿门外朝参”,与皇太子“相去颇远”。那么,身为一个小小左中允的杨廷和对皇太子到底能施加多大的正面教育就很难说了。即位后的朱厚照(即明武宗),一意任性妄为,对阁臣们的上疏建言几乎一概不听,杨廷和等内阁阁臣为了劝谏武宗循帝道、止妄为,为了苦撑被武宗搞得乱七八糟的政治局面,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和心血。然而,武宗到死不改妄为的个性,杨廷和等好不容易利用新旧交替的时机将武宗留下的乱政初步理清,也算是发抒了多年积于心中的郁闷和苦恼。但紧接着,继武宗之位的又恰是一个年近十五岁的藩王之子,且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宫廷教育,杨廷和等对他缺乏起码的了解,他究竟能不能按照传统帝道的要求做一个好皇帝,联想到武宗皇帝的所作所为及其所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杨廷和等确实感到心有余悸。那么现在面对的这个少年新皇帝,如果不适当加以约束,不加强对新君进行礼法、治道等方面的积极引导,前朝的故事不是没有重演的可能。而杨廷和等对新君约束的切入点则是由他精心设计的“继统”与“继嗣”整套完整理论,利用新皇帝较少沾染皇宫旧习和希望图治的有利条件竭力劝导其循礼守制,促使嘉靖皇帝恪守传统的帝道与帝德。应该说,杨廷和等人的考虑和做法还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传统宗法制度下新皇帝继位的合法性,从根本上说更是为了明王朝的长久利益。故而,杨廷和等与嘉靖皇帝在议礼问题上的冲突不应该仅仅看作是皇权与阁权的冲突,更不能毫无根据地说杨廷和是想得到世宗的皇权,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或内阁的利益,杨廷和完全可以采取迎合嘉靖帝的态度,前有迎立之功,后继以迎合之劳,嘉靖帝应该是更加亲信委任杨廷和,杨廷和更是犯不着要采取和嘉靖帝为争礼制相抗的方式来为自己、为内阁争权夺利。客观而言,议礼之争可以说是君臣之间目标错位而引起的。考之于史实,可以看出,在议礼之初,嘉靖皇帝还是非常感谢和器重杨廷和等几位阁臣的,在朝政的处理上非常倚信杨廷和,而且在一般的礼制上也是顺从内阁的,然而,嘉靖帝急欲表达孝情和借议礼以树立个人尊严的诉求与杨廷和对新皇帝的政治期待之间很难实现某种程度的融通。就杨廷和等所坚持的“继统”、“继嗣”原则不能以“违法”。“逆理”而论,还是有其具体的历史根据的,而且其出发点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但就是没有切合新皇帝眼前迫切的个人需要,而张璁辈的就事论事恰好切合世宗个人的迫切需要,张璁对武宗之乱因为没有切身的痛苦感受,他实在难以体会杨廷和内心的全部苦衷,也许这就是杨廷和与张璁辈的不同之处。

编辑推荐

《明代阁臣群体研究》资料丰富、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代阁臣群体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论述明代阁臣的书籍,虽然出版较新,但却了无新意,著述运用史料也是不够仔细,读来颇有遗憾。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