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人2009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艳  页数:454  

前言

  序言  值此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一本肩负着记录、宣传、联系广大华工校友使命的书籍——-2009年《华工人》与大家见面了。  伴随祖国前进的步伐,华南理工大学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培养了17万各类英才。他们中有攀登科学高峰的科学家,有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有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有人民军队的将领,有各条战线的科技专家和工程师,有著名的企业家和不断发展壮大的自主创业队伍。校友们的成长成才和人生经历,浓缩出一段历史的沧桑变化,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进步发展,彰显出一代又一代华工人的精神风貌,也折射出那片曾培育他们的沃土的雨露阳光。透过校友们的经历,我们仿佛看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丽日蓝天,看到“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的广阔天空,看到“教育强国、科技兴邦”的春风化雨,看到市场经济大潮的风起云涌。透过校友们的成长,我们可以感受华工朴实、厚重的文化内涵,感受华工厚德载物、无私耕耘的育人风范,感受华工学子求真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在令人遐想、促人思考的感悟中追求和践行更高的生命价值和理想。因此,记录华工人,用镜头定格瞬间的影像,用记忆留着流逝的时光;宣传华工人,用有形的笔墨传承学校无形的精神气质,虽方寸之格难掩华工人大有作为的光荣豪迈;联系华工人,共同构建一个相互沟通的交流平台与和谐奋进的精神家园;激励华工人,用先行者的步履引导后来人,用先行者的成就鼓励后来人,用先行者的奋斗精神鞭策后来人,以充分发挥“校友育人”的作用,应该成为学校校友工作和《华工人》一书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校友是华工的“品牌”和“形象大使”,反映了华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体现了华工对社会的重要贡献。母校之于校友,犹如父母之于子女,血浓于水。长期以来,母校一直关心广大校友的成长和进步,积极利用各种资源为校友服务,帮助校友更新知识、跟踪科技文化前沿,为校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使广大校友在与母校的“师生情”中不断进步。学校的校友工作已成为广大华工校友加强联系、增进情感、开拓事业、终身学习的载体和平台。同时,学校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长期以来,广大校友饮水思源,积极为母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校友们捐款、捐物、设立各种奖学奖教金,扩大学校办学经费来源;积极向学校献计献策,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出宝贵的参考意见;积极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积极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2009年成功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拓宽了华工学生就业渠道;积极推进学校与社会各界联系,成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饮水思源,苦而弥坚。回顾学校发展历程,不仅凝聚了华工人默默耕耘的汗水,也凝聚了广大校友对母校的赤子之心。校友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每一项荣誉都在为母校增添光彩,铸造辉煌。在此,我们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感谢广大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和关心支持。昔日,你们以母校为荣,今日,母校以你们为傲。让我们携手并肩,奋发努力,为早日实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当这本《华工人》带着油墨的清香送到您手中的时候,也带去了母校的祝福和问候:衷心祝福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大展宏图,前程似锦!  欢迎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  校党委书记王迎军  校长李元元  二○○九年十月十三日

内容概要

  《华工人2009》较以往《华工人》在组稿、栏目设置和版式编排等方面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组稿方面,《华工人2009》共收录人物访谈文章101篇,其中,利用一年时间对各地的优秀校友进行采访并撰写访谈文章93篇;在栏目设置方面,《华工人2009》共设《园丁新曲》、《勤政耕耘》、《科教人生》、《巾帼明珠》、《创业凯歌》和《睿智商海》6个板块,分别介绍了教育、科技、行政、生产、商贸等领域优秀校友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真实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华工人在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立足岗位、勤于奉献、大胆开拓、勇于拼搏的奋斗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抒发了广大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生动反映了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版式编排方面,每篇文章均按图片、标题、简介、正文的顺序进行编排,图文并茂,在设计上力求朴实大方、清新高雅,以便较全面展现校友的具体情况并方便读者学习阅读。

书籍目录

园丁新曲智者乐山山如画 仁者乐水水无涯——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老师十号楼的故事——访工商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厉以京老师生命因奉献而伟大——访中国年纪最大的志愿者之一郭心谦老师赤子情怀——记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周少奇老师要当好教师,先要当好学生——记轻工与食品学院曾庆孝老师彩虹总在风雨后——访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卫国老师乐在探索 成于专注——记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远清老师论档案人精神——记档案馆原馆长陈国坚老师为园争得百花艳 甘将心血化春风——记宣传部原副部长杨和文老师猎真——记现代教育中心徐永华老师勤政耕耘不懈学习 知晓人生——访贵州省省委常委、秘书长张群山校友一步一个脚印 在求索中前进——访贵阳市市委常委、秘书长王保建校友厚积薄发 把握成功——记贵州烟草专卖局副局长任林校友人需要有理想,更需要努力奋斗——记原广西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黄名汉校友做一名推动重庆发展的水手——记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晓钟校友做事须有前瞻性、规划性——访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允山校友身为华工人,就要为华工争光彩——记广东省林业局纪检组长肖伟昌校友一腔热血真如碧——记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寒校友淡泊为大——访湛江市人事局副调研员钟世明校友将青春热血洒在大西北的特区先进工作者——访珠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兼经济委员会主任邝国成校友苦心坚持 抱朴守一——记厦门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圣斌校友勤劳、勤问、勤学,成就人生——记福建省泉州市电业局副局长孙健秧校友勇于尝试 挑战自我——访青岛市经贸委监测分析处处长李明超校友跨越文化 科技外交——记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办公室主任詹德村校友一枚闪光发亮的“螺丝钉”——访韶关市城监局局长周伟源校友技术工人与工学院的故事——记梅州市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谢加鹏校友教授级的电气高工——访原汕头市电力局局长黄壮盛校友智者品质——访汕头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棉生校友心存志远天地宽——访潮州市枫溪区区委书记张时义校友快乐人生——访潮州市城市规划局局长胡鹏校友五年砺炼创业路 十载绘就丰收篇——访潮州市邮政局局长曾俊健校友成功路上须跋涉——记茂名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叶菠校友感恩社会 饮水思源——记茂名市烟草专卖局局长翁飞校友源清流清 心正事正——记原云浮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江志英校友人生在于不断奋进——访罗定市供电局副局长沈远威校友孜孜求索 不断超越——访罗定市供电局副局长谭武英校友意气风发 自强不息——访罗定市水务局科长唐海桂校友科教人生终生无悔华工人——记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侯清麟校友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访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张义明校友群众对我工作的肯定就是最大的快乐——访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炳生校友耕耘29载 永不休战——记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陈泽球校友做好每一天的事——访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安华校友浓浓茶乡情——访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史民校友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记海南建筑设计院院长罗华侬校友努力但不刻意追求结果——访海南大学教授符新校友踏踏实实做人 勤勤恳恳做事——访贵州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邱树毅校友潜心研究 硕果累累——记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伟校友既要抬头看路 也要埋头走路——访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刘跃军校友巍巍百步梯 漫漫人生路——访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院长谢树浩校友少寻真知随名师 桃李默耕二十年——访汕头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蔡伟鸿校友平凡创造非凡——记厦门一中劳技高级教师黄建通校友母校是我们知识的根——访原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伍启明校友技术兴瓷,匹夫有责——访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所长邱伟志校友挥笔立高楼——记原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杨捷校友做一个有激情的人——记广西南宁市化工研究设计院院长王建平校友踏实做事 专注做人——访青岛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化工研究所所长郑世清校友我的船电人生——记船舶电气高级工程师林捷淼校友橡胶园里的常青树——记高级工程师冯耀材校友文理兼修 德艺双馨——记高级工程师、书画艺术家游运江校友巾帼明珠巾帼不让须眉——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吴树坚校友求索不懈 诲人不倦——访湛江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许进校友简单是一种态度——访汕头市供电局副局长成可苗校友务实为桨 拼搏作帆——记汕头市工商界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林月君校友从基层做起——访青岛啤酒企业策划部部长何艳校友秀外慧中的华工人——记广州市南区邮政局副局长李凤婷校友创业凯歌用人品打造熠熠生辉的建筑王国——访珠海市殷达建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魁校友以创业的心态来工作——访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谢飞鹏校友我永远都在游泳——记广州绿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泽生校友追求卓越的建筑师——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副总规划师李少云校友鲲鹏自强方展翅 天道酬人只在勤——记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新明校友在开拓中成长——访佛山嘉益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俊校友路漫漫 带一把“钥匙”前行——访东莞市大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帆校友厚德载物 以人为本——访湛江市五星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文聪校友铁汉豪情 创建辉煌——记高州创建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瑞辉校友走创业路 聚八方珍——记茂名市8宝美食城总经理柯土兴校友华章叠翠 松脂飘香——记茂名日红公司、中林公司董事长潘新明校友步步为营 处处先机——记海南金鹿农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茂校友寒窗磨剑赢硕果 创新求变谱传奇——记重庆美福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上福校友走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人生——访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军校友擦亮汽车服务的金字招牌——记南宁车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苏耿校友睿智商海海尔路上 勇往直前——访海尔集团副总裁周利民校友商海潮汐——访青岛瑞星实业公司总经理王应刚校友坚持梦想 超越未来——访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党委副书记廖斌校友潜心工作 终生学习——记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秘校友做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访重庆今朝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全校友燃气技术的专家 企业管理的专家——记贵州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起龙校友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访福建省亿力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公司总经理赖少龙校友梅花香自苦寒来——访原广西南宁手扶拖拉机厂厂长何庆彬校友简而见新 实而显智——访立信集团副总裁谭宁校友背负传统的开拓者——记广州市鲁班建筑防水补强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天宁校友当一辈子“气”人,做一辈子“气”事——记深圳“燃气之子”赖元楷校友全国首座百万吨乙烯的掌舵人——记茂名石化化工分部经理林国校友坚持走自己的路——访湛江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赖镰校友适者即强者——访汕头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振光校友扎根基层十三年 趣侃人生励后生——访华能汕头电厂党委副书记王秋明校友踏实勤勉 成就事业——记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统广校友老老实实做人 实实在在做事——记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诗彪校友与厂同成长 自强抢先机——记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覆铜板厂总经理莫翊斌校友创新 不竭的动力——访韶关东南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黎桂华校友华工是我永远的骄傲——访韶关铸锻集团副总工程师刘启平校友成功 定义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访韶关市新鸿达城市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校友访谈心语编后语

章节摘录

  在采访过程中,陈院士一再提到理工科的研究不能守旧,一定要有创新思维。  2005年陈院士在《科技创新是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文中,从造纸工业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平台与环境三个方面论析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陈院士指出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造纸大国,正是由于造纸行业里的科技创新,我国部分造纸企业已进入世界造纸先进行列。造纸行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要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适应,我国造纸工业必须要清洁生产,必须要提高能源的有效传输和利用价值,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而这些要求都需要依托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推动了造纸工业的发展,如由连续硫酸盐蒸煮技术、中浓技术、夹网成型器技术等对造纸行业的影响看来,重大科技创新甚至能使造纸工业产生变革;此外,陈院士还特别提到,科学技术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促进目前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行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要属于技术创新,造纸行业同样如此。技术创新需要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有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创新思维能力及优秀的品质;同时,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创新平台与环境。  谈到学科的建设,陈院士认为学校一直以来对造纸学科的发展是相当重视的,目前提出的支撑珠三角发展计划是继续壮大发展华工的一个契机,也是发展轻工学科的机会,学校以建设一级学科为重点,推动学校整体的长足发展,完全适应目前科学发展的总趋势。陈院士在国家“985”二期的“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担任主任,这一平台不仅包括轻工一级学科,还涵盖了化工学院、环境学院、材料学院的部分方向团队。经过5年的建设,完成了多个重大课题,所获得成果都几倍于原定计划,其中申请发明专利、省部级课题、国家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都三倍于原计划完成。当谈到华工轻工学科与珠三角地区轻工与食品行业的发展时,陈院士认为:“985”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为轻工一级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建立相关研究院创造了条件,建设研究院将推动学科的发展,建议建设轻工食品研究院与建设轻工食品两个一级学科结合起来,最终还是以学科发展为目标。  轻工与食品学院的研究团队里,陈院士的团队可以说是最有干劲的团队之一。每个月的单周周一是团队老师一起交流、汇报工作的时间,双周周四是团队研究生的科技交流会,会上大家交流彼此的学习、实验、论文。说到这里,陈院士说,这样大家不但有收获,也让每个人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别人忙了两周科技上获得收获,你什么收获都没有,那怎么交待?对于团队里成员及自己学生的指导方面,陈院士坚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让更多的学生有自己的新理念,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陈院士认为从人生科技经历来看,25~40岁是发挥创新思维的最佳年龄段,40~55岁是获得成果的最佳年龄段。陈院士说:“我总是想给年轻人尽可能多的一些帮助,同他们相互探讨些问题,把自己的体会给他们说说,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进行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谈人生:做人做事做学问  当我们问及陈院士人生感悟时,他说,作为一个做学问的人,还是要像个教授、像个老师,不要让别人感到你像个商人,一个人为人做事不要仅仅只想到自己。为人做事跟做学问一样也是很重要的,能干当然是一方面,但是在行业领域里的品德影响力也很重要,它会使你有能力团结更多的人,推进行业的发展,推动学科的进步。  针对当前科技出现较为浮躁的氛围,陈院士谈到,做学问不要急功近利,一步一步走来,要将做学问当做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妄想今天做学问明天就出成果那是不切实际的。在跟中年专家沟通时,陈院士也是一再强调有了成果之后一定要低调。  陈院士认为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是相互关联的,在做人做事方面做得好,其他人就愿意跟你谈、愿意帮助你,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团队也是需要多方面协调和帮助的。正是这样的处世态度,陈院士在行业内获得很高的评价,也正由此,陈院士凭借其在行业领域里的影响力及作为院士的代表身份,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从科技部为造纸领域争取了前所未有的国家科技经费支持,在造纸行业里引起巨大的反响,加速推动了造纸科技的发展。  在采访的尾声,陈院士寄语华工学子:学习科学发展观,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华工人会一代比一代强,一代比一代更优秀,华工会更加辉煌!  ……

编辑推荐

  《华工人2009》:饮水思源,苦而弥坚。回顾学校发展历程,不仅凝聚了华工人默默耕耘的汗水,也凝聚了广大校友对母校的赤子之心。校友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每一项荣誉都在为母校增添光彩,铸造辉煌。   当这本《华工人》带着油墨的清香送到您手中的时候,也带去了母校的祝福和问候:衷心祝福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大展宏图,前程似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华工人2009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