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树木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辰,高新宇  页数:8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识别树木》讲述了:树木在我们的身边,可谓俯仰皆是。无论在城市抑或乡村,无论是栽培还是野生,只要走出家门,推开窗子,总会有些熟悉的树木映人眼帘,它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同一地点,默默地注视着来往的路人——来往的路人们,却往往对于那些熟悉的树木视而不见。 “无非是一棵大树而已”,想必会有人这么说。   会说话的树木,有故事的树木,将一年四季贯穿始终,它们的言语,在《诗经》的落花流水之间唱过,在乐府悠扬的长调中唱过,在规整的唐诗和长短错落的宋词里唱过,在自由浪漫的新诗中唱过,在大浪淘沙般层出不穷的流行歌曲里,依旧唱过。

作者简介

辰,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植物学硕士,现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任青春版编辑。
  曾出版科普读物《华北野花》、《虫在江湖》、《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FFI中国项目《甘孜野花野外观察指南》图鉴,青春小说《坐在对岸的企鹅》、《南极圈外》,于《中国国家地理》、《生命世界》、《户外》、《少年科学画报》等媒体发表科普图文作品百余篇。

书籍目录

杨柳依依临街的卫队·杨树泡桐·一个好树种梧桐·凤凰所栖异国梧桐悬钤木槐树二重唱香樟树榕树垂须松柏苍翠棕榈·南国风情椰子·越王头绝代双蕉路遇白蜡霜叶红于二月花香椿VS臭椿梓树·指向故乡谁知紫荆花凤凰花红玉兰·树上荷花木棉·英雄花金色活化石果香四韵合欢·忘忧红绒木槿·朝开暮陨真假迎春花四大海棠桃之夭夭樱花落红舞春风三色梅花紫薇花对紫薇郎

章节摘录

  杨柳依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诗句中不失优雅地点明了垂柳的诸般特性:枝条下垂,叶片狭长,农历二月间便已绿满枝头。冬末柳梢已然开始吐绿。到了春季,嫩绿的新叶,鹅黄的柳花,永远是春意融融的景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间谚语中说道,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说的正是春游踏青时节,自古至今永远为人们所乐此不疲的项目——赏柳,无论在风光秀美的西子湖畔,还是在凄风烈烈的嘉峪关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之中的句子,自古便为杨柳定性,随风曼舞,枝条飘摇, “依依”二字,总给人旖旎的遐想,仿佛令人感受到春风轻柔、阳光和煦,仿佛有一位杨柳般旖旎的女子,在春光中浅吟低唱——符合这一特质的所谓“杨柳”,显然是在说垂柳。  然而,自古就被文人墨客不断吟唱的杨柳,所代表的意境却并非全都是美好的春光。《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这段故事: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到昔日亲手栽种的柳树,如今已然十围,今昔对比,于是感叹,树已老矣,何况人乎,因此有名句流传,日:“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以柳树喻人,表述感逝伤怀的情绪。而令柳树沾染上哀伤的颜色,还有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柳”与“留”的谐音。古人送别,折柳相赠,在唐朝长安更演化出灞桥折柳的习俗。李白《忆秦娥》词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于是,灞桥柳便指代了分离与别绪,以致世间柳树,久而久之,也都如灞桥一般,和分离之意纠缠在一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识别树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在看完这本书后很长时间才敢写评论。因为评论也会影响其他购买者决定是否购买。说一说我的感受吧。刚拿到这本书时,觉得太薄,上面都是画,字也很少,介绍的植物也不是太多,怎么这么贵呢?但因为一直很想搞清楚周围的树叫什么名字(这方面的知识很缺,怕以后孩子长大了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却是一问三不知),挑自己熟悉的树开始看起,里面的文字虽然很少,但不是教条的,像散文一样娓娓道来,给你说清楚树的特征、树的由来等,很快看完了,中间配在百度百科上查的资料,觉得收获很多,真的认识了周围常见的树木,就是觉得让人意犹未尽,再多些内容就好了。
  •   虽然内容不多,但文字写得好,有趣味,且图文并茂,有树木的典故、由来,古代文人诗词描述,同类常见树木比较,对普通喜欢花草树木的人而言,是识别常见树木的极佳读本。
  •   结合诗词,典故介绍树木的故事,很好,很动人。
  •   我们日常的树木,我们大人也需要认真学习学习
  •   喜欢书里说的泡桐,而且也给了我灵感,决定写一个焦尾的故事。
  •   一直想了解一些植物常识,这本书写得很全面。
  •   作为增长基本的常识的书籍,不错,很好。
  •   图做得漂亮,文写得空灵,有些掌故很有味道,一气读完,又买了一本。
  •   图片好,文字好,值得珍藏。
  •   挺好的书,清新心灵。
  •   文字部分很好。。图很多都是树的局部。。有全图就更好了。
  •   如果你的目的是识别树木的话,这本书一点帮助也没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