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批判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龙泉  页数:184  
Tag标签:无  

前言

  解构主义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德里达1966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所发表的题为《结构、符号和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差异运动》的演讲及次年连续出版的三部重要理论著作《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和差异》为标志。  中国大陆对解构主义的引进、介绍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本人初识解构主义翻译观是通过阅读了蒋晓骅、刘军平、郭建中等学者的论著。时至今日,我对当初首次认识解构主义翻译观时所受到的巨大冲击仍记忆犹新。那的确是些前所未闻的崭新观点,与自己以往所掌握的知识截然不同: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忽然不见了,文本的意义也再不可把握和琢磨了,存在了数千年的翻译事实原来都是不可能的虚幻!“差异”、“延异”、“踪迹”、“播撒”、“补充”等全新的术语扑面而来,“文本之外无物”、“作者已死”、“翻译应更名为有条件的转换”等惊人之语随处可见,让我一时目瞪口呆、应接不暇,既新奇,又困惑。后来,在北京参加全国中译外翻译研讨会,我以论文“解构主义翻译观及其影响与悖论”和到会学者进行了交流,结果发现我曾受到过的冲击及所产生过的困惑,多数与会者都曾有过。大家对解构主义翻译观、对它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该如何认识和应对等等都感到一片茫然:一方面,对照翻译实践与现实,直觉解构主义翻译观并不符合事实,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又感到反驳不了它,充分反映出大家对整个西方后现代思潮的特性认识不够,对解构主义翻译观及其来龙去脉更是缺乏深入透彻的了解,也不知该怎样去认识和把握它。所有这些都引起了我的深思,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阅读有关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的资料,产生了对它做一项专题研究的想法。

内容概要

  《借鉴与批判:解构主义翻译观专题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解构主义翻译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阐明它是西方主观唯心主义与东方犹太民族文化特性相结合的产物,其优点是彻底的批判精神、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有效的阅读方法,其缺陷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立论与体系背离,以偏概全走极端;指出我国译学理论的构建、发展之路应当是以外译中和中译外实践为基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的翻译研究之路。

作者简介

  李龙泉,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翻译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主攻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至今,已从事中教10年,高教18年,发表学术论文16篇,译著8部;曾获省级教学科研奖二等奖,院级科研奖二等奖;200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访学进修。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观一、解构主义1.哲学立场2.思维模式3.阅读策略二、解构主义翻译观1.德里达的“延异”论及翻译观2.本雅明的“纯语言”及其翻译观3.韦努蒂“异化论”及其翻译观第二章 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的思想文化背景一、西方哲学思想的轨迹二、东方犹太民族特性第三章 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之借鉴与反思一、价值与借鉴二、反思与质疑第四章 翻译的本质属性第五章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及思维范式一、中国人的地理环境及思想萌芽二、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萌芽三、儒、道哲学之前的思想观念1.混沌整体与万物有灵2.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四、儒家哲学基本观点简述1.孔孟之道与中庸学说2.儒学的地位和影响五、道家哲学基本观点简述1.老、庄哲学2.道的艺术3.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以人为本2.儒道互补3.以和为贵4.实践理性第六章 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译论的联系与特质一、尊崇先贤,忠信第一二、知行合一,实践为重三、天人合一,辞约意丰第七章 辨证唯物主义与翻译研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亲缘关系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翻译研究1.物质观2.意识论3.实践观4.唯物辩证法5.认识论6.真理论第八章 解构主义翻译观批判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立论与体系背离二、同一:差异产生的基础三、以偏概全的解构思维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改写论”的缘由及弊端“叛逆观”的缘由、缺陷及危害性析“目的论”之不成立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弊端与缺陷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观  一、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以它在哲学立场、思维方式和阅读策略等方面的鲜明特性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并进而形成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一股主流,对整个西方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研究解构主义翻译观,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解构主义。  1.哲学立场  解构主义的哲学立场十分鲜明:就是要以一种崭新的哲学观念去消解统治西方达两千多年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否定中心,否定本源,从根本上颠覆西方传统哲学的根基。  “逻格斯”源于古希腊的“Logos”,原指说话、思想等,后被引申为“圣言”、统一性、本质、规律、终极存在等。“逻格斯中心主义”即是以逻格斯为基点的思想。德里达说,这种逻格斯中心主义“既贯穿在前苏格拉底的或言哲学的意义中,也贯穿在神学对上帝无限性的理解中或人类学的观念中,同时,也贯穿在前黑格尔或黑格尔之后的认识论中”,它是西方人几千年来最基本的思想方式。这种思想设定事物和世界中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永恒的“逻格斯”、统一性或言中心,它是事物和世界的根基,哲学和科学的目的就是全力发掘事物和世界中的这种“逻格斯”、统一性或中心以深刻把握世界的运行规则。对此,德里达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逻格斯中心主义所孜孜追求的这种深藏于事物和世界中的先天而一成不变的“逻格斯”、统一性或中心根本就不存在,是一种理论幻想。在他看来,所谓“中心”即是组织和统辖某种结构的核心,这意味着它既必须涵盖结构中的每个东西又不能是结构中的任何成分,所以它不可能在结构之内。比如:我们说“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这句话,那么,统辖、规定这个句子结构的核心在哪里呢?上海这个城市本身并不能说明自己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说明它是最发达的城市的这个事实是通过和中国的其他城市进行比较之后才得出的结论,可见统辖和规定“上海最发达”这个结构的核心不是上海本身,而在其他城市的发达程度。“整体的中心在其他地方”,它处在结构之外。由此而言,逻格斯中心主义者所说的那种隐藏于事物或结构内部的先天而一成不变的中心只是逻格斯中心主义者的理论设想,是一种子虚乌有。所以德里达说:“没有中心在那里,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中心点”,“中心不是中心”,一个事物或构的中心不在它本身,而在其他的东西或言“他者”(other)那里。“中心是整体的中心,然而,因为中心不属于整体(不是整体的部分),所以整体的中心在其他地方。”  由于作为参照物的“他者”在根本上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中心的位置也就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变不居的。正如德里达所指出的:“中心没有自然基地,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中心点而是一种功能,是一种无中心点,在那里无穷尽的符号——替换物开始投入到差异运动中。”  德里达正是通过对逻格斯中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中心”的分析,揭示出其中自相矛盾的悖论:一方面,作为统辖、规定、组织一事物或结构的核心因素,中心必须涵盖事物或结构中的每个东西,另一方面,要涵盖每个东西,它自身就不能在事物或结构之中,而只能在事物或结构之外。由此看来,逻格斯中心主义者要人们在事物或结构本身上去追寻其中的中心或本源岂不是一厢情愿的虚幻?可见,逻格斯中心主义关于世界本源、中心的哲学思想是站不住脚的。一事物的意义或中心不在该事物本身,而在该事物与其对比参照物构成的差异关系中,是差异运动的结果。德里达由此而完成了对长期统治西方哲学的逻格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并提出了自己关于“中心不在中心自身,而在其他地方”、“‘他者’无限,故而中心无固定居所、流动无限”的解构主义新观念。  2.思维模式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其实质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统治西方思想界达两千多年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形而上学哲学一直向人们宣扬这样一种观点:事物和世界中有一个本源、一个中心或者说一种宇宙统一性,它是事物和世界的根基。一切事物都从它而出,由它构成、由它显现,最后又归终于它。人类的全部知识和文化都在这个根基上生成、发展;人们在世的所有努力也都是为了去追寻那个诞生万物的根基,以求得宇宙万物的“终极本质”、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从而,一劳永逸地通达“终极存在”。  有中心,必然就有非中心,由是生发出主要与次要、重点与非重点、存在与意识、本体与表象、思维与语言等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人们的一切行为必然要围绕着“中心”、“主体”、“重点”等来进行和展开,而那些所谓的“非中心”、“非主体”、“次重点”则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压制或遮蔽,处于边缘化和被遮蔽的地位,正如德里达所说:“传统哲学的一个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等方面统治着另一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指导下建立的世界是一个压制性的片面狭隘的世界,其结果必然是统治者压迫被统治者、殖民者奴役被殖民者、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的不公的世界,而且,只要这种思维模式不从根本上被清除,那么,这样的社会就将永恒地存在下去。故而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的思维模式,“解构这个对立命题”,“在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德里达解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思想源自他的“延异”观。首先,德里达认为“中心”、“本源”、“重点”等概念是在与“非中心”、“非本源”、“非重点”等概念进行对比之后才形成的,是二者差异运动的结果。”倘若没有“非中心”、“非本源”、“非重点”等的存在,所谓“中心”、“本源”、“重点”等也就不会出现。故而“中心”、“本源”、“重点”等的在场,并不是由它们自身所决定的,倒反而是由“非中心”、“非本源”、“非重点”等不在场的因素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关注的重点不仅不应该是“中心”、“本源”、“重点”,反倒应该是“非中心”、“非本源”、“非重点”。这样,德里达把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关于“中心”、“本源”、“重点”与“非中心”、“非本源”、“非重点”的等级秩序给颠倒过来了。其次,德里达认为“中心”与“非中心”的关系实际上是看待事物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从“中心”与“非中心”关系可以相互颠倒的事实,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不是一方决定、压制另一方,彼此对立,而是互为前提平行互补的。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总是注重“中心”而忽略“非中心”正是由于逻格斯中心主义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使之形成了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看问题总是非此即彼,走着绝对、片面的道路。第三,把“中心”与“非中心”的关系换作“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自我”的显现并不在于“自我”本身,而在于衬托“自我”的“他者”,是二者间对比差异的结果。所以,任何事物本身的意义或重要性并不是由该事物自己决定或说明的,而是由与该事物进行比较的“他者”来衬托或说明的,是二者进行比较后产生差异的结果。这种差异不是静止、封闭的,而是运动。开放的。由于作为“自我”的“他者”可以是无限的,因而二者对比后产生差异的结果——“自我”的意义——也就可能是无限的,不确定的;同时,又由于“他者”自己又有“他者”,而“他者”的“他者”无论是在历时的范围或是在共时的范围都是可以无限多,以至无穷的;故“自我”的意义也就永远处于无限推迟的状况中。对于这种状况,德里达称之为“延异”,指意义或中心总是处在差异运动在时问和空间范围内的无限推迟过程中。以“延异”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事物间的关系便不再是决定和被决定、压制和被压制的立体型等级对立关系,而是互为前提没有等级差别的平面互补关系,这种关系结构也不再是静止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和多元的。由此,德里达用他以“延异”为核心观点的解构思维模式实现了根除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目的。  3.阅读策略  德里达一生自视的使命便是消解统治西方达两千多年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哲学思想,颠覆形而上学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的等级关系,向人们提供一种以“延异”为核心概念的新的认识视角。他实现自己这一理想的方式便是通过对西方传统经典著作的精细阅读,从旧话语中发现它们各自的漏洞和自相矛盾处并予以揭示,与此同时构建出全新的话语形式,从而达到改造旧文本重写新文本的目的。  德里达的这种阅读方法通常被人称为他独特的解构阅读策略,而他本人则称之为“修补法”。从“修补法”这一称谓中,我们便不难看出德里达的解构阅读策略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位哲学大师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解读。在他之前,无论尼采、海德格尔或是胡塞尔、福柯,他们对西方传统逻格斯中心主义哲学思想的反叛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一种共同的策略,即以某种与逻格斯中心主义哲学截然相反的哲学来取代它,并以某种全新的话语形式来代替现存的旧话语,以实现除旧布新式的彻底革命的目的。对此,德里达并不赞同。在他看来,所谓除旧布新式的彻底革命,其结果往往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来是为了推翻旧的逻格斯中心主义思想、铲除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可新的哲学仍旧是建立在以某个“中心”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之上,形成新的逻格斯中心主义,而无论新旧,逻格斯中心主义本身却并没有改变,所谓彻底革命式的反传统的目标当然也就没有实现;至于以新话语代替旧话语,这在德里达看来简直就是不可能之事,因为我们本身就置身于现存话语之中,我们的一切思想表述都离不开对旧话语的使用,难道仅凭几个新词的撰写或使用就能实现以新话语代替旧话语的目的?所以,德里达对以往哲学大师的反传统策略都不赞同,他使用的是截然不同的阅读手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偷梁换柱式的解构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借鉴与批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