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奥勒留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弗兰克·麦克林恩  页数:414  译者:王鹏飞,任贤楷,刘名扬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斯多葛学派著名哲学家。在位的近20年间,有洪水、地震等频繁的自然灾害,有与东方安息人及北方马科曼尼人的战乱以及内部的叛乱,有妻子的不忠及儿子的乖戾残暴,但他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哲学智慧,淡然处之。他对征战与政务的思考,成就了伟大著作《沉思录》的诞生。虽然他的勤勉并来阻止罗马的衰亡,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影响后世千年之久。在罗马帝国的日益衰亡中,当时的中国又起到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弗兰克·麦克林恩,专业作家,早年著有《拿破仑传》、《H.M.斯坦利》和《里察德·伯恩》等多部传记,以及以詹姆斯党运动为题材的若干著作。其中《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一书获1989年度“最佳苏格兰作家”默克维逖奖最终提名。《英国詹姆斯党军队》一书获1985年度切尔滕纳姆文学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

章节摘录

  对于灵魂是否在死亡之后仍然存在,斯多葛学派没有一致观点。一部分人说身体的物质在人死后仍留在人世,而灵魂炽烈的那部分会重新与燃烧的天火熔合;其他人,比如芝诺本人,是完全的唯物主义者,无意思考这些。但火是斯多葛学者形而上学的中心思想,而这使得一些学者相信其教义源自东方,斯多葛主义代表了迦勒底宗教和希腊哲学的结合。在斯多葛信仰中火的主题是很清楚的:世界最终将被火所摧毁。然而更具东方性的--甚至佛教性质的是附随的永恒轮回的概念:在毁灭之后,整个过程会重新开始,永无止境;一切正在发生的已经在之前发生过千万次,而且也会在将来发生。斯多葛主义基于泛神论的信仰系统,但缺乏关于神或者众神的清晰思想是其内在的缺陷之一。  尽管这些观点对专业人士来说有意思,但斯多葛主义之所以能留存下来,而不至于单单变成又一个晦涩的神秘宗教,完全得益于其道德观。“美德的报酬就是其本身”这个表达已经变成陈腔滥调了,但对于斯多葛学派,美德是唯一的善;道德存在于美德之中,而美德意味着自愿地依自然而生活,把所有发生的事情作为神的旨意,从不像功利主义者那样计较或对行事的结果思前想后。举例来说,假设一个有美德的智者看见他的孩子处在被淹死的危险中,他必试图施救,但若是失败了,他会接受这个结果,不会哀叹、沮丧、流泪或自怨自艾。因为既然一切事情的发生是天命,那么他的失败以及孩子的淹死都必定是最好的结果,即使他不能明白究竟为何如此。  既然道德的美是唯一的善,邪恶是唯一的恶,那么根据此定义,孩子的死亡不会是恶。既然道德美是唯一的善,而有美德的智者已经尽力,因此他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从美德的角度来看,受难和享乐是平等的;除了痛苦我们更愿意选择的愉悦之事还有很多,但是它们本身并不是善。幸福是一种美德,它与愉悦和欢乐毫无关系。没有失去孩子并不会使我们更有美德,因此不会让我们更幸福。为此,斯多葛主义是“意图道德”的极端形式;结果从道德角度来说是不重要的。斯多葛学派不相信“去往地狱的路铺满了善心(好心未必有好报)”,因为他们认为好心是无关的,所以他们至少免于遭受“非预期结果定律”的影响。现代人认为道德和幸福至少是潜在地相冲突的,但斯多葛学派否定幸福和道德有冲突的可能,因为根据定义,一个人只有活得有道德才是活得幸福。斯多葛学派“整体论”的态度也表现在其清理了各种支离破碎的概念,使得幸福、安全、道德和美德都指相同的意思;而现代哲学中哲学分析造成了它们的区别。  人们能够立刻认识到,现在“斯多葛主义”这个词同古代斯多葛学派时期的内涵相差很大。  ……

媒体关注与评论

  1992年,我问克林顿,除了《圣经》哪本书对他影响最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盖瑞·威尔斯(《纽约书评》第45卷第15号),1998年10月8日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  ——罗素    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还要完美的人。  ——莎士比亚

编辑推荐

  罗马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当代政治领袖的精神导师!《沉思录》作者马可·奥勒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可·奥勒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