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国魂和氏壁之谜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春云  页数:292  

前言

  和氏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珠宝,有关和氏璧成语典故如春秋时代的“和璧三献”和战国时代的“完璧归赵”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和氏璧所代表的美德和品格也深深地烙进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之中。  但是无庸置疑的是,和氏璧的材质在和氏璧发现以来的2700多年漫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千古之谜。这一千古之谜不仅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的历史时期里挑战了历朝历代学者们的智慧,就是在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后的20世纪里,也激起了当代不少学者的好奇和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和氏璧材质千古之谜的研究难度一点也不逊色于数学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和庞加莱猜想(Poincarfi Conjecture),这是因为和氏璧研究没有出土的考古实物,没有现场的见证人,也没有直接的实物描述,有的只是一些2000年前的学者对于和氏璧的间接描述。  在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最早岁月里,作为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的章鸿钊先生对和氏璧材质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唐朝道士杜光庭《录异记》记载:“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其玉。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天下,琢为受命玺。”章鸿钊认为这里的“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可以算作和氏璧材质研究的科学证据,于是在《石雅》中提出了和氏璧材质可能属拉长石、月光石、碧玉、蛋白石、玛瑙、绿松石、蓝田玉等七种不同的观点。

内容概要

  春秋时期发现的和氏璧是天下共传的奇宝,而和氏献璧的事件已经上升为一个民族的悲剧,所以无论是和璧奇宝还是献璧事件都对中华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很多领域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深入古往今来每一个国人的精神和灵魂。和氏璧是玉,是美玉,是宝玉,战国时代韩非所著《韩非子·和氏》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包含了五个非常难解的汉字“璞”、“玉”、“宝’’、“理”、“璧”,这些文字组成了差不多全部的“和氏璧密码”。这些密码与和氏璧宝玉材质一样作为千古之谜至今已经困惑了中华民族2700多年之久!  本著将通过研究中国全部先秦历史上已有的关于和氏璧的历史文献证据,对原始古籍资料、派生古籍资料以及后代历史名家的注释资料作出证据力评定,挖掘、评价和确定供学术研究之用的证据,以建立一个证据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彼此自恰的证据链条;依据这些证据链条,就和氏璧玉璞、形状、硬度、颜色、光性、瑕疵、宝玉属性、玉石分类地位、价值、大小、稀有性、专名性和是否经过琢磨等十三个肢命题,在进行详细的矿物学和宝石学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假设—验证”和“样本—归纳”的逻辑论证方法来构筑一个个逻辑体系,以求得出主命题和氏璧宝玉材质的最可能的研究结论。由此证明和氏璧是一颗超级大钻,一颗千古美钻。本著最后还研究了产出和氏璧的“楚山”的地望,并论证了金刚石矿产资源的可能产出所在。

书籍目录

前言一、和氏璧历史传承简述二、和氏璧是天下共传宝三、和氏璧宝玉材质之谜——中国自然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顶皇冠四、和氏璧宝玉材质研究的难度五、可以提取科学证据的和氏璧历史文献记载六、和氏璧宝玉材质的研究意义第一章 和氏璧历史文献的经典记述一、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和氏璧的经典记述二、西汉和东汉时期关于和氏璧的经典记述三、三国时期关于和氏璧的经典记述四、西晋和东晋时代关于和氏璧的经典记述五、南北朝时期关于和氏璧的经典记述六、和氏璧的经典记述小结第二章 和氏璧宝玉材质研究现状一、章鸿钊关于拉长石与月光石的产地的论述二、中新社、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拉长石报道:媒体传播误区之一三、2001年西湖博览会上的玺印以及相关报道:媒体传播误区之二四、2002年昆仑山玉石与和氏璧科考报道:媒体传播误区之三五、2003年和氏璧宝玉材质研究述评六、2008年央视《探寻和氏璧》再掀波澜:媒体传播误区之,四七、奥运会和田玉璧设计和金镶玉奖牌报道:媒体传播误区之五八、邯郸杨清藻设计“和氏璧”作品获得专利:媒体传播误区之六九、和氏璧宝玉材质千古悬案犹存第三章 和氏璧不可考证吗?一、和氏璧研究难度的确很高二、这些学者认为和氏璧不可考证三、和氏璧不可考证的反证四、和氏璧可以考证是笔者的结论第四章 和氏壁子虚乌有吗?一、这些人认为和氏璧子虚乌有二、和氏璧子虚乌有的所谓论辩理由三、笔者反驳和氏璧子虚乌有的理由四、论辩和氏璧子虚乌有的学术规则五、笔者关于和氏璧子虚乌有观点的结论第五章 和氏壁是天外来客吗?一、唐杜光庭《录异记》记载和氏璧为“岁星之精”二、杜光庭与《录异记》的背景分析三、《录异记》是否隐含和氏璧科学信息?四、“岁星之精”与钻石迷信的联想五、真有钻石是陨石成因第六章 和氏璧是一般玉石而其大名来自广告效果吗?一、这就是所谓的“广告效应”二、“广告效应”的一个变异说法三、“广告效应”不可能产生连城的价值效果第七章 和氏璧被改琢成了传国玉玺吗?一、和氏璧琢刻传国玺的历史记载二、中空圆环形璧如何琢刻方四寸的传国玉玺呢?三、质疑和氏璧琢刻为传国玺的学者及其论述四、笔者关于琢刻传国玺的和氏璧原石重量的计算方法五、笔者彻底否定和氏璧被琢刻成了传国玉玺的观点六、和氏璧雕刻传国玉玺流传至今?第八章 古代玉人为什么会鉴定错误?一、古代“玉人”的职责二、玉邪?石邪?——学者们的疑问三、当代以宝为石和以石为宝的案例四、历史上以宝为石和以石为宝的案例五、关于以宝为石的宝石矿物学解释第九章 和氏璧的发现与凤凰、青石的传说有联系吗?一、和氏璧的发现与相关的凤凰、青石传说二、当代作家关于凤凰、青石传说的引用和推理三、马崇仁认为凤凰就是来自云南的孔雀或者翡翠鸟四、和氏璧与凤凰传说联系的探讨五、和氏璧的发现与凤凰、青石的传说没有联系第十章 和氏璧宝玉材质过往研究述评一、拉长石说二、月光石说三、绿松石说四、碧玉说五、软玉说六、蓝田玉说七、蛋白石说八、独山玉(南阳石)说九、冰洲石说十、三峡奇石说十一、翡翠砾石说十二、玛瑙说十三、基性、超基性岩石说十四、发光玉石说十五、青金石说十六、过往宝玉材质研究总结第十一章 和氏璧宝玉材质研究方法一、科学的文献发掘二、科学的证据采集三、科学的历史训诂和文字学研究四、古代文献学知识五、逻辑论证的方法六、和、氏璧宝玉材质研究的基本学术规范七、和氏璧宝玉材质研究的主命题和肢命题第十二章 和氏壁科学证据提取与千古之谜破解一、和氏璧玉璞肢命题二、和氏璧形状肢命题三、和氏璧硬度肢命题四、和氏璧颜色肢命题五、和氏璧光泽肢命题六、和氏璧瑕疵肢命题七、和氏璧是宝玉、美玉肢命题八、和氏璧在玉石分类学上的地位肢命题九、和氏璧连城价值肢命题十、和氏璧大小肢命题十一、和氏璧稀罕性和独一无二性肢命题十二、和氏璧专名肢命题十三、和氏璧是否经过琢磨肢命题十四、和氏璧宝玉材质千古之谜彻底破解小结第十三章 和氏璧产出地望研究一、从“楚山”到“荆山”二、历史学家对于荆山地望的过往观点三、关于和氏璧产地研究的基本逻辑推断四、楚国始都丹阳的地理位置确定五、应该予以剔除的楚山地望观点六、楚国历史上的楚山或者荆山七、关于荆山地望研究的小结第十四章 研究和氏壁的金刚石考古地质学意义一、玉器考古地质学的概念二、金刚石找矿的方法和难度三、中国金刚石开发历史研究的突破四、湖北金刚石砂矿地质找矿工作回顾五、湖北南漳县、保康县、房县和当阳县的荆山为和氏璧产地可信度最高六、湖北存在有关宝珠的十二个自然历史之谜七、湖北十二个宝珠自然历史之谜的研究举例八、湖北十二大金刚石自然历史之谜的主要研究结论九、南漳最近发现了“巨粒金刚石”?后记一、关于卞和三献与和氏之璧的学术感慨二、和氏之璧宝玉材质千古之谜的学术灵感三、对参考文献版权的尊重四、春云欢迎批评指正五、结语六、附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以上多个古今中外发生的非常著名的案例表明,以宝为石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没有现代鉴定仪器、没有现代宝石学系统训练、人们只能靠肉眼依据个人眼力进行鉴定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这里“以宝为石”中的“宝”指的是价值很高的宝石或古代所称的“宝玉”,比如钻石、红宝、蓝宝、祖母绿等,自然不能包括常见的无色水晶、无色托帕石或者萤石,因为无色水晶、无色托帕石和萤石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当作普通的“石”看待的。  在上述列出的所有这些个案中,以金刚石原石最容易与无色水晶原石或者无色托帕石原石相混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笔者给出一个宝石矿物学解释来:  (1)自然形成的金刚石晶体通常晶形不完整,与晶形同样不完整的水晶或者托帕石很相似,因而易与水晶或者托帕石等无色晶体混淆。  (2)金刚石在自然产出状态下其“火彩”在白天白光照射的自然状态下是不容易呈现出来的,或者不容易与无色水晶原石或者无色托帕石原石的光彩相区别。  (3)金刚石的“火彩”到了晚上在灯光或火把光的照射下最容易体现出来,因为在自然状态下所有矿物里金刚石反射最强,色散最强,两个特性相结合就出现非常独特的火彩,而无色水晶原石或者无色托帕石原石本来就没有“火彩”,加上反射率低和色散差,在夜光照射下显得暗淡无光。这也是中国历史中有“夜明珠”一词特指晚上被夜光照射时能发出火彩的超级大钻。请参见拙著《破解夜明珠之谜》(王春云,2010,未刊稿)。  (4)金刚石尤其是超级大钻数量特别稀少,特别罕见,宫廷的“玉人”估计很难得一见,自然是非常难以鉴定,但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无知,于是乎,就酿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个以宝为石的千古遗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破解国魂和氏壁之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