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元骧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正如一切理论都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样,文学理论作为人们对于文学性质、特征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也是在文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当文学产生以后,就需要人们从理论上认识它、解释它,对它作出评价,向它提出要求,这样就出现了朴素的、萌芽状态的文学理论。《文学原理》是《文学原理》前一版的修订版,全书共分9章,具体包括:文学的本质和特性、文学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文学的创造活动、文学的方法与文学的流派等。

作者简介

浙江玉环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34年10月生,浙江省玉环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中文系教授。1958年毕业于浙江师院(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前身)中文系,留校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在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中国文学组及中华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评审组副组长、教育部《高校理论战线》编委,中外文化及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美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迄今发表论著约180万字,曾16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的嘉奖。其论著以人的活动的理论为出发点,把认识与实践、认识论与价值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文艺问题进行立体交叉的全方位的考察,在国内外理论界独树一帜。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节 文学理论学科的性质第二节 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第三节 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第一章 文学的本质和特性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般性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第二节 艺术形象的特征和种类一、艺术形象的特征二、艺术形象的种类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文学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二、语言形象的特点第二章 文学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第一节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一、文学是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二、文学以社会心理为中介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生联系三、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倾向与作家的社会责任一、作家的立场观点与作品的思想倾向二、作家的社会责任与创作自由第三节 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一、文学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二、文学发展与历史传统的关系第三章 文学的创作活动第一节 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一、素材积累时期二、艺术构思时期三、艺术传达时期第二节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活动一、艺术想象的性质二、艺术想象的特点第三节 文学创作中的意识性与无意识性一、文学创作是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活动二、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三、创作灵感与创作境界第四章 文学的方法与流派第一节 现实主义及其主要流派一、现实主义方法的基本特征二、现实主义的代表流派——批判现实主义及其演变第二节 浪漫主义及其主要流派一、浪漫主义方法的基本特征二、浪漫主义的代表流派——18至19世纪之交的欧洲浪漫主义第三节 现代主义诸流派一、现代主义兴起的现实根源和思想根源二、现代主义诸流派的基本特征第五章 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艺术风格第一节 创作个性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一、创作个性的形成二、创作个性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创作个性与创作中的“癖性”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风格及其构成因素一、风格的含义二、风格的内容因素与形式因素三、风格与作风第三节 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文学作品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与流派风格二、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关系第六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素一、文学作品的题材二、文学作品的情节三、文学作品的思想和主题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一、文学作品的结构二、文学作品的语言三、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文学作品的内容存在于特定的形式之中二、文学作品的形式是特定内容的具体显现三、文学作品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第七章 文学体裁的类型第一节 文学体裁的形成和分类一、文学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二、文学体裁的分类第二节 叙事类文学一、叙事类文学的基本特征二、叙事类文学的主要体裁第三节 抒情类文学一、抒情类文学的基本特征二、抒情类文学的主要体裁第四节 戏剧类文学一、戏剧类文学的基本特征二、戏剧类文学的主要体裁第八章 文学的阅读、欣赏与批评第一节 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一、文学阅读是文学创作的必然延伸二、阅读过程中作品的制约性与读者的能动性第二节 文学的欣赏活动一、文学欣赏的性质和特点二、文学欣赏的一般过程三、文学欣赏中的偏爱与欣赏能力的培养第三节 文学的批评活动一、文学批评的性质与任务二、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第九章 文学的社会功能第一节 文学的功能与文学的性质一、文学功能是文学性质的具体显现二、文学功能的功利性与非功私性第二节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有功能一、文学通过强化人们对美好人生的信念促进人格的提升二、文学通过提升人格来激活实践的心理能量和精神动力第三节 审美视野中的文学功能系统一、审美认识作用二、审美教育作用三、审美愉悦作用初版后记修订版后记第二次修订版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