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不会萎缩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仁宇  页数:3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百日维新、民国肇建、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抗日……在这一连串长久远大的过程中,旧体制已经瓦解。过去的农业体制往往成为改革的障碍,所以要加以改造。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立”字:以“立”字下端的一长横,代表社会低层结构,“立”字上端的一点和一横,代表创建的国家与社会的高层结构,眼前的工作即加入当中的两点,此即执行商业往来时,在法律面前厘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
  《大历史不会萎缩》是黄仁宇历年来的精彩演讲、访谈、时论、短评的结集。其中有黄仁宇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结论,有对黄仁宇所有文字的观点补充,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可以说是黄仁宇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曾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编写。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等。

书籍目录

编者说明
大历史不会萎缩
大历史带来的小问题
如何确定新时代的历史观: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一)中国需要大规模改造之由来
 (二)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与经济思想之大势所趋
 (三)中国现代史之轮廓
 (四)中学为用的缘由及应赋予的考虑
 (五)“用”必须因“体”而调节
 (六)结论
中国近代史的出路
 (一)传统中国的财政与税收
 (二)过渡期间的社会与经济
 (三)现代的展望
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
关于修订近代中国史的刍议 
1619年的辽东战役
 (一)双方兵力概况及战略指导
 (二)杜松之覆没
 (三)马林之被击溃
 (四)刘缝殉国之谜
 (五)战役之后果
 附录:黄仁宇手绘图
从珍珠港事变说起 
历史传统与地理条件对近代改革运动的影响
 ——从拉吉夫?甘地被刺说起
 (一)改革步骤的三部曲
 (二)历史与地理条件决定各国的改革模式
 (三)中国的改革必须合乎国情
 (四)回教国家的发展深受宗教的影响
1945年的上海
接受历史的仲裁
 ——如何纪念蒋介石忌辰
对蒋介石与毛泽东的几点看法
一国两制在历史上的例证
资本主义与21世纪
 (一)资本主义
 (二)历史上之衍进
 (三)因资本主义而产生之战时共产主义
 (四)21世纪之展望
从历史的观点看东南亚金融危机
世纪交替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的经验
附录
 (一)如何修订他的历史观
 (二)拟“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答客问
 (三)掌握人类知识之全豹
 (四)道德与技术之间
 (五)世纪末的观察(John Updike)
  

章节摘录

书摘大历史带来的小问题     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故事:周立禺中学刚毕业时值对外留学开放尺度,他的父母立即措资使他到美国上大学。初时他不肯去,因为当时他热恋同班的张惜音,果然,他还在爱荷华州忙大考的时候她已和人订婚;等他获得学士学位回国她已结婚。而周立禺仍是孑然一身,而且美国学位也没有当初想像的有用。五年之后,立禺想起当日父母催逼自己勉从的一段经过,不能无介于怀。    他又再度游欧,十年之后自己的婚姻事业也有了成就,张惜音则在离婚之后酗酒。立禺再看到她的时候前后已判若两人,他就难于想像自己当初何以会爱上她……再隔五年十年旧梦重温必更有不同的看法,往事本身的基数未变,他和她对过去之观感则因以后的发展而转移。    在某些地方我们每一个人也就是周立禺或张惜音。我们也都是各人未出版之自传的作家,也经常对我们心目中之自传经年累月地不断修改,修改起来的时候,不仅前后措辞不同,即取材也有很大的差别,以前认为重要的转折点今日可以置之不顾。当初忽视的机遇,今日看来实为成败关头。    个人经历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遭遇和发展亦然。这种说法对1990年代的中国人用意长远,因为过去的70年。中国已经历过一段跨时代的大改革。1920年间中国面临一个类似于魏晋南北朝的局面(南北即有广州与北京两政府),今日则有似于隋唐之勃兴,过去需要300多年的动乱作背景,在20世纪只花了70年渡过此难关,不止此也,中国之历史现已与西洋文化汇合。    “你真有把握确是如此?”你可能这样问我。    用不着问我。你只要反躬自问:你的衣食住行、脑内的思想、口头的词汇、家中生活习惯、婚姻关系、所受的教育、所承担的工作和所创造的事业是不是与1920年代你父祖所经历的全然不同?这不可能全然由于你个人之选择,而是侧后的社会背景已经过一段改造、遭遇到一段大变动之后,人与人的关系,已有了一番整体之调整。从大陆一次迁徙到台湾的人户即200万,早岁金门御敌,今日大陆观光。过去70年有了乾坤颠倒山河变色的经验,今日海峡两岸尽力通商,都希望在商业条例之中,坚定了管理新社会之原则。    这时候如不修改历史何时修改?    150多年前有鸦片战争,兹后外强在中国保持着领事裁判权,主要的原因则是中国仍是几百万农村组成的大集团,本身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因对外贸易带来的繁荣,也只限于通商口岸,很难在租界之外发展,今日则已脱离这局面。抗战刚开始,胡适即说中国是一个中世纪的国家,要慎重将事,这些情形都能和今日局面对照解释得前后连贯。又不止此也,如果我们把秦汉当作“第一帝国”,隋唐宋当作“第二帝国”,明清当作“第三帝国”,各以其财政税收作行政之张本,则全部经历与今日对照,也可以将当中大变动解释得明白。我们更将英国与荷兰在16、17世纪,经过变乱从农业体制进入商业体制的情形,与今日中国比较,也能说得互相衔接。在今日台湾与大陆提议邦联或联邦制的时候,则400年前荷兰的例子更可供借镜。    将此中宏观情貌写为历史,则为“大历史”。    这大历史不可能与传统之中国通史同一篇幅或结构。主要因为今日中国之社会不论在大陆或台湾,均与传统中国社会(即胡适所说中国是一个中世纪的国家)有了至远之距离。在改造过程中,前有八年抗战,中国动员300万至500万之兵力,以全国为战场,在统一军令下与强敌作八年生死战,此己为洪荒以来之所未有,而接着又展开约四年之内战,更在世界史里难于找到类似例子。这突出发展,即不可能被传统之篇幅容纳,抚今追昔,我们一定也会将王安石变法、清朝入关等事迹解释得与以前不同。前面已经说过:以前认为重要的转折点今日可以置之不顾,当初忽视的机遇,今日看来,实为成败关头。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伴随着美国中层理论的兴起和翻译引入,历史研究已经越来越社会科学化了。这由当前社会史研究的盛极一时可以得到证明。如果历史研究不是建立于微观的经验研究基础之上,从而内在生长出一种比如公共领域概念式的分析框架,那么这种历史研究就容易被学界诟病为一种“宏大叙事”,意谓其是一种空洞无物的甚至意识形态性的历史书写。     相对于这种主流的史学研究趋势,黄仁宇无疑是一个“异端”。新近出版的《大历史不会萎缩》就是一种“拨乱反正”的声音。针对学界对他的“大历史观”的批评,黄仁宇没有轻易地就缴械投降,放弃自己观察历史的独特视野。在我看来,黄的主张是:作为观者的历史研究者,应该更多地“介入”当时的历史性进程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爬梳甚至是“神游八极”式的勾连,尽可能把历史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空间和时间元素的再生产过程来看待,从而有效地揭示繁复的历史表象背后的“真实故事”,而与此同时,历史学者应该尽量摈弃从一种后设的立场出发,把单个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从它的语境中“拎”出来,粗率地对之作出道德或者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苛求于前人,用俗语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而黄仁宇在他的文章中就直言不讳地批评道:“中国人重褒贬,写历史时动辄把笔下之人讲解成为至善与极恶。这样容易把写历史当作一种抒情的工具。”中国是有史官传统的,而史官的职责就是记录历史的同时作道德判断。而史官对历史的书写往往又是与意识形态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最后往往是采取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意识形态主导了历史的书写。这种历史书写由于忽视了关系千万重的历史面相,而主题先行地把一个已经设计好的标签强加给历史,最后不是削足适履就是挂一漏万。也许正如黄仁宇所云,写历史的人应该重视事情的因果关系,而不是私人情绪上的好恶,只有这样,历史学才能正本清源,关注历史何以如是展开,而不是去谴责历史的如是展开。换言之,历史学家才能真正地如钱穆所讲的那样,对历史抱持一种适度的温情与敬意,到达一种“同情性的理解”,而不至于粗暴而荒唐地针砭历史。这点,在黄仁宇对中国近代史的积极评价和对毛泽东、蒋介石的评述中可以得到印证。     黄仁宇研究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中国历史缺乏数目字管理,即便在他对于近代史的研究中他仍然坚持这种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他虽然强调从技术、经济和法律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却从不主张把历史学彻底地实证主义化。历史是一种关系的建构,而这种建构与人性的复杂因素是共生性的关系。因而历史就成了一个生成性的具有巨大可能性的想像空间,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按照历史规律只能线性地展开。也许只有这样,作为历史书写者,才可能真正地抵达历史本身那些幽暗而歧异的空间,使历史成为一个具有包容差异性能力的超级文本。这当然是对意识形态宰制下的历史书写模式的一次颠覆和革命,同时也开辟了我们理解自己的历史记忆的另一种途径。    与别的历史学家不同的是,黄仁宇曾经有过当下级军官时“半像土匪,半像乞丐”的从军经历。这使他对中国社会的底层有一种深切的体察,可以说,他的历史书写是从日常生活中生长出来的,多了些人间烟火气和血肉感,而不像时下的一些历史书更像是“书斋里的革命”。如果说,黄仁宇的历史书写反抗了把历史研究毛细血管化的趋势,那么这种反叛导致的“宏大叙事”倒可能结出善果,那就是把亲历历史的日常叙事与反思历史的宏大想像结合起来,从而使历史学能够在故事的叙述中展现历史自身的脉络。                                                               (转自唐小兵《东方早报》)				  		  		  

编辑推荐

  本书以《大历史不会萎缩》一文作为书名,正是要彰显黄仁宇对“大历史”的信念,不因外界的评论而有丝毫动摇。他要借着他的论证重新修订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个人观感及人物传记,这并不是所谓旧瓶装新酒,而是大规模打开门面,有如自隋唐的体系重新估计魏武,固然以旧迎新,也以新问旧,凡事都在再度审订之列。他明确地说:“迄今我没有失望气馁的理由。”因为:“我们虽不能在一分一秒的时间内目击木叶之成长,在长时间却可以体会它在继续成长,而且无从后退。”本书是作者历次精彩演讲、访问及评论的结集。对作者所有著作中的观点提出补充,并且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为其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历史不会萎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0条)

 
 

  •   黄仁宇的书一直很喜欢,他提倡一种大历史的观点,用数目字里管理的方式来看待历史。很有收获。
  •   黄仁宇先生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带来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历史学。黄先生的书有别于传统的编年体历史书籍,没有预设立场,跳出了禁锢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回望整个中华民族的历程。
  •   看过《万历十五年》后就非常喜欢黄仁宇先生的书,有一种不一样的历史观
  •   黄仁宇的大历史
  •   之前并不知道黄仁宇先生,然在同学来信中提及关他历史观的介绍及评价,谈及他的治史的方法不惟研究经济思想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遂马上购买。
    同学信中只提及此书,然我在搜索后,发现了这三本书,于是我一起买了。这本书才开始细读,然已经让我有很多感触,我们花这么多精力去总结归纳研究前人的事情,其价值究竟何在呢?
  •   除了《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的其他作品,还是值得一读。
  •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卓然高标,卓然不凡,此识见对当下甚嚣尘上的短视、媚俗的学界风习,可谓一贴消毒剂。
  •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有别于我们思维定式的历史观,很值得仔细阅读的一本书,大家自己品味吧
  •   大师一生的智慧之集聚。惜乎世间已无黄仁宇!
  •   我很喜欢书的质量和包装。黄仁宇先生的作品也是没的说的。好
  •   不只是精美,黄仁宇的书没得说
  •   黄仁宇的书不用多说了
  •   黄仁宇的书买了几本了,很不错,支持当当
  •   当时是在我们这的书店看到这本书的,当即决定要购买~~~黄仁宇的大部分书都买啦,真的不错~~
  •   黄仁宇的书,一直都是质量的保证
  •   文字干净。大历史的站位让人感觉大气。
  •   非常精彩的大历史,精装可收藏
  •   作者一贯的风格,小事情里见大历史
  •   研究历史,多看看这些书
  •   大历史的宣言式作品,沿袭其一贯的主张。
  •   非常不错的书,对大历史的阐述很有深度
  •   大历史的视角提供了看待历史的新的思维方式
  •   从小事件中 体味大道理
  •   历史学应是最能出思想家的。
  •   很不错的书,很经典~~~~~~~~~~~~(看完发觉国内很多**的书都是靠推荐,盈利的~~~~~~~很多国内的书,未必有推荐的那好~~都是找名人推荐的 ~)
  •   作者的视野很开阔,确实能让我们这些井底蛙看到不少东西
  •   推薦與《中國大歷史》配合著看,理解更深
  •   good re*****
  •   图书馆看过,收藏了,好书。
  •   经典作品,无需多言。当当的书籍不错。
  •   送货及时,书很好,会继续购买
  •   值得反复思考的书,振聋发聩。
  •   黄老的书,爱看! 就差他,全套配齐了!
  •   和前面下的单,这次质量更好,观感好·······
  •   黄大师的作品每一部都是彰显了他无穷尽的智慧
  •   思想的构造
  •   大麦
  •   好书,完好。
  •   书质 不错 还没看
  •   还没看,相信会不错,看后会拓展眼界
  •   精装本19元买的!
  •   书很好,送的也快!
  •   替朋友买的!书的质量跟质感都很不错!
  •   一如既往,发货快,质量好
  •   给五颗星哦
  •   他的书大都很好看,看了很多本了
  •   黄先生的书很好
  •   书的内容不错。在教科书上是学不到的。
  •   值得细读、
  •   精装。还没看完。
  •   系列………………
  •   在看了
  •   书质不错,物有所值~
  •   黄仁宇的书,有点观点尽管现在还不理解,但看问题的角度是很独特的,理解事物,历史的发展的不一样的角度
  •   经典作品,值得好好研读
  •   黄先生的书,本本都是经典,值得反复阅读
  •   范围太大了。
  •   给老公买的,他喜欢
  •   对包装及发货都很满意
  •   经典!不能不读的。里面都是金句,看你会不会发现。
  •   买了很久了 居然忘记看 黄先生的书值得看的
  •   看看就行,不是主流是历史观
  •   内容观点很客观
  •   包装印刷不错,挺好
  •   有些语法不通顺,怪别扭的
  •   给老公买的,内容深奥,感觉还挺不错的,好
  •   收藏中 活动拿下
  •   书不错,是正品啊,要认认真真的读啊,
  •   读大历史不会萎缩
  •   还未读,好像大家评价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