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批判

出版时间:2004-04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荒林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男性批判》是我一直以来努力进行的“两性对话”工作的新实践。我希望寻找一种新的学术方式,它的语言生动可读而知识方便共享,它拥有多元对话空间、容纳各种声音而便于从中感受不同思想角度。当然它的读者对象可以是学者,也可以是那些永远不想成为学者的人——如果学术也能为并不做学问的人们所享受,那会是多么诗意的一件事情!而我认为女性主义的学术知识就可以和能够做这样的尝试。因为女性主义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知识生产源,从每个人的生命经验提取独特生命感悟和理念并不是一件深不可测的事情。没有谁可以垄断一个人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认知能力,也没有哪一种知识系统可以垄断其他知识生产的出现。虽然有一种论调认为女人是不擅长或干脆就不能进行理性思考的人类,然而果然是这样吗?认为男人才是理性的高贵的人类,这样的男性中心的思维方式果真是有道理的吗?即使说这一样的思维方式千百年来统治着人类的知识传播,拥有绝对话语权,难道就因此而果然有道理了吗?谁是话语权的拥有者?又是谁赋予谁这份权力?这份权力是真实还是虚妄?    这一本也许可以命名为“男学”的书,以男性的生存现状、生命境遇、思维方式及感情与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视野考察男性文化状态,考察拥有话语权的人类的另一半——男性生存的历史真相与现实生态,他的与过去与现在息息相关的未来——从他与女性生存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场中,测看男性主体的真实脉动。对于男性主体处境及成长的关心则是全部工作的重心所在。因此这本名为《男性批判》的书,换一种说法,应该就是“男性关怀”。由于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这里的男性关怀主要的是对于本土情境中男性的关怀研究。这本书不是我个人的学术专著,而是众多男女学者朋友们共同的思想探索和尝试。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有众多男女学者朋友们在真诚关怀和研究男性,我一直想实践的“两性对话”空间才得以呈现。读者在此看到的各种文体实验和研究方法实验,一方面真实地再现了关怀和研究男性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男性研究的难度——在没有更多研究资料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探索性的工作无疑是比较生动而较少规矩约束的。有些研究论文原来刊载在我主持的“两性视野”网上,后来许多网友参加讨论,论文本身变成了“知识生产场”,成为了“探讨问题的场所”,由此而体现了我对于女性主义的研究理想,在此就按讨论的样式收录,并期待更多讨论式文体能在我们当下的学术空间获得“合法性”。深深感谢书中所有的学者朋友们和网友们!我从各种样式的研究和关怀文本之中,体会到一种集体性的反思力量的存在,看到在对于男性历史与现状的考量之中,充满了人的自我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由此感觉到知识的再生功能和人性的自我更新能力。    诚如一位女性主义学者所言,在中国,如果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也就同时意味着必须承认自己是男性主义者。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男性主体和女性主体作为个体人的主体性之获得,首先必须共同面对父权文化的压抑。尽管女性主义在中国的移植和传播过程,似乎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避免一个话题,一些女性主义者不愿意或策略性地不同意女性主义这个名称,但作为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转型的产物,中国女性主义与其说是性别路线的,不如说它更是个人主义的。在重建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国女性主义和中国男性主义如同一对异体孪生兄弟,一直在相辅相成中成长——这也是女性主义的中国本土化根系。如果说近现代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由先进的男性知识分子充当向导,实则也是现代个人主义文化所必须的,那么,当代意义的中国女性自我解放运动,则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深入发展的必然,也因此,中国女性主义和中国男性主义必经历由联体到彼此独立发展的过程。相信读者会记得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代表了个体人性的渴求与愿望,虽然这个个体的人是男性主体的,但他的身体渴望和心灵超越愿望,也同时代表和象征了一个个人主义时代的诉求;与此同时期的张洁的小说《方舟》和张辛欣的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也同样首先是个人主义的诉求,是个体女性对于自我实现愿望的反复表达,其中所包含的性别之声,竟体现于对于男子汉形象的渴望与期待!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作为文化代言的中国女性写作和中国男性写作,都曾分别在文化想像中设计新的异性形象。这样的努力充满在近二十年的当代文学写作中,并延伸到电影电视及美术等其他文化创造空间。应该说,是女性主义的思想带来了更多反思和批判的新资源。男性写作中体现的对于绝对个人主义即男权主义的崇拜引起了女性主义的警惕和批判。女性写作中呈现出的与男性的激烈对抗和撕裂感,也引起了女性主义的反思和批评。或许可以说,正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成长与成熟,多元化思想才得以成为今日中国文化现实,在这样的良性文化土壤之中,女性主义的男性关怀也才有实践的可能。如何重新评估传统的男性形象?如何创造新的男性形象?这样的问题正如同如何重新评估传统的女性形象、如何创造新的女性形象一样重要。我们最终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性别文化转型之际,获得两性之间的良性互动。    《男性批判》不仅期待以温暖优雅的文字带领读者走出性别对抗的误区(这种对抗误区包括言说方式的冷硬),而且希望以优美有力的姿态体现两性共建个人主义性别文化的努力(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完善当是以个体男人和个体女人权利的充分自觉为基础)。事实上,从自然角度讲,男女两性间的接近程度,远胜于他们同其他任何东西的距离。两性区分的后果是压抑那些实际上是每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都有的性别焦虑。对个人而言,社会性别意味着相同。个人生下来是有生理性别分化的,但并没有社会性别分化,他们必定要经过学习,将社会约定分派的性别角色内化为自己主动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道德的力量和现实社会的压力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彻底的女性主义革命最终要解放的不仅是妇女,而且将以解放性的表达形式将人类个性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束缚中解放出来。    我们需要避免的是,在父权文化象征系统中将中国女性主义形式化地分派到一个空洞符号的位置上,使它或与男性绝对化地对立,或将对立化解为对权力格局态度暖昧的调和。要真正解决两性的问题,就要重新反思男权体系现有的表述含义,它可能不是一个只有丑陋和黑暗面貌的实体,由于它也经受着被有意或无意肢解的尴尬与苦痛,也许它根本就是一副被架空的权威机制,而其中饱受批判的男性,也同样面临着不断寻求意义指向的彷徨。比如,长久以来,文化中男性的身体被认定在一个物欲享乐的层面,他们的精神则被迫分裂出来,无可选择地面对一个哲学高度上的强者标准的判定。而现实中男性的处境从社会角色的定位来说,与女性整体同样,只是作为社会存在总体内的一个位置,并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和自主开发的权力。而那些因阶级及教育水平等原因获得较少社会资源的男性,更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阵营之中。在话语权力的分配上,也往往是以各种特权为前提,并不存在一个视所有女性为感性动物的男性集团,正如并不存在一个理性的高贵的男性整体一样。    中国的女性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处在不断成长和总结的阶段,并深刻参与到中国个人主义意识形态重构的文化运动之中(是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化)。对男性的关怀与对女性的关注一样,既是对个体人性和个体生存质量的关怀,也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和价值判断的整体关怀。不带性别偏见地探讨两性在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建构方面的问题和现实,努力寻求“两性对话”和采用“两性视野”的立场,针对生存体制和文化体制提出改进方案——《两性视野》继第一辑着重关注女性经验书写与理论建设之后,推出这一辑《男性批判》,是尝试将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有效的分析策略与范畴,发掘男性被掩盖的声音:这些声音是交响乐式的、充满生机的,和女性的声音交相辉映,如春天的流水之音,从破冰和高崖之间倾泻而下。    2004年3月31日    荒林于北京花园村

内容概要

  没有批判便没有真正的思想,《男性批判》致力于对已有知识的梳理与审视,在对男性的探讨和知识探源中,所有的言说都成为一种重构的努力,思想为一种重构的努力,思想因此而充满魅力。
  本书也许可以命名为“男学”的书,以男性的生存现状、生命境遇、思维方式及感情与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视野考察男性文化状态,考察拥有话语权的人类的另一半——男性生存的历史真相与现实生态,他的与过去与现在息息相关的未来——从他与女性生存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场中测看男性主体的真实脉动,对于男性主体处境及成长的关心则是全部

书籍目录

男性塑造
 21世纪的男人 (台湾)何春蕤
 “女力”重挫男人?
 ——兼谈“男性关怀”此其时也(台湾)蓝怀恩
 画地为牢
 ——中国男性思维的误区 王成英
 男眼看人In Adam’s Eyes 茨谛
 男性解放主义者宣言 方刚
 宦官制度、中国男性主体性和女性解放 崔卫平
 唐代性事、医学和情欲解读 杜芳琴
 《圣经》中的“奸淫”之罪与当代情欲 荣光启
 “文革”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美)吕彤邻
 艺术没有最后的证明
 ——对魏小明雕塑作品的解读 包林
 
两性对谈
 荒林VS刘兵
 谁的性感?
 什么是性骚扰?
 她们有什么问题?
 两性对谈《两性视野》
 
网上论战
 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 邓晓芒
 人为什么恐惧? 谢有顺
 哑谜写在雪地里 蓝调
 非常爱情,非常宿命 王越
 四月的流花之夜 韦礼明
 究竟何为两性差异? 谙晴Vs悉夜
 艾滋让我的心留在了非洲 邹昂口述,丁宁采写
 从霍金和霍金的妻子想到的 一粒谷子
 《手机》:浪漫消失时代的搞笑 荒林
 让我们把强奸文化吓得魂飞魄散 王向贤
 
男性生存笔述
 生死线上 程文超
 叶婉 李传思
  

章节摘录

社会的复杂异质既然持续地有增无减,21世纪人类的个别差异将只会愈来愈大,而不会轻易地被任何单一的描绘所局限。不过有一些趋势倒是有迹可寻,而且值得我们期待和促成。    至少,21世纪将是男性美学的新世纪。    20世纪90年代由反串艺人和第三性公关所开创的扮装风潮已经示范了丰富的身体容貌想像,男“同志”作为前驱的美丽冲动更展现了多元化的男性气质,勾起了男性尝试新形象的欲望。这样的美学不但丰富了男性形象,更引发了绝望男性的生机,各种生发药、植发术、保养品、健身房、生机食物、壮阳药品、整型手术、化妆、造型、荷尔蒙疗法,都为不想向年龄和机会投降的男性创造出重获青春的希望。作为男人的独立宣言,肯定自我的双门轿跑车终于取代象征责任和枷锁的四门房车。更明显的是,愈来愈多的男人希望自己成为被别人注视的对象、被欲望的物。男人终于也开始和某些女人一样,知道了作为性客体的乐趣,知道了被物化的愉悦。    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商品文化抢先一步,早已开始推动男性护肤、保养、健身、青春等产品服务,狠狠地贩卖着各式各样的梦想和欲望。虽说这种美学也有可能导致盲目制式的一窝蜂,更可能大量消耗个人的财力和兴趣,然而商品也被人挪用来塑造使自我更有力量的人生,或者被用来建构出许多奇异绚烂或颓废的男性次文化,或者被用来厉行更为禁欲的自我控制,这些都把身体更尖锐的推向政治争战。于是一些原本被视为社会中坚的成年男人也跟随在青少年之后,争取刺青、写真、扮装、反串、变性、作怪、自残、滥交的权利,积极挑战着反身体的各种制度机构,因此他们也和另外一批反新身体美学的男人对立起来。    相较于20世纪平板灰暗的男性身影,新世纪的男人亮丽多了;相较于20世纪郁郁寡乐的男人,新世纪的男人洒脱多了。    但是真正的转机倒是在于:新一代的青少年早已在他们稚嫩的生命中操练着愈来愈有型有调的服装风格和生活形态,他们也早已在20世纪高压年代的缝隙中偷尝过自在的愉悦。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在21世纪成年以后,可能应该不会像上一个世纪的男人一样,将妒恨填满胸膛,用权威掩饰无力感;他们的欲望和满足经验,首度有可能超越专注于追逐金钱和政治的狭窄眼界。毕竟,幼年的愉悦不大可能会浇灌出成年的怨忿。    这么一来,21世纪也是男人不再只是“男”人的世纪。众多亮丽面貌、自得生活的男人终于使得“男人”这个名词有了更多新的内涵。男不必然对立于女、关注于女;男也不必然认同于男、竞争于男。“男”再也不是个人最根本、最不会改变的事实。“男”将只是另外一个描述个人的形容词——就像沉稳、活泼、奇怪、柔顺等形容词一样。    在21世纪,“性别”不是趋向人人不分的中性化,而是走向各各差异的性别多元化了。    相对于此,当然也会有另外一个反对新身体美学的批评声浪响起,而不论它所宣称的立场是为了捍卫人性、道德、家庭责任,还是号召放弃虚浮、追求“真我”,它在实质上都还是要巩固性别的二分法,拒绝第三性、第四性、第五性……成为主流。P3-4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荒林    《男性批判》是我一直以来努力进行的“两性对话”工作的新实践。我希望寻找一种新的学术方式,它的语言生动可读而知识方便共享,它拥有多元对话空间、容纳各种声音而便于从中感受不同思想角度。当然它的读者对象可以是学者,也可以是那些永远不想成为学者的人——如果学术也能为并不做学问的人们所享受,那会是多么诗意的一件事情!而我认为女性主义的学术知识就可以和能够做这样的尝试。因为女性主义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知识生产源,从每个人的生命经验提取独特生命感悟和理念并不是一件深不可测的事情。没有谁可以垄断一个人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认知能力,也没有哪一种知识系统可以垄断其他知识生产的出现。虽然有一种论调认为女人是不擅长或干脆就不能进行理性思考的人类,然而果然是这样吗?认为男人才是理性的高贵的人类,这样的男性中心的思维方式果真是有道理的吗?即使说这,样的思维方式千百年来统治着人类的知识传播,拥有绝对话语权,难道就因此而果然有道理了吗?谁是话语权的拥有者?又是谁赋予谁这份权力?这份权力是真实还是虚妄?    这一本也许可以命名为“男学”的书,以男性的生存现状、生命境遇、思维方式及感情与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视野考察男性文化状态,考察拥有话语权的人类的另一半——男性生存的历史真相与现实生态,他的与过去与现在息息相关的未来——从他与女性生存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场中,测看男性主体的真实脉动。对于男性主体处境及成长的关心则是全部工作的重心所在。因此这本名为《男性批判》的书,换一种说法,应该就是“男性关怀”。由于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这里的男性关怀主要的是对于本土情境中男性的关怀研究。这本书不是我个人的学术专著,而是众多男女学者朋友们共同的思想探索和尝试。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有众多男女学者朋友们在真诚关怀和研究男性,我一直想实践的“两性对话”空间才得以呈现。读者在此看到的各种文体实验和研究方法实验,一方面真实地再现了关怀和研究男性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男性研究的难度——在没有更多研究资料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探索性的工作无疑是比较生动而较少规矩约束的。有些研究论文原来刊载在我主持的“两性视野”网上,后来许多网友参加讨论,论文本身变成了“知识生产场”,成为了“探讨问题的场所”,由此而体现了我对于女性主义的研究理想,在此就按讨论的样式收录,并期待更多讨论式文体能在我们当下的学术空间获得“合法性”。深深感谢书中所有的学者朋友们和网友们!我从各种样式的研究和关怀文本之中,体会到一种集体性的反思力量的存在,看到在对于男性历史与现状的考量之中,充满了人的自我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由此感觉到知识的再生功能和人性的自我更新能力。    诚如一位女性主义学者所言,在中国,如果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也就同时意味着必须承认自己是男性主义者: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男性主体和女性主体作为个体人的主体性之获得,首先必须共同面对父权文化的压抑。尽管女性主义在中国的移植和传播过程,似乎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避免一个话题,一些女性主义者不愿意或策略性地不同意女性主义这个名称,但作为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转型的产物,中国女性主义与其说是性别路线的,不如说它更是个人主义的。在重建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国女性主义和中国男性主义如同一对异体孪生兄弟,一直在相辅相成中成长——这也是女性主义的中国本土化根系。如果说近现代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由先进的男性知识分子充当向导,实则也是现代个人主义文化所必须的,那么,当代意义的中国女性自我解放运动,则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深入发展的必然,也因此,中国女性主义和中国男性主义必经历由联体到彼此独立发展的过程。相信读者会记得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代表了个体人性的渴求与愿望,虽然这个个体的人是男性主体的,但他的身体渴望和心灵超越愿望,也同时代表和象征了一个个人主义时代的诉求;与此同时期的张洁的小说《方舟》和张辛欣的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也同样首先是个人主义的诉求,是个体女性对于自我实现愿望的反复表达,其中所包含的性别之声,竟体现于对于男子汉形象的渴望与期待!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作为文化代言的中国女性写作和中国男性写作,都曾分别在文化想像中设计新的异性形象。这样的努力充满在近二十年的当代文学写作中,并延伸到电影电视及美术等其他文化创造空间。应该说,是女性主义的思想带来了更多反思和批判的新资源。男性写作中体现的对于绝对个人主义即男权主义的崇拜引起了女性主义的警惕和批判。女性写作中呈现出的与男性的激烈对抗和撕裂感,也引起了女性主义的反思和批评。或许可以说,正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成长与成熟,多元化思想才得以成为今日中国文化现实,在这样的良性文化土壤之中,女性主义的男性关怀也才有实践的可能。如何重新评估传统的男性形象?如何创造新的男性形象?这样的问题正如同如何重新评估传统的女性形象、如何创造新的女性形象一样重要。我们最终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性别文化转型之际,获得两性之间的良性互动。    ……

编辑推荐

没有批判便没有真正的思想。本书致力于对已男性有知识的梳理与审视,以男性的生存现状、生命境遇、思维方式及感情与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视野考察男性文化状态,考察男性生存的历史真相与现实生态,在对男性的探讨和知识探源中,本书以温暖优雅的文字带领读者走出性别对抗的误区,以优美有力的姿态体现两性共建个人主义性别文化的努力,所有的言说都成为一种重构的努力,思想因此而充满魅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男性批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有蛊惑力的题目,但内容还是不够深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