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三峡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汤惠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考古学家汤惠生先生在三峡库区的考古笔记。记述了作者在三峡库区考古的重要经历和见闻,以通俗幽默的文笔,写神秘的考古工作与地方风俗,读来饶有趣味,书中饱含了作者的悲悯之心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作者简介

汤惠生,1955生,江西萍乡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嗣后在青海考古研究昕从事田野考古19年,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惠生长期以来_直从事于史前宗教与艺术考古,目前为止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近20篇英文论文发表于欧美学术刊物。在史前艺术研究领域,汤惠生所创立的二元对立理论对史前人类的思维、观念、艺术形象或渭中国的认知考古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被前世界岩画委员会主席阿纳提教授誉为国际六大岩画解释理论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在藏学和峡江地区考古方面,如青海地区早期藏传佛教摩崖与佛教寺院的调查,青藏高原的旧石器与细石器,青铜时代齐家、卡约等墓地的发掘,峡江地区汉代墓葬与唐宋遗址发掘等等,均有着突出的业绩。

书籍目录

一、夜发清溪向三峡二、初识万州三、陈家坝四、搬家,搬家,再搬家五、汉墓与宋城六、大地嘴的日子七、技工与民工八、老吾老,幼吾幼九、武陵镇十、烟雨三峡十一、竹枝三峡十二、远古三峡十三、巴人三峡十四、三峡的巴文化十五、盗宝与挖宝十六、胡家坝十七、蜀汉江陵千树橘十八、蜀道难十九、汉墓与汉赋二十、瓦屋仄石磴二十一、碎颅二十二、开颅二十三、仙子启琴声二十四、地下与天上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发掘过程中如同一个工地一样,两家可以随时随地相互了解对方都发掘出些什么东西。我们羡慕他们有地层有陶片,他们羡慕我们有墓葬有完整器物。    我们是来自全国最西北的队伍,福建队则是来自全国最东南的队伍,在中部重庆相遇,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福建队的领队是林公务,他有着丰富的田野经验与精湛的发掘技术。在他的带领下,福建队的探方做得极为漂亮,比我们要高出一筹。当然,同样作为省队,我们不便公开表态,但私下里我鼓励大家“偷艺”,因为一埂之隔的工地偷看起来太方便了,所谓“不忍不为之”。我对大家说,鉴于省队的荣誉和自尊心,公开场合我们不说,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与福建队之间的差距,我们必须承认比人家差;我们来此除工作外,还有一个任务,即学习与锻炼。我有幸开始就碰到林公务,他不仅是考古上的一把好手,同时在日常交往中也是一个好人,极易相处,包括他们的副领队陈兆善。从他们身上我的确获益匪浅。    工地结束前我们两支队伍聚餐一次,在这次聚会中我们占尽了便宜。我们队是清一色的男性(唯一的女性任晓燕会餐时已返回青海),而福建队则有三名妙龄女子,我想这也是我们队的小伙子勤于偷艺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会餐时近10斤白酒全让我们喝了。在这次聚会上,福建队在喝酒方面表现出的谦让风范令人感动,后来成为三峡考古工地传颂一时的佳话。只是我们喝完酒后回驻地时,原来走得很顺的田埂突然变窄了,如同踩钢丝一般晃了回去。我们两个队的驻地相距得也不远,有一次下雨打雷,我们两家被同一雷电所击中。他们损失的是院子里的半颗青冈树与一部电视机,我们则损失了两支灯泡和原来对峡江雷电的无知与无畏。    上河坝与我们打交道的组长是崔成林。他比我大3岁,是个退伍军人,原来在某部队特务连服役。他为人忠厚,具备农村少有的正直、宽容、体谅和义气。他不仅帮我们协讽所有工作上的事,而且还在生活上帮我们赶场挑担。从江边到我们驻地约两公里,他可以挑着近200斤的担子一口气到驻地,我们队中再争强好胜的小伙子对此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P19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考古学家汤惠生先生在三峡库区的考古笔记。记述了作者在三峡库区考古的重要经历和见闻,以通俗幽默的文笔,写神秘的考古工作与地方风俗,读来饶有趣味,书中饱含了作者的悲悯之心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注。通过本书,你会更加了解三峡,了解三峡考古,以及三峡的考古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考古三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很好 ,只是就定10快 有点对不起作者,同事就是准备考研,这位作者做他学生的,他向我推荐的,说这本书,比较浅,我们这样非专业人士看看不错的,买来看看,果然很好,内容丰富,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