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史

出版时间:2006-9-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学泰  页数:32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认为: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兹举两例为证: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最冨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  中国人对付鬼神也像处理人际关系一样,总是通过食物来疏通关系。西洋人悼念亡者一束鲜花就可以了,中国人不成,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待待遇(一般还要高一档)。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亲疏和他企盼的大小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这完全与老百姓对付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一样,因此有人说祭祀不过是人对鬼神的贿赂。

作者简介

  王学泰:1942年12月生于北京,汉族。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有《中国人的幽默》《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流民》《燕谭集》《多梦楼随笔》《剑闲杂说》《水浒与江湖》《重读江湖》《中国人的饮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饮食文化的蒙昧时代 一 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1.从食素到食肉  2.从生食到熟食 二 史前时期人类的食物 三 炊器,餐具和烹饪技术的产生 四 原始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第二章 饮食文化的萌芽时代 一 大禹治水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夏商时期的主要食物  1.食物原料  2.食器,食品加工与食制  3.人类的伟大创造——酒 三 兴亡饮食相关的两个王朝  1.食物,礼器,重器  2.饮食的丰俭与王朝的兴亡第三章 饮食文化的昌明时代 一 周秦两汉时期的食物  1.农业民族的形成  2.周秦两汉时期的主要食物原料  3.食品的加工与烹饪 二 食制,等级差别与羹  1.每日吃几顿饭  2.分餐制与饮食的等级差别  3.说羹 三 南北食系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1.先秦中原地区的一组名肴——八珍  2.荆楚盛馔  3.汉人食单 四 礼乐习俗对人们自然本能冲动的制约  1.食人、残忍仪器和君子远庖厨  2.“民之失德,干糇以愆”--觅食和饮食上的排他心理  3.礼俗对饮食的约束与人们饮食心态的调整  4.由“礼”到“乐”--饮食的亲合作用  5.饮食在各种礼仪上的应用 五、饮食文化的扩展  1.饮食与政治  2.医食同源--饮食与医学 六、先秦诸子对饮食文化的思考  1.重视饮食的儒家  2.墨家质朴的饮食文化思想  3.忽视饮食文化进步的道家和法家第四章 饮食文化的昌盛时代第五章 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活动第六章 素食文化的兴趣与发展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8条)

 
 

  •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最冨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  中国人对付鬼神也像处理人际关系一样,总是通过食物来疏通关系。西洋人悼念亡者一束鲜花就可以了,中国人不成,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待待遇(一般还要高一档)。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亲疏和他企盼的大小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这完全与老百姓对付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一样,因此有人说祭祀不过是人对鬼神的贿赂。
  •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最冨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
  •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完全就变成了饮食文化热爱者
  •   对喜欢饮食文化的人,着是一本好书,
  •   还是信赖王仁湘,他写的书错不了,特别是饮食文化。
  •   真正从文化角度写饮食的一本好书,很有深度。
  •   从古到今的饮食尽在书中好看
  •   内容详尽记述饮食发展的历程专业性强
  •   看来吃肉的比不吃肉的,应该从物质基础角度说,要聪明些。
  •   中国这个以食为天的民族,独具文化特色
  •   受舌尖上的中国影响,真的该好好看看我们自己的国粹
  •   有资料,有典故,值得收藏。
  •   好书,我老公边看,边冒着这两字
  •   一向比较喜欢稍微专业一些的书籍,这本书就是这样,既专业又不高深难懂,非常喜欢。
  •   这次一下买了18本,书的包装很精致,纸张也很好的,买书必须来当当!!!
  •   对学习很有帮助 很喜欢
  •   对这方面挺感兴趣的
  •   还行,不错的一本书
  •   不错,速度快、服务好!质量不错!
  •   由远及近
  •   文字很多,慢慢看
  •   知识性很强,是本好书
  •   有大量的知识信息
  •   很好看的书,至于如何好看,你买了就知道了哈哈
  •   这种方式很好,我以后要经常利用!
  •   饮食的演变比文字的演变更彻底,中国的古文字到现在还是能够理解和辨认的,然而饮食的变化却非常之大,如从政治角度来讲,饮食是比较具有个体特色的,他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只有在精细程度和烹饪手法上体现在不同的阶层,饮食也不像精神世界一样需要得到控制,可以自由发挥,可做的文章太多了,然而文字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了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还统一了文字,提出书同文车同轨,这是政治上的标准化考量,当然饮食也有标准化,但主要在祭祀上,在民间饮食上还不会达到标准化的程度,所以人们的精神世界还有至少还有一部分是自由的。
    只是令人惊讶的是在食材和烹饪的方式上,难道人的味觉的变化会如此之大,不论南北地域气候的区别,前人的食材和烹饪在如今基本上已面目前非,对烹饪的描述与记录太少,也许写这些的都是男性,而君子远庖厨,结果都不了了之,只知道品味道,不知道如何做,可看现在,厨师大多男性,作何解啊?网上看了一则很有意思的解释君子远庖厨,意为: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也不能追到厨房去骚扰,厨房乃关系到一家老小的口腹之欲,君子到了厨房,还不影响厨娘发挥水平,菜烧糊了,一家全得遭殃,所以还是离厨房远一点,花前月下最好,哈哈哈。
    此书的知识性还是不错的,排版也可以,但不同于正史的描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我们的文化史。
  •   还没读 性价比高 花几块钱了解下中国饮食文化 值得
  •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好书!大家看看啊!
  •   一向各国的饮食文化都很感兴趣,本国的更是
  •   还是更喜好王仁湘老师写的中国饮食。
  •   很好!了解了古代饮食。
  •   中国不愧,烹鲜如治国,文化渗透在吃里,吃里包含着文化。
  •   从起源到现代的饮食发展历程
  •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所有饮食的来源和它的演变过程。很好很强大
  •   书不错,难得有这样翔实的内容,赞一个。值得买。
  •   很有水平的研究著作,作者功夫很深。
  •   作者是学者,这种书对于增长见识还是挺有用的。可读性自然无法和通俗读物比。
  •   吃吃喝喝,民以食为天。读读历史,看看先民是咋吃的。
  •   临近春节,投递还挺快的。感受到,正在读,,,
  •   图片丰富,文字介绍详实。
  •   封面有点脏 送货速度慢
  •   期待很久的书,只是书的封面有些脏,不过有还是挺幸运的
  •   好书,学者之作,下了一定功夫,业余人士看了直书就够用了,买一本吧,常看常新。
  •   饮食文化史,最能做文章,也最难做文章。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史,系统史料留存最少的莫过于饮食。在史书典籍中保留星星点点的记录,出土文物、民间习俗约略有保存,但体系庞杂,内容纷乱,搜求不易,整理亦难。古之饮食文化,主要能反映出来的都是贵族皇家生活写照,至于普通草民,只能付诸阙如了。
    这个研究方向应该也属于民俗学的范畴吧。在中国,这门学科的开设、成就的取得,还是看看民国时候北大的诸位先生吧。
    文化史的研究,似乎也应该学学法美史家的功夫,做点细致入微的工作,引入一点科学的方法,可能更能吸引一批读者,也能体现史家的家底。
    这本书还是跑传统的路数。史料也就这么一些。末章论及素食,不知是中国古人素好还是今之潮流所向。且引征一些生物学的统计数据,似乎有点莫名其妙。
    书的审定也不够严谨,大体翻翻,比如312页的表格将食果类动物的唾液腺和唾液内容颠倒。
    扬之水、孟晖两位,也是涉足文化史研究,但占有材料、抽丝剥茧的研究方法令人赏叹,不知她们做这样的文章会如何做?
  •   没买到。我的住地受到限制。
  •   写的有研究价值,一般人看不懂
  •   这是我从当当网购到最不好的一本书,我认为此书为盗版的书,我见过同一套的其他书,质量相当的好,而且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了很多不应有的错误,标点,人名错误不少。请网网当换一些质量好一点的图书吧!
  •   和二手书一样,一拿到就不想看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