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看人物(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页数:976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愿有多高,力就有多大  这本书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谈人物,另一个部分是谈人生价值,看起来好像不相关,其实有一定的关系。   人物的行为是由他们自己认定的生命价值决定的,生命价值如何,他们就如何做。许多失败的人能百折不回,是因为有一个理念在推动他,即使冒诸多失败的危险,历尽千辛万苦,还是会一直去做。   在我们讨论改革的人物时,他们绝大部分是失败的人物,包括王莽在内。但他们的理念,却是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纵使某些人的性格不受欣赏,但他们的抱负和期许,在于看不惯苍生受苦,想要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因此也会选择从古圣先贤的作品中找到为人民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些改革者千辛万苦,甘冒失败的危险,就是要实现他们改革的理念,从商鞅以至康有为,几乎每一个改革者都碰到不幸的遭遇,但为什么他们要如此做呢?他们就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做这些事的。   举王安石的例子来说,王安石的性格非常偏执、自傲,不受大家喜爱,他也不愿意与人合作,但是他有理想,他看不下世界的苦难,不能忍受苍生受苦,所以决定要一肩担下这救赎的责任,秉持着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所以他念的书,是拿古代的经籍做新的注解,他认为是继承孔子所要做的,把理想的世界带到人间,所以认为“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为,人言不足畏”,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会勇往直前。   而康有为、梁启超,乃至于“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也都是如此。像谭嗣同,他的《仁学》是为了人间要有爱,人间要有善。他摩顶放踵,等于是菩萨般的人物,为了革命,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革命着重点是在改革,而不是在武装的部分。所以这一群人,秉持着追寻人生价值的理念,担起拯救天下的责任,为苍生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再看“历史人物的成败”。在那些不同的历史人物当中,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事业是失败的,可是我们却纪念他?譬如李广、岳飞,原因在于他们对人有诚有信,对朋友有忠有义,他们的品格留下来成为楷模,即使事业失败了,但声名还是万古流芳。我在文章里批评他们,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部分都有失误的地方,像李广就不是个真正的将领,他的孙子李陵,也同样只是一个好的战士,而不是个好的将领。但因为他们个人的品格,以诚、以信、以和、以义,所以李陵当时的朋友,例如司马迁,宁可自己受宫刑,也要帮他仗义执言,甚至当时很多人都要出来为他说话。而在李广的时代,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抱屈,就是因为李广的品格过人,虽然事业是失败的,当时的人依然纪念他,后代的人也拿他当楷模。   精忠报国的岳飞,我说他朱仙镇那一仗,不见得是很重要的战役,但十二道金牌召他回来,让他死于风波亭。他个人人格的感召,使他的将领愿意为他死,岳飞死了以后,他军队里的将领一个个退下来,有的辞职,有的就此不过问政事。这都是他的人格得到人民的爱戴,得到万世的纪念。人生价值之所在,就是要做该做的事,不管后果且留下榜样,所以这些人能得到世人的佩服。   又例如苏轼和辛弃疾,对人非常热诚、和善,他们都不是为自己不幸的遭遇,而是为国家的兴亡、人间的不平、人生的无常而感慨,他们的那些动人的诗句,没有悲叹自己的命运,而是悲叹万民百姓、宇宙众生,这也是他们真正成功的原因,他们的成功不在于功名利禄的成功,而是人格上的成功。   所以虽然第二部分讲的是人生价值,但其实两部分是扣扣相连的,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是他们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实践。人生价值的最后一章,讲的是“心”,任何价值都有一个“心”字。我可以直陈,人在世间,不管别人怎么判断,成功或失败,贫穷或富贵,都没有关系,要看他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为善还是为恶,是为了做好事情,还是只为了个人私欲,这就是人生价值很大的差别。   王导虽然不经意地促成了江南近三百年的稳定,但是后人并不这么尊敬他,因为他并不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立下楷模,这个楷模就是人的成功。就像诸葛亮对刘备的承诺,为了这个承诺,一生心血就耗在辅佐刘家的事业上。   另外,我也提到关公,为什么现在的庙宇很多是祭祀他的呢?关公一生的事业是失败的,他最后的下场是身首异处。作为一位将军,他是失败的,但是他却以忠义传世,所以所有的关帝庙都有着“忠义千秋”这四个字的匾额,这就是实践一种人生的价值。事业失败了,却立下了忠义原则,这是千古以来朋友间最重要的原则。“忠”不是忠于主子,而是忠于自己的承诺;“义”是对朋友相投的义气,两者都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很重要的部分。   了解这两个部分,就可以理解这本书虽然上下两部分看起来不相容,其实是一致的,都是用人来彰显这些价值。 在人物的部分,我对每一个人物都有相当严格的评论。对历史人物,我们要对他的一生作全面的评价,他做得好时,我们要说好,他做得失败的地方,我们也不要回避。我对他们的品格所秉持的理念,他们所代表的理想,我都非常钦佩。我盼望未来也能有很多人秉持着高尚的人生原则为祖国、为人类,而不要只为了一己私利而祸害全民。

内容概要

《从历史看管理》是许倬云以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和路径来阐释现代管理学,推陈出新,揭示了有关制度、系统的演变原理,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宝贵参照。
《从历史看领导》是许倬云在两次研讨会上的讲演记录,主要针对企业界人士如何培养领导人才,希图在企业界深植人文素养,可谓企业界人士的必读书。
《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由六篇主题不同但又有内在联系的文章组成:以“时代转移的诸种因素”开篇点题,以“重建人文价值与社会伦理”归宗结尾,中间就“明清中国之转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台湾近百年来的变化”、“近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演变”等四个主题分别作具体论述。
《从历史看人物》围绕着历史人物的成败,一方面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也试图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标准和立场,因为不管是历史人物的行为还是后人对他们的评价,都是由他们自己认定的生命价值决定的。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求古编》、《历史大脉络》、《万古江河》、《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等。

书籍目录

《从历史看管理》
 序 管理没有新问题
 自序 学科之间的挹注互动
 第一讲:人类社会复杂系统与管理
 第二讲: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形态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管理模式
 第四讲 管理结构的模式
 第五讲管理功能的配套分析
 第六讲 组织中的干部
 第七讲 领导的方式与风格
 第八讲 朝代的兴亡——调节功能的分析
 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讲演
 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中心的讲演
《从历史看领导》
 新版自序
 原版白序
 第一章 公司与领导
  领袖在哪里
  假如公司是一个部落
 第二章 历史与领导
  儒家与法家
  人才、组织与资源
 第三章 成功与失败
  成功的英雄
  失败的教训
 第四章 冲突与协调
  公与私的冲突与协调
 附录
  比较中国历史上的领袖
《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新版序
 原版自序
 时代转移的诸种因素
 明清中国之转变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
 台湾近百年来的变化
 近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演变
 重建人文价值与社会伦理
《从历史看人物》
 自序 愿有多高,力就有多大
 第一篇 从历史看人物
  第一章 历史上的改革者
  第二章 历史人物的成败
  第三章 创业帝王
  第四章 继统帝王
 第二篇 从历史看人生价值
  第五章 人类追寻生命意义的经验
  第六章 现代人的困境与人生出路
  第七章 探索中国文化的人生价值
  第八章 天道与人心
  第九章 历史——人性的终极关怀
 附录 只有“全人类”和“个人”才是真实的

章节摘录

  王安石的改革失败了,譬如农贷,他以为是对农民好的。但官府要看成绩,天天在考核,结果农民就算不要借钱,还是照样被迫贷款。贷出去多表示成绩好,结果非贷不可,还要付利息,反而变成农民的负担;送马给百姓养,官府常常看有没有养好,结果也变成负担。百姓付了钱可以不当兵,结果变成本来就不用当兵的人也要付钱。这些制度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执行欠当,这是官僚制度中求功劳的人执行心切的缘故。   平心而论,王安石这个人不太讲卫生,虱子在胡子上爬,他也不管。王安石个性很傲,特别别扭,说东他偏说西,说西他偏说东,又自信得过了头,甚至认为天命没有什么可怕的,人言也没有什么可听的,祖宗更没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天命、祖宗、舆论都可以不管,只有他对。他一打定主意,连菩萨也劝他不动,当时人皆称“拗相公”。  改革者多半下场不好,这是有缘故的。因为,对一个组织或系统而言,任何变动都会牵动全体,整个组织系统如此庞大,仅靠一小部分的变动来加以改革,是很困难的。修改一个小螺丝钉,一定会发生磨合的问题,改革成功的几率往往非常有限。同时,在任何一个大系统中,会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来反对。到最后,改革者一定变成少数面对多数,因为他的同僚和与他同时代的人,甚至不在政府里面的百姓,都会对他产生强烈反感。  只有“全人类”和“个人”才是真实的  ——许倬云先生访谈录  采写 李怀宇  他出生时手脚不健全,在高中前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后取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他是史学大家,更善于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研究,著作等身。  他任教于美国与两岸三地,王小波和李银河皆是其学生。  初秋在香港采访金耀基先生,我问:“同辈的学者谁最值得关注?”“余英时、许倬云。”  深秋在南京采访许倬云先生,我问了相同的问题,许倬云说:“余英时、金耀基。”  这一次,许倬云只在南京逗留了几天。此前,他到西安的工地上看考古。在身体允许之下,他每年会走一次十四天的考古。此后,他要去台北。他是“中央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员,主持学术研究,他笑道:“等于是长老。”近来每隔一段时间到南京,是应老朋友余纪忠生前之托,帮助南京大学推动高等研究院的发展。台湾《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是中央大学校友,创办“华英基金会”,资助母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培养人才,请许倬云任董事。余纪忠去世后,许倬云依然不负老朋友嘱托。  这位为学术而奔波的长者手脚并不健全,行走时需靠拐杖。我颇感兴趣:“身体对您的研究有什么影响?”他答:“当然有关系了。譬如我打键盘不能像一般人一样什么词都打,我的字写得很糟糕,也写得很慢。我不能随便想到图书馆就去,要累积一定的问题,被人推到图书馆去。但也有好处,杂务很少,只坐在房间里做事情。”  许倬云兴趣广泛,读书博杂,他称为“乱撒网”:“我这种撒网去读书的办法实在是上天给我的恩赐,不过我到现在写出来的文章还是乱七八糟,无法归类。但是,如果今天要我重新走一次这样的路程,我盼望还有机会能再扩大到其他学科之中。”我问:“在您的研究里,哪个学科是学术支撑的重点?”他说:“史学。我是跑野马跑惯了。我是李欧梵讲的‘狐狸型’学者,他比我还狐狸。张光直是刺猬。”又对我说:“你们做的新闻是短历史,我们学的历史是长新闻。”  听许倬云谈学问,是一种享受,他会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听他品评人物也有快意,闲谈中,我几乎问遍了视野所及的学人。对同年的余英时,他说:“我们是好朋友。他是了不起的学者,会抓题目,文章做得细致,写得滴水不漏。比如他写《朱熹的历史世界》,写思想史的人从来不写的,他考证朱子的交游来往,写得那么细密严谨,这我赶不上他。”又说比他们都年长的黄仁宇经历很特别:“他是国军的一个军官,是余英时的学生。”  许倬云的太太是他在台湾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我们不像一般谈恋爱,是心灵上的来往。”他笑道,“生活上她照顾我。没有她我不能过日子。”他们的儿子现在英国。夫妇喜欢昆曲,在南京,常常携手到朝天宫看昆曲。  1930年,许倬云生于厦门鼓浪屿,出生时手脚是弯的,成长后肌肉不发达,需借助双拐行走。孪生弟弟许翼云则健全。许倬云在抗战中无法上学,靠自学和家人教导,1945年进无锡辅仁中学读高中前,根本没有英语、数学的基础。读到高三上时,许倬云离开故乡无锡,后随家人到台湾。  李怀宇 您在高中以前都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  许倬云 没有,因为抗战逃来逃去。  李怀宇 我非常感兴趣在进学校之前您读书的情况?  许倬云 我家里是一个高教育的家庭。任何人都可以帮我忙,兄姐假期回家就会点拨我。我父亲的学问很好,他兴致来时可以给我解释古文的笔法,写文章的起承转合。无线电的战报,他会解释给我听,欧洲战争也讲给我听。  李怀宇 您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  许倬云 我父亲在武昌起义时是一个小炮艇的副艇长,艇长是一个满族军官,他们就凑集了一笔钱,送给艇长做路费,请他回家。我父亲带头,好几只炮艇组成中华民国海军第一支部队。  李怀宇 您的兄弟姐妹总共有八个?  许倬云 是的。我孪生兄弟学化工。我们在沙市,他就上小学,流亡学校就安放在庙里。我出生两三年,我父亲就调到湖北沙市。沙市受日本人的攻击,我们就后退一点;日本退了,我们就进一点。  李怀宇 抗战改变了中国百年的历史。  许倬云 对。我认为抗战是中国重要的转变。一方面是中国苦得要死,很多的改变到了无可避免的局面。假如没有抗战,全国民心不会那么凝聚。即使是1950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工作,假如没有那么强烈的凝聚的民族主义,也不容易做到。  李怀宇 有学者认为,从北伐胜利到1937年抗战,中国有良好发展的势头。  许倬云 好是很好,那十年是“黄金十年”。但是有它的局限性,也有它的长久意义,国民党在各省都建立大学教育,而且现代的大学在主要的城市建立起来。一些民间工业都在资源委员会和经济部的策划之下普遍地设立,研究单位成立,也做了一些事情。那时候的缺陷就是比较偏枯,而且整体刚开始,规模、人数都很小,大学规模比现在小很多。偏枯的情形跟今天的偏枯有类似。沿海跟内陆距离很大,农村跟城市距离很大。再一个,那时候许多军阀并没有结束他们的权力。蒋介石要到抗战以后,才真正可以说军阀无可作为了,之前蒋介石号令所及,大概只有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  李怀宇 抗战胜利时您才回到无锡老家,读的是辅仁中学?  许倬云 对。旁边是东林书院。无锡学界今天不如以前,衰败下去了。当年出了很多学术界人物: 吴稚晖很有名,钱钟书是到了后来才出名的。  李怀宇 您跟钱穆先生有没有渊源?  许倬云 他搬到台湾去,我常跟他来往。凡是回台湾,我一定会去跟他谈话,语言相通。他第一次到美国去,他的讲演是我翻译的,因为别人听不懂他的话。他讲国语有很重的口音,他家在苏州和无锡交界的地方,一般人真听不懂。  李怀宇 在无锡辅仁中学怎么把课补上来呢?  许倬云 辅仁中学是了不起的,我进去以后,学校就派我到小班,我最差,让我跟最好的学生在一起,他们帮我忙,哪个学校有这种考虑?我们这个小班是没有下课的,人家回家,我们留到六七点,彼此教数学、英文、国文、化学、物理,我们走的速度比班上一般的课快。要不是这个班把我拉上来,我上来还真不那么容易。  李怀宇 现在想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之前有没有英文、数学的基础?  许倬云 几乎是没有。辅仁的英文老师、数学老师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李怀宇 后来您考台湾大学时数学考了满分?  许倬云 一百分。我拿了一本蓝皮的数学题解,躺在草地上像看小说一样看。  李怀宇 在辅仁中学有没有读完高中?  许倬云 没有,读到高三上,然后到台湾读了高三下。  李怀宇 什么时候从上海到台湾?  许倬云 先到上海,1948年底从上海到台湾。我二姐和二姐夫都是律师,奉调到台湾,二姐和二姐夫就带了我和小弟弟到台湾去了。以流亡学生的身份,编到台南二中,在那里读了一个学期。  李怀宇 您的父母呢?  许倬云 父母当时还在上海没走,到1949年几乎最后一班才去台湾。  1949年,许倬云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一年后转入历史系。在台大,许倬云兴趣广泛,所学跨了四个系,有历史系、外文系、考古人类学系和中文系。从大二开始,他上李宗侗、董彦堂、李济之、凌纯声、劳贞一的课,都是一人班的课。在台湾大学读完硕士后,他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博士五年时间,前三年也有四五门课是上一人班。他回忆:“说是特别照顾,其实也相当的累,因为上一人班你连打瞌睡的机会都没有;进度比较快,要念的书就比较多。”  李怀宇 1949年为什么去考台湾大学外文系呢?  许倬云 报名的时候我们在台南,就托一个朋友的妈妈——方东美的太太,方伯母,替我们报名,方伯母就讲:“许倬云手脚不好,读外文,将来不做事情在家里翻译也可以过日子。”出自好意。  李怀宇 在外文系读了一年后,怎么转系?我看过两个版本的说法:一个是台大校长傅斯年先生看了您的成绩单,说您应该去读历史系,另外一个版本是受了几位老师的影响。  许倬云 都有的。因为我入校的数学成绩很好,国文、历史也都很好。阅卷的教授拿我的卷子带给校长看。当然别的老师也知道了。那时候我的院长、系主任兼教务长、校长三个人都让我转系。我还有什么话说呢?  李怀宇 转到历史系以后,还旁听其他系的课程?  许倬云 我在外文系主要的课照旧上,像散文、英国文学史。那时候历史系和考古人类学系是姐妹系,共同课程很多,所以我在历史系选课程,也可以在考古人类学系选课程,照旧旁听别的课。  李怀宇 当时上课经常是老师一带一地教你?  许倬云 我常常一个人一班,因为那时候老师多,学生少,都是一流的老师。  李怀宇 现在看起来很幸福,就相当于读研究生。  许倬云 后来我读三年研究所更舒服了,四个学生,很多老师。我到芝加哥大学也很幸福。  李怀宇 现在回想,当年的台湾大学学风如何?  许倬云 第一点,学生的基础好。第二点,学生少,老师多,所以很多时间可以跟老师交往。老师也没有外务,住在学校附近,我们关系很密切,我们晃悠晃悠就到老师家里去,和老师聊天,这在现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怀宇 傅斯年先生当时想把台湾大学建成台湾的北京大学?  许倬云 对。他对我们非常好,我们一直怀念他。  李怀宇 您和傅斯年先生交往多吗?  许倬云 他找过我两次,一次我参加全校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名,他单独找了我一次。另外,他经常巡视学校各处,有时候在校园碰见,他到我们宿舍看我们吃什么饭,叹口气。他下去,司机在门口等他,我们围着看。他五十四岁就死了,真可惜!今天没有这种校长了。  李怀宇 陈寅恪先生的学生王永兴告诉我,当年在昆明警报响的时候,楼上的人往楼下跑,只有傅斯年一个人往楼上跑,为什么呢?他去扶寅恪先生。  许倬云 傅先生跟寅恪先生交情非常好。在德国留学是朋友,寅恪先生后来很长时间没有归队,在香港跑来跑去,我们还有很多他的信,在档案里面,他说钱不够了,着中间的大桌子讨论问题。温度很高,所以不用擦,身体都会干。  李怀宇 当时正是社会学如日中天的时候?  许倬云 对。芝加哥大学是韦伯学派进入美国的第一个据点。韦伯跟马克思是两大学派,马克思是非常好的社会学家,不要单纯地把他当政治家、革命家看,他还是社会学者。韦伯是反驳他的,但是韦伯也不是不讲经济学,韦伯一生的第一个课题是德国的土地制度。  李怀宇 您的博士论文写的是什么?  许倬云 我的博士论文是写“春秋时代的社会变动”。《左传》里的人物,找出每个人的来龙去脉,对年代、家世作统计,还对战争作统计。博士论文答辩是芝加哥大学的特色。那时候我们答辩要在校门口布告栏公布出来,任何人可以去考你,这是欧洲的规矩。  李怀宇 到芝加哥大学留学对您后来的研究有什么样的影响?  许倬云 有极大的影响。因为我们那个学校是全美学术气氛最浓厚的,不出阔人家的子弟,不出总统,不出财主,但出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念书就像在僧院里一样,坐下来吃饭,另外一个人过来:“对不起,能不能跟你一起坐?”一侃,关于什么问题,你的想法如何?无时无刻不在讨论问题。没有别处学校有这种气氛。

编辑推荐

  《从历史看人物》以深具反省色彩的笔调解析了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改革人物的得失,诸葛亮、郭子仪、岳飞等人的成败,汉、宋、明、清的开国君主与继统君主的功业,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不但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之了解”,也为现代人的经营事业提供了许多启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历史看人物(第二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在目前及以后一段时期都有借鉴作用。这是史学家对知识的运用,是真理!
  •   写的很不错的历史类的管理书籍,视角很独到。
  •   以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从历史的高度去看管理,就会发现,由于人性的永恒,管理的形式虽然发生了诸多的改变,本质还是在那里,即管理面对的是人。对此,历史是最好的借鉴
  •   太白话了一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