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历史

出版时间:2007-09-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怀宇  页数:420  
Tag标签:无  

前言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我从事新闻工作,有时却不太醉心热的新闻,反而迷恋冷的历史。这两年来,我是一个“旧闻”记者,沐浴在春风里,幸福地访问着文化界的前辈们。本书记录的是历史长河中的留声。时间真是奇妙,有时很快,有时很慢,尽在人心间。前辈常会感慨新时代的健忘。唐德刚1970年访台时,蒙林语堂盛情召宴,至大酒店时问总招待:“林语堂先生请客的桌子在哪里?”对方大声反问:“林语堂是哪家公司的?!”沈君山1999年住院时,杨振宁前往探病,被门房小姐挡了驾,一番周折后才能进去。杨振宁坦然告诉沈君山,以前他和某歌星同机,下机后歌星前呼后拥坐加长轿车而去,他的场面虽然冷清些,也有加长轿车来接,同机旅客乃耳语相问:“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历史还算公正,时至今日,林语堂开的文化公司还没有倒闭,而杨振宁新唱的忘年情歌也家喻户晓。正是抱着对历史长河淘尽风流人物的信心,我才敢坦然前行,为前辈们留下回忆。访谈是件苦差事,事后回忆起来却总是甜蜜的。几乎每一场访谈都让我想起年少时考试的情景,访谈前苦做功课,访谈时谈笑风生,访谈后细心整理,从始至终都如履薄冰。每次见受访者前,我总恨不得把相关的资料都找到,力求如傅斯年所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到了和受访者面对面时,我总提醒自己:忘记那一堆繁杂的资料,只选几个最感兴趣的问题。笑谈之中,相激相荡,自然会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是一个好奇爱问的年轻人,在前辈面前,又时时克制自己:只做一个真诚的聆听者,尽可能用最简洁的问题,引出最详尽的答案。我自认是沈昌文的“粉丝”,努力向他学习与大文化人“谈情说爱”的本领。沈昌文自称是“小文化人”,那么,我就是“小小文化人”:“胸无成竹,事无定见,学无定说,不受一宗一派拘束,更无一恩一怨羁绊。”访谈时如同一个空杯,尽量从大文化人的智慧中汲取陈年醇酒。回忆是靠不住的。如果有朋友问我:“你记录的访谈内容真的可靠吗?”我会很负责任地回答:“不一定可靠。”我年方而立时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情就常常不准确,推己及人,怎么能苛求我爷爷的同代人在笑谈风云时如背史书呢?我常想,《史记》为“史家之绝唱”,难道其所记之事就全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吗?我不止一次发现,受访者面对我说的话,与其亲笔所写的文章或所作的其他访谈,内容并非一致。黄苗子和郁风夫妇、杨宪益和杨苡兄妹、黄永玉和黄永厚兄弟回忆起共同经历的事情就有出入。亲人尚且如此,朋友之间的回忆更有诸多版本。我喜欢这种多元,历史如果只有一个版本就不好玩了。我不大相信所谓的绝对权威与标准答案,一家之言需要众多旁证,心存疑问的求证往往更能走近真相。我乐于尽我所能记录下每位前辈的一家之言,为历史留一个存疑的版本。胡适当年深感中国传记文学缺失,到处劝他的老辈朋友赤裸裸地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当我做了这么多访谈之后,再看最可圈点的“赤裸裸”一词,不免感叹其难度之大,几乎无法完成。且不论遮丑的自传衣不蔽体,也不说美化的传记涂脂抹粉,即使是一位真诚的老人,在经历大半生风云变幻之后,一心想准确无误地回忆历史,又如何克服心理和生理的种种局限呢?陈寅恪说对历史要有“了解之同情”,钱穆则说对历史需保持“温情与敬意”,可谓深知史海之浩瀚与人生之无奈。我乐此不疲地访问大文化人,源于好奇,也抱敬意,了解之后渐懂同情,更深一步就想让自己进入这一代人的历史世界。我的访问对象多是深受五四文化影响的一代,胡适称五四运动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那我就一厢情愿地称他们为“中国文艺复兴人”吧。这一代人成长在传统文化尚未人为断裂的时代,国学根基深厚,而其中又有不少人留学海外,经受欧风美雨洗礼。不管身在何处,他们的心灵总在高处相逢,为民主科学的思想播一粒种子,为千锤百炼的中文留一点尊严,为浮躁骚动的人心写一片空灵,真是足以复兴中国文艺的一代。然而,晚清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后时局的变化常常出人意表。国家多难,民生多艰,美梦多碎,变局之中,但见有人迷惘,有人痛苦,有人超然,唯无数知识人的爱国之心从未改变。许倬云:认为,“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变的“常态”,通古今之变后关怀的是全人类与个人的尊严,使我如醍醐灌顶。处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我丝毫不敢取笑前辈们在其历史世界中“真诚的幼稚病”,相信我的“幼稚病”也会付诸后来者的笑谈中。我无意用我的访谈记录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只想在和前辈们的对话中,留下每个人饱含温情的笑声和泪影。重构历史世界非我所长,还原历史细节也是难事,我也不认为通过我越来越多的访谈就可以汇集成一代人“群体”的精神。现实世界里以群体的名义压抑个人的现象绵绵不绝,使我对独立的“个人”更为珍视。尊重个人,追求自由,容忍多元,是我和前辈们毫无代沟的共鸣。在我的访谈录里,“大家”是你我身边的平常人。我不相信完人,也无缘拜圣人,只是幸运地访问过有情有趣的文化人。

内容概要

《访问历史》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层人物江艺平女士所器重。此书受访对象性格各不相同,在访谈中却都无保留地袒露心声,听他们反思历史,嬉笑怒骂,臧否人物,元气十足。无论是回顾历史的伤感,还是品评人物的激情,所感受到的是众位大家与普通人相似的七情六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我人事新闻工作,有时却不太醉心热的新闻,反而迷恋冷的历史。本书的三十位访谈对象,平时居于世界各地,他们多经历了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既受传统文化之熏染,又受欧风美雨影响,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   今日世界又快又热,而文化大家渐行渐远,访问历史尤显意义深远。重寻他们的传奇人生和晚年心境,他们的思想境界和处世之道,他们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也是重温中国知识人那一个世界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李怀宇,1976年生,广东澄海人。《南方都市报》副刊首席记者。著有《亲爱的风流人物——58位港台妙人素描》。

书籍目录

许倬云 只有“全人类”和“个人”是真实的 金耀基 中国的现代转向要靠第一流的大学 陈之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罗 孚 我行我素我罗孚  倪 匡 我唯一可以谋生的手段就是写作 李育中 泛舟书海纵横论 周有光 百年风云笑谈中 黄苗子 郁风 一流人物一世情 杨宪益 是真名士自风流 沙博理 不辞长做中国人 吴冠中 东西艺术高处相逢 黄永玉 创作的起点是快乐 丁 聪 笔底才情敌万夫 沈昌文 谈情说爱当编辑 何兆武 兴之所至自由读书 高 莽 在翻译和绘画之间 汤一介 乐黛云 学术上不能有指导思想 陈乐民 资中筠 美国与欧洲文明一脉相承 贾植芳 历史的最后阶段是喜剧 钱谷融 漫谈中教出高徒 徐中玉 中国知识分子物美价廉耐磨 何满子 天地有罗网 江湖无散人 方 平 搞翻译要像袭人一样一心一意 草 婴 一个人的翻译 一个人的遭遇 鲲 西 一去不回唯少年 辛丰年 我是一个落后的音乐爱好者 流沙河 我牵着庄子的裤脚混入文化圈 后记

章节摘录

序言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我从事新闻工作,有时却不太醉心热的新闻,反而迷恋冷的历史。这两年来,我是一个“旧闻”记者,沐浴在春风里,幸福地访问着文化界的前辈们。本书记录的是历史长河中的留声。时间真是奇妙,有时很快,有时很慢,尽在人心间。前辈常会感慨新时代的健忘。唐德刚1970年访台时,蒙林语堂盛情召宴,至大酒店时问总招待:“林语堂先生请客的桌子在哪里?”对方大声反问:“林语堂是哪家公司的?!”沈君山1999年住院时,杨振宁前往探病,被门房小姐挡了驾,一番周折后才能进去。杨振宁坦然告诉沈君山,以前他和某歌星同机,下机后歌星前呼后拥坐加长轿车而去,他的场面虽然冷清些,也有加长轿车来接,同机旅客乃耳语相问:“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历史还算公正,时至今日,林语堂开的文化公司还没有倒闭,而杨振宁新唱的忘年情歌也家喻户晓。正是抱着对历史长河淘尽风流人物的信心,我才敢坦然前行,为前辈们留下回忆。访谈是件苦差事,事后回忆起来却总是甜蜜的。几乎每一场访谈都让我想起年少时考试的情景,访谈前苦做功课,访谈时谈笑风生,访谈后细心整理,从始至终都如履薄冰。每次见受访者前,我总恨不得把相关的资料都找到,力求如傅斯年所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到了和受访者面对面时,我总提醒自己:忘记那一堆繁杂的资料,只选几个最感兴趣的问题。笑谈之中,相激相荡,自然会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是一个好奇爱问的年轻人,在前辈面前,又时时克制自己:只做一个真诚的聆听者,尽可能用最简洁的问题,引出最详尽的答案。我自认是沈昌文的“粉丝”,努力向他学习与大文化人“谈情说爱”的本领。沈昌文自称是“小文化人”,那么,我就是“小小文化人”:“胸无成竹,事无定见,学无定说,不受一宗一派拘束,更无一恩一怨羁绊。”访谈时如同一个空杯,尽量从大文化人的智慧中汲取陈年醇酒。回忆是靠不住的。如果有朋友问我:“你记录的访谈内容真的可靠吗?”我会很负责任地回答:“不一定可靠。”我年方而立时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情就常常不准确,推己及人,怎么能苛求我爷爷的同代人在笑谈风云时如背史书呢?我常想,《史记》为“史家之绝唱”,难道其所记之事就全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吗?我不止一次发现,受访者面对我说的话,与其亲笔所写的文章或所作的其他访谈,内容并非一致。黄苗子和郁风夫妇、杨宪益和杨苡兄妹、黄永玉和黄永厚兄弟回忆起共同经历的事情就有出入。亲人尚且如此,朋友之间的回忆更有诸多版本。我喜欢这种多元,历史如果只有一个版本就不好玩了。我不大相信所谓的绝对权威与标准答案,一家之言需要众多旁证,心存疑问的求证往往更能走近真相。我乐于尽我所能记录下每位前辈的一家之言,为历史留一个存疑的版本。胡适当年深感中国传记文学缺失,到处劝他的老辈朋友赤裸裸地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当我做了这么多访谈之后,再看最可圈点的“赤裸裸”一词,不免感叹其难度之大,几乎无法完成。且不论遮丑的自传衣不蔽体,也不说美化的传记涂脂抹粉,即使是一位真诚的老人,在经历大半生风云变幻之后,一心想准确无误地回忆历史,又如何克服心理和生理的种种局限呢?陈寅恪说对历史要有“了解之同情”,钱穆则说对历史需保持“温情与敬意”,可谓深知史海之浩瀚与人生之无奈。我乐此不疲地访问大文化人,源于好奇,也抱敬意,了解之后渐懂同情,更深一步就想让自己进入这一代人的历史世界。我的访问对象多是深受五四文化影响的一代,胡适称五四运动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那我就一厢情愿地称他们为“中国文艺复兴人”吧。这一代人成长在传统文化尚未人为断裂的时代,国学根基深厚,而其中又有不少人留学海外,经受欧风美雨洗礼。不管身在何处,他们的心灵总在高处相逢,为民主科学的思想播一粒种子,为千锤百炼的中文留一点尊严,为浮躁骚动的人心写一片空灵,真是足以复兴中国文艺的一代。然而,晚清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后时局的变化常常出人意表。国家多难,民生多艰,美梦多碎,变局之中,但见有人迷惘,有人痛苦,有人超然,唯无数知识人的爱国之心从未改变。许倬云认为,“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变的“常态”,通古今之变后关怀的是全人类与个人的尊严,使我如醍醐灌顶。处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我丝毫不敢取笑前辈们在其历史世界中“真诚的幼稚病”,相信我的“幼稚病”也会付诸后来者的笑谈中。我无意用我的访谈记录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只想在和前辈们的对话中,留下每个人饱含温情的笑声和泪影。重构历史世界非我所长,还原历史细节也是难事,我也不认为通过我越来越多的访谈就可以汇集成一代人“群体”的精神。现实世界里以群体的名义压抑个人的现象绵绵不绝,使我对独立的“个人”更为珍视。尊重个人,追求自由,容忍多元,是我和前辈们毫无代沟的共鸣。在我的访谈录里,“大家”是你我身边的平常人。我不相信完人,也无缘拜圣人,只是幸运地访问过有情有趣的文化人。节选贾植芳:历史的最后阶段是喜剧李怀宇 中国20世纪还有没有知识分子像你一样待过四次监狱?贾植芳 比较少。有个老外讲,一个人经历过两种生活就什么都不怕了,一种是打仗,一种是坐过监狱。我因为住过好几次监狱,对监狱都无所谓了。有吃的,有喝的,又不花饭钱,不花房钱,还有保镖,有警务人员。监狱就像外婆家里一样。前年,电视台拍电视,请我到提篮桥监狱去了一趟,远东最大的监狱,英国人修的。以前我在那里住着,这回我是贵宾。李怀宇 第一次进监狱时你还是学生,怕不怕?贾植芳 不怕。那时候就十九岁,大年夜关进去,好饭是吃不到的,一个老犯人跟我说:“你是政治犯,受优待,吃的跟我们刑事犯不一样,看守所欺负你人小不懂事,克扣你的囚粮费。”第二次开饭了,我就把窝头、咸菜摔在地上,说:“我是政治犯,不吃这种饭。”后来他们真的给我重新送饭来了,四个花卷、一碗米饭、一碟炒肉,还有个鸡蛋汤。李怀宇 第二次进日本人的监狱,怕不怕?贾植芳 不怕。日本鬼子的监狱可以买酒喝。上面有人来检查,看守人员就说:“今天你不要喝酒了,上面有人来检查。”李怀宇 第三次进监狱后,中统特务提了一个办法,让你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一篇反共宣言就可以出来,你拒绝了。贾植芳 “一二?九”抓进去,是共产党嫌疑分子;1947年在上海被国民党中统特务抓进去,说我是共产党的忠实走狗。90年代台湾开近百年中国文学国际会议,邀请我去,台湾《中央日报》讲:此人十分反动,30年代我们处分过他,40年代也处分过他,日本人也处分过他,他替共产党卖命,共产党来了,也关了他多少年,像刘邦的大将韩信一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李怀宇 四个监狱有什么不同?贾植芳 国民党也好,日本人也好,北洋军阀也好,可以看书,家里可以送东西,可以给看守钱让他给我买东西,可以吃大饼油条,一毛钱就给他两毛钱。人民政府不能买也不能送……李怀宇 后来在监狱里能看书写东西吗?贾植芳 没有看书。“反右”的时候,他们拿了一张名单,都是复旦大学的名教授,杨兆龙、孙大雨、王造时、陈仁炳、王恒守、张孟闻,问我认识吗?我说:“这些人都是同事。”他们问:“你看这些人是什么人?”我说:“这些人解放前都是教授,英美留学生。”用他们的说法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问我:“你呢?”我说:“我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唯一可以谋生的手段就是写作倪匡1935年生于上海,1957年到香港,1992年移居美国,2006年回到香港。居港期间,倪匡创作了大量小说、剧本、散文,其中以卫斯理系列小说最为著名,为创作量最高的华语作家。我和古龙是1967年在台湾第一次见面,之前我代武侠小说杂志约他写稿,他写了《绝代双骄》。他写了一段就断稿,我帮他续了很多。所有名家的小说我都续过,金庸续过,古龙续过,卧龙生续过,诸葛青云续过,司马翎续过,我喜欢续小说,我觉得很好玩。倪匡先生的住处位于香港铜锣湾,高处可见豪宅,低处是一片旧楼,他说:“每天看着窗外风景,告诉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刚坐下来,他就介绍:“我们在美国的房子很大,见过的人没有不喜欢的。这房子是一个建筑家专门建给一个舞蹈家住的,三层五千多尺只有一间房,反而有四个洗手间,古怪到极点,我一看就喜欢。”从平静的美国回到热闹的香港,倪匡顺其自然,说起美国神采飞扬,谈到香港妙语连珠。一个下午的采访,是在笑声中度过的。我说:“今天是来听你讲故事的。”“有人叫我写自传,我的自传三百字就可以写完。我从1957年来香港快五十年了,这五十年除了写稿,还是写稿。”倪匡操着有浓重口音的粤语,讲话速度飞快,“写稿之外,就是吃、睡。人家问我现在忙什么,我整天睡觉,而且一睡就做梦,人家笑我的人生有两次,梦中一次,现实一次,好像庄子一样,都不知道是现实还是梦中。我的很多小说都是做梦做出来的,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小说在梦中想到很古怪的情节,我一定即刻跳起来,记录下来,要不然明天就会不记得了。昨天我就梦见潜到海底,见到一条古怪的鱼,奇怪,我根本就不会潜水。”这位自称是世界上写汉字最多的作家,即使今天出品锐减,谈起写作,还是感慨良多:“我写稿除了稿费没有第二个目的,没有什么崇高理想。因为我发现我来到香港以后,唯一可以谋生的手段就是写作。除了写稿,我去打任何工都不够资格,不够学历,不够经验,也不够能力。我做生意都亏得厉害,一次炒股票,一次炒黄金,我以为最容易了,结果亏得几乎跳楼。最后只有哈哈大笑。现在我知道,上天造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本事,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本事,不要硬来。”如今酒烟的配额已经用完,最大的乐趣是读书。在谈话中,他对后辈作家的作品如数家珍:王安忆的《长恨歌》虽然婆妈,也觉好看;余华的《兄弟》是晚清讽刺小说以来最好的讽刺小说;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要看三遍才看明白;平路的《何日君再来》有相见恨晚之感。对自己的妹妹亦舒,他也不忘吹捧:“亦舒的小说好看,文字简洁明了,情节发展得快,人物性格鲜明,这是小说的必要条件。”谈到兴起,倪匡起身带我欣赏他和倪太、女儿倪穗和洋女婿、儿子倪震和周慧敏的照片。又进电脑房参观两部电脑,随手打开的那部电脑桌面上是倪匡夫妇、倪震和周慧敏四人在美国旧居前的合影。突然,他说,客厅里还有一样好东西,原来是舒淇早期的裸体写真集。他笑道:“真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访问历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9条)

 
 

  •   访问的对象都是耄耋之年受迫害的老知识分子,这些人在历次运动中都受到残酷的迫害,能够把他们所经历的那段历史讲述出来,这是一次对历史的抢救。同时他们有许多新颖的历史观,看事物的角度也很独特。这是正史不可能有的——历史珍藏版。
  •   中国经过了长时间的战乱民不聊生谈何国民教育谈何国民素养中国没有科学只有愚昧和愚民如果不读这本书我妄为中国人了为什这么说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渊源流长中国文人的学问造诣功底深厚虽然孜孜不倦读了些书但是这本书却像一个纲领她将引领我去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让我不愧作个中国人书中的一位文人也说中国没有科学没有真正的大学如果早点看过这本书我就不回这么痛苦的孜孜的傻傻的以求一张文凭当今的中国大学学风太差了知识也可以用来作为大学敛财的工具悲乎悲乎只求一张真的假文凭或假的真文凭这股歪分可以休矣期待国民早日醒来写此文时听闻今年报考大学的人数已经开始下降了。。。。。。。。净化大学
  •   这30位中国知识人都称得上是各界的名流,这其中在内地的这一拨学者,其经历都曲折坎坷,但他们都能喜笑怒骂,乐观的面对人生。他们对历史的反思,也值得我们的当权者认真反思。
  •   鲜活的历史,鲜活的历史人物,读此书就如同捧一壶茶茗听几位老人各自谈论熟悉而陌生的故事,有趣有味,可以想也可以不想...历史不仅仅是自欺欺人的记录!
  •   我一直想了解那一段历史,官方史书可能存在着很多避讳,而在访问集中可以看到另外的一些真实,我们无法经历那段历史,但我们可以去了解他的真实!支持作者!
  •   开始看了。很不错,既了解了大家,又了解了历史。看书的心情很愉快,仿佛就如自己参与他们其中,听他们娓娓道来。
  •   与著名文人穿越一段历史近距离交谈,感觉非常好,非常平静。
  •   通读全书,感受最多的是,老一辈的大家,是对5.4那段时期学习及其学术氛围的向往,以及对1955年后发生的劫难的不堪回首。
    值得好好品味,他们是活着的历史。
  •   通过看这些访问,记下了很多书单,这些大师推荐的和自己写的书,我都找来读了一遍,受益匪浅。
  •   书不错,读了有收获。只是里面的人物年代远了点,好多都不熟悉了。
  •   通过阅读此书,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实,对诸位大家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诸位大家们将丰富的人生经历娓娓谈来,读后受益匪浅。学习他们的学习、生活态度,有助于我们青年人的成长!
  •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看。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珍藏。
  •   想了解那代人的可以好好看看,
    看了就能看出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人也真的不一样了。
  •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里舒适在品位那些艺术、文学大家的人生历程中学习他们的精神使我受益颇多
  •   很喜欢蔡澜写倪匡那哈哈哈哈四个字的笑声,可以想象得出是多么爽朗的笑声!
  •   在喧嚣的当下,重拾宁静而又温情的上世纪知识分子的思想,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读了以后,发现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大师都有一颗幽默的心
  •   好书,推荐。可惜装订时切边太差,毛糙...
  •   我为该书作者的年轻而感到欣慰!为华夏的未来有了些谨慎的乐观、、、、、、、
  •   浮生梦欺书不欺,我依然情愿生涯一蠹鱼。好书!
  •   同学让买的,很不错的一本书!
  •   不错的一本书。可惜有删节。
  •   文人最好远离政治和官场
  •   因为喜欢其中的说法
  •   作者是同龄人,和大家闲话,让读者走近大家,聆听,很棒
  •   启迪与引领的功能
  •   2007年12月19日网上交钱购书,时至今日书还没有收到,遗憾。
  •   真的不错,里面的采访故事,可以为我们增加很多的知识量,最起码,我在当当网上看到最近许倬云的书开始热销,我想这与这本书不无关系吧(许倬云在《访问历史》中排在第一个)个人比如喜欢采访NI匡和黄永玉的二章,也许与我喜欢这二位老师有关吧。倪匡,简直就是我中学时代的一个组成,当初校图书馆里的卫斯理系列简直让我们可以放弃任何别的书,再加之他是亦舒的哥哥,金庸的好友,还有周慧敏的公公。。。呵呵,如何叫人不喜欢他?这样人的传记,如何叫人不爱看?而黄永玉,有关他将骨灰撒入抽水马桶的段子早有耳闻,又是一个有趣有才举重若轻的人,,,那么,喜欢他也是意料之中了。
  •   一般来说,个人的历史总是比所谓的大历史包含更丰富的细节,因而更有意思,而以访谈这种方式来展现历史,因着被访人各自的风采就更加妙趣横生。这本书里的受访者,大部分是八九十岁的老人,经历了抗战、内战、反右、文革,他们的经历彷佛在证明六十岁才是人生的开始,没有抱怨,没有哀叹,劫后余生璀璨夺目,着实令人钦佩。不过,这本书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让我兴致勃勃,索然无味的有,格格不入的也有:丁聪,可能是对他的漫画没多大兴趣,他的谈话对我没有吸引力,不大看得进。高莽,即便他是真诚的,我依然无法适应他讲话时那种“端正”的立场和“课本”一样的措辞。同样是浸淫于俄罗斯文学,草婴给我的感觉就完全不同,这和人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教育背景有关,也与个人的资质及悟性有关。
  •   很久不再关注那一代学人了。自从读过《逝去的年代》、《人有病,天知否》等一批书籍后。那时我刚走出大学校门。在2007年的最后几天,偶然的机会买到这本书,重新唤起对这一代人的关注。这种关注里带着景仰、带着亲切、带着一种暖暖的慵懒、带着一种喧嚣之外的安静。书写得很认真,看得出作者对这些前辈的感情似乎与我辈相似。书写得不深入,但可以理解。毕竟不是学术研究,面对面地与一位或两位文化老人座谈,我们不能也不必要去揭开往日的疮疤,让老人的心情再次经历哪些苦难。要了解他们的经历和内心,我们有很多学术性的著作可以去读。换一个角度,读起来就轻松了。
  •   这本书首先是一本很好的采访笔记,有志于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人完全应该备一本。其次,它是一部让人重回五四的时光机器,能够让人领略那一代人的风采和神韵,感受那个时代精神的魅力。
  •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这些文字,让我们知道有过这样一批有真性情,真风度,真学养的人。这样一些前辈,让我们知道还可以这样思考,这样做人,这样做事。反观现在一片燥热的文化气氛,粉墨登场的各色男女人等,靠着拾人牙慧呼啸来往,只能让人“呵呵,呵呵,呵呵呵呵”。且由他们去闹吧,三五十年之后,他们又会留下几分印记?也可能是我多虑了,他们本就活在当下,最要紧是潇洒自在,风光无限。论功他们也算娱乐了大众,自封若干头衔,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本也不在乎这些前辈所得的优雅敬礼。只是我们作为大众,心中要明白这其中的分别,莫要着了道。而这书就是照妖镜,一比照,真伪立现。有兴趣者不妨一读,必不负你。
  •   人的一生能够经历的东西有限,很多是我们都不能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历的,时代就是一方面,这本书让我们透过这些大家,了解了那个时代,他们的经历,那些生活,那些理念,很受启发,值得读一下。
  •   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访谈记录,无疑有着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虽然今天看来,某些观点无不可商榷之处,但是无论如何,它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理解角度,我深受启发。
  •   能找到一种历史的感觉
  •   书和中间的人一样,半生精彩!书的前半部讲港台的学者,观点都很犀利,非常值得一读。后半部是内地学者,前半生精彩,但人生无常,十年浩劫终究让思想之花夭折,可悲可叹!!
  •   现今的文化现状,风气来由也行能此书中找到端倪
  •   采访的人物不太熟悉,都是老一辈的,不过总体还不错
  •   书不错,作者辛苦了,但或许是因为作为登载在报刊的访谈,所以访谈的不是很丰富,不够细腻,深度一般。亮点不多
  •   很有回味,令人伤感.
  •   看看大家的风范,还是很有意思的;对自己学习也有帮助。也挺羡慕作者的,能接触这么多有层次的人。
  •   我在新加坡的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很喜欢,每天上班途中看看。后来在当当上买了寄给父母看。父母在的城市虽然是个不小的城市,也在市中区,但是特快专递的同志依然嫌远不愿意送。后来不知道我父亲怎么跟他商量,他又送了。以后不敢再这样买书了,老人家本来话就多。这本书当然是很好的书。作者虽然年轻,功力还不错。
  •   这本书的很多老学人都是我第一次听说并接触的,但仍然倍感亲切!我希望这一代人可以学习他们的兢兢业业与忧国忧民……也是这本书,我知道了《从传统到现代》和《万古江河》……
  •   能够采访到如此多的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实属不易。
  •   买的书刚送到,昨天订今天就拿到了速度很满意。但是这本书送来的时候没有封胶包装,封面有点脏~希望下次改进
  •   这本书很好的,很少看到这么多大师在一起,跟《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很像
  •   某天晚上睡不着,本来想找本书催眠,谁料抽出这本,一看看到凌晨五点。
  •   另一种纪录
  •   有些内容没什么意思,有些也是值得看一下。像其他人评论的一样,不是很有深度。或许就当满足一下自己八卦心态的轻松读物就可以了。
  •   心可以清
  •   倾听大家的说法,受益匪浅
  •   别买这本书,不值当。我买的有点后悔。假如你能看到我的文字,我建议你,去买〈八十年代访谈录〉,看看什么叫真的采访,什么叫真的记录,什么叫真的记录历史,什么叫真的知识人。对了,话说回来,如果银子足够,还是可以买的,毕竟作者这家伙选择的对象里,还是有至少一般是牛人的。可惜啊,真可惜啊,采访这些人是很不容易的啊,怎么就采访的水平那么差劲呢?所以,这本书可以当作采访的反面教材的。话说回来,或许是因为审查和编辑的原因呢?谁知道呢?
  •   如何刻画一群风花雪月的人,需要深入这个群体,需要这个群体认可,当这个群体觉得你有这个对话的资本了,它会接受你,一切就水到渠成。而一个风花雪月的人,总有那么几个跟常人不同的经历,这本书就是要道出这样的经历,不可复制,也不必复制,它有它的精彩,你有你的标准。你可以了解它,它却不一定需要你。就是这样一本书。
  •   看了“杨兴峰、范以锦、江艺平、白岩松、易中天、杨锦麟、贾樟柯、陈丹青、童兵、展江、郑重推荐! ”买的。以为会有他们某人的一些文章。不过很失望,没有。而且文都不是十分的精美。一般。不是很喜欢。
  •   当时我看了《南方周末》的书评就买了。看了一遍后发现没有评的那么过瘾啦。这本书阅读可以,没有收藏的必要。
  •   民国后,知识分子总感觉少点什么,越后越少.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距离才产生美.五折可买.
  •   从问题上来看,看不出什么独特的门道,但或许就是这种漫不经心,才是一个采访者应有的态度。
  •   比起学贯中西的陈寅恪、金岳霖、李济一代数以百计的大师,能说什么呢?
    看过多种此类学者访谈录,翻翻该书,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最喜欢许倬云、杨宪益、周有光、汤一介。
  •   劳资书没收到。。。。等了半个多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