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范泓 页数:295 字数:2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力图避开主流叙述的认识定式,在挖掘最新史料的基础上,以隔代人的视 角,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 件重新阐释和反思。书中无论是陶希圣眼中的胡适,朋友记忆里的殷海光,还是苏 雪林笔下的鲁迅;无论是李敖与其伯乐萧 孟能的恩怨纠葛,名门之媛陶琴薰五十七年佳人薄命,还是“高陶事件”主角之一 高宗武七年从政的隐晴幽微;抑或四十多年前那一场沸反盈天的“中西文化论战”, 以及震惊世人的“雷案”背后的故事;展现的多是为人所一知半解者的陌生面。立足今天盘点对历史的事后之明或许不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当事人饱含温存的那份了解之同情。
作者简介
范泓,1955年生。现居南京,供职某新闻单位。2000年以来,在《南方周末》、《文汇报》、《老照片》、《温故》、《书屋》、《随笔》及《传记文学》(台湾)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著有《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与李敖打官司》等。
书籍目录
上辑 从政七年如咯血——高宗武旧事 《独立评论》中的陶希圣 公竟渡河的悲剧——陶希圣从政之痛 名门之媛陶琴薰 陶希圣眼中的胡适 在“民主与独裁”中的胡适 胡适为何屈就东方图书馆馆长 胡适先生签名本——《师门五年记》及其他下辑 殷海光其人其事 一个时代的一群人与一本杂志 “雷案”背后的故事(附:关于《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这本书)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雷震与王云五的笔墨官司 两个浙江人 久违了,朱养民先生 苏雪林论鲁迅 四十多年前的一场“中西文化论战”——《文星》杂志与一桩诉讼 萧孟能晚年的悲情 泰山无字碑:从无字到有字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胡适虽然说得颇为抽象,但他相信这几年来国民政府的建设事业绝大部分正如吴稚晖所说的那样,是“凿孔栽须”,而此间在乡村那些让农民深感沉重不堪的田赋、附加税,都是由“新政”造成的,胡适“希望大家明白无为的政治是大乱之后回复人民生活力的最好办法”。陶希圣是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对中国社会的经济问题素有深入研究,未出两年他创办《食货》半月刊,就是要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中另辟蹊径,“矫正公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流弊”。胡适的“无为政治”遭到包括蒋廷黻在内的许多学者的反对,而陶希圣、区少干等人坚决站在胡适这一边。从陶希圣晚年的回忆录《潮流与点滴》中可以知道,他在北大任教的六年中,与胡适、蒋梦麟、傅斯年、周炳琳等人过往甚密,经常在北大文学院院长室讨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不过,陶希圣对民主政治的认同较之胡适仍相对迟缓,他的民主政治主张包含着一定的现实功利成分。在他看来,一个国家开放政权固然重要。但“我并不是说把天下人做奴隶是绝对的不该,我是说这是不利于主人的”。站在执政党的立场上运思民主政治问题,其局限性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了。1933年12月,当胡适与蒋廷黻、丁文江在《独立评论》上围绕“民主与独裁”问题展开激辩时,陶希圣没有掩饰个人的看法,却又小心翼翼地在蒋廷黻、丁文江与胡适之间作左右袒护,采取一种折衷的立场。这一现象不独出现在陶希圣身上,当时的吴景超、陈之迈、张佛泉等人莫不如此,这反映出这场论战所引发的激烈观点,对于每一位参与者来说,既有着公开较量的思辨,又有着暗中茫然的困惑。 1935年1月20日,陶希圣在《独立评论》第136号刊发《民主与独裁的争论》一文,他认为胡适与蒋廷黻、丁文江等人的争论似无必要,因为“这样的争论,在理论上固弄不清,在事实上也没有实益”。陶希圣这里所说的“事实上”,指的是当时国民党推行“独裁政治”这一现实,已然无法改变,而“胡适之先生主张的民主政治,很显然的是议会政治”,“如果以议会政治论和国民党相争,国民党内没有人能够同意”。
后记
这本书中大部分文章散见于各类报纸杂志,仅有一篇是未刊稿。对我个人而言,此书可看成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与回顾。在几年来“思与文”的过程中,尽管收获甚少,却感到了某种充实。这些文章的内容,大都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某些人物和事件有关,姑且称之为“有关历史的随笔”。之所以是“随笔”而非学术研究,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我只是“边缘作者”而已。作为一个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对历史的关注与反思,完全来自于个人的兴趣。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出入历史的方式。我比较欣赏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一个观点:“学术文章,不一定必须行文枯涩。言而有据,也不一定要句句加注,以自炫博学。美国文史学界因受自然科学治学方法之影响,社会科学之著述亦多佶屈聱牙,每难卒读。治史者固不必如是也。”不过,除却唐先生所说的“行文枯涩”的弊病之外,长期以来,在某种意识形态所规定的认识要求和叙述模式下,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诠释,每每产生一种定式,其结果往往“以偏概全”,远离历史真相,“鲜有衷心信服者矣”。犹记得那年,溽暑炎炎的一个下午,我与《“高陶事件”始末》作者陶恒生先生在他上海寓所倾心交谈。其父陶希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我原本担心这样的交谈,很可能陷入“情绪化”或“家族化”。然而出乎意料,恒生先生对官修历史的评价始终未置一词,只是说在面对“汉奸”这个刺人的字眼时,心中不免有点“隐隐作痛”。臧否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最接近事实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返回历史现场或相关的背景、细节之中,爬罗剔抉、排沙简金,做到无征不信。当然,在有限的条件下,想真正接近历史真相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设若在“史实”与“史事”之间选择,我似乎更愿意在“史事”方面做一些探寻工作,并从中温故而知新,一如我的朋友冯克力所说的那样,“从历史的投影里打捞智慧”。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将这些文字结集出版。是为记。——范泓
编辑推荐
《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编辑推荐:还原民国以来文化史公案真相——苏雪林笔下的鲁迅,陶希圣眼中的胡适,李敖与萧孟能之间的恩怨,影响深远的“中西文化论战”……历史曾经沸反盈天,只剩下余响几声。书中通过返回历史现场或相关的背景、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从历史的投影里打捞智慧——作者在史料中爬罗剔抉,排沙简金,臧否历史人物、评述历史事件,无征不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