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

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林  页数:30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儒家礼乐文明的来龙去脉,及中华礼学的学理、主要典籍、人生礼仪(冠、婚、射、丧等),并对中西礼仪进行了比较,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礼仪,做到内外双修,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本书所依据的课程“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也是迄今为止全同唯一一门讲授中华传统礼仪的课程。本书是作者历经五轮讲课所汇聚的精华。

作者简介

彭林,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主任等;主编《中国经学》。     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尤其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已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点校的经典与文献有《仪礼注疏》、《礼经释例》、《观堂集林》等。     在清华大学主讲的课程有“先秦史”、“青铜器研究初阶”、“先秦两汉经典研读”、“中国古代礼学思想研究”、“甲骨文与古代中国文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等。开设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程影响巨大,曾应邀在数十家媒体、高等学校、机关团体等作中华传统礼仪的讲座。“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并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荣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称号。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讲  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与民族文化  一、人文素养与人文知识  二、人文关怀  三、中国的人文传统  四、答疑第二讲  礼是什么  一、钱穆论礼与中国文化  二、礼是什么  三、答疑第三讲  礼的缘起  一、礼与俗  二、性与情  三、答疑第四讲  乐与乐教  一、音乐的三个层次  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三、答疑第五讲  礼学经典  一、《仪礼》  二、《周礼》  三、《礼记》  四、答疑第六讲  成年礼  一、成年礼溯源  二、儒家成年礼——冠礼的仪式  三、冠礼的内涵  四、答疑第七讲  婚礼  一、婚姻之义  二、六礼  三、“合卺”礼与拜见舅姑  四、先秦婚礼的几个特点  五、答疑第八讲  家礼  一、早期家庭教育  二、中古家训  三、近世家礼第九讲  孝道  一、立爱自亲始  二、《孝经》浅读  三、从孝亲到博爱第十讲  日常礼仪  一、平辈交往  二、拜访尊长的礼节  三、餐饮礼节  四、答疑第十一讲  《弟子规》  一、《弟子规》简介  一、《弟子规》讲解第十二讲  书信  一、称谓  二、提称语与思慕语  三、平与阙  四、祝愿语与敬辞  五、书信范例  六、答疑第十三讲  乡射礼  一、什么是乡射礼?  二、乡射礼的人文内涵  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四、射礼与希腊体育精神的比较第十四讲  祭孔  一、孔子的生平  二、古代的释奠礼  三、“四配”和“十二哲”  四、先贤、先儒从祀  五、祭祀孔子的文化意义  六、答疑第十五讲  丧礼与丧服  一、初丧的仪节  二、掩埋亲人的遗体  三、祭祀死者的灵魂  四、居丧守则  五、五等丧服简说  六、答疑第十六讲  中西礼仪比较  一、中西文化对于人性的不同认识  二、中西礼仪的基本差异  三、华夏儿女应该行中华礼仪  四、答疑附录  治学心得:我的礼学研究之道  著作简介  主要学术论文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讲 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与民族文化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话题,我们前面已经简单谈到,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对此也有论述,可以供我们作进一步的思考。这里我先要向大家声明一下,其实我不应该直呼其名地称“钱穆先生”的,应该称他“钱宾四先生”,这个道理可能不少同学不明白。我们现在来问一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呀?”(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回答:“我叫仝舟。”)不对,我是问你叫什么名字?(这位女同学回答说:“我是叫仝舟啊。”)看来这位同学没有听明白,仝舟是你的姓名,而不是你的“名”和“字”。古人在“姓”和“名”之外还有“字”,比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如今,我们都只有姓名,没有“字”了。钱先生姓钱,名穆,字宾四。根据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在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对尊长,要称呼对方的字,直呼其名是失礼的。只有两种人可以直呼别人的名字:一是父母和祖辈,二是国君或者天子。所以直呼其名有讨便宜或不尊敬之嫌。我如果刚开始就称“钱宾四先生”,可能大家不熟悉,不知道我在说谁,所以,我先说明一下,以后我就称“钱宾四先生”了。我们这门课是介绍中国传统礼仪的,我不能先失礼。抗战时期,钱先生以个人之力编了一本《国史大纲》,这是非常罕见的。中国历史太过悠久,历史学家穷其一生,也只能研究某个断代,比如历史系,有研究先秦史、秦汉史的,也有研究魏晋史、隋唐史、明清史的,所以很难形成通贯的史观和足够渊博的知识,但是钱先生有这样的学养。他写《国史大纲》时,正值外敌入侵,民族危亡在即,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用国史来唤醒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热情,人文关怀极其鲜明。钱先生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有如下一段弁言,非常有名。

编辑推荐

《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为大学名师讲课实录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共录十六讲,主要介绍了儒家礼乐文明的来龙去脉,中华礼学的学理、主要典籍、人生礼仪,并对中西礼仪进行了比较介绍。《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也是迄今为止全同唯一一门讲授中华传统礼仪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在当下的中国,学术著作往往呈现出严肃的面孔,给人的感觉经常是严峻的,冰冷的,因此,学术著作总是很难理想地实现自身的接受过程,学术的普及因之受到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学术真的就只有人们意料的那副脸孔么?我们想作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大学名师讲解实录》丛书因此而出世。您也许没有机会去聆听这些名师讲课。但有了这样的“讲课实录”在手,就相当于旁听名师讲课,应该是可以弥补一些遗憾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此书为彭老师的讲课实录,读来不但对中国传统礼乐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感受到彭老师授课的风采,让人开心又感动。
  •   领略清华大家风范,中国,礼仪之邦,应该把儒家礼仪代代相传
  •   现代人也该学点古代礼仪,讲得挺简单
  •   礼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知礼除了家教、家传之外,最好的渠道是学会读书,这也可能就是“知书达理”的缘故吧!(哈哈哈!我是牵强附会之徒吧)
  •   了解了很多古代礼仪知识,那时候的礼仪确实有些繁琐,现在不一定适用了。但是古人的精神,对天地神明的敬仰反映到人事间,构成了理想人格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沉思。
  •   很好看的礼仪书,非常喜欢看
  •   很值得中国人看的一本书。很好!
  •   很不错的一本书,看可以后懂很多
  •   彭老师讲的内容很赞!
  •   内容丰富,好书=v=学习到了很多~
  •   課堂記錄,生動活潑。
  •   内容还没看,但是知道它是一本好书。初看了一下纸质还行,不是很喜欢这个封面。
  •   内容广泛,解释清楚,适合大众化阅读。
  •   爲曾經擁有的輝煌,爲正在經歷的淪落,請用淚水、熱血來哀悼、祭奠,請用一生來爲故國招魂。
  •   内容跟《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是一样的,不需要重复购买。
  •   作为中国人,了解本民族的礼仪是应该的。礼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体现。学习礼仪,关键不在学形式,而在学存心。
  •   章节安排很好,内容全面。连书信礼节也写到了。最后还有一章中西礼仪比较。价格不高,很值。
  •   这方面是俺弱项啊!买来之后,看序言,与时政拉了下关系,不爽;看第一讲,与我一惯的想法可说完全一致,心说:“不错嘛!”不过里面对当年在清华穿长衫的人不太熟悉啊?怎么上“徐诚如”呢?应该是“徐晋如”。可惜显得浅了些,毕竟,是为了通识教育,不必苛求。
  •   一直想阅读的内容。
  •   书的内容很好,看了很有用。送货也可以。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儒家礼乐文明的来龙去脉,及中华礼学的学理、主要典籍、人生礼仪(冠、婚、射、丧等),并对中西礼仪进行了比较,旨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传统礼仪,做到内外双修,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   特别的演讲录
  •   不是特别好,可能是自己没有看进去
  •   书一般,然后呢,送的DVD 内容不实,只有那么几分钟。。。失望
  •   像用复印纸装订的内部资料一样,版面设计一般,但内容是作者原汁原味的讲稿
  •   本来是上课用的教材,但是看进去很有意思。彭林老师研究很深,很会讲课,包括后面的答学生提问也很幽默精炼。很值得一看。
  •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后人发扬光大。
  •   书的质量不错,装订也很好
  •   適合大中專學校教師學生閱讀。
  •   很不错的书,内容很丰富,讲解的范围也很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