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如梦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轶群  页数:308  字数:2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三十年间,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让冰河缓缓解冻,大众文化开始生长起来——    一位叫邓丽君的台湾女歌手带着她的天籁之音悄然来袭,各种大众文化热潮自此发不可收,柔靡轻款的歌声未息,香港的声画让佛家少林寺开创了数十年的视听武打之风。   一种叫“朦胧诗”的文学体裁席卷全国,一代青年都是文学青年,让人如痴如醉的《霍元甲》、万人空巷的《上海滩》,开拓了民众精神世界新的疆域,金庸的“成年人童话”在有华人的地方数十年不衰,琼瑶的小说竞成“爱情教科书”。    一个“新民俗”——春节联欢晚会,承载了多少人的文化记;王朔的文字,让人知道崇高可以挖苦,高尚可能可笑;席慕蓉的清浅诗行滋润了多少人的心灵,由北向南辐射的“汪国真热”竞以笑柄煞尾,余秋雨由万众仰首的文化大师变成了对世故文人的“千年叹”,“全民选秀”造成的电视传播业奇观……    《流光如梦》通过唤醒曾让我们沉醉的记忆,检视三十年来伴随国人心智开放、成熟的种种文化现象与文化心理。

作者简介

谢轶群,青年作家,自由撰稿人。生长于潜山,沉潜于安庆,试笔于昆明,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文化评论及文史随笔等40余篇,出版有历史散文《民国多少事》(九州出版社,2007)。其作品知性与感性交融,文风清逸流畅,不写快餐文字,力避学究气息,深受读者喜爱。

书籍目录

引子解冻的冰河——1980年前后的影视文化状况“白天听邓小平,晚上听邓丽君”——大众文化第一波一座寺庙的电影传奇——《少林寺》及其系列影片文星照耀中国——文学热与艨胧诗潮迟志强入狱与家庭舞会遭取缔——大众文化发展的短暂遇挫第一部香港剧集与第一首粤语流行歌——《霍元甲》冲击波现代游侠与都市骑士——《上海滩》和周润发“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金庸武侠小说的商业与文化奇迹海峡彼岸的“爱情教母”——琼瑶言情小说及其影视产品“新民俗”的盛与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同根同祖的清新之风——台湾影视歌的十年风靡行吟诗人般的“摇滚教父”——崔健与中国摇滚二十年新诗也通俗,诗人也流行——席慕蓉与汪国真“国产电视剧终于好看了!”——《渴望》开启的大众文化新局面从艺术殿堂到商业江湖——张艺谋与陈凯歌的电影之路躲避崇高与亵渎神圣——王朔、周星驰与无信仰心态的流行古代经典与现代声画——四大古典名著的电视呈现“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荣辱余秋雨商业时代的传播业奇观——被“全民选秀”搅动的社会网络文学、网络事件与网络红人——网络文化的初潮涌动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解冻的冰河——1980年前后的影视文化状况1978年以后的这些年,叫“新时期”。算起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进入“新时期”已经整整30年了。回看刚刚摆脱“文革”梦魇、进入新时期的中国大陆的大众文化,我们感觉好比一条冰封已久的河流,在终于来临的春阳的照耀下,开始在“咔咔”的冰裂声中逐渐解冻。新时期以前,被极左思潮和政策笼罩的中国大陆,红潮滚滚之下,大众文化领域一片单调、灰暗、阴郁——甚至根本就没有“大众文化”,有的只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教,所有的文化产品都产生自国家意志和体制运作。那些年,女性衬衫领口有花纹都会被指为“资产阶级趣味” ,靠在南墙根的老头闲聊几句“刘备招亲”之类都会是“为封建统治者张目”,随时会招来横祸。长达十年的文革中,大众所能参与的文娱活动,所能达到自己本能需要的精神满足的对象,基本就是由国家认可和强力推广的“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所谓“八个样板戏”,就是《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这些剧目由最高层的“无产阶级文化旗手”江青亲自组织创作,演职员里汇集了全国一流的文艺家,比如袁世海、汪曾祺、闻捷;但他们只能按“指示”创作,沦为极左文艺路线的工具。样板戏以宣扬阶级斗争、颂扬革命暴力、抑制人性情感、培养政治忠诚为旨归,剧目创作出由江青审看、改定后,做为不得有丝毫“走样”的“样板”令各地剧团搬演,同时几乎禁绝一切传统优秀剧目。搬演中,如果 “钦定”的“样板”中某角色在某时间里抬了左手,那任何地方、任何剧团的演出中在这时该角色就不得抬右手;而且,连角色服装上的一块补丁的大小都不许和“样板”有丝毫误差!看戏,在电视、舞会、旅游等文化活动形式远未普及的时代,是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样板戏”这种荒谬的“艺术”几乎是那时公众唯一可看的戏,反反复复,看来看去,戏瘾再大的人也都兴味全无、不胜其烦。“戏不戏,红灯记;唱不唱,沙家浜”,这句我的家乡那时私下流传的顺口溜,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烦闷情绪。“一个作家”是指浩然。这位原名梁金广的作家是那个谎言时代的应声虫与大红人,写有完全符合“路线”和“政策”、深受“上面”肯定的小说《艳阳天》、《西沙儿女》等。他是文革中唯一被允许在书店销售作品的作家。傅雷、赵树理、巴金等作家在“文革”风暴中家破人亡之际,他却可以坐着军方的专机去西沙群岛“体验生活”。对于文学读物极端贫乏的一代读者来说,浩然那些没有思想、演绎政治理念、参与构建谎言而又显示出一定文学才华的小说不啻是焦渴时的甘泉,被大批读者无法选择地吸纳。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读者除了他的这些“作品”便几乎没有别的文学食粮,一代人的文学生活与浩然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饮鸩止渴”对读者头脑和心灵的扭曲,和强大的文化专制对人的戕害一起,使精神置换能力差的人终身不能摆脱——他们永远失去了对文学作品的正常审美力和判断力。舞台剧和文学书籍之外,在大城市,极少数家庭拥有传说中的电视机,比如今天著名的上海女作家程乃珊,她家就有一台苏联产的黑白电子管电视机。程乃珊曾这样回忆1960年代初看电视的情景:“当时家庭电视尚不普及,因此有了电视也不敢声张,怕被称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我家一位亲友,甚至把电视机放在壁橱里,看电视看到一半,一旦有不熟悉的人敲门,壁橱门一关就保险了。现在的年轻人听到,一定有如感到天方夜谭一样古怪吧?”我并不觉得多么古怪,在那“大革文化命”的时代,有关文件和报刊上基本不提电视这一文化样式,足见当时电视业根本不成规模、气候,没有社会影响,进一步说明的是电视机乃罕见之物;而1960年代居然就有电视机,如此豪奢,正是“工农群众”要“打倒”的对象。人不是动物,当人被强权像牲口一样圈养、驯化之时,人的天性中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依然会固执生长。文革中那极端单调的文化状况,让人从一些匪夷所思的活动中去获取精神满足,比如看别人被批斗时戴高帽、“坐喷气式”、剃“阴阳头”,比如听被“专政”者被迫自己喊侮辱自己的口号,比如读充满腾腾杀气和人身攻击的大字报,比如煞有其事的“早请示,晚汇报”……对正常时代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暴虐、荒谬场景的“观赏”或参与,竟也把失去基本文化生活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填充起来。古今中外罕见的向领袖表忠心的“忠字舞”,也成为当时一些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前邓小平在高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已形成,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新时期大众文化发展的溪水,在文革造成的荒芜与污浊中,开始汇集、奔流。电视,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依然是最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中国人不分城乡,基本形成共同的“电视记忆”,是在1980年代中期。而在1958年5月1日,距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进行正式的电子电视系统公开播出试验22年后,中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开始试播,随后陆续成立了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等,到1963年,中国有电视台、试验台、转播台36座。《一口菜饼子》是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由北京电视台播出于1958年6月15日。这部全长20分钟的电视剧以“忆苦思甜”、“节约粮食”为主题。不管我们对这部中国电视剧史的开篇之作怀有怎样的好奇,也永远没法亲睹了——那时没有磁带录象设备,电视剧其实基本就是舞台话剧的“现场直播”,且无法录象储存,如要“重播”,就得演员们再演出、再“直播”一次。拥有磁带录象设备,要到1967年。1966之前,8年时间里,全国只播出了80余部这种“一条主线,两三个场景,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三十分钟,二百个镜头”的“直播电视剧小戏。十年文革,文化蒙难,才萌芽的电视横遭摧残。10年之中,北京电视台只拍了一部电视剧,叫《考场上的反修斗争》,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玩意。倒是在1972年,为了转播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从国外引进了彩色电视技术设备。因为没有发射、录象、差转等设备,画面模糊,第一次接收到彩色电视信号的技术人员竟以为是故障。从彩色电视试播到文革结束,全国仅有两部电视剧播出,为上海电视台录播的《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都是反映知青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的宣教。那时赤贫、落后的中国,找不出几台电视机,拍不了几部电视剧。约略交代一下电视史,可以看出,电视远离“大众”,更未成为后来那样的大众文化焦点。文革结束和否定“两个凡是”的那几年里,中国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转变。这段时间,本就稚嫩、如今更奄奄一息的电视恢复不了元气;但此时,国外影视片却不断被引进,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养料。《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伟大的曙光》、《难忘的1919》、《乡村女教师》、《望乡》……这些来自南斯拉夫、苏联和日本等国的电影1978年后陆续在国内电视荧屏上播出。经历了严格筛选的国外影片在不涉及意识形态冲突下,顿时打开了国内观众的眼界,也让数十年来一直处在封闭中的中国的电视工作者抽了一口凉气。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这一年播出《三家亲》、《窗口》、《教授和他的女儿》等电视剧8部;1979年播出电视剧19部,有影响的有体现年轻人奋发图强的《有一个青年》,表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祖国的儿子》、反映张志新烈士事迹的《永不凋谢的红花》和反映家庭关系的《爸爸病危》等。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131部,数量急剧增长,这是1979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号召“大办电视剧”的结果。这些电视剧里,引起反响的有《凡人小事》、《女友》、《乔厂长上任》、《何日彩云归》等,作品的题材迅速扩大,风格上也向多样化发展。1981年,中央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128部(集),《新岸》、《卖大饼的姑娘》、《你是共产党员吗》等作品至今可能还有观众有印象。1981年的年底,中国大陆已有电视机1000万台。那时“电视机”和“看电视”都是了不得的东西和活动,一台电视机前往往会围着几个家庭乃至全村庄的人。据此估算,1981年全国的电视观众已经过亿。电视具备了形成大众文化的条件。随后,1982年,全国制作电视剧348集。这些作品中,被热议的有表现文革一代青年苦闷与追求的4集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改编自古典名著的武打电视连续剧《武松》,反映当时青年面貌的3集电视连续剧《赤橙黄绿青蓝紫》,反映解放前上海小市民和知识分子悲惨生活的3集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等。电视业刚刚勃兴的时代,文娱生活依然贫乏的背景下,电视绝不是今天我们感觉的“最没文化”的文化样式,再粗糙、再单调的电视节目,都是人们在饭桌上、在客厅里、在公交车上、在办公室里兴致勃勃谈论的对象。电视本脱胎于电影,而看电影必须买票去电影院,如今有了电视,就等于家里有一块电影银幕,这是多么新奇、兴奋的事啊!而那时的电视还不具备多少“大众文化”的内涵,更多还是体制文化的表现,同时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时常占据着电视屏幕。因此,那时的电视剧,大多是缺少娱乐性的,一副穿着中山装的严肃、正经模样;而对它们的评论,同样是随时从政治、道德、教化出发,充满刻板僵化的八股教条味,却又俨然真理和正义化身,高高在上,在今天看来往往叫人啼笑皆非。1981年,浙江电视台录制的电视剧《为奴隶的母亲》得到的一种评价是:“春宝爹酗酒、溺婴以至出典妻子,是丑化了贫下中农。”同是在1981年,中央电视台和丹东电视台联合录制了电视剧《新岸》。《新岸》根据报告文学《走向新岸》改编,讲的是文革中失去家庭温暖的小姑娘刘艳华走上盗窃犯罪道路,被抓捕坐牢,在狱中得到管教干部的改造,出狱时决心重新做人,不料重返社会后受到包括家人在内的人等的百般歧视;苦闷的刘艳华一度寻死,后加入上山下乡队伍,投入艰苦劳动,默默守卫自己的尊严;此期间她得到农村青年高元钢的爱情,在爱情的感召下,她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终于走向了光辉的新岸。1982年第3期《大众电视》上有人这样评论这部剧:“《新岸》是一部经不起推敲的作品”,“刘艳华转变了,那么她是怎么转变的呢?仅仅是由于‘良心发现’,而不是靠党的政策感召和社会力量的帮助吗?看来,编导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社会的正义力量,党的力量,群众力量”;“女主角刘艳华的四周都是歧视她的人,只有一个男青年终于向她伸出了爱情之手,是爱情‘把一颗冰冷的心暖热了’,使她走向新岸。一个犯过罪的失足青年的思想转变,只靠爱情的感化,而没有党的政策教育和感召,没有党政组织、老一辈的长者和群众的帮助,也没有自己对过去所犯错误的深刻认识,这种转变的可信性究竟如何?”还有1982年首播3集的8集电视连续剧《武松》,这是山东电视台当时开风气之先的一部精彩好看的武打片,主演祝延平是当时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然而评论忧虑地认为,《武松》播出后,“社会上打架的多了”,“学醉拳、斗殴的多了”,“有些十来岁的小孩子,也端起小膀子,瞪着眼睛说:‘看我武松的铁拳!’”依照这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意见,所有的武打动作片——影视片的一大部类——都应取缔。

后记

对三十年来大众文化热潮的一番匆匆巡礼,到这里就结束了。全书脱稿,秋风已凉,大半年来的心力倾注,能结晶为这样一本书奉献给大家,也堪欣慰。构思全书框架之时,一层层旧影或朦胧或清晰地在心头浮现。这三十年,也正是我由一个学语孩童到年过而立的三十年——亲身参与的历程与变迁、个人成长史的渗入,赋予了写作别样的激情与快乐,这让我在尽量全面、客观地叙议之外,并不刻意规避行文的个人体验色彩。动笔之前,我集中一个月时间,在图书馆翻检过往期刊数百册。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旧时情境,今日目光。中国三十年间大众文化史的深情记录与深沉思考。  --香港《凤凰周刊》执行主编 师永刚本书清晰叙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大众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视角独特,文采斐然,颇具学术性和史料性,并给人享受,发人感慨。在同类题材中,本书是一本有特色、有创见的著作。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谢泳当大众从革命的精神兮兮中走出,大众复苏,大众文化也开始复苏。在这特别的三十年,原本百姓日用的精神消费、男欢女爱、家长里短、民间小调、通俗歌曲,在此间却有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冲击和跌宕。此书是回顾,也是反思,语调平和、内蕴深远的反思。在大家都急急忙忙向前奔的时候,这种回顾和反思,对每个人都有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编辑推荐

几代心灵的不灭记忆,时光深处的悠远回声;《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由著名传媒人士与学者师永刚、谢咏、张鸣鼎力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光如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6条)

 
 

  •   一本好书,讲得实在太好了。讲出了大众文化的流行热潮,影视、歌曲、文学、诗歌,娓娓道来,写出了来龙去脉,也写出了历史真实,使人无限怀念过去的岁月,童年得时光,美好的想象。读来感慨万千,无限怅惘,却又陶醉期间,不能自拔。
  •   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大众文化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让人受益匪浅。
  •   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文化发展,进行梳理,不全面,但是有借鉴!
  •   流光如梦,正如书名说的,,时间往往都在不经意间流逝。当我们回首往昔,有些事情不一定记得那么清晰。那些光影,那些流年---------看完这本书,对于80年代出生的我来说,很多原来只是道听途说的东西变得生动清晰了-------------
  •   如题流光如梦,真怀念过往的岁月啊,辛苦作者汇总了
  •   正如书名所讲,读了感觉“流光如梦”,以往的岁月如电影一般展现在眼前。
  •   每一个时代背后都有它的故事,本书所介绍的,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影响我们的文化事件,他们的背后,他们的经历,在这些潮流中的点滴。相信,你也会为这些故事而感动。推荐,大力推荐
  •   作者文字功底不错,文字流畅,个人感觉还不够全面。
  •   是本好书;讲了很多从80年代到今天的往事;提到了很多历史上的人,有些敏感词;
  •   看看同时代历史下的记忆,看看我们的成长
  •   看后,让人想起了过去的岁月,一本很怀旧的书。
  •   勾起很多小时候的记忆,还不错
  •   挺好看的,作者文笔也好,历史写的有趣味
  •   看了这本书能想起了80年代的往事情景!
  •   许多事情,我们经历过,但是我们不一定都会记住。越平凡的事情就越容易忘记。从这个意义上,这本书是一本带注释的备忘录。
  •   好书,先评后看。很 期待。
  •   书到了,但是有点脏哦
  •   书的内容较为浅显,很适合休闲时阅读。
  •   送货的速度快到都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书的内容和质量也很好。
  •   感动中!
  •   看着亲切啊 过去的历历在目
  •   很文艺 不错 不错
  •   好书啊,值得一看。
  •   很期待~~~~~~~~~~~
  •   内容:了解到很多那个时代的东西
    发货速度:挺快的。而且蛮有保障的
    质量:没有什么问题
  •   送货快,书不错,活动好,接着买
  •   三十年间,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让冰河缓缓解冻,大众文化开始生长起来——
      一位叫邓丽君的台湾女歌手带着她的天籁之音悄然来袭,各种大众文化热潮自此一发不可收;柔靡轻款的歌声未息,香港的声画让佛家少林寺开创了数十年的视听武打之风。
      一种叫“朦胧诗”的文学体裁席卷全国,一代青年都是文学青年;让人如痴如醉的《霍元甲》、万人空巷的《上海滩》,开拓了民众精神世界新的疆域;金庸的“成年人童话”在有华人的地方数十年不衰,琼瑶的小说竟成“爱情教科书”。
      一个“新民俗”——春节联欢晚会,承载了多少人的文化记忆;王朔的文字,让人知道崇高可以挖苦,高尚可能可笑;席慕蓉的清浅诗行滋润了多少人的心灵,由北向南辐射的“汪国真热”竟以笑柄煞尾;余秋雨由万众仰首的文化大师变成了对世故文人的“千年一叹”;“全民选秀”造成的电视传播业奇观……
      《流光如梦》通过唤醒曾让我们沉醉的记忆,检视三十年来伴随国人心智开放、成熟的种种文化现象与文化心理。  
  •   通过唤醒曾让我们沉醉的记忆,检视三十年来伴随国人心智开放、成熟的种种文化现象与文化心理。三十年间,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让冰河缓缓解冻.借用人大教授张鸣的话:在这特别的三十年,原本百姓日用的精神消费、男欢女爱、家长里短、民间小调、通俗歌曲,在此间却有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冲击和跌宕。此书是回顾,也是反思,语调平和、内蕴深远的反思。在大家都急急忙忙向前奔的时候,这种回顾和反思,对每个人都有价值。
  •   本书书写了1980年后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社会变迁。这本书本来资料很丰富,叙述也非常流畅,可惜的是没有按照学术规范来写,主要是所有的叙述没有给出资料来源,也没有参考文献。实际上,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当今国际学界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主流,因此在这片土地耕耘,本来可以结出更加丰硕的文化果实。但现在看来,这项工作还需要留待后人来完成了。
  •   虽然是08年的书 ,但是还是很值得一读,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的大众文化,虽然是85后的人,但是书中的大部分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不觉得有违和感 ,真实,深刻
  •   值得回忆的三十年,文化现象很多值得纪念。
  •   文字清新好读,记录这30年来大陆文化由欺蒙到发展的点点滴滴,包括了关键的事和人。不足之处,过于就事说事,就人说人。适合闲看。
  •   三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这是不平凡的三十年,是对文化界极左路线的有力的反击,是对所谓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极大讽刺。时至今日,我们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去认真反思,去冲破那些旧的精神枷锁。
  •   这本书的跨度是三十年,让我们从中窥见三十人整个社会人们心态的转变,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这三十年,这本书的文笔也很精彩。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读的时候很爱不释手。
  •   基本上对于过去三十年的热点都有反映,文字一般吧
  •   文字清新流畅,作者在搜集整理资料上下了不少功夫。可惜叙述成分多,评论内容少,罕有创见。当然,作为消闲读物是不错了。比较遗憾的是,全书头重脚轻,后面若干章节的质量明显不如前半部分,有赶工交稿之嫌。
  •   有些评论很恰当
  •   评论一般
  •   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唤起对八十年代的美好回忆,值得推荐
  •   写得一般,但材料比较全,可以作为资料保存。
  •   挺好的书,跟孩子重温自己曾经的岁月。
  •   作者观点有些偏激
  •   算是80后的成长书了。不错。
  •   回忆了过去30年的一些事情
  •   还没有看 想多点视野
  •   等到促销时,买了此书,性价比不错,内容有些七拼八凑,但还可以,怀怀旧
  •   大家熟悉的东西。
  •   一本很怀旧的书。
  •   不太喜欢,太泛
  •   这本书的作者没有什么名气,若不是有名家推荐,或许这本书的吸引力会大大减弱。不过,看得出来,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对三十年来大众文化的纵身梳理上,作者还是下了一些功夫的,仅以此而言,书还是值得一看的。相信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看这本书的时候,一定是边看边感慨,边看边回忆,时间过得是如此之快,一转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现象,都成为了历史,而历经这些事的我们,活着活着也就老了......
  •   更多地是文化的记录和回忆,没有太多关于出现这种或那种文化现象的原因分析,这是我想看到的
  •   就社会文化生活而言,不是一本书就能简单概括的。不过,业余消磨时间尚可。
  •   只能是适合经历过那些时代的人读。因为人们喜欢回忆。
  •   而且还有几页装订翻了,变成了底朝天!
  •   一路读来,都是平铺直叙。事实堆砌了不少,然后却少对事实独到的剖析和见解,说实话看得有些拧巴。
    本来是只打算两星,直到看到后记里作者自评“多述而少评”,也坦承自己笔力的不足,心里释然许多。一个诚恳的作者呈现于前,三星。
  •   品相有点脏,内容还不错
  •   一般般了,不过还可以看看了
  •   内容通俗,平铺直叙,有一定信息量。
  •   内容为看,但纸张很薄,字很小。
  •   内容资料堆积,不止这个价
  •   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对待文化现象和本质剖析很有历史深度和个人特色。
  •   虽然以若干现象来串30年文化变迁的作法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最作者的笔力比较强,能引发一些再思考;且很流畅。我觉得是一本好书,值得好好读一下。
  •   勾起记忆的一本书,不错
  •   只谈了重要的几个文化事件,不够全面,但还可以看看
  •   30年间大众文化的发展脉络,主要通过歌曲、电影等来叙述。不错,是我喜欢的类型。能增长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大众文化的重大事件,能增长见识。
  •   书读起来很轻松,实例典型,适合闲暇时间来翻阅。不足的是书送到时不是很完整,有些皱和脏。
  •   八卦的天性让我入手了这本书,不过书中的内容并未能满足我的娱乐本性,但本身写得还是蛮有内容的。只是本人对此的追求不在于内涵,嘿嘿!
  •   用了几天时间看完,不好意思,都是在WC时看的(主要是在WC时有时间).首先,对那段日子的回忆让我觉得我又年轻了.我的青春就属于那段岁月!当时是什么都觉得新奇.记忆最深的还是台湾的邓丽君,确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80,90后已经无法理解,但希望他们能了解.了解了也就知道和懂得现在正在经历的. 阅读更多
  •     一路读来,都是平铺直叙。事实堆砌了不少,然后却少对事实独到的剖析和见解,说实话看得有些拧巴。
      本来是只打算一星,直到看到后记里作者自评“多述而少评”,也坦承自己笔力的不足,心里释然许多。一个诚恳的作者呈现于前,加颗星吧。
  •      美国畅销书评论家阿尔蒂尔读了英文版《金庸选集》后,写下评论。具体如下:
       《天龙八部》:探讨了对男女之情的几种看法。本书似乎有三个男主人公,他们后来成为朋友。其中的萧看起来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而段则与他相反,是个好色之徒(但尊重女性),另外一个(虚竹)介于二者之间,心里一直想禁欲,但当美女来到眼前时,又惊又喜,最终成了一个国王的女婿,而且是一个女性社团的领袖。他们最终都成了英雄,反应了作者对这一问题所抱有的宽容态度。另外还有许多次要角色,可以看做是他们的变种,例如段的父亲,是一个彻底的好色之徒,最终吃了一些苦头;慕容为了事业完全不在乎男女之情,甚至加以利用,遭到可耻的失败;游坦之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刺激,成了一个受虐狂;少林寺的僧侣领袖后来被人发现有私生子……诸如此类。
       《射雕英雄传》:对人类的智力的作用提出了质疑。书中有五个拥有最强内力的人,骄傲地将他们自己封为五个方向的虚拟君主。但在小说结尾,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并不比一个略有弱智的青年更强。书中一个似乎是拥有罕见美貌和聪明的女子,最终也被这个青年拥有了。更为微妙的是,这五个虚拟君主中的那个西方君主,后来似乎拥有最强大的内力,但他的智力情况却更糟糕——成了一个严重的失忆症患者。
       《神雕侠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蒙古兴起之初的畜牧业状况,书中有一个孤独的少女,是一位养蜂专家,但看来这个行业在当时实在不受重视,她的唯一的一个学生——后来成了她的丈夫——并没有学会这门技艺,而是成了一个养雕专家,并因此一举成名。最后这门技艺只好传给了一个无所事事且极富孩子气的百岁老人。当然,他们都是很高级的格斗家,特别是其中的养雕专家后来可以通过吼声指挥许多动物,但其中唯独没有蜜蜂。他的妻子曾经想通过蜜蜂向他传递消息,但他视若无睹。
       《笑傲江湖》:反映了中国古代同性恋者的悲惨遭遇。第一个同性恋者为了保护他的同性恋对象而被杀死。另外两个更加可怜,因为还没有找到同性恋的对象,但作者强烈暗示,他们最终将发展成为与第一位同性恋者一样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最终将成为同性恋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自愿通过外科手术放弃男性特征的,但是其中的东方在完成追后几乎放弃了他的事业,而岳和林作为认为这才是他们事业的开端。他们在这部小说中并不是唯一进行了这种外科手术的人,还有一个“刀手田”,后来改名为“不可”,但他的情况有所不同,他的手术是被人强迫完成的,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宽容,没遭受另外那三个人的厄运,但他日后是否会成为同性恋者则不得而知。另外值得注意的事,书中强烈主张内力的岳,后来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但在书中,他除了暗杀了两位女性佛教僧侣领袖之外,对别人的危害并不严重;而且这次暗杀并不符合他的目标,因为在后来五派合并的时候,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位领袖,这两位女性一定会选择他而不是另外一个人。
       《碧血剑》:书中的主人公是内力没落之前的最后代表人物。内力的没落首先表现为精神上的没落,袁本来是一个英雄的儿子,但这一点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痕迹,他从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大,对现实一无所知。在离开了他学习的山区之后,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他娶了下山之后认识的第一个女子为妻。一开始,他像一个孩子一样模仿周围的人,比如将自己打扮成一个青年学生,虽然他从未正式上过学。他的行为受到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的约束,但内心中却被一个已经过世的狂放男子的事迹所吸引,后来知道这个人刚好是他的岳父,这或许平衡了他犹豫仓促订婚所产生的失落心情。然而这种情绪的摇摆使他一事无成,最终流亡海外,直至清代,他的同学归心树被杀死的时候也没有一点消息。
  •     这样的一本回顾的书,就像是是一部放大的个人文化经验回忆录。没有故作高深,叙事的平实,增加了一份亲近感。在那些带着感情的文字里,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过往岁月中那些文化印记的检视
  •     虽然以若干现象来串30年文化变迁的作法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最作者的笔力比较强,能引发一些再思考;且很流畅。我觉得是一本好书,值得好好读一下。
  •     读着这本书,就像又从我小时候的80年代初往今天又走了一遍,真是一路的风景,一路的感叹啊。作者文笔非常好,对过往情境的还原非常真实、浓郁。特别喜欢霍元甲、席慕容、汪国真、渴望、台湾影视歌和余秋雨等几篇,夹叙夹议,既回顾了往事又增加了新知。叙述不枯燥,点评不沉闷,读起来非常舒服。书中不乏尖锐之处,渴望原来是正好赶上了官方要转移大众注意力的历史时机,怪不得当年那么火。
  •     作者在后记里提到,写这本书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言下之意,用的时间不算短。但是对于三十年的大众文化来说,如果要有一个细致、详实的梳理,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当代史历来不好写,因为离现实太近,总要受到各种制约,导致某些话不能讲,某些话绕着讲。这也是很多人避而不谈当代的原因。对于这本书来说,即便是绕着讲的话也不是很多。有可能是作者的视野,或者功力的原因吧。
      比如《渴望》,当年的火爆,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制作者开始意识到了大众文化制造的机制吗?没有了此前的时代背景,一部讲述平民生活的室内剧席卷整个中国,其原因总是单薄的。
      再比如,在写到真人秀一章时,作者对广电总局出台治理政策的评价显是一种骑墙的态度。而类似的态度在书中并不少见。不知道是作者的主观意愿,还是出版社的授意。
      大众文化有太多可以言说的东西,对于变革中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那里面可以窥见三十年中国的变迁。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是此前没有人去触及的领域。如果不深究,仅仅作为一本怀旧的作品来看,它是合格的。那些陪伴过我们的歌曲、电视剧、电影、诗歌、小说,总是让人怀念。书中记述的一些荒诞的细节,也让人捧腹, 比如,《渴望》播出后,深陷剧情中不能自拔的观众把剧中的愤怒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的演员身上。类似如此的记载,让人感触,今非昔比。
      归结一句话,此书不是严肃的大众文化史,更像是大众文化产品本身。
  •    比较中肯的评价 确实如此 很多文化事件只是简单罗列梳理而已
  •   翻了几页,
    文字都不通顺,病句很多,不少观点很荒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