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文道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我执》一书所收文章,大多写于2006年至2007年间。当时在香港一家财务不断传出问题的报刊上,出现了“秘学笔记”这个专栏,让城中的文艺青年像染了毒瘾一样追看,每次谈起那些语气平静的文章时我们都激动得语无伦次。那个专栏里呈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梁文道——一个理性睿智的公共人物,平时挟泰山而超北海的,原来内在也有诸种深沉的软弱、难以排解的焦虑,诸种人际必有的摩擦原来也如藤蔓纠缠在他那看来水镜鉴人的心灵里,长成一片过于深邃的阴霾。被切成豆腐块专栏,但《我执》有完整的叙事。一个看来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的人,在核心的爱情与家庭范畴上遭遇无法扭转的挫败,他经历千回百转的等待与探问,在过程中检视自身历史与拷问内心,在绝望中忏悔,背负起自己的罪,然后走向宗教。梁文道做什么都这么有条不紊,总像一早便有计划了然于胸。而他每次都会告诉你,他是一边写一边想的,并无事先计划,甚至“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多”。如此说来,他如果不是拥有能将未来往他的方向扭转的意志力,就是拥有极强大的组织能力去言说事态和自我。

作者简介

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现职凤凰卫视评论员,为《南方周末》及《南方都市报》等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十余份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八月  一日  题解  二日  思念那不在这  三日  不可分类者  四日  禁欲  五日  真理  六日  树犹如此  七日  解谜  八日  空洞  九日  真名  十日  情人之名  十一日  修辞  十二日  点歌  十三日  模式与个人  十四日  从圣诗到情歌  十五日  情歌的幻觉  十六日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十七日  新我  十八日  水底之城  十九日  同一条河  二十日  对不起什么  二十一日  不可饶恕  二十二日  不可能的宽恕  二十三日  无名之伤  二十四日  可怖之美  二十五日  白鲸  二十六日  瓶中信  二十七日  反刍  二十八日  谎言  二十九日  重逢  三十日  黑暗之心  三十一日  河口九月  二日  魂断威尼斯  三日  暗恋  四日  暗恋的道德  五日  偷窥  六日  爱的理型  七日  视而不见  八日  扮演上帝  九日  没有心的男人  十日  成就文学的方法  十一日  还债  十二日  他不是  十三日  借用  十四日  笑话  十五日  静物  十六日  诱人的寂寞  十七日  有钱人的笑话  十八日  空房  十九日  搬出去  二十日  记忆术  二十一日  身体里的家  二十二日  逃逸  二十四日  真空  二十五日  同居  二十六日  生日    二十七日  帝国  二十八日  放逐  二十九日  书房  三十日  残缺十月  一日  挫败之书  二日  孤独如狗  三日  寻常  四日  最初  五日  电视  六日  床边的故事  七日  因信称义  八日  月亮的时间  十日  纪念  十一日  倾城  十二日  相信  十三日  信物  十四日  罗马  十五日  杭州  十六日  杭州绣户(一)  十七日  杭州绣户(二)  十八日  寻梦  十九日  新城  二十二日  古代  二十三日  废墟的冷漠  二十四日  废墟不在别处  二十五日  垂钓  二十六日  无法承受  二十七日  回归  二十八日  启示  二十九日  希望  三十一日  演出十一月  一日  梦的反复  二日  深度  三日  我会做的事  四日  电视里的亡灵  五日  死生契阔  六日  拯救自己  七日  造孽  八日  清洗  九日  儿子的记忆  十日  本能  十一日  码头  十二日  忘川  十三日  原初罪行  十四日  虚荣  十五日  奇缘  十六日  明星  十七日  流星  十八日  明星的小孩  十九日  偶像  二十日  骄傲十二月  一日  音讯  二日  光年  三日  风筝  四日  落发(一)  五日  落发(二)  六日  狮子  七日  情书  八日  廷滞  九日  追逐  十日  时间里的爱情  十一日  距离的消失  十三日  释放  十六日  星的距离  十七日  大城之路(一)  十九日  大城之路(二)  二十一日  大城之路(三)  二十三日  大城之路(四)  二十五日  大城之路(五)  二十八日  平安夜  二十九日  佳音  三十一日  沙之书

章节摘录

解题 八月一日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思念那不在这 八月二日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恋人絮语》里有一个关于情欲的敏锐观察:“许多歌谣与旋律描述的都是情人的不在。”它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述说情人远去的失落,因离别而起的愁绪,与孤寂守候的难熬。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时常出现的状况,情人总有暂别或者消失的时候?还是情人按其本质就是一种长久不在、永远隐身的对象?答案似乎是后者,情人就是那不在身边的人:而且就算他在,也永远消除不了他流离他方的幻觉,与自己被留在原处无法跟随的惆怅。为了解释这么奇特的情况,罗兰·巴特还特别引用了一个古希腊词:pathos,对于那不在者的思念与渴望。pathos这个词与其他表述爱欲的希腊文共有一种亲缘关系,那就是无法穷尽、永不满足的缺憾。不知何故,意中人不在眼前,我固然日思夜想;即使他在不远处,我却依然难以抑止对他的渴望。何等怪异,却又何等正常,以希腊人的理解,这正是情欲的定义;而那情之所钟的对象,就是你的情人了。缘此我们又能领会另外一类不可思议的状态了。平常我们老是听说情人影像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的滥调;但是有些人却正好相反,愈是思慕,愈是失落,因为他无论如何就是想不起意中人的容貌。由于记不起对方的样子,他就愈努力去记。以至于再也分不出,究竟是因为忘记了对方而努力思考,所以成了爱情;还是因为爱情,才遗忘了对方,失却了对象。愈是想得,愈不可得,pathos的终极矛盾。不可分类者 八月三日不可分类,古希腊文有个对应的词:atopos,意思就是独一无二,难以收纳入任何类别任何范畴。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如是说:“……很有性格特点,根据他的特点将他归类并不难(‘他’‘很冒失’,‘很精明’,‘懒惰’,等等),可我偶尔发现他的眼神里有时竟流露出这样的‘纯真’(没别的形容词),以致我无论如何都得在一定程度上将现在的他和原来的他区别开来,与他的本性区别开来。在这种时候,我对他不作任何评论。纯真就是纯真,atopos是无法诉诸描述、定义和言语的。”这段话涉及西方情爱观念的核心:归类与不可分类。所谓归类,其实就是我们常常会被问到的:“你喜欢哪一类型的人?”似乎在我们爱一个人以前,首先爱的是一个类型,一种体相,一种性格和特质。这样的类型也许像柏拉图的“理型”,不存于此世,只能在脑海之中飘浮。然而,正如符合严格教学定义的圆形只存在于理念层面,世间却无一圆形真正完美一样;你若凭你喜欢的类型寻找,也终将一无所得;即使找到,有一天也必将发现他原来不是理想中的那个人。因为理想的类型,顾名思义,在理想的世界里面。可是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发现一个不能归类的人,甚至与理想的类型完全沾不上边,但他那点无法分类的东西却吸引住了自己。就像巴特所说,那点东西是描述不了的,甚至连“东西”二字也难以应用。这就是惊人的纯真了,意外而且突然地闪现,令人目眩神迷。无法描述,故此不可归类,因为语言总是类别。文字言语不可染,atopos乃不可分类的纯真。禁欲 八月四日很多人都知道“ 哲学”二字的希腊文本义是“爱智”(Philosophia),对智慧的爱慕。然而,这种爱是什么爱呢?在我的理解里面,它和我们曾经说过的pathos同根同源,同样是一种得不到满足的爱,因为对象永远在彼处,或许看得见,可是追不着,犹如夸父逐日。因此哲学教懂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谦卑,因为你虽爱慕智慧,但你永远得不到智慧,他总在你的掌握以外。故此,哲学家是“爱智之人”(Philosopher)而非“智者”(Sophist)。我一直以为在自己与自己所追求的智慧之间,不可有任何干扰,更不得玷污;以至于偶尔受人称赞“有学识”的时候,也会因感到不洁而苦恼。长此以往,遂诡异地养成了一种知识上的禁欲态度,总是想象有那么一天,我应孤身独处,把剩下的岁月全部用在一部典籍的校注之上。仿佛爱一个人,却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欲。对于知识与智能,吾人也不应滥情,随意张口就说:“我爱智慧”;反该默默地谦卑地爱他,自己构想那最终的完美结局。又是罗兰·巴特:“禁欲是自杀的一种改头换面的替代品。不因爱而自寻短见也就意味:下定决心不去占有对方。少年维特自杀的那一瞬间,本来大可以选择放弃对他的意中人夏洛特的占有欲:不是禁欲就是死亡(可见这是个多么庄严的时刻)。”然而,终究徒然。因为禁欲那种弃绝占有,任其自来自去的态度反而是欲望的极度扩张:不占有对方,却试图将对方一直默存心中。何苦?真理 八月五日当恋人在对方的身上看到了纯真,他就会以为自己得到真理,他以为自己看到了别人看不见的真实,拥有了一座他人既没发现更不理解的隐秘花园。这时外人或许就会嘲讽他:“什么?这有什么特别,谁都知道他很纯真,我们谁都看得见。”但他坚持己见,不屑争辩,因为他知道自己看见的只属于他自己,独一无二,不可形容。更重要的是这种真实的纯真,对方最绝对的特点,同时使恋人得救,把他也投进了一个真实的场域。情形一如人神之间的灵契体验。正在祈祷或者冥想的信徒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的信徒,也了解此时此刻还有无数人也正进入这个神秘的领域。可他硬是觉得神只在听他一人的言语,又响应他的思绪。这超脱而神圣的一刻使他高拔脱俗,再也不是世间的虚假所能阻挡掩盖。发现真理的人是有福的。然而情人却又最喜欢质疑真实,不只担忧对方的“真心”,甚至还要像张爱玲那样去问胡兰成:“你是真的吗?”这么一来,他又从真实的领域坠回他人组成的世界了,满心疑虑,不知何所寄。在真实与虚伪之间往复,在信与不信之间来回,这是恋人和信徒共有的特征。上一刻仍沉浸在出魂的狂喜之中,下一刻瞬即被冷漠刺醒。神曾这样教训自己的门徒:“只要信!”不疑不惧。他们实在要明白,情人眼里不只出西施,而且存有真相。属于真理的领域及时间是另一向度的领域与时间,你无法以此世的尺度估量,所以也根本说不上外延与长久。它无处不在而且无始无终。树犹如此 八月六日风暴过后,六百七十二棵树倒下。只值“三号强风信号”的“派比安”台风却显出了八级烈风的威力。那天夜里,我从玻璃窗上划出的尖叫声中知悉它的来临。第二天早上,我就到路上寻找尸体,看见了断裂的伞具、扯翻了的店招和满地滚动的垃圾桶。漫天飞雨,我又看到工作地点附近的海岸有浪喷涌,水帘直朝路人头上扑下,十分凶狠。再到了第三天,我终于在花圃石基的旁边发现一对麻雀的翅膀,且还连着模糊的绒毛和一小团灰色的泥状物,若断若续。一开始就担心小动物们都不知能往哪儿躲,那些活蹦乱跳的麻雀与匆忙觅食的昆虫,平常总围着树转,以叶荫为屏障。可是今天,连树也都断成两截。一棵树的长成,是多么不容易呀。释迦牟尼总爱以树取喻,从其种子的抽芽开始说起,再看根部的延展深入,再到枝干的茁长,树叶的繁茂,花开花落,结实果熟,恰好是生命的循环,更是无数因缘(如阳光、雨水和空气)凑合的成就。近日家中多事,倦意频生,公私两忧,出门即是一片残破景象,倒真是应了景。对街一棵大树,早就是很多禽鸟栖息的老巢,本已显现朽败之象,如今刚好垮了。门下还有株新栽的树苗,正是绿得可爱、不知止境的时候,竟也被连根拔起。没来由的一阵暴风,毁了多少因缘结下的果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但再细想一层,这岂不也是因缘?生灭不止,缘起性空。明日放晴,自有工人清理收拾,大家也就浑若无事,照常来来往往。什么都没有发生,也没什么想再说了。然后,我将独自点一根烟纪念那被遗忘的树,以及另一株树的片段骸骨。

后记

那年夏天,是香港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学校不再上课,或者说,每一节课都变成了历史课;平素昏沉呆板的老师这时都成了大演说家,站在桌前慷慨激昂,目光含泪。写字楼里不再上班,大家围在收音机旁,老板不只不指责,还从房里走出来下令:“开大声点!”一室肃然,鸦雀无声,只听到纸页偶尔被风翻动。都已经到了这种时候,你却还在书房里沉吟一句诗的韵脚,琢磨最恰当的隐喻,好让诗里的每一个字都像项链上的宝石那样,精稳妥当,不可动摇。这,难道不野蛮吗?那年夏天,我第一次遭遇艺术与革命之矛盾,创作自主与社会责任之优次的困境,而且是很切身地遭遇。那年我十八岁,正要参与人生第一部实验剧场创作,正想把积压了十几年的青年郁闷和刚刚学到的青涩理论全部呕吐到黑色的台板上。但是所有那些比我年长也比我成熟的伙伴却在争论这台戏还该不该演。“艺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问:“难道不就是为了回应时代,甚至呼唤那未来的世界吗?如今,世界就在这黑匣子外边,时代已然降临。我们竟然还要演戏?这岂不是太过自私!”也有人主张,如果政治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主,我们凭什么要在这巨大的热潮前隐身让步?始终不懈地实践自己的艺术追求,恐怕才是体现自由的最佳选择。毕竟,在属于斯大林的夜晚,连唱一首情歌也是政治的。就是这样,两帮人争论了几个日夜,到了演出的那一天,有人留在剧场,有人则上街寻找他们心目中更大而且更真实的舞台。那年夏天,连剧场的老观众也都不见了,他们一一隐身于街头的人海洪流。很多年后,我在已故台湾学者吴潜诚的书里初次读到爱尔兰诗人希尼(SeamusHeaney)的《契诃夫在萨哈林岛》(ChekhoyonSakhalin),乃能逐渐逼近这个问题的核心。契诃夫和鲁迅一样,是位医生作家。不同的是,这位短篇小说的王者不只以文字诊治俄罗斯,而且从未放弃过行医救人。饶是如此,他仍深深愧疚于自己的失责;世间苦难深重,他却放纵自己的艺术才华,这实在无异于一种轻佻的冒犯。于是他决定走一趟萨哈林岛(也就是今天的库页岛)。那是沙俄时期的监狱岛,囚禁的全是政治犯和“暴乱分子”。契诃夫要为岛上的犯人写一本书,描述他们的故事,转达他们的声音。很明显,这是一趟赎罪之旅,而且是非常艰苦的旅程。因为从莫斯科到远东,中间是西伯利亚的苦寒荒芜,行程至少六个月。起行之前,朋友赠给他一瓶顶级法国白兰地。他就把这瓶昂贵的琼浆放进行囊,一路摇摇晃晃,在登陆岛上的第一个晚上,他才终于打开了这瓶白兰地。希尼如此形容那一刻:“作家正在享受琥珀色的白兰地。在周围弥漫着迫害气息和残酷音乐当中,他品尝着浓郁的醇酒和奢华的放纵。”那瓶酒,不只是朋友的礼物,也是一位艺术家的“天赋”(gift)。契诃夫在脚铐撞击的声音中,尽情享受创作的欢愉,释放自己天纵的才情。因为这一刻他心安理得,他的赎罪之旅已然结束(却也同时开启)。在两座险峻悬崖之间的铁索上,他找到了几不可得的精巧平衡。大概从那年开始,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是个作家;而且由于荒废日久,也必将失去艺术创作的想望与能力。因为我的旅程没有尽头,完美的平衡始终未达;在艺术与赎罪之间,我严重倾斜,摇摇欲坠。于是这本小书,不妨看作是途中偷偷舔舐酒瓶的结果。路上太过颠簸,天气阴晴不定,再好的酒也难免走味;就更不要说我深深珍重的,也许只不过是一把破敝的扫帚。再直接点说,这里收录的全是我在评论(以及“类评论”)之外的副产品。它们全凭外缘而生,如果没有人约稿,我自己根本不会无端动手。例如,《我执》那些看似日记的虚构散文习作,本是香港文坛前辈叶辉约我在他主编的报纸上所开的专栏;他在位多久,这个专栏就有多短寿。所以这堆东西的数量也就只有这么多。说起来,那还是我写作量最大的时候,本来每天就要交出一篇以上的评论,可是叶先生的面子我真是不能不给。问题在于该写什么好呢?时事、饮食、电影、音乐、书评和文化评论,能写的我都在其他报刊上写了。想了半天,才决定仿效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弄一批看起来很“感性抒情”的思考笔记,因为叶先生说我还未发表过“感性的散文”。又如,《我的病历》,它是应老友胡思威所邀,为剧团“进念·二十面体”的《断章记》场刊所作。时值1995年年尾,张爱玲几个月前去世,《断章记》是献给她的剧场悼文。可是《我的病历》与张爱玲根本无关;如果有关,顶多就是背后那种冷酷的态度。剩下的全是即兴活动,有时是自己的评论专栏快要断稿,苦无素材下的应急文章;又有时是香港文学杂志《字花》催促出来的凑合游戏。悉小道耳,并不足观。对了,为我撰序的邓小桦正是《字花》的编辑,香港文化界的新锐一代(这代人颇成气象,他们将来一定会踩着我的背脊前进)。由于我自己也不晓得怎么形容这本书,只好请她提出她的诠释。多谢她在最后一刻交来这篇文章,看得我十分惭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6条)

 
 

  •   因为喜欢梁文道,因此买他的书!他是个佛教徒,听听他的执!
  •   一直很敬佩梁文道先生的博学多才,以及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发表真知灼见的勇气、认真传播公共知识的毅力。此书是理性梁公的另一面,同样非常精彩。已多次购买,用来自读、收藏,并且送给朋友。
  •   在這本書里,你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梁文道
  •   一看就喜欢的书,素净的封面,深刻的思想与人生领悟,让我们看到梁文道坦白与真诚的自我面对
  •   是硬皮的很干净,书的背面印的是那句“我都知道了,这一切……”,爱不释手啊~【梁文道的私生话略混乱
  •   《我执》是我在书店一见钟情的书。封面设计很喜欢。干净简洁。
    作为爱书的人,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
  •   一個人的音樂會 梁文道的音樂感想
  •   这个商品不错~我执(精装)
  •   相当于梁文道先生的日记,慢慢品味他眼中的爱与情
  •   我好喜欢梁文道的书籍。简单易懂又富有独特见解。
  •   梁文道是个亲切的读书人。
  •   梁文道先生的文自然是没的说的。包装精美,运货速度快,服务态度好。
  •   在另一本书里面看到推荐我执,于是就买了!
  •   修行初入者的好书,放下我执,轻松自在
  •   谢谢你 我执。
  •   未曾了解爱情的意义,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想到道长在 开卷八分钟 里 讲着不同的作者,推荐着不一样的书,“暗恋只纯粹,在于不求结果,完全把自己锁闭在一个单向的关系里面”。早已看完这本书,有时还是会翻翻,看着书中的文字,静静的体会其意义。
  •   在这本书里,道长显露出了他食人间烟火的那一面,看到了他的郁结,不安与烦闷,但同时他对自己对感情的调侃,反思又无处不在。读过之后,爱情在我心中的模样好像更加立体了。
  •   但是那么厚的精装书封面,两个角还是被压塌了,包装没有问题,那只能说物流的时候收到挤压太大了,对于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有点小遗憾,不过无伤大雅吧。
  •   喜欢这种自剖自白的真诚的写作态度和方式,字里行间能感觉到梁先生存在的感觉。这是一个成熟男子对爱情过程的理解。很有深度,放在枕边,慢慢品味。
  •   一直想买的精装版,终于到手了。
  •   文道 的素养 就不多说了,经常看锵锵三人行就是因为他偶尔会去说两句。
    书当然不会差了,昨天到货,今天看了快3分之一,是对过去的一些哲学分析,这样说看来很无趣,但是确实很不错,至少是我喜欢的类型,准备去把读者那四本也买全了
    你要说话有思想,恋爱有思想,本身有创意吗?那大可去看看文道的书,他是个有意思的知识分子……
  •   两本书,当当亦纸盒包装,值得赞一个!比起塑料袋来,更能保护书籍。
  •   感觉自己被看透了一般,对心灵的剖析非常到位。
  •   道长是个神奇的人物。。
  •   精装版比较好看
  •   文道兄的思想深入浅出 发人思考
  •   送人的 可惜 封面被压坏了点 有点失败
  •   是本随笔散文,闲时读读很不错。有思想,有内容~
  •   喜欢道长很久了,这本书非常的好,是他内心的一种写照
  •   一种安静的力量。感受到一份美好和宁静
  •   很受启发,喜欢这本书,从我以往没考虑的角度将平常的问题思考了一遍
  •   同学的 挺好的 内容挺好的 !!!!!!!
  •   最近两次买了六本书、感觉当当的书质量越来越差了…………以前不这样呀
  •   书不错,精包装,值得购买
  •   书很好,值得一读,不过每太看懂
  •   书的整体感觉 清清爽爽
  •   梁先生的书必买我是他的粉
  •   已经买了两本,一本留给自己,一本送给朋友,很值得一看的书
  •   拿到手的书质感很好,包装也很精心
  •   小哇~~~~~~~~ 买回来了 可是看不懂的感觉。。。。
  •   忘了讲的什么了,不知不觉买了这么多数
  •   纸质实在太差了,后来去书店买了另一本
  •   感觉挺厚重的,不错。
  •   还没开始看,只是因为很喜欢就买了。
  •   这本书是冲着作者买的。很喜欢锵锵三人行,对梁先生也心生敬仰。
  •   买的精装本,非常喜欢这本书哈~~
  •   梁老师的文字一如既往的爱到底!
  •   推荐这好书。
  •   两年前借同事的一起看完,两年后再次细读,不一样的体会一样的心得。值得用心感受
  •   写作风格很特别
  •   包装非常精致,是一本作为礼物送得出手的读物,梁先生的文字,一直很喜欢,没得说。
  •   虽然没看完 就被朋友拿去了 但是觉得还不错
  •   封面 排版 内容 都喜欢!!!
  •   心仪很久了,在当当上买到,纸张不错,性价比高。
  •   不错,几好。文采文笔独特。
  •   喜欢道长!这个版本值得收藏,送货很快,质量也很好
  •   再买一本自珍。
  •   《我执》更像梁文道一个人对着墙壁的喃喃自言自语,每天下了班,黑夜中,一个人在家里思索,关于情感、人生、亲情,关于工作、事业,关于自己读过的书籍,关于哲学,关于宗教,漫天的随想,任思绪飘荡,有时候有所顿悟,有时候停滞在了某一处,有时候漫无目的,想到哪儿就算到哪儿。
      
      就像梁文道自己说的,他很多文章事先根本没有规划,都是提笔就写想到哪写到哪,于是有时他自己都还没想清楚呢,就已经白纸黑字落到了纸上。??
      
      所以读《我执》,犹如在倾听梁文道的呓语,懂不懂、懂多少,只取决于你自己。
      
  •   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   不得不说,梁文道是知识分子写书的人里,少数能让你阅读进去的。一扫而过的读,很过瘾;细细批文的话,也有趣味。读起来还是需要一些力气
  •   梁文道的书还是不错的,有思想深度,语言表达也相当简练到位。
  •   梁文道很有个人想法。
  •   以前也买过梁先生的书,令人惊艳的或许不是文字而是字里行间里蕴藏的思想。
    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相似的思想,而梁先生的文字很难得地展示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很好。
  •   书很好 只是收到的时候有点变形 而且不太干净
  •   喜欢道长推荐的书,他自己的书还是第一次看,还不错,情感细腻
  •   有些段子很温暖
  •   还没看完,有心灵鸡汤之用,,,
  •   装帧设计很喜欢
  •   还可以,挺不错!
  •   可能阅读的心情不一样把,没有太多共鸣
  •   还没有看,整体还行
  •   像跟他谈了一场恋爱
  •   还没看,送货速度还是蛮快的
  •   在朋友那看的,然后自己买了,结果没读,很不好意思哈!
  •   看了几篇,觉得还不错哦
  •   书的装帧很好,内容感觉泛泛了,不是我希望要,想要的!!!
  •   买的是精装,怎么纸质有点差呢?
  •   精装让我有点失望。。
  •   特地买的精装的买回来居然脏脏的还是白色封面的真是讨厌啊!
  •   我宁愿将佛语“我执”的理解稍微修正。虽是俗世妄言,却恰是港人梁文道孜孜无悔的——他的新书名曰《我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我执”者,指执著于我,认为“我”是存在的。这个“我”可以理解为两个方向,即,小我,也就是灵魂;大我,也就是世间万物的主宰者。 “大我”这个方向,估计梁文道不敢专擅,但是执著于灵魂还是可以的吧。按照灵魂所指行走、思索,因为“我”的存在,就必定要把灵魂剖给别人看。《常识》的读者想必清楚,梁文道是香港媒体人,一直在“为传播知识和理性、匡正时弊做着无数工作”(邓小桦《序言》),看起来是如此睿智理性又充满激情。 但是他走累了,得停下来收拾、休憩,他的内心在《我执》里呈现出忧郁、几许软弱、排之不去的焦虑,加之人际必有的摩擦、爱情与家庭中遭遇的挫败,纠结成深重的阴霾——在2006-2007年间,形成“秘学笔记”专栏,叩问曾经的过程,“检视自身历史与拷问内心”,有忏悔,有自责,背负孤独的罪。 书中日记体的《八月》篇,其实是爱的游思片羽在笔下流动。梁文道不是天马行空,追寻罗兰·巴特的肝肠寸断、黑格尔所谓的“世界黑夜”、卢梭的忏悔、康德的崇高,一颗寂地之心反衬着人世古老的热闹。无论是《新我》字里行间饱含着爱情的疼和忧伤、迟缓的力量、一种犹疑的徘徊,还是《对不起什么》里思索人生需要不断地道...歉并宽恕(对手),均带点哲理的隐晦,欲说还休的文艺腔。 梁文道对“病”情有独钟,“病变是最与自身血肉相连,却也最不属己的异物”“疾病是以陌生文字写在肉体上的铭刻”。只有经历过病魔长久折磨的人,才能在病态的肉体中展开一场精神的追溯和对话。由此,他开始破开“我执”,认为疾病作为生命的终结者,其实包括了两个层面的意思:摧毁了自然生命,也标志着半生经营下来的意义和文字之片断流失。确实如此,破“执”便是放下,放下便是清醒,清醒便能自在。 将《我执》与《常识》对比着读,十分有趣。《常识》撬开社会的谎言、卑鄙与阴冷,《我执》是剖析个体的妄想、鄙俗与怯懦;《常识》是外化的精神诗篇,《我执》是内化的思想便笺;《常识》表述的是“你所见到的”,《我执》是自己的想象,只不过是种心湖投影的偶然。白日挟剑气以啸江湖者,沉迷于午夜的宁静和安顿,想不故作高深且酸溜溜一把,也难。(黄亚明) 阅读更多 ›
  •       维特根斯坦说:“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我不知道怎么样才算“玩弄”,所以我宁可尽量避免接触别人内心深处。我同时也认为,即使没有法律的禁止,任何人也无权去窥探一个人的内心隐私。      《追风筝的人》中男主角的父亲说:“人最大的罪恶就是偷窃。”我怕我有意无意地会触犯这个罪恶:在别人发短信时我会尽量把目光移开,即使这会让神情显得有些不自然。      别人的信件是不能随便翻看的,别人的一些书在我看来也不宜窥看,尤其是揭露自己内心的书,比如这本——梁文道先生的《我执》。      我特别钦佩如梁文道先生这样能够真实剖析自己情感的文人。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是无力表达情感,或者准确地说是羞于表达情感,表达情感时会有顾忌的。比如我,我就是一个羞于揭露自己的人,翻看我保存着的两百多篇文章,只有寥寥四五篇文章是表达自己情感的,即使有,大多数也没有发表。我没有公开地说出过我的骄傲之罪、贪婪之罪、迷色之罪、愤怒之罪、嫉妒之罪、贪饕之罪、懒惰之罪。我不敢写,我不敢,我怕自己赤身裸体地被人围观,我怕他认识了我的罪恶之后恐惧我。我不去看别人发短信,不听别人打电话,只是因为我同样也不愿,不敢让别人看到自己隐藏的无耻而同样不去窥探他人罢了。这也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我曾经一度不...能理解,道长为什么要写这种揭露自己思想的文章呢?为什么不轻轻松松地做个评论员呢?为什么如此无情地剖析自己呢?一个基督徒愿意把自己的罪孽倾诉给一个和自己的罪或者自己最深秘情感没有太大关系的神父,这我能理解——我们更易对一个无关的人说出自己的“悔意”。但敢于把真正的“自己”公开给大家,我无法理解。他不担心“他”看到吗?谁都知道,“他”是一定会看到的。      “真想不到我写的这点东西都会有人看,真感谢你。”      我明白了。这不是道长的客气,这本书道长不是写给我们看的。“秘学笔记”——私密之学的心得笔记,私密的东西是自己的,笔记也是自己的,也就是说道长在写的时候心中没有我们,道长心中真正的读者也许只有,“他”。“秘学笔记”像是一个悄悄话游戏,他向天空说出只有“他”才明白的话语,而所有人,我们,只能听着呼喊,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流着泪……      我似乎更不应该窥看这本《我执》了,这不是给我们的书,而是他写给“他”的日记,一百二十八天的日记;也是他写给“他”的情书,静止于时间的情书。      但我又舍不得放下“我执”,每当我喃喃自语,念起“我执”时,我不再是说着一个书名,而是袒露一种心境,一种每个人时常怀揣着的心境,想放又放不下的心境……      我想把这份心境送给他,扉页上写道:“这是一本不能窥看的书。”    [...] 阅读更多 ›
  •   同时读着两本书,《我执》已读得太久,终于在昨天今天过渡的时候读完了。今天又一鼓作气,把另一本《我所爱的香港》读完。 可惜的是,读书如我,在速度远不及他人,并且,对所读过的内容,亦说不出一二,仿佛如走马观花一般,甚至走马观花还仍可以留下美好的记忆,而我读书,留下了什么自己都不清楚。我不是一个敏感的人,对有大多事物都没有什么想法,有时有些想法,却只是想法,无法形成语言或文字。比如我常常想,只有在我不开心,绝望的时候,我才执着于星运,风水。夕爷有着相似的经历,我们同样不敢否定几千年来中国所留传下来的玄学,但是却愿意走出那道门,对于无关痛痒风水上的改造,我愿意,但是当于我的审美,经济造成冲突我更愿意选择后者。一直如强迫症般说一些关于鬼神的话,但其实又有什么用呢,有些……在心里留个底就够了。对于鬼神、风水,我是尊敬的,但正如林夕的态度:不敢不信,敬而远之。林夕猜办公室种仙人掌大概是用来挡煞的,我早有在写字台上放一株植物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想好要放什么,夕爷这么一猜,我便有想买仙人掌的想法,到在学校内卖这种小植物的地方,发现仙人掌大多种得东倒西歪,或者几株同时挤在狭小的盆内,一旁的仙人球却不是不入目的,于是,买了盆仙人球回来。我亦是林夕笔下的不求上进的人,不追求过分富足的生活,但显然,我亦不满足食能果腹,衣能遮体,我所向往的是能够达...到中等生活之外又可以有时间享受生活。有如那位高僧所说“在你得到之前,先问问自己所付出的代价。“奴隶一样的生活,即使获得了高薪,高职,名声,地位又能怎么样呢,回过头来,却发觉自己从未享受过这些得到的。对于《我执》,读到最尾,大概是有少许失望的,不是因为梁生自谦的话,不是因为是由一些专栏所拼接。却是因为有一些是虚构的,本来虚构的不应有什么,因为文学,难免有所虚构。或者只是看书的人过去执着,没能破执。读梁生的书,有很多东西没理解,我相信那些东西是需要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才可以读懂的,如我,除了学校的课本外没读过几本书的理科同学,显然想要读得懂有些困难。但是却发现了梁生的博学,并激发了我读书的乐趣。梁生讲的故事,时常引用名家,并由其真人,分析至其作品。于是我想看爱德华˙霍珀的画,想读享利˙詹姆斯,想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情诫》……甚至想去恶补历史,去读文学。于是,接下来会,一本,接着一本。 阅读更多 ›
  •   感情细腻,与平时很不一样的感觉!
  •   因为是小哇读过的书,所以就想看看。
  •   喜欢梁文道的东西,里面有一种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责任心!
  •   我很喜欢的几本书,不错。
  •   梁先生的书值得读下,很好
  •   喜欢钟汉良对文学的品味!
  •   有些篇幅可能有些枯燥,但不乏亮点。可见梁文道的知识面之广
  •   文道的书 实在闲下来的时候看看
  •   梁文道的书一直以来都给我很独特的感觉。他的评论很是不错,值得珍藏翻看。在电视媒体越来越高科技的如今,还是希望更多的人支持纸质阅读。
  •   理性的光环下也有平凡人的爱恨嗔痴
  •   印刷清晰,正版图书。很满意。看完了。
  •   你读书,他们就爱读书了
  •   外观精美,质量上乘,推荐购买
  •   凤凰卫视嘉宾力作
  •      这本书,我想我可能看得太快了,这样几百上千字一篇的文集,或许应该偶尔泡完茶抿两口,看几篇,不急不慢,不紧不缓地少则一个礼拜多则一两个月将他看完了去,而我是一气呵成,一篇接一篇不停留的看完了,而由于每篇都太短了,常常导致我的思绪还在跟着梁文道的意识流与联想漂浮着,他就戛然而止了,然后又开始下一篇,然后又被迫降落,再下一篇,这样一直循环反复着,直到将这本书翻完,再加上很多时候很多篇幅梁文道在不断地挖掘着自己的内心,他的内心也常常在无意中像水一样浮动,最后我现在想起来,有一种意识流似的碎片阅读感。
      
       我一向是很怕别人过度挖掘自己的内心的,很多时候除却物质的东西,其它的东西都不太可靠,尤其是当你去苦苦冥想探寻的时候,它们要么就像毒蛇盘踞并虎视眈眈,要么就像泥鳅一样感觉似乎在你手中而你最后还是得眼睁睁看着它们溜走,加之探寻的太深,也就难免牵扯到人性,而你要知道,所有的人性都是经不起考验的。然后有一点奇怪的感觉确实,不管梁文道怎样拼命的描写自己最深处潜藏的感受,不管再怎样混乱的意识流,我都能感觉到其中的理性,感觉到这是由一个本质上理性的人写出来的感性感受。
      
       说实话,梁文道这本书,这样子每天都写一篇东西出来,坚持将近半年不间断,一定是一件劳心劳力的辛苦事,突然间想起来村上春树他最开始决定写作时,坚持强迫自己写一定数量的文字出来,话说回来,看看他这么多年的长跑马拉松就知道了,还真是不管是哪一行,尽管是写作卖文字,除却一定的天赋之外,也还是离不开一个勤字与一份坚持。
  •     很多故事,当我们认真的读完,当看到经历磨难的两人相遇,当看到最终隐没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当我们的视线再也不能延续下去。当我们知道故事真的结束了。都会有种惘然若失的感觉。故事都带有传奇性,故事从传奇最终回归到平凡的现实,回到不能让我们为之悸动的人生。或者还以着不为人知的情节发展着。但是它真的结束了。
       我看过很不错的书或者电影,当看完后,只能再次重看一遍。然后再次重看一遍。或者说,得到了很多东西,但却还想一直得到下去。但最终,还是结束了。于是,看的多的人便写自己的读后感。仿佛便是故事的延续。也仅此而已了。
      
       一些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最有感触,这些时候,我便也会动笔。因为有时候,看完了会有种什么都不想做的感觉。这或许就是还在贪求着得到什么。看这本书,让我想到的是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和事。其实很多时候都处在一种“我执”当中。
      书中这样说道:
      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我们是否一直在想着“我要成为怎样的人”,看着那么多励志的故事牵引着自己左摇右晃。却突然陷入了“我执”之中。那一个“我”,那一个代号。把人们的全部思想牵引了进去。我执,在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
        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如是说:“……很有性格特点,根据他的特点将他归类并不难(“他”“很冒失”,“很精明”,“懒惰”,等等),可我偶尔发现他的眼神里有时竟流露出这样的“纯真”(没别的形容词),以致我无论如何都得在一定程度上将现在的他和原来的他区别开来,与他的本性区别开来。在这种时候,我对他不作任何评论。纯真就是纯真,atopos是无法诉诸描述、定义和言语的。”
        这段话涉及西方情爱观念的核心:归类与不可分类。所谓归类,其实就是我们常常会被问到的:“你喜欢哪一类型的人?”似乎在我们爱一个人以前,首先爱的是一个类型,一种体相,一种性格和特质。这样的类型也许像柏拉图的“理型”,不存于此世,只能在脑海之中飘浮。然而,正如符合严格教学定义的圆形只存在于理念层面,世间却无一圆形真正完美一样;你若凭你喜欢的类型寻找,也终将一无所得;即使找到,有一天也必将发现他原来不是理想中的那个人。因为理想的类型,顾名思义,在理想的世界里面。
       看书会让自己惘然若失,但是否能破除我执,抵达心的彼岸?
  •     八月四日 禁欲
      
      很多人都知道“哲学”二字的希腊文本义是“爱智”(Philosophia),对智慧的爱慕。然而,这种爱是什么爱呢?
      
      在我的理解里面,它和我们曾经说过的pathos同根同源,同样是一种得不到满足的爱,因为对象永远在彼处,或许看得见,可是追不着,犹如夸父逐日。因此哲学教懂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谦卑,因为你虽爱慕智慧,但你永远得不到智慧,他总在你的掌握以外。故此,哲学家是“爱智之人”(Philosopher)而非“智者”(Sophist)。
      
      我一直以为在自己与自己所追求的智慧之间,不可有任何干扰,更不得玷污;以至于偶尔受人称赞“有学识”的时候,也会因感到不洁而苦恼。长此以往,遂诡异地养成了一种知识上的禁欲态度,总是想象有那么一天,我应孤身独处,把剩下的岁月全部用在一部典籍的校注之上。仿佛爱一个人,却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欲。对于知识与智能,吾人也不应滥情,随意张口就说:“我爱智慧”;反该默默地谦卑地爱他,自己构想那最终的完美结局。
      
      又是罗兰·巴特:“禁欲是自杀的一种改头换面的替代品。不因爱而自寻短见也就意味:下定决心不去占有对方。少年维特自杀的那一瞬间,本来大可以选择放弃对他的意中人夏洛特的占有欲:不是禁欲就是死亡(可见这是个多么庄严的时刻)。”
      
      然而,终究徒然。因为禁欲那种弃绝占有,任其自来自去的态度反而是欲望的极度扩张:不占有对方,却试图将对方一直默存心中。
      
      何苦?
      
      --------------------------
      
      九月十二日 他不是
      
      亨利·詹姆斯穷其一生以书写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少了颗心的男人,他的确不是。只是这颗心完全以潜能的状态存在,犹如种子,本来可以抽芽茁壮,生成大树,但他把这颗种子的所有活路一一切断。他有爱,不过没有爱人的能力。
      
      所以他是一个真正享受孤独的人,因为喜欢孤独的人必定也喜欢爱情;因为唯独在爱情当中,才能最圆满最深刻地体会孤独,而且这还必得是不可成就不会成就的爱情。就这么闭户独居,你不会感到孤独;但是在一个人的怀抱与自己的小房间之中拉锯,且终于舍弃前者回到密室,你的孤独才是完美的。
      
      在这个意义上,亨利·詹姆斯和一个四处拈花惹草的人其实是一样的;两具面孔,同一首级。永远寻找爱情的人并不渴求爱情。他总不满足,那是当然的,世上根本没有他想要的答案,也没有能够止住他渴欲的圣泉。他爱上一个人,然后伤害了别人或者伤害了自己,再随着环境给定的路线去寻找下一个人。他想在每一个人身上印证自己的孤独,在每一次恋情里细细品味寂寞的感觉。
      
      否则我无法解释这些所谓“浪子”的动机(“浪子”,一个被赋予了过多幻想,却终究俗滥可笑的意象)。并且,久而久之,他开始培养出战阵军犬的直觉。例如我的一个朋友,他在一份礼物上只用铅笔留言,为的是有朝一日对方可以轻易拭去,不留痕迹。在每一段关系的开头,他已预感到终结的模样,他永远在投入的同时抽离,在水乳交融的时候孤寂。
      
      “想象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春天来了,冬季还会远吗?
      
      --------------------------
      
      十二月一日 距离的消失
      
      我有一个朋友,他不用手机,甚至不接电话。找他永远只能找到电话录音机,而他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回电总在一天之后。为什么?他的解释是“我和所有人的沟通至少得间隔一日的距离”。原来在实时通讯的年代,他想勉力守护时间的神圣,哪怕只是一天。
      
      往日的爱情因为时间的间隔,总是充满了猜疑,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也因此需要人付出更大的信心与耐心。你想要的答案不能立刻得到,所以你只好相信,否则就会陷入惶惑之中,难以自拔。
      但是现在,有任何疑问,直接拨一个电话甚至发个短信就行了。假如一个小时以内没有回音,我便坐立不安;假如是一天,我便能确定没有回答就是她的回答。
      
      于是我们看不懂老电影,读不懂老情诗,我们不再懂得爱情了;因为时间不再长远古老,过去消失,存在的只是不同地点上的同时现在。
      
      喜造生词的维瑞里奥在谈及生态危机的时候提醒读者,不能只是顾及大气层的污染,还要注意“速度层”的破坏。“速度层”,dromospheric,来自希腊文的dromos,速度和奔跑的意思。所谓“速度层”,指的是人类运输与沟通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存在的场域。而速度层的破坏,维瑞里奥要说的就是“路径”的消亡。
      
      前人要从某地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发出一则信息,总要经过一段路径,在空间上呈现了两地的距离,在时间上表现了通达两地之间所需的度量。我族人类无论是认知世界、了解自我,还是建立关系,意识里都有这么一个外在世界的速度层,明白时空之庞大与限制。
      
      然而实时通讯却取消了这个物理世界的限制,就像广告常说的,“这是一个没有距离”的世界。没有距离,就没有路径;没有路径,也就没有出发点和目的地。我和他,没有距离没有分别,所以他消失了,我也是。
      
      --------------------------
      
      初读之下最喜欢的三篇。因为她分享的第一篇”禁欲“,于是和《我执》结缘。细想想道长讨论的主题:哲学、爱情、死亡、欲望、孤独、距离……都是自己曾经有所思考的。也许正是因此才感受到他温润的亲切吧。p.s. 第二篇倘若正确,那么我真是个喜欢孤独喜欢爱情的浪子,被禅师一语言中。也罢,此生所为,不过是将名字写在水上。
  •      在读这本书之前梁文道给我的印象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哲学行者、一个思想者、一个理智到不被书中的情感所左右,能够单纯从书的内容去评价一本书的书评人,他在报刊、电台、电视台里出现,传播着属于他的理性和知识,在我的印象里他绝对和“感性”、“柔软”、“悲伤”……这些词沾不上边,他是一个公众人物,一个睿智与理性的存在。而这本书里却写满了关于他的执念,原来他也在理性与感性的天平之间不停的拉扯着,原来他并不是像他的光环那样一直理性而睿智着。
      
       曾经有一个互通信件的佛学院僧人在信里对我说:人生中万般苦恼皆源于“执念”,你所执著的就是你苦恼的源,如果能放下这些执念那么就等于放下了这万般苦恼。只是人这一生谁真的能放下这些呢?理性如梁文道亦都如此,当读到他笔下的他所执著和难以放下的这一切时,着实让人无法平静,原来纵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却也难逃这些执念所带来的苦恼啊。
      
       在读这本书时,我一度很是低落,仿佛太阳突然躲入了阴云,留给整个世界一个孤独而阴暗的身影,望着那样的身影很难不压抑。所以我用了很长时间来读这本书,每天四则不敢再多,因为每一则都让我感受到他那深陷在阴暗中孤独的背影,他如此安静亦如此平静,可是在那字里行间,我却能非常确定他被遗弃在那由许多阴暗所组成的世界里,以至于这样的阅读思绪无法抑制的牵连到自己。他的焦虑、他的失去、他的疼痛、他的忧伤、他的爱欲、他的节制、他的忏悔……仿佛一场艰难的修行,每一个字都仿佛身体上的一条伤疤,就算早已愈合,却永远都无法忘记来自这条伤疤的痛感,
      
       每个人心中也许都有一个感性与理性的天平,很多纯粹的人把砝码放在感性的这一端,一味的用自己的感受去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计后果,不管未来,不去思考,他们忠于自己的心,却不被人理解,而有一些人用思想去计算一切,把砝码压给理性,用一长串数字和长篇的方法论埋葬自己的心,他所有的决定都有理论的支持,他从来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更多的人则在这个天平中间摇摆和挣扎,因为爱情,因为梦想,因为未来,这些挣扎让他们成长,他们有的人投身到理性的那一端,有些人却掌握了把握平衡的奥义,在感性与理性之前游刃有余,即无愧于心亦无愧于人生。这本书里记录了属于他的挣扎,在那寄托于情感的文字里,满是他感性的印迹。
      
       他用平静的语调在书里解剖自己,那看似不带情绪的描述里隐藏着一种深思过之后仍然挥之不去的忧郁,这让他注定无法站上理性的天平,注定摇摆在这座天平的两端,孤独的盘旋,他理智的处理着自己的脆弱,却忧伤的看着那处理之后的残片,他理智的解释它们,却又无法平静的抛弃它们,他游离在安静的夜晚,在早晨阳光染亮天空时睡去,他小心的忏悔自己的罪过,又冷静的收藏着自己的小心……而这一切全都是他的执念,一个在理性与感性的天平间孤独修行的思想者的执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