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读本(大学卷)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1日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姜涛(编选),钱理群 洪子诚(主编)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前言

奉献给读者的这套《诗歌读本》,共分六卷:《天籁之声——学前(0-6岁)卷》,《成长之歌——小学(7一12岁)卷》,《生命幻想曲——初中(13-15岁)卷》,《心中的诗——高中(16一18岁)卷》,《诗道寻踪——大学(19-22岁)卷》(此卷读者可含大学毕业以后的青年人、中年人),《憩息诗乡——老人(60岁以后)儿童(7-12岁)合卷》。读者不难看出我们的“雄心”:《诗歌读本》的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我们的编辑理念是:“让诗歌伴随一生。”读者自然要问:你们为什么要编这样一套书?你们如何编这套书?我们的编辑灵感,来自中国的“诗教”传统。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许多民族,特别是希腊、印度这样的古老民族,都有一个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按我们的理解,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大的方面说,也是更接近本义的,就是要以诗来管理、教化社会,以诗治国。这就是《诗大序》所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这里有一个核心的治国理念,即对人心、民心、民情的重视。观人心、民心、民情的最好途径,就是听其声,所以又有“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之说。这就是所谓“诗可以观”的功能。按儒家的理念,诗的最大功能还是对人的精神的引导、教化,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也就是要通过诗歌的吟诵,发泄不满和悲苦,使情绪得以平复(“诗可以怨”),然后,通过诗的移情兴发、潜移默化的作用,涵养人的中和之性情(“诗可以兴”),由个人心灵的净化、性情的温柔敦厚,进而发展为人与人关系的融合,弥漫于家庭、社会以至国家,就可以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与和谐(“诗可以群”)。对这样的儒家的以诗治国观,历来是有不同看法的,也有尖锐的批评,这里不作讨论。我们注重的是其中的一个合理因素,即对人的心性、内在精神世界以及人伦关系的重视,强调诗歌对提升、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移风易俗的作用。由此,我们想起了人们已经熟知的“人诗意地栖居”的理念,这样的联想大概是有道理的。一位中学老师对这一理念作了这样的阐述:“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首先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生活在一个世俗化的世界里,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丑陋和污浊的世界里。但这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每一个人还拥有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位老师说,“为了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阅读诗歌的“第一条理由”(马小平:《走近诗歌》)。这自然是有感而发:今天的中国,人的情感的沙化,趣味的粗鄙.精神的沉沦,心灵的扭曲,人伦的丧失,人际关系的冷漠,都已十分严重,构成了真正的民族精神危机、社会危机。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作为普通的教师、学者,普通百姓,总体上会有无能为力之感;但我们还可以“救出我自己”,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我们至少可以在自己和周围的小圈子里,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诗意的生活”。这绝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恰恰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精神失落的现实的补救。而要创造有意义的诗意的生活,最重要也是最简捷的途径,就是阅读诗歌。

内容概要

  大学和大学以后阶段的诗歌读者。大都本身就是诗人或诗歌研究者。他们对诗歌有一种迷恋和探索热情,因此,本卷的定位是:“诗道寻踪”。从表面上看,似乎更偏向于对“诗”本身的理性思考,所展现的是“诗歌在现代社会的位置及诗歌文化的多个侧面”。但诗的背后,仍有人,人的精神世界;诗学所要追问的,最终是诗道,人之道。它涉及精神与身体,个体和社会、历史,语言和人的思维,古与今,中与西,以至纯与不纯,小与大,自由与规范,少数与多数等社会、历史、美学、哲学问题。如本卷编者所说:“读一首诗,同时也是接近一种生活方式和想象方式;理解诗歌的目的,最终在于理解自我,理解那洋溢在语言之中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创造力。”——这样,对诗的理解,又回到最初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与创造:这也是诗教的本质。

作者简介

姜涛,1970年代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出身,后因写诗早早“弃工从文”,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也间或从事当代诗歌的批评,著有诗集《鸟经》,研究专著《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等。

书籍目录

总序:让诗歌伴随一生(钱理群)写给本卷的读者第一单元 “纯诗”与“不纯”的诗 雨后(穆木天) 四月与沉寂(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雨中的马(陈东东) 美国诗歌(路易斯·辛普森)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S.艾略特) 何谓“纯诗”(梁宗岱) 不纯诗问题(赵毅衡)第二单元 诗歌中的“小”与“大” 三年以后(保尔·魏尔伦) 日子(北岛) 懂事年龄(顾城) 鹰·雪·牧人(昌耀) 沙子(戈麦) 南方(豪·路·博尔赫斯) 魏尔伦笔下的“小东西”(哈罗德·尼柯孙) 诗与感觉(朱自清) 两类不同的诗人(维·阿莱桑德雷)第三单元 用身体来思想 我歌颂肉体(穆旦) 夜步十里松原(郭沫若) 石榴(保尔·瓦雷里) 丽达与天鹅(雄廉·巴特勒·叶芝) 风景(辛笛) 来访(奥克塔维奥·帕斯) 我读着(多多) 肉感与思想结合的诗人(唐浞) 像闻玫瑰花一样感受思想(T.S.艾略特)第四单元 “及物”的想象 秋颂(约翰·济慈) 西班牙(温斯坦·休·奥登) 三棵树(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天安门(闻一多) 来自写作的边境(谢默思·希尼) 诗歌是一种“伪陈述”(瑞恰慈) 诗如何对应于现实(谢默思·希尼)第五单元 从“立法者”到“炼金术士” 自己之歌(节选)(瓦尔特·惠特曼) 信天翁(波德莱尔) 我坐在窗前(约瑟夫·布罗茨基) 纪念碑(江河) 傍晚穿过广场(欧阳江河) 祖国(或以梦为马)(海子) 秋(海子) 写作(韩东) 诗人是未经公认的立法者(雪莱) 一类诗人的消失(程光炜)第六单元 新诗的自由与规范 十四行二十七首(节选)(冯至) 秋之色(林庚) 我的记忆(戴望舒) 致敬(节选)(西川) O档案(节选)(于坚) 自由诗与自然诗(林庚) 新诗应该是自由诗(废名)第七单元 一首诗从另一首诗里诞生 穆旦《诗八首》与杜甫《秋兴八首》(王毅) 附:诗八首(穆旦) 秋兴八首(杜甫) 尺八的故事(吴晓东) 一种天教歌唱的鸟(节选)(江弱水) 附:致云雀(雪莱) 一首诗的意义只能是另一首诗(哈罗德·布罗姆)第八单元 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废名《十二月十九夜》解读(孙玉石) 大地上必不可少的安琪儿(节选)(唐晓渡) 附:坛子的轶事(W.史蒂文斯) 命名的分裂:读商禽的散文诗《鸡》(欧阳江河)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孙玉石) 现代汉诗的历史处境(奚密) 少数与多数(奥克塔维奥·帕斯)第九单元 中西诗歌之间 翻译与新诗成立的纪元(王光明) 歌德《浪游者的夜歌》的几种译文(屠岸) 庞德的《刘彻》与《落叶哀蝉曲》(姜涛) 附:《落叶哀蝉曲》的英译与改写(郑树森) 中西山水诗的比较(叶维廉)

章节摘录

新批评派几乎是全体一致地反对“纯诗”说,无论是哪一种“纯诗”,因为这与新批评关于文学作品构成的基本思想相悖。新批评派反纯诗论最全面的论述,是一九四二年罗伯特·潘·沃伦的演讲稿《纯诗与不纯诗)。沃伦指出:各种纯诗说实际上标准不一,除了勃瑞蒙以音乐为指归的纯诗论外,凡是“多少强制性地把诗中的某些因素排除在外”的理论都是纯诗论,不管有没有挂纯诗牌子。沃伦指出:“纯诗想成为纯粹完整的诗,必然把任何调节性的、抵触性的成分排斥出去,这些成分中最主要的是概念与思维”;而真正的杰作“应当把思维活动带到诗的过程中心”。因此,“任何人类经验都可以人诗,而诗人的伟大成就取决于他掌握的经验的广度”。沃伦的结论是:“诗歌本质上不属于任何个别的成分,而是取决于我们称之为一首诗的那一整套相互关系,即结构。”沃伦举莎剧为例,他说罗密欧恋爱如痴如醉,达到了“纯诗”境界,而莎士比亚反纯诗,他用罗密欧的朋友茂丘西奥的下流笑话,用朱丽叶提醒罗密欧别用月亮名义发誓,用奶妈警告时间不早的呼喊,使这段貌似浪漫味道十足的戏保持“不纯”。而“不纯”才是“现实主义,巧智和形式的精妙复杂”。因此他提出一个口号:诗人最要紧的事是“与罗密欧的朋友茂丘西奥达成协议”。这意思是说诗人千万不要一厢情愿,搞理想化,作品内应当听到“自我批评”。

编辑推荐

《诗歌读本:大学卷》:体悟世间最美的吟唱,为了一种诗意的生活,让诗歌伴随我们一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诗歌读本(大学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老师推荐的数目,诗歌的选择,十分的适合快速阅读,精简时间,精品才是阅读的精髓
  •   诗歌什么的还是很喜欢的。
  •   诗歌普及读物
  •   现在读诗的人很少,诗给人一种修炼,陶冶
  •   人生如是 如诗
  •   孩子有小学卷,这本留待后用。
  •   似乎在为自己补上大学里的某些课程似的,读到这样的书总是很轻松很开心。
  •   很独特的选本。用心良苦,编排方式极具匠心。旁征博引,似乎信手拈来,浅近而平易的寥寥数语,却总能传达出大家最深刻的思索。
    钱理群和洪子诚,都是我最喜欢的学者。
  •   学生读不错的,还有赏析,老师也可作课外知识扩充
  •   这个很好。
  •   内容可以,纸张欠好
  •   不深不浅,正合适
  •   书的质量很好,感觉很温馨!
  •   相信钱理群先生,相信诗歌,读诗吧,证明自己还在呼吸。
  •   大学卷的定位是“诗道寻踪”,偏向于对“诗”本身的理性思考。
  •   比较粗浅了……适合中学生或刚接触诗歌的人吧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书都很有保证 爱
  •   好书。读了有点心得。
  •   嗯,还行!
  •   理论偏乏味 诗歌选得并不富有价值
  •   启迪思想,不错。
  •   我买来自己看看,内容一般,作为一个只是闲了爱读读诗的人,这本书对我没什么帮助
  •   甄选的诗歌及详尽的阅读提示 非常好
  •   读诗,不能浮躁,深入其意境,方可净化我们的心灵。
  •   早就该出这样大家写的普及性的书了
  •   作为当代诗歌的入门是很好的选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