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路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作者:戴斌 著  页数:207  字数:155000  

前言

今年仲夏之际,好友戴斌先生将一部即将付梓印行的书稿寄我,嘱我赠数言以为序。虽然此前也曾应人之邀作序,但盖不出学术之范畴。而此番是要为戴斌君一部有关学问心性的随笔作序,终于令我颇费踌躇。套用曾巩的一句话说:“予之知君,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又且以戴斌君在旅游学术界的影响而言,可谓“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戴斌相识十数年来,过往频频,于觥筹交错之外,每当论及学问人生之事,亦颇有会心知意之妙。正是这种情感关系和身份顾虑,使我倍感此序之难为,于是也就拖延至今。    细读戴斌的《语·路》,感觉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而且这感觉颇不同于读他的学术作品。这些随笔往往洋溢的是恣肆潇洒之情,传达的不乏旷达深邃之意。我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每每在心中画上几个问号:从筹建并领导中国旅游研究院走向逐步成熟的不俗事功,到这部作品所流露的婉转曲折、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哪一个更能作为戴斌君的存在性标志呢?是不是每一番事业成就的背后,都铺垫以个人心性上的某种代价或埋没呢?这后一种情况在学、政尚可统一的古代已不乏其例,而在当今的政治环境和学术风习当中,是否已成必然的常态了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许不一定是戴斌君作品中直接透露出来的信息,却成了我这先睹为快的读者不时在脑海中浮泛的古怪念头。这也许是因为,我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大脑是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思想在随之翱翔飞举,情感在随之激荡回旋。所以,即使类似上述这些问题一时还不能求得答案,但我已经要感谢这部书稿所给予我的思想启发了。这也许就是一部好书的魅力所在!    既然是一部好书,何不相邀读者诸君共同欣赏,而我多言又何益!    是为序。    谢彦君    2011年11月11日于大连灵水湖畔

内容概要

《语路(旅游学术随笔集1)》是戴斌同志一部有关学问心性的随笔集。
细读《语路(旅游学术随笔集1)》,感觉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而且这感觉颇不同于读他的学术作品。这些随笔洋溢的是恣肆潇洒之情,传达的不乏旷达深邃之意。从筹建并领导中国旅游研究院走向逐步成熟的不俗事功,到这部作品所流露的婉转曲折、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哪一个更能作为戴斌君的存在性标志呢?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大脑是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思想在随之翱翔飞举,情感在随之激荡回旋。

作者简介

戴斌(1967—),经济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全国旅游饭店星评委国家级检查员。担任《中国旅游饭店》等专业刊物编委,多家大型饭店管理顾问和独立董事。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0余部,主持各级各类研究课题30余项。2004年入选“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百人计划”。

书籍目录

语者·论者·学者
夜歌,或者想起驿站
快乐的和寂寞的
文华的味道
小说的世界与旅游的现实
花样年华,或者非现在的旅游
走在理性与感性之间
那些远去的歌声,还有麦田
一边听,一边回忆
边缘的状态
穿行在十面埋伏中的风一样的日子
寻找乌金贝隆
独自夜奔的“行者”与“他者”
可可西里的冷山
梅花三弄
面朝大海的黎明
画出来的传奇
那些花儿的欢颜
写在秋的边上
当秋天经过的时候
有雪漫天飞舞的旅程
书生意气总关情
想念远行的日子
遥想桃花绽放的校园
随风逝去的芳华
人间四月天
色彩·五月
六月,在南方
穿越历史的冰冷的温暖
民歌
苦夏
天凉好个秋
此情可待成追忆
想象春天的冬季
乌镇,枕水的人家
化蝶的江湖
木瓜燕
听风
月光之外的城市
云破处
万水复千山
梦里的红妆
离歌
开往未来的地铁
八千里路云和月
知了
陌上花开
阳光下那些远去的背影
听听,那水声
霜叶红似二月花
无梦的徽州
一轮明月
初霁
叶落花开
笑傲江湖
唇齿之间的故乡
千古侠客原是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除了文献综述和逻辑推理外,论者选题的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就是实践。这里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践一一要想不被别人认为是“在黑板上画供求曲线、在白纸上做智力健美操的旅游学家”,你就必须到旅游市场上去观察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地居民的行为,就像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写《乡村中国》那样去下笨工夫解剖一个小村庄居民的生活,就像科斯写《企业的性质》那样利用几个月的时间从电话号码簿上寻找存在业务关联性的企业并一一走访。正是由此出发,我在对近几年的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搜索时,比较推崇刘赵平先生的《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就是因为我知道他扎扎实实地在野三坡做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田野调查”。实践的另一个含义是论者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旅游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在国际范围内,勇于实践自己的旅游学理论的论者也是不多见的:检验和操作的复杂性就足以让太多的论者在“实践”面前止步不前,并转向“理论”层面、陶醉于自圆其说、自成体系中。但是从长期来看,“实践”却是论者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维度之一。 作为论者,最初的层次是对某一特定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开放的、竞争的,还是封闭的、垄断的。在这一阶段,只需要应用別人已经证明的相关命题即可。更高一个层次的论者必须形成自己领域内特有的“命题”,如旅游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旅游的本质、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其演进方向等。第三个层次的论者的任务是把相关的命题抽象成“理论”,或者如黑格尔所说的“概念的展开”。这些“理论”最终会形成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旅游学术领地。最高层次的论者的追求的目标则是“体系”一一从概念、命题到理论的梳理与创新。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体系”的构建者,是对一个旅游教育从业人士的最高激励。

编辑推荐

《语•路:旅游学术随笔集1》洋溢的是恣肆潇洒之情,传达的不乏旷达深邃之意。作品中所流露的婉转曲折、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代表着作者学术上的索求,读者情感也随之激荡回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