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善良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常怀林  页数:209  字数:17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和合故而能谐”,中国自古以来就奉行“和合美满”的“善”文化理念。“推己及人,怀柔远人,崇德抑武”的精神,无不体现出中国人对于“
善”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由于近代工业化文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导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这就要求古老的中国在传承历史文化和面对当前发展阶段现实的情况下,整合古老的文化体系的优良传统,并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推广“善”文化,重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共存关系,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是创建现代化文明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中国影响力的当务之急。
常怀林编著的《中国善良(慢品善文化)》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顺序,拟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从整体上讲述“善”文化的历史渊源,方便读者对“善
”文化的界定和缘起有初步的概括性认识。第二章将通过“延续文明、稳定社会、增进交往”等三个方面对“善”文化的作用做一简要概述,并举出古今中外相关实例加以佐证。第三章通过对节日、民俗、艺术、人际交往等方面所包含的“善”文化内容的评述,引导读者从生活中自觉地去发现“善”
,寻找“善”,继承“善”。第四、五两章内容通过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包括正面和反面的)的整理分析,对“善”文化的现状和继承情况做出反思和展望。
《中国善良(慢品善文化)》通过对“善”文化的继承和重建,我们希望可以摒弃社会上部分人群的浮躁,使人们心态趋于理性。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将中国塑造为“开放,包容,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的”
谦谦君子之邦。

书籍目录


全书内容提要
第一章 “善”文化溯源
第一节 “善”的文字学内涵
一、汉字中的文化信息
二、“善”的文化定位
第二节 “善”思想的古今流变
一、上古“善”文化起源
二、春秋战国时期善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关于“善”文化的神话传说
一、古代神话中的“善”
二、图腾崇拜中的“善”
三、佛教故事中的“善”
四、传奇故事中的“善”
第四节 我国古代家庭的道德教育
一、学前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二、儒家所提出的社会道德教育体系
三、古代道德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四、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
第二章 “善”文化的作用
第一节 中华文明的长命锁
一、“熟土可依,远土不亲”——中华文明强大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二、“中庸之为德也”——“中庸之道”对中国人人格的塑造
三、“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善治思想的功与过
一、水的启示——老子的“善治”思想
二、“大同之梦”——儒家对“善治”思想的继承和实践尝试
三、“走出桃花源”——“善德政治”的局限性
第三节 外能安邦、内能定国的“善”
一、中国历代的“休养生息”政策
二、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
三、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三章 生活中的“善"文化
第一节 “每逢佳节 倍思亲”——中国节 日中的“善”
一、“万里笙歌乐太平”——春节
二、“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
三、“惊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端午节
四、“人情似故乡”——重阳节
第二节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国民俗中的“善”
一、“父母在不远游”——尊祖孝亲的民俗传统
二、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仪式
第三节 “圆融,统一”——中国艺术作品中的“善”
一、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善”
二、“千山万水总关情”——书画艺术中的“善”
三、音乐作品中的“善”
四、园林建筑中的“善”
第四节 “相逢何必曾相识”——人际关系中的“善”
一、凡事要掌握尺度
二、处世要避免过激和片面性
三、要过有张有弛的生活
四、虚怀若谷地与人相处
第四章 社会诸现象初探
第一节 给我一个幸福的家
一、“丑娘不丑”——温情戏走俏的社会启示
二、“常回家看看”——“空巢老人”现象的社会启示
三、“白首持家”——“啃老现象”的社会启示
第二节 墙里开花墙外香一现代社会国学热的社会启示
第五章 “善”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 不抛弃,不放弃(“善”的救助机制)
第二节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善”的传递机制)
一、但愿君心知我心
二、“善良”有价
三、心中的圣火永不灭
第三节 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志愿者在行动
一、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我们替祖国张开双臂
第四节 “同—个世界,同—个梦想”(“善”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一、大地与海洋的交响
二、同在一片蓝天下
三、让传统走向世界

章节摘录

版权页:6.以“礼”为参照规范道德言行儒家“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不是没有准信、没有原则的,他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礼”。孔子在《礼记》中明确地把“中”的标准规定为“礼”,将“礼”作为裁定社会人世的准则,通过礼,将世人的言行归于“中”。因此,“礼”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者希望通过“礼”约束民众的行为,平衡人的个性,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自觉、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礼”中所倡导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勤劳致富、舍生取义、爱国爱家等思想构成了一种强大的伦理力量,约束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言行。7.以“和而不同”的原则发展人际关系《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就是指追求事物的相互补充和谐统一,而不是毫无原则地趋同附和。孔子所主张的“和”的理想境界,强调事物的统一和谐与协调发展关系,而小人的“同”就是一味沟通、盲目附和。当今时代,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互相交汇的时代。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融入群体,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协调好与周边人们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集体亦离不开所依附的环境,而中庸思想正是维系人际关系和团队建设的重要学问。在哲学上,和谐的本质就是质与量的统一,事物只有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和谐。和谐不是孤立事物的和谐,而是整体的和谐。在中国善文化传统中所提到的“和”,追求的就是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保持事物在“质”上的相对稳定,获得整个系统的发展,是整个中庸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上,中庸思想发挥着理论和实际的指导作用。

编辑推荐

《中国善良:慢品善文化》编辑推荐: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唤起每个中国人心中自省的力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善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本书很好,就是收到的时候封面上有圆珠笔划了的痕迹!
  •   好评,很好,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