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军梅,谢晓娟 编  页数:240  

前言

  财政与金融是财经类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国家教委所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因此,财政与金融这一课程在财经专业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国际经济格局又有新变化,国内财政金融领域的政策也在不断深入推进。本着教材要反映财政、金融领域最新动态的宗旨以及适应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的需要,顺应普及财政、金融知识的社会需要,我们编写了《财政与金融》这本教材。  本教材注重财政与金融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吸收财政与金融改革实践的新成果,反映财政与金融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在编写过程中力争使教材突出几个特色:  1.基础性。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财政篇,包括财政基础、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税收原理与现行税制;下篇为金融篇,包括货币与信用、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全书系统地介绍了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业务,知识涵盖面广,结构上体现了完整性,内容上体现了基础性。  2.实用性。本教材从使用对象的专业培养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基础的实际情况,在内容选择上不求高深,但求能用、够用、适用和实用,同时吸收了许多新知识和新案例,使教材更具先进性。  3.职业性。本教材突出和强化以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为重点,在教材每章的前面都设计有先导案例,每章后附有思考与练习、专门的实训项目以及本章的知识体系,从而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总结,同时可以把突出和强化职业性落到实处,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4.通用性。本教材在理论讲述方面言简意赅、脉络清晰;在表述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以简洁、通俗易懂的形式,对知识点予以介绍和剖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加轻松和快乐。同时充分考虑到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和尽可能的系统性。本书既可作为高校财经类及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在职财政、金融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用书或者非财经类专业作为选修课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此外,本教材在形式上也具有新颖独特的特点,设有先导案例、章中案例、关键名词、本章知识结构图、实训项目等。  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教师,均为多年来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在编写的内容上较有针对性。

内容概要

  《财政与金融》注重财政与金融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吸收财政与金融改革实践的新成果,反映财政与金融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全书系统地介绍了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业务,知识涵盖面广,结构上体现了完整性,内容上体现了基础性。主要包括上下两篇,上篇为财政篇,包括财政基础、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税收原理与现行税制;下篇为金融篇,包括货币与信用、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财政与金融》由长期从事现代财政与金融研究和教学的主讲教师编写,内容先进翔实,案例贴近实践,突出强化职业性,形式新颖独特,针对性强且通俗易懂。  《财政与金融》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及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在职财政、金融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用书或者非财经类专业作为选修课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上篇 财政篇第1章 财政基础1.1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1.2 政府与市场1.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第2章 财政支出2.1 财政支出概述2.2 购买性支出2.3 转移性支出第3章 财政收入3.1 财政收入概述3.2 债务收入3.3 政府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第4章 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4.1 国家预算概述4.2 预算外资金与税费改革4.3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第5章 税收原理与现行税制5.1 税收概述5.2 流转税类5.3 所得税类5.4 其他税类下篇 金融篇第6章 货币与信用6.1 货币与货币制度6.2 信用与利息第7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概述7.2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及业务7.3 货币政策目标7.4 货币政策工具7.5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第8章 金融市场8.1 金融市场概述8.2 货币市场8.3 资本市场8.4 外汇市场8.5 黄金市场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9.1 商业银行概述9.2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9.3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9.4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第10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10.1 金融信托10.2 融资租赁10.3 金融咨询10.4 保险10.5 证券投资第11章 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11.1 国际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11.2 国际收支11.3 外汇与汇率11.4 国际金融体系

章节摘录

  上篇 财政篇  第2章 财政支出  2.1 财政支出概述  2.1.1 财政支出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1.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历史趋势。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财政主要执行维护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政治职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很少有所作为。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日益发展,政府活动范围及其职能的相应扩大,特别是随着市场失灵弊端的日渐显现和国家宏观调控功能的不断强化,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变得更加明显。如英国1900年的公共财政支出为2.8亿英镑,1984年达到1463亿英镑;美国1890年公共财政支出约为8亿美元,1980年达到8960亿美元。我国1978年的财政支出为1122.09亿元,2006年则突破40000亿元的大关。可见,财政支出的绝对量在不断增长,目.增速较快。  在绝对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世界各国财政支出的相对量(财政支出/GDP)也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世纪初各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1O%,而到20世纪末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30%一40%。在实际经济分析中,相对量指标更能反映一国的财政支出规模的状况。  2.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通常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额。它可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年度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的总量。相对量指标是指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其中,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财政支出的实际规模。因为它能反映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便于国际比较。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结合当今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经济因素。这主要是指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政府要为经济发展提供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水利工程、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的投资。这些投资必将导致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仍在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于私人投资的补充。这一时期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问题日趋突出,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财政支出更多地转向弥补市场失灵和克服市场缺陷、加强政府干预方面。这时的财政支出结构虽然有变化,但支出规模不会缩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财政与金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