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斌,刘武 主编  页数:286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对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经济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计算机已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修课,而且是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它将为后续的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毕业后从事某种职业提供了工具,它在培养技术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人才培养的特点,编写了这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  本书力求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力求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进行完美结合;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易学实用,特别注重对操作技能的训练;旨在培养计算机思维,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考虑到大多数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计算机,渴望能进一步深入、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因此本书在内容上,增加了一些计算机操作技巧,确保理论与实用结合、基础与提高兼顾。  本书还兼顾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并附有配套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验与习题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的能力。  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斌、刘武、杨志文、徐照兴、夏贤铃、胡群英、刘海、魏娟、林琛、赵德福、朱芳老师,并由王斌、刘武老师担任主编;夏贤铃、徐照兴老师担任副主编。本教材由王斌老师统筹,刘武老师校对,杨志文老师主审。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所有人员都是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线专职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对高职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书中不少内容就是针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对计算机初学者的思维习惯和特点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应试方法也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律,对应考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用书。

内容概要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根据编者多年一线的教学经验并总结各高校的经验,以“够用”和“实用”为中心编写。并对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具有指导意义。本书共7章: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2003基础应用、Excel 2003基础应用、PowerPoint 2003基础应用、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常用工具介绍。本书附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和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便于读者学习。同时提供配套上机指导教材,方便读者练习。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也可以作为培训班的培训教材和计算机初学者的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1.2 计算机的特点  1.1.3 计算机的分类  1.1.4 计算机的应用 1.2 计算机入门  1.2.1 计算机系统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1.2.3 计算机工作过程  1.2.4 操作系统  1.2.5 计算机语言  1.2.6 语言处理程序  1.2.7 应用软件 1.3 个人计算机入门  1.3.1 个人计算机发展  1.3.2 个人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3.3 个人计算机基本结构  1.3.4 个人计算机基本组成 1.4 多媒体计算机入门  1.4.1 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  1.4.2 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1.4.3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 1.5 计算机病毒  1.5.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5.2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1.6 数制与编码  1.6.1 关于数制的几个概念  1.6.2 常用数制介绍  1.6.3 数的二进制表示和二进制运算  1.6.4 各类数制间的转换  1.6.5 西文字符的编码  1.6.6 汉字及其编码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2.1 Windows XP简介  2.1.1 Windows XP概述  2.1.2 Windows XP基本操作  2.1.3 运行和退出应用程序  2.1.4 Windows XP的帮助系统 2.2 磁盘及文件管理  2.2.1 磁盘操作  2.2.2 文件及文件夹操作  2.2.3 资源管理器  2.2.4 回收站操作  2.2.5 实例 2.3 Windows XP设置  2.3.1 桌面设置  2.3.2 “开始”菜单设置  2.3.3 区域与语言选项和日期、时间设置  2.3.4 安装和删除字体  2.3.5 卸载应用程序  2.3.6 添加打印机  2.3.7 文件夹选项对话框设置  2.3.8 查看系统属性 2.4 Windows XP实用工具  2.4.1 剪贴板  2.4.2 画图  2.4.3 记事本  2.4.4 写字板  2.4.5 音量控制  2.4.6 运行DOS程序  2.4.7 计算器第3章 Word 2003基础应用 3.1 Microsoft Office 2003中文版简介  3.1.1 Microsoft Office 2003新功能简介  3.1.2 Microsoft Office 2003的组成  3.1.3 Microsoft Office 2003的安装 ……第4章 Excel 2003基础应用第5章 PowerPoint 2003 基础应用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 第7章 常用工具介绍

章节摘录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ENIAC是为计算弹道和射击而设计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每秒钟能完成5000次加法、300多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ENIAC有几间房间那么大,占地170平方米,使用了1500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重达30多吨,每小时耗电150千瓦,耗资40万美元,真可谓“庞然大物”。至今人们公认,ENIAC的问世标志了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1946年美国人成功地制造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至今,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如下4代。  1.第1代为电子管时代(1946-1958年)  第1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而且内存储器容量也非常小(仅为1000~4000字节)。第1代计算机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因此使用上很受局限。  2.第2代为晶体管时代(1959-1964年)  这一代计算机以半导体晶体管为主元件,其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大为提高。与第1代计算机相比较,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功耗小、速度高、功能强且可靠性高。使用范围也由单一的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等其他领域中。  3.第3代为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年)  所谓集成电路是做在芯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是用特殊的工艺将大量完整的电子器件做在一个芯片上,其集成度可做到将几千个晶体管封装在一个仅仅几平方毫米的晶片上。与晶体管电路相比,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功耗都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逻辑运算功能和可靠性都进一步提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