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怎么办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崔建霞 编  页数:208  字数:26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七个怎么办——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基本思路,是针对当前困扰人类特别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七个现实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回应,包括生态危机、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发展不同步、经济危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人自然而诗意地生存、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等问题。对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本书的七个问题可归纳为四条线索。  1.人与自然  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席卷全球,直接危及人类和自然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各种“救世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建构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模式。沧海横流,大浪淘沙,在人们苦苦寻找新的批判工具以解释生态问题社会根源的十字街头,一直被国际学界忽视甚至否定的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特有的社会批判视角和辩证思维方法,此时受到东西方的普遍关注,基本肯定和积极评价成为一种思维潮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热再度抬头。在回归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科学研究基础上,西方学者发现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内固有着生态观点,生态问题至少是一个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附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对绿色问题即环境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显现出当代性的力量和魅力。由此,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相关的词汇或思潮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都成了“显学”,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但在美国著名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福斯特看来,目前国际学术界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认识是非常肤浅和零碎的,并没有系统和深刻地把握其根本。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题是针对当前困扰人类特别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七个现实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回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发展不同步问题、经济危机问题、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人自然而诗意地生存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多元化社会思潮的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问题。本书的特点是将理论的前沿性和现实的重大性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阙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本书适合高等院校哲学类、经济类、政治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的专业人员。也可供党政干部、公务员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否有生态理论  (一)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有与无的争论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认知与“建构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一)承认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反对无视人类主体性的极端自然主义和非功利主义  (二)坚持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反对人类绝对至上的人道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想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一)“自然的人道主义”思想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导引  (二)“人的自然主义”思想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原則第二章 社会发展的和谐问题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社会发展难题的破解 一、问题:现代社会发展难题与西方学者的发展新范式  (一)现代社会发展难题: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发展不同步  (二)西方学者对现代社会发展难题起因的分析  (三)西方学者针对现代社会发展难题所提出的发展理论新范式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转向与社会发展现的革命  (二)资本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经济哲学视阈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对西方发展理论新范式的审视  (二)问题破解:科学发展现的方法论第三章 经济危机的问题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一、经济危机的表现、新特点及西方政府的应对措施  (一)经济危机及其表现  (二)当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三)西方政府的应对措施 二、西方对经济危机本质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方学者对经济危机的解释  (二)西方学者存在的问题 三、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观点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二)虚拟资本过度扩张是导致经济危机更大规模爆发的原因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使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际传染性及其双重影响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是否会发生经济危机  (二)正确认识我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三)我国如何防范经济危机的发生第四章 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问题怎么办——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  (一)效率的含义  (二)公平的含义  (三)效率和公平:欣喜与困惑 二、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理论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分配理论  (三)毛泽东、邓小平及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分配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正确理解我国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积极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实现分配公平第五章 人自然而诗意地生存的问题怎么办——马克思休闲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缘起 二、何谓休闲  (一)马克思的休闲思想  (二)中国传统的休闲旨趣  (三)休闲的多元化內涵 三、休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四、发展休闲、引导休闲的途径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公平公正的休闲制度与休闲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休闲环境  (三)提倡休闲教育,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休闲观第六章 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问题怎么办——一元化指导思想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统领与应对 一、社会思潮的本质及传播机制  (一)社会思潮的內涵及特点  (二)社会思潮的传播机制  (三)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存在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样性  (一)当代值得关注的几种思潮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发展变化的基本态势  (三)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呈现的突出特征 三、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一)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  (二)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  (三)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问题怎么办——直面挑战与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体系的构建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用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性质及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基本性质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具体目标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内容与对象群体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基本內容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对象群体 四、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体系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体系  (二)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工作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在西方,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的看法经历了一个由怀疑到基本认同进而发展的复杂过程。长期以来,“空白论”、“过时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环境冲突的“灾祸论”等观点曾在很长时期内盛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绿色理论中,马克思常常被看做是一位反生态的思想家,认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并不包含生态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领域没有发言权。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变革可能具有指导意义,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革非但不具正面的积极意义,反而还有强烈的消极作用。他们把环境破坏及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归因于马克思,认为马克思主义过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只把现实的人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片面强调“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在实践上加速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加剧了生态恶化。帕斯莫尔认为“没有比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传统对生态学更加有害的思想了”。①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与生态学不相容,甚至具有冲突性,马克思本人也成了环境破坏的始作俑者。  对马克思的这种生态批判,通常秉持六个论据②。其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其著作的主体思想没有系统性的关联,它们只是作为“说明性旁白”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因此完全可以将其忽略掉。其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只是出现于他的早期著作中,在其后期著作中很少提及。其三,从根本上看,马克思没有解决对自然的掠夺问题,没有将其生态思想融人其价值理论之中,而最终还是持崇尚技术、反生态的“普罗米修主义”的观点。其四,作为这种“普罗米修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完全可以解决生态限制的问题,而作为“生产者联合体”的未来理想社会的主要标志则主要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按照马克思的思想逻辑,人类根本用不着“用一种认真的态度面对稀有资源的分配问题”,也根本用不着提出什么“具有生态意识的社会主义”。其五,马克思对自然科学或者技术对环境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是不感兴趣的,他根本就不具备研究生态问题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其六,马克思实际上是个“物种主义者”,也就是说他要把人类与动物彻底分开,并视前者优于后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七个怎么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还可以,就是快递慢了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