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陈有禄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11出版)  作者:陈有禄 编  页数:265  

内容概要

  《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微观经济学》以市场价格理论为主线,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微观经济政策,能为学生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一个基本的经济分析工具。全书在强调内容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更多地突出应用性、发展性和本土化,即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实际,把经济原理与中国企业和市场结合起来,采用符合中国经济背景的分析案例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国家中个人、企业和政府经济决策的理论依据。《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微观经济学》共分十一章,包括:导论、供求分析与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博弈论与决策行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此外,在每一章都设置有小结、案例和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知识。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稀缺性与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定位 二、稀缺性规律 三、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框架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和研究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案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供求分析与弹性理论 第一节需求分析 一、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二、需求的表示 三、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供给分析 一、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二、供给的表达 三、市场供给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一、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二、市场均衡的变动 三、实现均衡的过程 四、政府的价格管制 第四节供求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价格弹性 三、需求收入弹性 四、需求交叉弹性 五、供给价格弹性 六、弹性的应用 第五节案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效用与偏好 一、效用的概念 二、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三、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第二节基数效用论 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四、需求曲线的推导 五、消费者剩余 第三节序数效用论 一、无差异曲线 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四节案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企业及其决策目标 一、企业的本质 二、企业的决策目标 第二节生产函数 一、生产要素 二、生产函数 三、技术系数 四、生产时期 第三节短期生产理论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以及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长期生产理论 一、等产量线 二、等成本线 三、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确定 第五节规模报酬 一、规模报酬递增 二、规模报酬不变 三、规模报酬递减 第六节案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一节成本的含义 一、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二、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三、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 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第三节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三、长期边际成本 四、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 第四节案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市场结构分类 一、市场 二、市场类型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三、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六节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价 第七节案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的含义 二、垄断形成的原因 三、垄断的程度 四、垄断市场上的决策 五、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六、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七、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第二节垄断竞争 一、垄断竞争市场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垄断市场基本概述 …… 第八章博弈论与决策行为 第九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四章生产理论 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主体是生产者,我们称之为厂商或企业(Firm)。厂商被定义为可以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决策的经济单位。厂商既可以是生产产品的企业,也可以是提供服务的企业。因此,厂商可以是指工厂、农场、银行,甚至是医院、学校等。在此,我们假定厂商的行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为了方便问题的讨论而进行的抽象,实际上厂商还有其他目标。不过这一假定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大多数厂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在本章,我们先从生产函数开始分析,并分别就短期生产理论与长期生产理论进行了讨论。 第一节企业及其决策目标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为厂商或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在集中讨论生产者行为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企业的本质及目标。 一、企业的本质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抽象成为一个生产函数,一种投入—产出关系,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匣子”(Black Box),而现代经济学的触角已伸人企业内部组织,研究企业的产权关系、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以及核心能力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企业理论是交易成本理论。1937年,科斯(R.H.Coase)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开始以交易成本概念分析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市场与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交易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进行,由价格机制从外部进行调节;企业则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由企业家运用权威在内部进行协调,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市场风险。如果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便应运而生。因此,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备契约的有机组合(Nexus of Incomplete Contracts),是组织内部资源配置方式,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既然企业组织的内部协调可以替代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好,以至囊括整个社会,最终成为“社会的大工厂”呢?这就是如何合理确定企业边界(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的问题,这就需要比较企业配置资源的成本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成本。 威廉姆森(O.E.Williamson)从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角度分析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专用性资产一旦形成,就难以转作他用,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就比较高。如果企业组织协调的方式使用专用性资产会更有效率。如果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高,需要进行交易的频率较高,也不利于提高效率,所以应该把这些交易内部化。

编辑推荐

《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微观经济学》在涵盖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反映和汇集新观点、新知识,积极吸纳学科的前沿动态、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以新的视角和思路去思考问题;注意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即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采用符合中国经济背景的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尽量运用语言、图表或使用数学推导来进行讲述,使微观经济理论更容易被理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观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