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明 编  页数:396  

前言

  经济学被人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可见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然而,要获得“皇后”的青睐,实在并非易事,深奥的“边际革命”,经济学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无疑使课堂的气氛显得严谨多于活泼,也为其赢得了“沉闷的科学”的称号。甚至有人戏言,经济学教师的优劣,与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程度成反比,与课堂教学的沉闷程度成正比。  《经济学基础》第1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叙述、生动有趣的案例力求打破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自2005年8月教材出版以来,已经多次重印。然而,从总体上来说,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学教学的传统方式:即以教师为主体,按照理论概述一案例分析一习题讲解的程序,运用教师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去向学生展示课件、宣读资料、组织讨论。与第1版相比,本书第2版主要的特点是:  首先,试图摆脱经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一种质的飞跃:以实验为先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改变经济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沉闷格局。在每一章中都增加了一个先导性的实验,通过老师精心设计有关场景,让学生去扮演经济活动中的当事人,参与到实验中去,按照相应的规则,优化自身的行为,进而在游戏中分析结果,发现经济活动背后蕴含着的规律。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相关的结论,并由老师归纳、讲解各个实验涉及的经济学原理。运用实验教学法,使经济学的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自我表现、自我欣赏的场所,而是全体学生和老师共同表演的平台。在这个表演场中,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导演、观众、评论员,而每个学生则成为了一幕幕经济生活情景剧的主角,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手脑并用,全身心投入,充分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去发现知识、去探索真理,进而亲身体验经济规律的奥秘,不断领悟经济学的真谛。

内容概要

本书以实验为先导,引出经济学理论,以理论为载体,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努力做到理论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力求让人们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生动的、可亲近的学问,让学生参与到经济学的教学中,变以教师为主的灌输知识为以学生为主的发现规律,使经济学的课堂不再沉闷、乏味。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领略经济学的理论真谛;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法,用经济学去进行分析、思考,去解释真实世界的经济案例。着力构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多方互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完成应用层次经济学教学的目标。    本书共分为10章。内容包括:概述、居民的经济行为、厂商的经济行为、市场结构及其运行、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物价和就业、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为了增强在教学中的可用性,本书的每一章都由本章主要目的、引导性实验、正文、本章小结、本章案例、本章习题六个部分组成。清晰的脉络、严谨的结构、流畅的语言、详尽的叙述,使本书有望成为一本非常实用的经济学教材,能够为广大师生体验经济理论、发现经济规律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书适合于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通用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经济学的主要教材,还可供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居民的经济行为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居民的消费行为  第三节  居民的储蓄行为  第四节  居民的就业行为第三章  厂商的经济行为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厂商的生产决策  第三节  厂商的成本决策  第四节  厂商的投资决策第四章  市场结构及其运行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厂商收益和市场类型  第三节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第四节  完全竞争下的供求和市场价格  第五节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第六节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第五章  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三节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第四节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及其政策第六章  市场失灵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市场失灵  第三节  微观经济政策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宏观经济流程  第三节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  第四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第八章  物价和就业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物价  第三节  失业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九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三节  财政政策  第四节  货币政策  第五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第十章  开放经济  第一节  引导性实验  第二节  国际贸易原理和政策  第三节  国际收支和汇率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沿着食一衣一住一行一玩的轨迹在发展。每一次的产业革命、在每一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人类的经济活动都有着鲜明的主题,旨在满足不同的欲望。农业社会解决的是食的问题;工业社会中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主要着眼于解决衣的问题,主导产业为纺织业;第二次产业革命,主要着眼于解决大机器生产、建筑业发展所引发的钢铁需求问题,主导产业为钢铁工业;第三次产业革命,旨在解决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能源问题,主导产业为石油、重化工业;第四次产业革命,目的在于解决行的问题,主导产业为汽车工业;第五次产业革命,旨在降低信息沟通的成本,从而节约能源,主导产业为信息工业。  (3)稀缺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在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消费是目的,生产则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欲望是有限的,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就不需要研究经济问题,也就不需要学习经济学。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的欲望无限多样、永无饱和之日,而用来满足这些无限欲望的手段,也就是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却是有限的。于是,怎样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要,就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也就是经济学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生产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这里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的,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这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然而,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这就是说,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各个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正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产生了。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必要性。整个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稀缺性问题而存在的。  2.资源配置的问题  面对稀缺性的事实,人类社会必须决定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去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作出选择,以便最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使人类的欲望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为此,我们必须面对以下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有限的资源怎样在不同的用途上、时段上进行选择。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永无饱和之日,而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目的与达到目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在各种需要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济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跟教材一样的,很好,很详细、
  •   发货很及时啊,在最快的时间内收到书了,而且当当上的是最便宜的
  •   大有裨益。谢谢!
  •   其余的不说了,希望以后能干净点,给我送来的时候实在太脏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