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

出版时间:2012-09-01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姬臣 著  页数:264  

前言

  出一本小册子的愿望,由来已久。原因有三,一是我素爱舞笔弄墨,除读书、写字、听戏、散步之外,也喜欢写点文章。从上初中起到现在,陆续发表了一些,但拉拉杂杂,不成体统,觉得有必要梳理规整一下。二 是平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大多是零碎而短暂的,其中一部分却 充满着光亮,一晃而过,逝者如斯,断难再现,弃之可惜,应当记录下来。三是人生在世,有些话,不能不说,不能全说;有些事,不能不做,不 能全做。总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常理,不足 为奇。但对于我的秉性,是无奈、矛盾、痛苦的。写文章则给了我良好的 倾吐机会,我可以将想说而未说出来的话,写进文章里,用自己拙劣的笔 倾泻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思想。雪夜闭门,独坐书斋,天地苍茫,只我一人,宇宙辽阔,唯此一室,任意读书,随意写作,此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 道也。我二十岁时曾立志,假若我能够活到一百岁,那么从二十五岁开始,每隔二十五年出一本书,记录下这一阶段的“光”和“影”,一生就有四 本书了。当我百岁之日,白髯垂胸,拄杖徐行,翻翻这四本小书,必可无 憾!然而,秉承古语“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加之杂事缠 身,惰性牵绊,此念时明时暗,始终搁置。眼下,我刚刚度过二十八周岁 生日,距离预期目标已超三年矣。经过坚持对有限的闲暇时间的挤兑和使 用,尤其是得到姚瑞华女史的鼓励、支持和帮助,终于实现这十载夙愿,对于我自己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件人生乐事。“浮光掠影”,成语词典中的注释是指“水面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 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清·冯班《常熟二冯 先生集·沧浪诗话纠谬》:“沧浪论诗,止是浮光掠影,如有所见,其实 脚跟未曾点地。”我却以此四字作为书名,岂不怪哉?不然。我年未而立,涉世未深,日间忙于工作.夜晚埋首书斋。纵有所想所感所议,总也是 肤浅的。我是一个平凡者,日常生活大部分是由一个一个平凡的人,一件 一件平常的事,一点一滴平淡的感觉所组成,这些人、事、景、感等大多 稀松平常,转瞬即逝,但又发出光、亮、热,印在脑海,时而浮现。值得 将这些光和影从脑子里移到纸上,记录下来,成为文章。一个平凡的人记 录下平凡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场景、人物和故事,虽然琐碎平淡,却也值 得回忆玩味,敝帚自珍。此时恰是除夕,微雨渐止,云遮月色。静静坐在冷板凳上,慢慢写下 真切的想法,除了孤独和寂寞,也有舒畅与温馨。无论怎样,我手写我心,无论何时,我心抒我情。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此而已。姬臣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二日时农历辛卯除夕夜

内容概要

  《浮光掠影》分为散文、诗词、书法三部分,共20余万字,配图近百 张,内容生动,古趣盎然。《浮光掠影》由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爱女,著 名书画家、翻译家丰一吟题写,著名考古学家卢兆荫先生为之作序。《浮光掠影》中主要收入姬臣自16岁至28岁十二年来作品,其中大部 分已经正式发表过。

作者简介

  姬臣,字彦坡。祖籍河南遂平,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生于安徽黄山。从事基层群众工作,公余以临池写作自娱。喜诗词、爱书法、好曲艺。现为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阜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事务工作站站长。

书籍目录

序言(卢兆荫)前言散文篇读朱自清回忆祖父二中岁月读陈寅恪怀念伟公丹青不知老将至——黄澍先生九十华诞韵仪姨婆怀念树森姨公姑苏行春游兴国寺家龄兄回忆金兆辉老人张泠泠君琴师书礼李慧芳先生张春秋先生一件往事怀念朱开霖先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记老书法家张定有先生秋访燕园于蓝奶奶百岁学者吴宗济登八达岭戴文龙先生周养吾先生漆器妙手甘而可悼念任继愈先生伯娘奶奶悼念伯公陈怀熙玉振金声——津门鼓王骆玉笙金石心先生张厚炜先生心香一瓣献尊前——悼念胡云龙同志附录:艳阳天(短篇小说)诗词篇相见欢·秋夜伤怀十六字令三首满庭芳·偶见满庭芳·送别故人念奴娇·雪夜雪梅舂·观梅兰芳《贵妃醉酒》庆春泽·游花山七律·小轩早春八声甘州·怀古一剪梅·游古黟宏村七律·夏夜抒怀七律·汪氏三父子七律·西邦垂钓采桑子·读画满江红·众美——读《红楼梦》(一)念奴娇·晴雯——读《红楼梦》(二)沁园春·梦游大观园——读《红楼梦》(三)行香子·林黛玉——读《红楼梦》(四)蝶恋花·薛宝钗——读《红楼梦》(五)水龙吟·曹雪芹——读《红楼梦》(六)江城子·坐公交车上学沁园春·笑傲高考——步毛主席原韵夜游宫·离别渔家傲·传笺素一剪梅·读《三国志》(一)一剪梅-读《三国志》(二)一剪梅·读《三国志》(三)青衫湿·窗前思绪少年游·掩卷偶成秋波媚-烟锁重楼七律·滨江长廊小憩七绝·秋夜杂诗满庭芳·盟誓采桑子·读山水画七律·笑傲“非典”——步毛主席《送瘟神》原韵如梦令·静夜思七律·悼朱开霖先生七绝·咏菊四首七律·悼方宗耀先生七绝·癸未杂诗沁园春·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七绝·遥念故人如梦令三首·黄澍教授八十八岁华诞沁园春·邓小平同志百年华诞七律·悼念叶维章同志沁园春·悼女词人宋亦英七律·秋日遣兴七律·淮海战役胜利五十八周年七绝·敬呈卢兆荫先生七绝·赠吴宗济先生七绝·敬呈任继愈先生七绝·奉和黄裳先生水调歌头·踏青七绝·题嗣哲公《含苞迟放艺术选集》付梓七绝·王昆同志从事革命文艺工作七十周年纪念沁园春·乐而忘年——献祝黄澍教授九十四岁华诞七绝·项怀诚先生赐墨感赋小重山·古徽踏青临江仙·欣读金家宝先生《八十留痕》一剪梅·寻春临江仙·赠檀怀侠先生水调歌头·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沁园春·贺胡云龙同志八十四岁寿辰七言绝句·敬呈雷云老先生七绝·题赠王立珍、王晓霞贤梁孟七绝·贺程良骏教授九十华诞七绝·姚瑞华女史六十初度七绝·敬题丰一吟女史赠画七绝·赠李青、汪佩兰贤梁孟临江仙·敬题黄澍先生画赠《十二生肖》书法篇自作词《满庭芳》(四尺竖式)楹联:落叶半床舞狂花满屋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四尺横式)黄山杂诗(四尺横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四尺横式)宇宙雄风(四尺对开)自作词《满庭芳》(四尺竖式)楹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四尺竖式)杜甫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六尺横式)楹联:衣人德自暖被世风无寒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楹联:旁引书满腹同梦笔生花王昌龄《从军行》二首(六尺横式)楹联: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楹联:经纶涵万物磊落冠群英楹联:闻鸡晨舞剑借萤夜读书汪道昆《鹿溪》(八尺横式)李白《将进酒》(八尺竖式)自作词《沁园春·呈胡云龙同志》(四尺竖式)《悼秋瑾女杰》及《剑器词》各一首(四尺竖式)古徽新崛起春潮涌黄山(四尺竖式)后记

章节摘录

  最初接触朱自清的文章是初一课本中的《背影》,到现在已是四年了,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至今还在我眼前晃着。打 那以后,便注意着朱自清的文字,从《匆匆》、《我是扬州人》到《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给亡妇》,逐渐迷上了。朱自清的诗也很好,我很 爱其中的《毁灭》,据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我不在乎“第 一”,只在乎“抒情”,在我看来,那一首确是抒情,抒得极好。相比之 下,我更爱朱先生的散文。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他总是用一杆平稳、舒缓、睿智的笔,醮着心灵的墨水——爱,静静挥洒,娓娓道来,如同笛声的悠扬,裙幅的轻舞,蜜的缓流,风的微漾。《绿》是一篇以描写醉人的绿色而著称的千字小品,像我这样的高中 学生几乎耳熟能详。作者坐在梅雨亭上,景色尽收眼底: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上,飞花碎玉般溅开,恰如朵朵白 梅,又似点点杨花,倏地钻入人的怀中,再也寻她不着。如此描绘静观的 景物,没有雕琢,不加粉饰,真如工笔画一般。简洁明快的笔调,透出对 青春、对活力的赞美与憧憬,“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八字用在此处,恰 如其分。《荷塘月色》是撩人的,但这撩人的景致总笼着一层淡淡的愁,恰是 这愁,构成了一种美,一种深邃的美,一种隽永的美。冰心的笔足以令我 沉醉,而朱自清又给予我新的感受,谁说白话文不美?我体会到散文之所 以被称之为美文的缘由了。尽管朱自清支持白话打倒古文,但正如他所说:“除却肃清的工作,便是要知道怎么正确使用古文了。”这正是一种“拿来主义”,倘若不懂,朱自清不可能有《说梦》,更不会有光彩夺目的 《经典常谈》。读他的文章是多方面的知识充实、是全方位的美的享受,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濡透着他的笔,那令人痴 迷的文字!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一颗平静而火热的心,没有一双明 眸,是决然不能显现的,不是么? 朱自清的很多散文都是身边琐事,信手拈来,便有一绺潇洒的情愫从 笔下静静泻出,这泻出的潇洒里,除却坦诚、纯朴,倒也蕴涵着一些犀利 的,只是从表面看来,并不是十分明显罢了。这是与鲁迅大不同的。鲁迅 先生的笔就像一杆锋利的投枪,于嬉笑怒骂中直击敌人的心脏,而朱自清 却是笔锋愈舒缓,抨击得愈烈,表达的愤慨愈强。倘若先读鲁迅的《记念 刘和珍君》,再读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或是《北平沦陷那一天》,断然会胆战心惊的。而对黑暗社会的直接抨击则在《生命的价格——七 毛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壮丽的文字l 读朱自清,最大的收获有二,一是作文,二是做人。诚然,写出《春》、《月朦胧,乌朦胧,帘卷海棠红》的朱白清确是个文弱多情的书生,而贫病交加,宁可饿死,不受嗟来之食的朱自清,又岂是一般丈夫所能比 肩7我忽然忆起那句老话——“处世无奇但率真”了,道理也便在于此吧。2000年5月25日 (原载2001年1月3日《黄山日报·教育周刊》) 祖父离开我们已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的是他双手拢在身后,微驼着 走路的背影。瘦高个,一头花白头发,浓黑微皱的眉毛,犀利眼神,厚厚嘴唇,就 是这个坚韧倔强的老人。祖父姬向文是河南省遂平县人,生于“五四运动”那一年,属羊,喝 黄河水长大,一九三七年四月参军,天性使然,他似乎对世代安于种地的 现实有着强烈的抗拒,这个叛逆者十七岁时就瞒着家人跑去扛枪,这一扛 就是大半辈子。直到一九五五年全军第一次授衔之后,才转业在公安部门,从事劳教管理工作,从上海内卫二团到安徽省公安厅第九劳动改造管教 队,再到徽州地区看守所。四个子女也陆续生于这一时期的不同地点,如 大伯生在遂平,父亲生于上海,姑姑生于屯溪,按老爷子的话说就是:“每一个新岗位留下一个革命后代!” 同所有的老战士一样,平日沉默寡言的爷爷也有动情之时,印象较深 的有两次。一次是一九八五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他曾颤颤 巍巍地拿出一张《人民日报》给家人看,清楚地说出从头至尾二十二次战 斗。另一次是《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开始公映,他不顾身体不适,执意 要前去观看,一天也不耽搁,看完电影,已是老泪纵横的祖父告诉家人,时任通讯员的他是当年战斗七连三个幸存者之一。把“驴脾气”、“牛犟角”两顶帽子戴在老爷子头上实不为过。“文 革”一年后,武斗开始,造反派要抢看守所的枪,祖父带领看守战士挡住 大门一天一夜,始终不从。据祖父在参加淮海战役时期的战友刘月亭老同 志回忆,当时所内在押罪犯有四十余人,存枪超过五十枝,一旦遭抢,后 果将不堪设想。守备的武警战士荷枪实弹,面朝大门围成一个半圆形,身 为所长的祖父位居最前,双目圆睁,额头上青筋根根突起,厉声斥责某造 反派头头,狂热激愤的“造反派”自始至终未能闯入。第二天,地处屯溪 老街三马路口的徽州地区公安处外墙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包围,七个一米 见方的大黑字更是出现在地委大院门口:“打倒军阀姬向文!”二十天后,屡遭批斗但拒不认错的祖父被“砸”出公安处,“扔”进“五七干校”,下放劳动,仍然决不低头。到晚年提起这些往事,他依旧双手拢在身后,微驼着轻哼一声,不屑一顾。我出生时祖父已六十五岁,这个八辈贫农到底带着中国农民最朴素最 根本的思想——有孙即有后。幼时的我受到他的关爱和呵护是无微不至的,一块烤得焦黄的馒头,两根香蕉,半截油条,都串成了我童年美好的回 忆。爷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攻徐州、平枣庄、战上海,淮海战役 中任渤海七师重机枪连长,渡江战役时任先遣训练队教导员,半生戎马,屡受枪林弹雨的洗礼,烽火硝烟磨炼了他刚强、坚毅、严肃的性格。一九 八七年一个酷寒的冬日,祖父半夜里突发心肌梗塞,三分钟即溘然长逝了。2001年6月10日 (原载2001年6月16日《黄山日报》)P3-6

编辑推荐

  姬臣系80后青年,2007年开始从事屯溪区城市社区党务工作,2009年8月起担任阜新社区党委书记,现为屯溪区上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姬臣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公余以写作临池自娱,喜诗词、爱书法、好曲艺,16岁加入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浮光掠影》中主要收入姬臣自16岁至28岁十二年来作品,其中大部分已经正式发表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浮光掠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