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作者:樊崇义  页数:41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樊崇义教授对自己从事刑事诉讼法研究的回顾和总结。该书侧重于刑诉法的哲理思维,作者将这种思维广泛传播和普及,推动刑诉法研究的发展。具体包括:从部门法学哲理化到刑事诉讼法哲理研究;诉讼认识论;诉讼价值论;诉讼人本论等内容。

作者简介

樊崇义,男,1940年11月生,河南内乡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留校从教至今。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该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有突出贡献政府津贴。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检察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并兼该会侦查行为研究会会长,中国警察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曾任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纪委培训中心等院校兼职教授。 
  樊崇义教授长期从事法学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和“律师学”等课程。其科研成果丰硕,独著和合著作品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多部著作获教育部、北京市科研奖。代表作有1991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2001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学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 (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2003年出版的《诉讼原理》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研究生专用教材,2004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获北京市社科二等奖),2006年出版的《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7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优秀教材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出版的《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获北京市社科一等奖)。其编著的《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教材被司法部、教育部命名为高等院校法学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十五”国家级教材。其主编的《诉讼法学文库》,已出版80余本,着力于发掘青年才俊和推介高水平的诉讼法学研究成果。
  在长期的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中,樊崇义教授提出的许多学术成果和学术观点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在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他早在1996年就提出的证明标准上的“法律真实观”,在2000年提出的“诉讼认识论”和“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型”,2002年提倡的“刑事诉讼人本主义”,还有他倡导的实证研究方法,即侦查讯问中的录音、录像和律师在场等三项制度等,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司法实务走向科学,走向民主均有指导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部门法学哲理化到刑事诉讼法哲理研究 一、对部门法学哲理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教材的哲理走向 三、刑事诉讼法哲理已经成为博士毕业论文的重要选题 四、课题研究中的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  (一)“刑事诉讼哲理化”主张的提出  (二)课题研究中的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第二章 诉讼认识论 一、诉讼认识论的产生 二、诉讼认识论的界定和内涵  (一)诉讼认识主体  (二)诉讼认识客体  (三)诉讼认识的本质属性  (四)诉讼认识对证据的自由评价 三、诉讼认识结果和评判标准  (一)什么是“客观真实”  (二)能否达到“客观真实”  (三)法律真实是刑事诉讼认识的结果和诉讼证明的任务和要求 四、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一)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含义  (二)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差异中的一致与一致中的分歧  (三)“法律真实”标准的合理性、正当性第三章 诉讼价值论 一、对法哲学、价值论与诉讼法原理的研究  (一)法哲学与价值论的关系问题  (二)部门法哲理化中价值取向  (三)两种哲学观中的价值取向 二、对中国刑事诉讼价值变迁的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刑事诉讼价值变迁  (二)社会主义刑事诉讼法学的价值变迁 三、对域外刑事诉讼价值论的研究  (一)程序的四种法律观之争  (二)正当法律程序革命 四、对中国刑事诉讼价值论发展的研究  (一)学术界在刑事诉讼价值中的争议焦点  (二)应当倡导的刑事诉讼价值观 五、刑事诉讼价值观的应用  (一)价值观在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变中的应用  (二)价值观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的应用  (三)价值观在刑事证据理论与立法中的应用  (四)价值观在人本主义司法中的应用  (五)价值观在侦查讯问“三项制度”中的应用  (六)价值观在检察学建设中的应用  (七)价值观在刑事和解改革中的应用  (八)价值观在量刑程序改革上的应用第四章 诉讼人本论 一、人本主义解读 二、我国人本主义(或日人文精神)的含义 三、人本主义(或人文精神)与刑事诉讼 四、人性化是刑事诉讼法具有人文精神的前提  (一)人性的含义  (二)人性概念的综合性:需求、知性与德行 五、刑事诉讼法的人性化  (一)树立正当法律程序理念,认可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理需求  (二)合理调整刑事诉讼结构,尊重当事人的合理需求,正视司法人员的人性弱点  (三)建立或完善具体诉讼制度,认可与保障合理的利益需求,尽量减少司法人员人性弱点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六、刑事诉讼法与人权  (一)人权的含义及其内容  (二)刑事诉讼法加强人权保障的重要性  (三)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权保障之不足  (四)如何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加强人权保障第五章 实证方法论 一、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的回顾  (一)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化:阶级分析法的一元化  (二)个性化研究方法的初步探索:注释研究方法的普遍化  (三)比较研究方法的推广:研究方法多元化努力 二、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扩展——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语义分析  (二)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三)应用实证研究方法推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转型 三、实证研究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一)以哲理之思维指导实证研究——实现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目的的一个选择  (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从教学开始——模拟法庭教学法  (三)实证研究方法在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的运用——实证研究的价值与功能的彰显第六章 诉讼原理研究 一、推进诉讼法学的发展,必须研究诉讼原理 二、诉讼原理见解 三、诉讼原理与法哲学第七章 检察制度原理研究 一、研究检察制度原理的必要性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原理  (一)权力结构模式  (二)权力制衡  (三)公平正义  (四)公共利益  (五)法制统一  (六)人权保障  (七)正当程序 四、检察制度原理与法哲学 五、法律监督职能哲理论纲  (一)一元分立论  (二)对立控制论  (三)存在决定论  (四)职权二元论第八章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 一、理性解读 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  (一)从以斗争哲学为指导转向以和谐哲学为指导  (二)从国家本位转向国家、社会与个人本位并重  (三)从一元化价值观转向多元化价值观  (四)从权力治人转向权利保障  (五)从有罪推定转向无罪推定  (六)从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  (七)从客观真实转向法律真实  (八)从重实体轻程序转向两者并重最终转向程序本位  (九)从高压从重转向宽严相济  (十)从国内优位转向国际优位附录 樊崇义教授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但是,不能以实证研究否定哲理研究,哲理化的研究方法和走向是注释法学、文本法学迈向理性法学的必然选择,只有从法理学和哲学原理上,对各个部门法学中的问题作出合理论证,才能使各个部门法学走向理性,才能深刻理解各个部门法学的科学性。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实证研究的方法,还是哲理化的研究方法,都是各个部门法学研究必须采用的不可缺少的方法。关于刑事诉讼法学的哲理化研究,笔者主持并带领学术团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已经出版的《诉讼原理》、《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等专著,就是刑事诉讼法学哲理化研究的成果。《诉讼原理》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通用的研究生教材,《迈向理I生刑事诉讼法学》于2008年11月获得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物”提名奖。除此之外,还有12名博士研究生以刑事诉讼法哲学为选题作为研究方向,出版了专著,有的还获得了各种奖项。例如,锁正杰博士所著的《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获得中国法学会中青年专著一等奖,还有吴宏耀博士所著的《诉讼认识论纲》、方金刚博士所著的《案件事实认定论》、李静博士所著的《证据裁判原理初论》等,都分别得到不同的表彰,这些哲理研究的成果,对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二、《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教材的哲理走向我国《刑事诉讼法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经四代。第一代教材称为《刑事诉讼法教程》,以注释法律条文的方法进行编著,分总论、证据论和程序论三部分;第二代教材改称为《刑事诉讼法学》,在原三论的基础上,加强了一些学理解释;第三代教材《刑事诉讼法学》,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增加了哲理范畴,即用专章论述刑事诉讼的目的、职能、价值、模式、阶段、法律关系等,在讲清刑事诉讼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程序的基础上,对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些基本范畴,专章予以论述。

编辑推荐

《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是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该书很有深度,看得出是樊教授的鼎力之作,对刑事诉讼有着独到而实际的见解。
  •   很好,有助于对刑事诉讼法的学习和理解
  •   学诉讼法的,买开看看,挺高深的
  •   大部分感觉很牵强
  •   好书,价格没变化,我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