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社会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月枝  页数:32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
  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本书昭示,一旦突破了寻求“内部”规律的“去政治化”窠臼,传播研究将释放出理解当代世界与中国问题的巨大潜力。在这个意义上,这部著作既剖析了媒介景观背后的权力结构.也挑战了当下传播研究的典型知识症侯。

作者简介

  赵月枝,1965年出生于浙江省缙云县,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同年考取公费留学资格,1996年获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
  1997年至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传播系助理教授。2000年至今在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院任教,现为该学院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全球媒体监测与分析实验室主任。2009年受聘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书籍目录

序言:我的跨国学术,我的跨国体验
第一编 理论视野
 第1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渊源、研究路径和学术前沿赵月枝
 第2章 意识形态的再次终结?——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3章 国家、市场与社会: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分析的基本立场
第二编 帝国时代的世界传播
 第4章 挑战主导叙事:海湾战争中的和平抗议与美国报章的意见/社论话语
 第5章 道德改革的局限:论新闻客观性与可持续性民主
 第6章 公共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新自由主义化
 第7章 全球电信危机和产业重组的困境: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一位美国学者的分析和警示
 第8章 帝国时代的世界传播:走向国家、资本和非政府组织力量的重新布局?
 第9章 媒体全球化与民主化:悖论、矛盾与问题
第三编 世界结构中的中国传播
第四编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相反地,那里是资产阶级男人阶层的操练场和最终的权力基础,这个阶层已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遍阶级’并准备声称由他们进行统治的合适性”(1992:114)。所以,对特定的公民社会文化和与之相关的公共领域的阐述必然牵涉到资产阶级的阶级形成过程。在中国,如上文提到的媒体对“郎咸平风波”的报道所昭示,在市场秩序的建立中,一部分工人不仅在物质上被剥夺了,而且被排斥在媒体话语之外。郎咸平只有一位,而抗争产权改革的工人成千上万,甚至有商业化媒体本应乐于报道的“新闻事件”和相关有“新闻价值”的资料,为什么有“郎咸平风波”,而没有有关“工人阶级反私有化风暴”的报道,哪怕是十分“客观”的报道?这难道是可以被任何有心构建中国传媒与“公民社会”互动和市场化与民主化关系的学者所忽略的吗?如此形成的“公民社会”,如汪晖(2006)所言,不可能提供任何民主的前提,原因很简单:以剥夺工人阶级的基本权利为前提的这一所谓“市民社会”只能是新型社会专制的历史基础。在原先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革命后的社会改造,工人阶级的地位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把这个阶层重新打入“弱势群体”来营造所谓“市民社会”或“中产阶级”的方式,等同于在对这个阶级实行管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改造,其残酷性是令人深思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均存在导向专制主义的可能性;在当代条件下,经济自由主义扭曲了中国现代经济的历史、垄断了对于极权主义的论述,它所创造的是一种精心结构的思想专制。弗雷泽指出,新的历史研究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排他性,而且注意到了它与其他公共群体,如民族主义公共群体、农民公共群体、精英女性公共群体和工人阶级公共群体之间的冲突。这些被弗雷泽称之为“底层反向公共群体”从一开始就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排他性规范相对立。所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出现本来就不应孤立地仅仅被界定为反对专制主义和传统权威的斗争,而是……同时涉及到钳制大众的问题。公共领域一直是在冲突中被构建”(Fraser,1992:116,引用出于这个原因,人们不应该再假设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只是一个没有实现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应该认识到,它是从主要建立在对强权臣服基础上的政治统治到建立以共识为基础、以一定强制手段为补充的统治的历史转型的主要制度机制。尽管这样,弗雷泽并没有把公共领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统治意识形态建构而完全摒弃,而是对哈贝马斯概念中四个有问题的前提进行了质疑,并以此作为她建构“后资产阶级”民主公共领域的基础。

编辑推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名家论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播与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赵月枝是华人世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大牛,做学术很扎实,视野开阔,这才是真学问。
  •   赵月枝博士在政治传播领域是一位负有盛名的学者,她的这部论文选粹,既是总结,又是期待。书中的观点是开放性的,非常有见地!
  •   有力度、深刻,在世界体系的框架下关照世界传播和中国传播(第二和第三篇)。
    第一篇阐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价值立场,第四篇提出“另一种传播是可能的”。
    华语传播学界需要这样的“另类”(alternative,可替代的)角度和深度。
  •   赵月枝是研究中国现代传媒的第一人,其对传媒在资本和政治之间的表现描述得非常深刻,也许这和她在国外比较超脱的地位有关。不知她回国担任长江学者后,是否能因为“身在此山中”而对中国传媒的发展有新的观察。
  •   要开始整理论文资料,需要姿势事业更广就买了这本书
  •   非常棒的一本书,受益匪浅。早些读到就好了。
  •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有些地方不是特别好懂。
  •   内容很好真的很好确实很好给积分吧,哈哈
  •   都在大力推荐,只是看不太懂,努力看吧
  •   很透切
  •   中西结合,真正的学术。买,值得。
  •   送货及时,有发票
  •   赵月枝老师很不错,学术著作很难理解,书确实非时而不能解,留待以后细读
  •   包装有一边是开着的,还脏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