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王春雪、 秦海强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王拥军,等 编  页数:141  

内容概要

  《缺血性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从指南到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因素控制,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抗栓治疗等。

作者简介

王春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年。近5年主要专业方向侧重于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及二级预防。兼任《中国卒中杂志》编辑部主任。 秦海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治医师。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了《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先后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参与编写著作10余部。

书籍目录

第l章 危险因素控制  第一节 高血压  第二节 糖代谢异常  第三节 血脂异常第2章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治疗  第一节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第二节 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第3章 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  第一节 心房颤动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和左心室血栓  第三节 瓣膜性心脏病  第四节 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第五节 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的临床工具第4章非 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抗栓治疗  第一节 抗血小板药物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第二节 抗凝药物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第5章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  第一节 动脉夹层  第二节 卵圆孔未闭  第三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第四节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治疗的临床工具附录1 不同国家指南推荐强度和证据水平标准附录2 常用化验数据及换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节 高血压 一、卒中后血压管理的循证医学证据 高血压是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均与卒中/TIA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国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明显增长的趋势。据2002年全国调查资料显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高血压患病总人数达1.6亿人,较1991年全国调查资料中高血压患病率的13.5%上升了31%。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血压与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卒中危险增加46%。东亚人群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和日本人群中高血压对卒中发病影响强度为西方人群的1.5倍。2002年的调查中,中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以往比较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同时期美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目前已经达到70%、59%和34%。 关于卒中/TIA患者二级预防中降压治疗的作用,近十几年来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在卒中/TIA二级预防中抗高血压治疗可使患者获益。一项系统评价集中分析了降压治疗与卒中和其他血管性事件二级预防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包括PATS(研究药物为吲达帕胺),HOPE(研究药物为雷米普利)和PROGRESS(研究药物为培哚普利,联用/不联用吲达帕胺)。这一分析包括7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为15527例(包括缺血性卒中、脑出血或TIA患者),在发生相应事件后3周至24个月随机分组,随访2~5年。抗高血压药治疗能使所有复发性卒中、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和所有血管事件显著减少,致死性卒中和血管性死亡的降低尽管不显著,但也呈下降趋势。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在有卒中/TIA病史的患者,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卒中的复发率,也可以降低相关心血管事件的高发风险。对所有高危和极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包括心肌梗死后、卒中、肾功能不全、蛋白尿患者),推荐的降压治疗的目标应至少

编辑推荐

《缺血性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级预防》采用了最新的临床试验修订而成,并且首次对推荐的强度和证据的级别进行了描述,客观地呈现出目前医学发展的结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缺血性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建议别买,个人意见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