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王进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11出版)  作者:王进  页数:224  

内容概要

  《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格林布拉特批评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格林布拉特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后现代历史诗学、文化转向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语言牢笼、叙事嬗变与后现代历史诗学、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历史文化表征危机、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历史诗学的文化转向、文化诗学的历史观念:历史与文化的文本对话、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对话语境和理论渊源、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批评经验和话语范式、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文学观念和话语体系、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跨界批评和理论延伸等。

作者简介

王进,男,1979年出生,江苏扬州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文艺学博士(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后(2011年),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主持和参与研究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共4项,在《外国文学研究》、《暨南学报》、《云南社会科学》以及《华文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部分论文被(

书籍目录

序 第1章格林布拉特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 第2章后现代历史诗学、文化转向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 2.1语言牢笼、叙事嬗变与后现代历史诗学 2.2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历史文化表征危机 2.3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历史诗学的文化转向 2.4文化诗学的历史观念:历史与文化的文本对话 第3章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对话语境和理论渊源 3.1历史解构与文化重建:文化诗学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转向 3.2文化祛魅与社会批判:文化诗学对文化唯物论的理论会商 3.3意识形态与权力话语:文化诗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范式转换 3.4权力话语与主体重建:文化诗学对福柯历史观的话语重建 3.5文本意义与阐释过程:文化诗学对当代阐释学的视阈转移 3.6文化塑型与厚度描写:文化诗学对文化人类学的诗性置换 第4章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批评经验和话语范式 4.1批评越界与话语振摆:理论话语的对话理念 4.2文学经验与自我塑型:文艺复兴的身份观念 4.3语言符号与权力结构:历史文化的表征形态 4.4历史文本与主体视阈:文化历史的阐释范式 4.5文学产品与社会能量:文化生产的流通话语 4.6意识形态与权力话语:文化批评的政治意识 第5章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文学观念和话语体系 5.1文化生产与历史批评:文化诗学的话语体系 5.2文学文本与历史文化:文化诗学的历史维度 5.3社会资本与通货谈判:文化诗学的社会维度 5.4自我塑型与主体间性:文化诗学的作者维度 5.5权力颠覆与形式遏制:文化诗学的作品维度 5.6逸闻轶事与共鸣美学:文化诗学的读者维度 5.7文化政治与症候阅读:文化诗学的批评维度 第6章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跨界批评和理论延伸 6.1历史契合与理论分歧:文化诗学与文化研究 6.2性别隐喻与历史阐释:文化诗学的性别研究 6.3主体政治与历史书写:文化诗学的后殖民批评 6.4从历史延异到文化播撒:文化诗学的理论趋向 结束语: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理论贡献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正如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所指出的,“独白话语总是伪装成终极作品,它关闭被再现的世界与被表征的人们”,独白性的理论话语及其独断性演绎逻辑不仅会产生某种保卫理论的话语游戏,也必然会遮蔽住文学批评世界中丰富多样的批评实践和美学经验。与詹姆逊和利奥塔那种理论主导的批评思路不同,格氏坚持从文学批评的经验世界出发进行理论话语的演绎,发现“资本主义在不同话语领域之间振摆”已经形成“美国的日常行为诗学”,他因此认为“资本主义既不会产生那种一切话语都能共处其中的政治制度,也不会产生那种一切话语都截然鼓励或断断续续的政治制度,只会产生一种趋于区分的冲动与趋于独白话语组织的冲动在其中同时发生作用,或至少是急速振摆、使人以为是同时发生的政治制度”。艺术话语与其他话语之间其实也存在这种“极速振摆”的双向运动。社会话语通过文学经验的创作和再现不断转化为社会性的审美话语,审美话语也通过文学经验的阅读和接受持续转化成审美性的社会话语。德国理论家伊瑟尔提倡文学批评在两种话语之间的“审美振荡”,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Giddens)主张以“文本间离性”取代文本自律性的概念,格林布拉特则倡导“话语振摆”的批评概念和文化诗学的对话形态。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就是要在艺术与生活、审美与真实、政治与艺术这类不同话语领域之间极速摆动,最终通向一种基于“话语振摆”理念的文化批评。在文学边界问题上的振摆概念指的是“审美与真实之间的功能性区分的确立与取消同时发生”,在批评理论层面上的振摆话语则无疑是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理论形态。 为了适应当代文学研究的疆域扩展与批评越界的现象,格氏坚决抵制文学理论的单声道形态,提倡转向“厚度描写”的诗学批评;为了避免理论演绎过剩与批评经验匮乏的尴尬局面,他又极力提倡批评话语的振摆理念,建构新历史主义的对话诗学体系。从“反对理论”的抵制态度转向对话诗学的理论形态,他重点揭示出理论过剩与经验匮乏之间的实际矛盾,提倡历史与文化批评的杂糅性话语特征和对话思维。然而,文化诗学在各种文本边界之间穿行往返,在各种批评话语之间“极速振摆”,是否会成为一种宽泛无边的泛文化批评、引起传统文学研究不断走向自身的消亡并最终导致批评精神的枯竭甚至学术意义的虚无?有论者指出,新历史主义的这种泛文化倾向是对文学性的严重侵犯:它既没有给出关于文本的完整定义,也缺乏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鉴别能力,在批评对象的选择上更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文化诗学的话语振摆“不仅不能获得审美欣赏时应有的愉快,而且增加了我们阅读时的负荷”——“在多种领域问的振摆和穿行要求阐释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与此同时“又给阐释者施加了强大的政治压力”。

编辑推荐

《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格林布拉特批评理论研究》作者王进在他的这部著作中,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格氏的“话语”方面,也就是对格氏的具体批评话语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批评经验、话语范式,从中探索了这种研究活动背后的文学观念和话语体系特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错,向别人推荐一下,快递稍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