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听讲座(第8辑):俄罗斯文化之旅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文池  页数:300  字数:20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了刘文飞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张百春  东正教与俄罗斯理念、周启超  世纪之产的辉煌,白银时代的风采、徐凤林  东正教的神人之际、吴泽霖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张树华  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张建华  恋女孩子与情郎的永恒对话、戴桂菊  俄罗斯的宗教与现代化、凌建候  作为哲学家的巴赫金、查晓燕  俄国诗歌中的“皇村现象”、汪剑钊  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漫淡、任光宣  俄罗斯艺术漫淡的讲座。

书籍目录

刘文飞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
张百春 东正教与俄罗斯理念
周启超 世纪之产的辉煌,白银时代的风采
徐凤林 东正教的神人之际
吴泽霖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张树华 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
张建华 恋女孩子与情郎的永恒对话
戴桂菊 俄罗斯的宗教与现代化
凌建候 作为哲学家的巴赫金
查晓燕 俄国诗歌中的“皇村现象”
汪剑钊 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漫淡
任光宣 俄罗斯艺术漫淡

章节摘录

书摘  到了20世纪,俄国以及苏联同样遭遇了许多战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构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战争文学的最大的描写对象。有人统计,在卫国战争之后,几乎每一年都有500余部反映卫国战争的文学作品面世。这个势头一直保持到苏联解体之前,解体时大家都在关注国家向何处去,顾不上别的,但是最近,关于战争题材的文学又开始出现了。苏联时期的卫国战争文学,先后出现过三次浪潮。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反应卫国战争的文学基本上都是歌颂性质的,歌颂苏联人民的英雄主义,歌颂斯大林的领导或者歌颂苏联军队的功勋,这是主旋律。而且大家也都承认,在卫国战争的胜利里面,也有文学的一份贡献。当时,许多作家都当了随军记者,到前线参战,还有许多作家牺牲在前线,那时的文学真正成了一种武器。我在这里提一部作品,就是阿·托尔斯泰的小说《俄罗斯性格》。书中写到苏军的一个坦克手,名叫德略莫夫,他和德军打了几年仗,战功卓著,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的坦克被击中,整个坦克起火,他被烧得面目全非,最后经过整容,谁都认不出他来了,连他的声音都变了。有一个细节,当给他拆绷带时,护士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然后就转过身去,不敢看他。战士说,没什么,我这样也一样能活下去,作者说,这就体现了俄罗斯性格。但是战士想回家看看,他怕父母伤心,就说他是他们儿子的战友,说他们儿子一切都好.最后父母留他在家住一晚。第二天又见到了未婚妻卡佳,卡佳看到他的样子使他决心离开这里,他当天就走了。回到部队后,家里来了一封信,说你的战友来看过了,但是你的母亲觉得那就是你,哪怕你变成那样子也没关系,我们只会为你感到更骄傲。又过了两天,他的母亲和未婚妻来部队看他,母亲说,你是我的骄傲;未婚妻说,我会一辈子跟着你的。作者在结尾时写道:看,这就是俄罗斯性格。作者还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会裹上一层又一层外衣,但是战争发生以后,死神逼近时,外表的皮会像被太阳晒爆的皮肤一样,一层层地脱落下去。  第二浪潮出现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大家开始写战争中悲哀的东西,残酷的东西。这时出现一个流派,叫“战壕真实派”。这些作家写死亡的残酷场面,写化脓的伤口上落了绿莹莹的苍蝇。这一阶段比较重要的作品,就是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又有翻译成《人的命运》的。但我觉得译成《一个人的命运》比较好)。这个作品中写到了人性,所提倡的就是对人的关怀。主人公在战场上被捕,历尽艰辛回到苏联,却发现所有的家人都被炸死了。后来,他在一个渡口上遇到一个小男孩,那男孩在等他父亲,因为他父亲说他会回来的,他虽然不是小男孩的父亲,他主动地对男孩说,我就是你的父亲,小男孩根本就不怀疑,两个不幸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作者说,是战争把两颗沙砾吹到了一块。应该理解人,应该品味人在战争中的痛苦,这就是那一时期战争文学的主题。第三浪潮,则把英雄主义和悲剧的东西结合起来写。有一部在中国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以作为其代表,因为它将英雄主义的场景和悲剧意味的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再往后,苏联文学开始提倡“全景性的军事文学”,写最宏大的场面,试图表现整体性地再现卫国战争期间全民各个阶层的丰功伟绩,这也是为了配合“冷战”时期美苏在军事上的对峙。这一方面的代表作有《解放》和《围困》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纵观俄罗斯战争文学的历史,会发现一个连贯的性格线索,从伊戈尔到安德烈,到格里高利,到五个女兵,作家们在描写他们的时候,一方面会歌颂他们崇高的英雄主义,另一方面也会通过他们体现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文学人物性格的两面性往往就来自作家对生活的复杂感受。这就是第一个问题。  下面讲一讲俄罗斯人的宗教情怀,或日弥赛亚精神。“弥赛亚”一词原为古犹太语,有“膏油”的意思,后来就指“受膏者”,一个人的头上被涂上了“膏油”,这个人就成了被选中的人,成为负有某种使命的人。俄国人就是这样一种负有某种责任感、某种使命感的民族。这里要简单地回顾一下俄国宗教的历史。俄国在10世纪之前一直是多神教国家,任何一个可以引起人的惊异的或者恐惧的东西都可能变成神,变成崇拜的对象。在基辅公国时期,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决定转而信奉基督教。他本来也有一个想法,想用原始宗教来统一各地的宗教,以雷神“佩伦”为主神的一个宗教系统就曾经被提出来过,但是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所以推行不下去,于是,基辅大公就决定从拜占庭把一个现成的宗教照搬过来,这算是俄国宗教史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第二个重大事件就是“第三罗马学说”。罗马教廷分裂之后,天主教逐渐在西欧占了上风,基督教被迫转向拜占庭,就是现在的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后来,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围攻,基督教的宗教中心又转到了莫斯科,这就是俄国教派的说法。在16世纪,普斯科夫城的一个修道院长给沙皇上了一个奏折,提出了这个学说,说莫斯科就是第三罗马,前面两个罗马已经背叛了正教,所以我们这个宗教才是一个正统的、正确的宗教。现在所说的“东正教”,其中有个“正”字,在俄语原文中也确实有个“mpaBo”,即“正确”、“正道”的意思。这个学说提出以后有两个结果:一方面,它使俄国加入了世界基督教大家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另一方面,它又使俄国的宗教,甚至整个俄国的思想意识形态跟西欧对立了起来,在宗教文化上与西欧一直没有真正地融合在一起。长期以来,在基督教世界中,后来的俄罗斯人,却又一直觉得自己是真传,在不无自卑感、失落感的同时,又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俄国人不光信教,在宗教信仰里面还抱有某种神圣的、使命的东西,所以俄国就是不信教的人,也永远可能有一种救世主的感觉。这些东西渗透到俄罗斯文化中间去,就体现出了一种很复杂的面对世界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显得特别虔诚,恭顺;另一方面,又好像非常爱训诫,老是想教导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就是“三位一体”理论的提出。1834年,俄国有一个国民教育大臣叫乌瓦洛夫,他提出了一个类似国家意识形态的东西,就叫“三位一体”的政体,也就是“东正教、专制制度和人民性”的共存。我们发现,在这个“三位一体”中间,东正教是被放在第一位的,但是回过头来看俄国的宗教史,我们又发现,俄国教会的力量一直没有大过皇权。俄国最早的国王叫“大公”,一直到伊凡雷帝时才改称“沙皇”,这个名称来自古罗马的“恺撒”。“三位一体”的政教合一模式一直持续到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之后,在整个苏维埃时期,宗教都被视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宗教活动是被取缔的。人们不再去教堂,莫斯科以前叫“一千六百座教堂的城市”,然而在十月革命后,到苏联解体之前。莫斯科的教堂只有上百座,做礼拜的可能只有几座教堂.宗教活动基本上停止了。也就是说,整个苏联社会是以无神论、以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为意识形态基础的。但是在苏联解体后,甚至是在苏联解体前的十几年,宗教信仰的复归来势特别凶猛,有人说,苏维埃社会将近一个世纪的无神论教育,一夜之间就前功尽弃了。无神论教育的苍白无力,反过来也说明了宗教传统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  再回到文学中来。俄国的书面文字是由教会发明出来的,我们现在用的俄语字母又叫“基里尔字母”,它就是由拜占庭的两个传教士发明出来的,俄国文字的出现。就是因为要传教,要翻译经文,这比中国文字的起源,比起甲骨文来,要功利得多,文字和宗教的联系也要密切得多。俄国有个大主教,叫阿瓦库姆,这人写过一本《使徒传》(我觉得应该译成《生活纪》),他和牧首尼康有矛盾,后被流放,之后就写了这部书。他在书中叙述他被流放的过程,他在这期间的心路历程,同时发表了许多观点。……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还是我在北大读研究生的时候,讲座就已经成为北京大学校园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一景。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家迎来了科技文化的春天,沉默了多年的学术界、文化界人士活跃起来,纷纷来北大做讲座,与北大学子进行对话和交流,他们把能应邀来北大做讲座视为一种骄傲和荣誉。我记得,杨振宁、李政道、李德伦、刘长瑜、范曾、盛中国、王蒙、张洁、白桦、郑小瑛等人都曾经来过北大,为北大学子做过精彩的讲座,那些讲座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气氛,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他们做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我是校园讲座的积极参加者,因为我觉得讲座是接收知识和信息的一种快捷形式,再则,在讲座上能亲眼见到自己仰慕已久的名人,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那时候,三角地广告牌上贴的各种讲座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同一天晚上竟然能有三四个讲座,你真不知该去听哪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我往往采取“跑场”的办法,就是先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去听。如果讲座内容与自己的兴趣相投,那就多听一会儿,如果讲座不大对自己的胃口,那我就开始“跑场”,几个讲座都去听听,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有时候,去听某个人的讲座纯粹是为了目睹讲座人的风采。我记得我去听杨振宇教授的讲座就是出于这种心理。那是1979年,有一天我见到三角地的布告栏上贴着一个布告,说扬振宁在办公楼礼堂做讲座,说真话,就连讲座的名称我都看不懂,可我还是决定去听,目的就是想亲眼见见这位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讲座前有一段十分精彩的“序言”,他简短地回忆了自己当年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情况,他感谢周培源、王竹溪等教授对他的教诲,他认为他在西南联大打下的物理基本功,让他终生受益。这些我听懂了,心想就凭这点我这趟就没白来。后来,等到杨振宁先生的讲座进入正题后,我就什么都听不懂了。但我并没有离开办公楼,因为我被杨先生的演讲风度和人格魅力所俘虏,不知不觉便到了讲座的结束。那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我仍认为那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收获。  如今,校园讲座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北大校园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一种传统。  俄罗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独具一格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俄罗斯文化的特征林林总总,但我们可以用以下几句话对俄罗斯文化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那就是俄罗斯文化“起步晚、进步快、特征明、水平高”。众所周知,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历史不要说与像中国、印度、埃及等这样的东方民族的古老文化相比,就是与西欧的意大利、希腊、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文化相比,其发展历史也是比较短的,仅仅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因此我们说它是“起步晚”。然而,自从公元988年罗斯受洗之后,俄罗斯文化开始迅速地踏上了发展道路,特别是18世纪的彼得大帝时代一下子把俄罗斯文化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到19世纪,俄罗斯文化以自己独特的、崭新的面貌进入世界文化发展的轨道,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不能不说是“进步快”。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这种地域状况构成了其欧亚文化这一明显特征。此外,俄罗斯文化与拜占庭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俄罗斯文化是在基督教传入后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俄罗斯文化的宗教性又是俄罗斯文化的另一个明显特征。这就是我们说的俄罗斯文化的“特征明”。至于说俄罗斯文化“水平高”这点就更好理解,不言自明了。俄罗斯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虽然不长,但是它却在很短的历史时间内,文化的各个门类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都达到了辉煌的程度,令世人赞叹和折服。  ……

编辑推荐

  北大以她一百多年的“大学传统”和“常为新”的探索精神独树一帜,北大的讲座也是非常珍贵的。该书能让更多的人在北大这座知识的圣殿之外,就能聆听到智者的声音,感悟他们思想的力量。 在浮华之风日盛的今日社会,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北大听讲座(第8辑):俄罗斯文化之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对俄罗斯文化很有兴趣,在一个蛋糕店里看了两片之后就赶快来买了。对俄罗斯政治、宗教、文化等等方面都有了一些介绍,感觉很受用~
  •   推荐:有深度,但不沉重。因为对俄罗斯感兴趣,所以买了这本。帮助从民族性格、宗教观念等方面理解一些表象的东西。
  •   通俗性很好。都是俄罗斯研究界有头有脸的人物
  •   内容很好,弥补了漏听报告的缺憾。只是纸张和印刷质量一般
  •   买了,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   书中的内容没发多少新意,即使有的一些新意也很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比如谈托尔斯泰与中国道家儒家如何如何关联等等.不知道是为托尔斯泰招魂还是为道家招魂.让人颇觉得惊讶
  •   书皮有点脏,没有想象中的好。给朋友买的,不知道她喜不喜欢~
  •   不错,介绍比较详尽,专业性很强,不适于爱好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