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中国教育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作者:刘丰  页数:3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考察初级教育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与此同时,中国也曾派了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进行考察,同样得出一个令人兴奋的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盲,可以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20多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盲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作者简介

  刘丰,山东人,青年教育评论家、青年作家。醉心于研究中国教育,常有教育类文章任各人媒体上发表。著有《沟通!面对面——好孩子是这样教育出来的》,被广大的中国父母们奉为“教育孩子的实用宝典”。另著有《大嘴话水浒》、《三国刘备的智慧》、《沙僧自传》、《王熙凤管理宝典》等。

书籍目录

上篇 睁眼看中国教育第一章 关注迷失的一代一、看看所谓的“新新人类二、“古惑仔”是这样成长的三、前程之路上的无助迷失四、生命价值的不正确体现五、教育是最好的挽救方法第二章 “问题少年”的问题一、年仅17岁的“黑帮老大二、让人忧虑的“问题少年三、走上歧途的四种成因四、家庭教育缺失的后果五、心理教育空白的产物六、用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七、父母最大的失败第三章 这样的教育适合孩子吗一、以文凭为目标的教育二、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三、灌输知识与孕育心灵四、缺乏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五、不重视“人性”的教育第四章 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一、亟待改革的中国教育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三、基础教育要“脱胎换骨四、教育高费用亟待缓解五、功利主义影响的摒除六、不可忽视的早期教育七、急需扶持的农村教育……中篇 家庭教育,我们错在哪里下篇 学校教育应如何改革本篇小结附录:教育孩子的40条建议后记

章节摘录

  理想和信仰的迷失是许多青少年最致命的痼疾。这一类人大都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听着港台流行歌曲、看着“古惑仔”电影或电视、打着电子游戏长大的一代,是包裹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长大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在理想主义渐已衰落的商品社会,对实利主义的追逐成为他们最大的理想,有的甚至自甘放弃生活希望,随波逐流。  近40年前,艾伦·金斯堡代表美国“垮掉的一代”,发出了惊世骇俗的《嚎叫》,以消极、扭曲的方式表达了对越战后美国病态社会的反抗。今天,在我们身边,这个沉沦在社会边缘的年轻群体,也正在迷惘中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滑入黑暗的泥潭,甚至在与黑恶势力的扭结中成为危害公共安全、践踏法律尊严的庞大的社会危险群体。  在一篇报道中,一个15岁的男孩在日记里发出了这样虚弱的自白:从这学期我的考试一塌糊涂以后,我打算放弃所有,以后就算没完成父母殷切的希望,我去当个丐帮帮主,我也不会后悔;我卖破烂也可以,随便干什么也行,活着或死了都一样。过一天算一天,我没目标,没打算,也没有希望,曾经走过的路我不愿去品尝,以后的日子我也不愿去丈量,到时候应该就会知首……  面对病态、幼稚和畸形生长的一代精神贫血儿,我们怎么相信他们能支撑起国家的希望,开创民族的未来?同时,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怎样去挽救这“迷失的一代”和怎样去避免又一个“迷失的一代”。这个任务的重担,已经落在了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老师的肩膀上。  社会上多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就会给社会多创造一份财富。反过来,如果社会上多了一个从小没有受过良好文化、道德教育,又没有什么技能的个人,不仅很难为社会创造财富,还有很大可能会由于犯罪,给社会造成破坏或损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打包中国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