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名著(中国文学卷)

出版时间:2005-01-01  出版社:工商  作者:王哲主编  页数:412  

内容概要

  《一分钟名著(中国文学卷)》精选了中国近百部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满足当代读者快节奏的文化消费需求。编者选取作品起于《诗经》,迄于二十世纪60年代。每部作品的内容均按如下形式构成:精彩语录、作者简介、内容梗概、佳篇欣赏、书海领航和推荐版本。其中精彩语录主要选取了作者的充满智慧哲理的经典名句;作者简介则概略地介绍了该名著的成书背景和作者简况;内容梗概包罗了原著的主要精华和故事情节,保留了原著的人物特点和语言风格,读起来与原著一样引人入胜,而阅读效率则提高了十倍、百倍;佳篇欣赏选取原著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或若干短篇作品,都是最具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使读者获得真切的阅读体验;最后还推荐了公认为较权威的版本,以方便读者选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诗词曲赋《诗经》(春秋)/集体创作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楚辞》(战国)/屈原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相如集》(汉)/司马相如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乐府诗集》(汉魏晋南北朝)/郭茂倩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昭明文选》(汉魏晋南北朝)/萧统编老骥佚枥,志在千里《王粲集》(魏)/王粲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曹植集》(魏)/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王维集》(唐)/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太白全集》(唐)/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工部集》(唐)/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氏长庆集》(唐)/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义山诗集》(唐)/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煜集》(南唐)/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文集》(宋)/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漱玉词》(宋)/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剑南诗稿》(宋)/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稼轩长短句》(宋)/辛弃疾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东篱乐府》(元)/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定盦诗文集》(清)/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女神》(1921)/郭沫若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志摩的诗》(1925)/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死水》(1928)/闻一多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望舒草》(1933)/戴望舒它的拜访是没有一定的,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第二部分 散文第三部分 小说第四部分 戏剧

章节摘录

  《死水》是闻一多的著名诗集,1928年由新月书店出版后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沈从文等人撰文给予了高度评价。  《死水》是闻一多1925年归国后两年的诗作,共二十八首,出版于1928年。诗人前期诗集《红烛》是自由诗集,反映求学时期的思想感情,更多地抒写幻想。《死水》则是格律诗集,是诗人面对丑恶现实所发出的深沉的抗争。但贯穿两本诗集的却是同一条红线,即强烈的爱国主义,只不过诗人情感的表现由前期的“红烛”式赞美、思念,向“死水式”的揭露、诅咒转变,因为诗人惊愕地发现想像的中华和现实的反差是那样的大,这里没有一个“如花的祖国”存在,到处是军阀的统治和劳动人民的呻吟。他无比沉痛地把爱国热情和对现实的愤怒以及对军阀混战下残破的祖国现状的失望和悲哀,凝聚于笔下,倾注在深沉而愤激的诗篇中。  《洗衣歌》表达了对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愤慨,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将“高等”洋人的罪恶、肮脏,同“下等”华人低微然而神圣的劳动作了鲜明的对照:“我洗得净悲哀的黑手帕,/我洗得白罪恶的黑汗衣。/贪心的油腻,欲火的灰,/你们家里一切的脏东西,/交给我洗,交给我洗。”“胰子白水耍不出花头来,/洗衣裳原比不上造兵舰,/我也说这有什么大出息/洗一身血汗洗别人的汗,/你们肯干,你们肯干?”字里行间充满爱憎和愤慨。  《发现》是诗人归国后不久的诗作。表达了对军阀统治下国家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的破败现实的悲愤、痛苦和抗争。诗的开头就惊心动魄,不同凡响:“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幻想中的祖国是美好的,当他满怀着报效祖国的豪情跨进国门,突然面对破败现实,顿时产生了情感的逆差。诗人悲愤、痛苦,发出“不对,不对”的呐喊,“追问青天,逼问八面的风”,用“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询问这悲惨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可是“青天”、“大地”、“风”都不能告诉诗人任何消息。诗人哭喊着“呕出一颗心来”发誓:永不改变他那一片忠贞热切的爱国心。  诗集中作者最得意的《死水》一篇起笔便刻画出“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一沟绝望的死水”的景象,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彻底绝望的情绪。然而,“这不是‘恶之花’的赞歌,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朱自清语)。所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既然“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么“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诗集《死水》即以此篇名来命名,是诗人在梦想被击碎后发出的愤懑诅咒。在艺术表现上,本诗被认为是闻一多“三美”论的典型体现: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称得上“节的匀称,句的均齐”,给人以“建筑美”之感。  诗作由主旋律“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领起,绘成一幅静中含动的丑恶图像,接着又在动中写静,动静相生。而这一切,都是紧紧围绕主旋律来弹奏,临近结束,本来低沉下去的情绪,用“这里并不是美的所在”一句惊起,表现了对死水世界的断然否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分钟名著(中国文学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