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宫外李连英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蔡世英  页数:240  字数:253000  

前言

  蔡世英先生将一部《宫里宫外李连英》的书稿,送到我面前,邀我作序。初见案头清样,一部关于李连英翔实的史料赫然在目,内心踌躇。披阅之余,深感这部史著视野宽阔,挖掘深邃,洋溢着作者激情,展现出作者的功底,令我心情难以平静。古往今来,成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常常有非常之文应运而生。事业文章,立功立言,互为匹配,相得益彰,倘若这部史稿不能付梓,岂不令人遗憾终生。为此,我欣然提笔,值得一书。  “夕阳霞光瑞,案头摞史卷;撰笔冢中人,矫正权监传”。这不仅是匡正清廷总管太监李连英的一部专著,而且也是反映清廷内幕的一部珍贵史料典籍。  清王朝建立后,接受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对太监曾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严格地加以控制。首先,太监人数从明朝数万人,削减为千余人;其次是严禁宦官干政,并永为定制;再次是压低太监品级,乾隆皇帝时,规定太监不得超过四品,但是到了同光两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长达47年之久,独揽大权于一身,暴戾恣睢,为所欲为,竟置祖宗家法于不顾,到光绪年间,太监人数逐渐增加到三千余人,并且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集团。一些太监因倍受宠信,大得重用,李连英就是此间应运而生的一例。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一日,他被赐以二品花翎顶戴;光绪三十年十月初十日又被赐与蟒袍补服全袭;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十七日慈禧太后再次亲赐大福寿字、画各一轴,成了大清王朝晚期声名煊赫的总管太监。

内容概要

“文以载道、史以鉴金”。蔡世英先生搜集了大量史料,经过走访调研,文学采风,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与李连英的后人和许多知情者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走访,又经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尤其是拖着年迈多病的身体,至北京广泛查阅档案资料,拜访专家学者,将搜集到的大量史料反复对照、比较、筛选,去伪存真,以严谨的态度,著作了这部书稿。书中所述诸多事实,又确是鲜为人知或从未流传于世的珍贵史料。写历史人物,材料必须真实可靠,才能深刻地揭示出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让广大读者、史学界评价他的全部历史功过。蔡世英先生以《李氏家谱》为蓝本,参阅查证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档案真迹,本着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原则,真实地记述了李连英一生的历史,首先从他的家庭身世人手,详细的叙述了他童年人宫的动机与经过、名讳种种,以及得宠发迹的过程,李氏家族势力的形成,达官显贵的地位,奢侈豪华的生活,及至奇闻轶事等等,并将一手统掌着大清王朝军国大权的慈禧太后侍奉的舒舒服服,使自己成了慈禧太后一生离不开的心腹知己,在临终前,奄奄一息的那一刻,还把后事托付给李连英。

书籍目录

序言自序一、祖籍与家庭身世二、决定命运的童年三、人宫时间与名讳种种四、从散役小太监到二品总管五、政治激流中的沉浮六、宦仕之家著称京门七、生活在庄园里的人们八、母丧盛仪周济乡里九、李福望挥金如土十、处世之道十一、出宫养老与猝死之迷十二、墓地及其他十三、旧事趣闻李连英家族世系表附:储秀宫二总管崔玉贵后记

章节摘录

  光绪二十四年,按干支纪年,是为戊戌,所以称“戊戌政变”。从此,光绪皇帝过了十年的囚禁生活,完全失去了自由,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死去。即使慈禧太后偶尔也让他临朝听政,他站在一旁精神倦怠,一言不发,虽然有时慈禧问他有什么话说,光绪皇帝深知那只是摆摆样子,给众大臣看,所以他也只好用“今年雨水调和吗?年景好吗?”的话搪塞一下而已。尽管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成功,稳操皇权,实行第三次“垂帘听政”为所欲为了,但仍有一块大病压在心头,那就是妄图废掉光绪皇帝,重立新君,在外国势力的干预下,使她不能如愿以偿。  在帝后两党激烈的斗争中,李连英做为慈禧太后的亲信二品顶戴花翎总管,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世间传闻,众说不一,多有歧误。有的说李连英完全站在了慈禧太后一边,借机挟持光绪,谋陷珍妃。光绪宣布变法以后,李连英趁机在慈禧面前屡进谗言,甚至无中生有,添枝加叶,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推波助澜。据《李府见闻》记载:李连英对慈禧太后说:“自古明君,皆以孝治天下,今皇上竞违忤慈意,何以上对祖宗,下对臣民,不如早为之耳”。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说:“李莲英平日既恃西后之宠幸,凌蔑皇上”。昆龄、许指严在《十叶野闻》中则说:“当戊戌政变”之初,康有为之密谋,莲英日侍其旁,若有所悟,遂告太后,令荣禄备之。盖莲英素不嫌于光绪帝,以其偏袒慈安,绰有二心,且觉其日后必与其决裂,生大波澜,而光绪皇帝深恶莲英,因莲英只知忠诚于太后一人,对光绪帝则颇狡诈,无内侍礼,且满朝王公之有力者交情周至,稍疏远者则骄居梦索,无恶不作矣。惟此时太后言光绪帝胆略尚小,决不敢遽有作为,汝之言毋乃过虑。莲英日:帝虽不敢尝试,而观康有为之人,非肯守常轨者,终以防之为愈。太后方犹豫间,而袁世凯之事爆发。太后益赏莲英之先见。自是,凡重要事件,罔不与谋矣。而莲英对于太后,独自居谦退,谓已系贱役,不敢与闻军国大事,太后以知礼,而不知其在外间招摇纳贿,早有九千岁之称也。”  ……

编辑推荐

  《宫里宫外李连英》:清王朝建立后,接受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对太监曾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严格地加以控制。首先,太监人数从明朝数万人,削减为千余人;其次是严禁宦官干政,并永为定制;再次是压低太监品级,乾隆皇帝时,规定太监不得超过四品,但是到了同光两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长达47年之久,独揽大权于一身,暴戾恣睢,为所欲为,竟置祖宗家法于不顾,到光绪年间,太监人数逐渐增加到三千余人,并且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集团。一些太监因倍受宠信,大得重用,李连英就是此间应运而生的一例。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一日,他被赐以二品花翎顶戴;光绪三十年十月初十日又被赐与蟒袍补服全袭;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十七日慈禧太后再次亲赐大福寿字、画各一轴,成了大清王朝晚期声名煊赫的总管太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宫里宫外李连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这本书算是公正客观地还原了一个历史上我们既熟知又不熟悉的李连英,熟知,是因为这个名字跟随着慈禧太后及清王朝家喻户晓;不熟悉,是因为之前很多野史杜撰了这个人的很多故事,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歪曲丑化了李连英本人。作者,出版社能公正客观地给公众还原出一个历史上真正的李连英。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值得一看。
  •   客观的评价了李连英的一生
  •   我们都应该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反思历史,展望未来。
    看了这个本书,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李莲英。
    李莲英虽然是个宦官,但是他实质上是一个封建官僚,不过是在旧的体制下生存得比较好的一个官僚罢了,尽管他没有参加科举,但他仍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大官。
    这本书给我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李莲英如此会做人做官,却为何落得身首异处?他到底是走错了哪歩棋?很高兴和有同感的朋友交流。
  •   是从看了电视剧大太监开始想看这本书的,因为想知道历史上的这个人到底怎样,现在看完了这本书,觉得很真实了
  •   不错,挺严谨的,而且感到很真实。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很客观。
  •   到手时书的质量和自己的期望有点落差。
  •   中国官场就是奴才文化
  •   厚黑学嘛。
  •   太棒了质量!内容感觉作者就会找毛病~挑毛病~一堆废话!
  •   这个有点学术啊,不是小八卦
  •   想看看李莲英的为人处世,这本书基本概括了。但这本书不是他的传记,而是挑了李莲英一生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写下来并加以评论。看完以后一遍啧啧佩服,一边不够带劲啊!
  •   了解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不管是否是正史
  •   很有味道,道出人生哲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