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

出版时间:1996-09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Tag标签:无  

书籍目录

目 录
1.20 世纪回顾与21世纪前瞻――世界现代化进程视角透视
罗荣渠 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化理论创始人
人类在20世纪犯过许多错误,其中一个重大错误就是
对这个世纪发生的巨大变革缺乏预见与思想准备。
有人预言社会主义正在走向灭亡。
与过去预言资本主义的末日同样荒诞无稽。
历史的经验表明,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已形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某种政治品格。
我国经济建设长期重复“突进”也反“突进”的大折腾式的发展模式。
中国人似不必对“亚洲世纪”抱奢望,
更不必喜出望外,倒是应该高度警惕近百年来追
求民族富强潜藏的历史情结――“大中华中心论”
情结――在大好形势下变相复萌。
2.从全球走势看未来中国与世界
廖盖隆 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人类在20世纪进行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两个制度的比较试验,又进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内
新、旧两种模式的比较试验,还进行了资本主义制
度内是从发动侵略战争中找出路,还是从调整和改
革自己的体制中找出路,这样两种发展趋向的比较
试验 这三种互相交错在一起的比较试验,造成了
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内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
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因而它在
世界上发挥的影响也还是初步的。中国的改革和现
代化建设的决定性成功及其巨大影响预计将发生
在21世纪中叶。
3.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对
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
―2000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与预测
刘国光 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身就是对全球人类发展
作出的重大贡献。没有中国的发展,没有印度的发
展,没有亚洲其他国家的发展,就谈不上什么“亚洲
太平洋世纪”。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于亚太经济和世界
经济的发展,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欢迎中国经济
的迅速成长,或者不得不根据中国经济迅速成长的
前景在调整对中国的政策。但毕竟还有很少数人对
这一事实和前景有另一种看法,他们把中国经济实
力的增长看成是对别国的“威胁”;把包括台湾和香
港在内的所谓“中华经济圈”的出现看作是新的划
分国际势力范围的挑战,而心存戒惧或用种种借口
和方式来策划遏制中国的发展。
4.让东方巨龙腾飞于天际――21世纪中国的二大目标
黄嘉树 台湾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特约研究员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曾有过几次特别
辉煌的时刻,而在未来30年,我们可能再创造出一
种超越盛唐的“新辉煌”。现在无人能够否认中国拥
有深不可测的发展潜力,也没有力量阻止中国崛起
的强劲势头。
下个世纪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可以浓
缩为三项,简言之即“富强”、“统一”、“民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谬尔逊曾经预测,如
果中国能够找到一个有效的经济模式,其经济规模
可望在2005年超过日本,整体国民生产总额将仅
次于美国。到下世纪中叶,中国成为“世界二强”,甚
至超过美国,绝不是非份之想。
在未来15年内,有什么情况若发生就可能
会阻断中国崛起的步伐?一是大陆再发生像“六四”
那样的动乱,二是台湾海峡爆发战争。
5.世界未来的展望――何新与托夫勒的谈话
何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阿尔 温・托 夫 勒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
我们现在正处在人类历史上一个面临空前
挑战的时期,一个严峻的时期、困难的时期,诡难
测的时期。并不是一个黄金时代的开端(象有些未
来学家所预言的),倒似乎是面临着一个黄金时代
的尾声。
中、美、日、俄可能形成三种组合 中美对抗
日俄,中俄对抗日美,以及中日对抗美俄。而从全球
的范围考虑,又不排除也许会有中、日、俄联盟对抗
美国或美欧联盟的可能性。
6.世纪之交中国经济怎样面对挑战――转型发展问题探讨
厉以宁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为什么企业改革主线论的主张总是迟迟不
能被决策部门所认可,后来即使被采纳了,但实施
时却大大滞后于价格改革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
思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改革不是采取“休克疗法”,而是
采取渐进式的做法。“休克疗法”虽然有可能迅速地
实现市场化,但也可能带来剧烈的社会经济震荡。
渐进式的做法虽然可以大大减轻社会经济震荡的
剧烈程度,但不可否认,仍然延缓了市场化的进程,
使中国经济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着“双轨制”,而“双
轨制”则然造成腐败现象。
7.从历史展望未来
戴逸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讲,21世纪世界各国历
史发展的趋向,在18世纪就已经种下了重要的根
由。
回顾过去一、二百年,成为发达国家的英美
法德等第一批国家都是基督教文化国家,走的是西
方式的现代化道路(日本走的也是西方道路)。21
世纪,将会出现第二批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有
中国、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这些国家和地区属于
东亚文化,受中国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将会走出
一条与西方不同的现代化道路。
8.重塑21世纪世界经济秩序:走向系统范式
乌杰 全国人大常委会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
孕育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思维范式的转换 通过范
式转换,人类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自主地调
整世界经济系统的内在结构,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
的秩序来。
9.世纪之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樊纲 青年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的改革,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确
定的、始终如一的目标模式。
一个可以检验的假说是:渐进式改革越是成
功,新体制成分增长越快,经济增长率越高,居民的
收入增长率越高,就越是难以从渐进式改革转变为
激进式改革。这并不是理想的情况,也不是“经济学
家的建议”,而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
10.21 世纪文化瞻望――“天人合―”新解
季羡林 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
基本的表露。这种思想是有别于西方分析的思维模
式的东方综合的思想模式的具体表现。这个思想非
常值得发扬光大,它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
西方人贯彻了征服自然的方针,结果怎样
呢?有目共睹,后果严重。对人类的得寸进尺永不餍
足的需求,大自然的忍耐程度并非无限,而是有限
度的。在限度以内,它能够满足人类的某一些索取。
过了这个限度,则会对人类加以惩罚,有时候是残
酷的惩罚。
11.世纪之交看中国哲学中的和谐观念
汤一介 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学会副会长
人们都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应是21世纪人
类文明发展的主旋律,那么对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
中的“普遍和谐”观念的新诠释,无疑将会成为推动
人类社会向着美好前景发展的主要精神力量之一。
12.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与对话
张立文 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世纪之交之际,中国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
的挑战、现代化的挑战和同一文化圈内部的挑战。
在对中国整个思想发展脉胳思考过程中,我发现
“和合”贯穿了全部中国思想。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冲突。概
而言之,有5个方面,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
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它们关系着人的
生命存在和利益,以至人人均不可逃避。化解人类
五大冲突之道,和合学是最佳的文化方式的选择和
最优化的价值导向。
13.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未来价值取向
罗国杰 伦理学家、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伦理学教授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引进,西方
的种种腐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在不断地日趋
泛滥,成为一些国家中最为严重的精神公害。为此,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特别是是弘扬
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伦理价值导向的传统,有利于克
服由利已主义、个人主义所产生的种种腐败现象。
14.世纪之交的文学选择
王蒙 著名作家、全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深刻的悲观主义者才能乐观。以我的理解所
谓深刻的悲观主义者,就是知道人类的全部弱点,
也知道我们民族所有的重负,知道我们文化上所有
的积弊 我是一个深刻的悲观主义者:人类不会因
为一个口号一纸药方、一面旗帜一个思潮、一种
理论、一场革命就能进入极乐世界人类是如此,中
国也是一样。我从来不认为中国能在一个早上实现
几千年几百年没有做到的事情。
保守二字并无贬意,中国需要严肃的保守思
潮(而不是政治策略),以与激进思潮取得制衡。
15.展望21世纪文学
杨义 青年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在“五四”百周年之际将出现重新反省文化
战略的热情,在形成大国气象的建设者心态的基础
上,于新中国建国百周年前后,或略长点时间,将出
现一个拥有众多世界级杰作的文学盛世。
小说作为新世纪最有文化含量的文体,将矗
立起代表整个时代精神探索水平的里程碑。容我冒
昧预言,21世纪的中国,出现一、二十部举世誉为
杰作的作品,出现一、二十个举世推为巨匠的作家
将不会是奢望。
16.21世纪中国人口与司持续发展
田雪原 人口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2000年全国人口可达13亿,2010年可达
14亿,到2050年达到16亿左右时才有可能实现
零增长。人口的增长对资源形成巨大压力:非再生
性资源呈绝对减少,人均占有量呈加速减少趋势;
土地、森林、牧场、渔场等可再生性资源,在未来半
个多世纪里难以象人口那样年复一年地递增。
17.宗教与未来社会
方立天 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近十年来中国宗教有了迅速的发展。
未来中国社会宗教发展的总趋势将是:中国
宗教将进入平稳发展的时期;基督教(包括天主教)
可能会在某些地区获得较决较大的发展;中国宗教
的世俗化倾向必将与日俱增。
18.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
周光召 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人类现代科学技术从16、17世纪开始,其主
要的成就是在20世纪取得的。20世纪所取得的成
就已经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和我们生活的各个方
向。
可以预见到21世纪,科学技术以及由于科
学技术所引起的生产力的变化,由于生产力的变化
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将以很快的速度进行。
19 .21 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再过四年,我们将步入21世纪,我们将面临
什么样的一个世界?中国面临的是何种机会和挑
战?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我们大家都关心
的问题。
廿一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科技
发展迅猛,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转化速度和
规模更加迅速和宏大。
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存与发
展中的制约因素人类将更自觉地控制自身的增
长。
20.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教育观念的现代转化
顾明远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世界教育在这五洲激荡的20世纪有了空前
的发展,经历了激烈的变革。教育现代化的另一个
标志是教育个性化。要克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划一
性、僵化和封闭性;树立尊重个人,发展个性,培养
自我责任意识的观点,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21.从“书同文”到“语同音”
任继愈 著名哲学家北京图书馆馆长、教授
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不可胜数,秦汉以后的
“书同文”就是一项不朽的伟业,怎么估价都不会过

当今世界上土地辽阔的大国有俄罗斯、美
国、加拿大、中国和印度。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从
圣彼得堡到海参葳,美国从波士顿到旧金山,却不
感到东西部地区方言的隔阂。加拿大地域比美国还
大,也没有语言障碍。亚洲的印度有先进的科技文
化,但印度境内语言梗阻比较严重,仅这一方面也
制约了印度进一步现代化,难以冲出第三世界。
“书同文”给中华民族奠定了万世不朽的基
业。我们有幸承袭了祖先遗泽,我们应有义务为后
辈添置一份新的产业――“语同音”
22.汉字:世纪的遭际、评价和前瞻
董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语言学家
在幅员辽阔、方言复杂的中华大地上,朝代
更替,战乱频繁,统治者纷争割据,却终究不能违逆
“大统一”的历史潮流,平心而论,汉字超方言而助
维系的作用,实在不可忽视。汉字的历史功绩,是无
法抹煞的客观存在,虽然炎黄子孙为此也付出了一
定的代价。
由于海峡两岸各自推行汉字繁简的两套不
同系统,不能达到“书同文”,影响两岸的信息交流
和经济来往,某种程度上成为祖国统一的掣肘因素
之一,是令有识之士担忧的事
除却一定的政治因素而外,可以说汉字在某
种程度上使中国丧失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发展机遇。
长此以往,中国就要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被淘
汰循其因由,汉字实在无法辞其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