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理智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群言出版  作者:福斯特·克林纳  页数:227  译者:王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教你如何养育一个拥有责任心的孩子,书中所阐述的原理法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哲学。父母赢在他们可以用健康的方式来关爱自己的子女,可以更好地管教他们,而不必诉诸怒气与威胁,引起孩子的叛逆;子女赢在他们学习到了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理智,妥善处理自身的难题。他们需要这些技巧和帮助,以便更好地适应真正的社会。    只要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就会知道,父母与子女完全可以建立起一种美好的亲情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关爱和信任基础之上的。这是多么上算的事啊!好好阅读(爱与理智)吧!它将带你一同把失去的乐趣重新找回来!

作者简介

福斯特·克林纳,医学博士,美国公认的心理精神医师,他与吉姆·费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家教培训机构,他被许多精神治疗中心。学校和家长团体聘为顾问,他的著作和文章成为解决孩子问题的革命性方法,他不断为人们提供行为方面的创造性解决办法,他的演讲生动而幽默,现场给予人们指导。

书籍目录

上篇  “爱与理智”法则    第一章  为人父母:是乐趣,还是噩梦      我们是否享受着为人父母的乐趣     找回失去的乐趣    第二章  不是不可能:教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缺乏成效的教育方式     用爱与理智原则指导下的有效教养方式     成功与失败的悖论     在可以承受的代价下学习     一味保护并不是爱     责任心是教不会的    第三章  责任心让孩子更加自信     我就是那个我觉得你想要我做的我     自我概念的“三条腿桌子”     赞扬与鼓励的区别     积极的自尊源于成就感     我们快乐,他们就快乐    第四章  孩子们犯错也是一种成长的机会     妈妈,拜托您,我想自己来     你有烦恼,我也有烦恼     关于爱与理智的两条原则     问题啊,问题,到底是谁的问题    第五章  通过思考性话语约束孩子     建造一座难以摧垮之墙     怎样与孩子交谈     威吓的循环     我们希望他们思考,而不是反抗     言出必行    第六章  通过给孩子提供选择约束他们     父母好奇心的增加     如何把握控制权的量     通过选择向孩子发动可以获胜的战争     快餐店里的坏男孩:一个赢得控制权的案例     慎重给出你的选择    第七章  针对结果投入情感     彻底受伤     自然产生的结果     强加的结果     不需要立刻让孩子看到其行为的结果     投入情感很重要    第八章  改变父母才能改变孩子     练习,练习,再练习     爱与理智不是什么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下篇  “爱与理智”实例应用    1 零花钱与理财    2  什么时候生气合适    3 睡觉时间    4  专横    5  欺凌弱小    6  汽车后座上的战争    7  家务事    8  当孩子不想去教堂的时候    9  创造力    10  危机时刻    11   纪律    12  公共场所的纪律    13  离婚和意外的灾祸    14  饮食问题    15  应得的权利    16  恐惧和怪物    17  打架    18  让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    19  准备去上学    20  给孩子们送什么样的礼物    21  如何对待孩子的分数    22  与爷爷奶奶相处    23  家庭作业    24  总是说“我好无聊啊”    25  互联网    26  当孩子撒谎时    27  当孩子表现出消极的动作时    28  是否该为孩子准备橡皮奶嘴    29  应对同龄人之间的压力    30  谁来喂养宠物    31  让孩子学会收拾玩具    32  寻求专业帮助    33  保持房间整洁    34  让孩子待在房间    35  顶嘴和不尊重人    36  是否该打骂孩子    37  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    38  孩子偷东西咋办    39  说脏话    40  老师和学校的问题    41  刷牙    42  通电话时打岔    43  看电视    44  发脾气    45  如厕训练    46  树立价值观    47  电子游戏    48  牢骚和抱怨  附录一  三种类型的家长  附录二  点石成金:在家里发号施令

章节摘录

书摘第 一 章为人父母:是乐趣,还是噩梦      为人父母,养育子女,应该是一桩乐事,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刻,每一个细胞里都洋溢着欢乐,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自信。      下雨天,一家餐馆外,3岁的克萝伊死活不肯坐进车里乖乖地跟着爸爸妈妈回家。尽管此时两个大人正淋着雨,他们左说右劝,但她就是不听。两个大人开始恳求她,拜托她,好话说尽了,就指望着小克萝伊能自己走上车去,这样又持续了15分钟。后来,这位父亲甚至不顾一切,跪在积水里,想要把他那小祖宗好好地劝上车去。最终,克萝伊点头了,但他们答应必须在回家路上给她买一瓶果汁汽水,她才罢休。小孩子才3岁,做父母的就非得给她买果汁汽水不可,等她16岁了,等待这对做父母的又会是什么?      吉姆坐在机场里等飞机,正好看到一位妈妈在管教她3岁的儿子。在一个多小时里,这位母亲对她的儿子下达了不少于80条命令,却都是在那瞎嚷嚷,没有哪一条是说到做到的:      ?誗 “过来,罗根!”      ?誗 “不许到那边去,罗根!”      ?誗 “你最好听我的话,罗根,要不然有你受的!”      ?誗 “我可是跟你来真的啊,罗根!”      ?誗 “不准跑,罗根”      ?誗 “到我这里来,要不然你有可能会受伤的,罗根!”      罗根最后跑到吉姆的座位旁。这个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小孩子对他妈妈的话充耳不闻,反倒开始冲着吉姆笑。妈妈似乎真的发火了,她高声吼道:“罗根,离那个人远点儿!现在你就给我过来!马上!”      吉姆低下头冲着罗根笑了笑,问他:“嗨,罗根,你要是不过去,你妈妈可能会怎么教训你啊?”      罗根也仰头看着吉姆,嘴角向上微微一扬,露出他小小的牙齿,“她才不会教训我呢!”说罢,罗根眨了眨眼睛,他的嘴角上扬的幅度更大了。      事实证明罗根是正确的。妈妈最后走了过来,跟吉姆道歉:“实在不好意思啊,打扰啦。不过,你也是知道的,3岁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就是什么都不听你的,跟他们讲什么也没用。”      一个星期六,两个小男孩,一个5岁,另一个7岁,在一家超市里玩起“打仗”游戏来了。就像那些突袭队里的游击队员们一样,他们在一排排的货架中穿梭,在一堆堆展示品后找寻着藏身之处,他们的球鞋还时不时地把瓷砖地板蹭得吱吱作响。随后,他们玩起了“购物车对对碰”的游戏。不可避免的,两辆购物车“哐当”一声,猛地撞在一起,摩擦声尖锐而刺耳,刺破了超市内原本舒缓而轻柔的背景音乐。      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开始没怎么留意小鬼们在忙乎着什么。这时才反应过来是她的儿子们干的好事。她急忙扔下已经装了一半的购物车,追了出去,一边跑一边扯开嗓子吼了起来,“别迷路了!”“别碰那个!”“你,给我过来!”一路跑去,引得超市其他人都回头望看。就在她马上要碰到两个小淘气鬼湿漉漉的脖子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改变了战略战术,开始实行战术B:分开行动,又叫做21世纪版的“分离-征服”战略。只见两人分头朝两个不同的方向跑开了,现在这个妈妈要两头开工,边追边吼了。追赶了一阵,妈妈有点筋疲力尽了,一个劲地喘着粗气,最后好不容易在谷类食品区截住了准备再做一次“突袭”的小儿子。当然谷类食品区被弄得一片狼藉,一堆商品全被推倒在地上。妈妈把小儿子带回到她的购物车那边,发现她的大儿子又没影儿了。最后,她在农产品区找到他,这个小鬼正在把无核葡萄当作弹珠一样在地上玩打弹子游戏。      妈妈又把大儿子拧了回来,当然,你可以猜到她看到了什么:小儿子不见了。她不得不又一次冲了出去。最后,在妈妈怒吼着再不听话就宰了他们,还威胁要没收他们的任天堂游戏软件之后,两个男孩终于乖乖地走到了一块儿。      可是一切还没有结束呢。战术C又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乘着老妈一不留神,两个小家伙又开始往购物推车里猛扔他们爱吃的零食,不一会儿,购物车里的MM豆、奥利奥饼干、香草口味薄脆饼还有大士力架巧克力条已经差不多堆成了一座小山。妈妈又只得跑前跑后,把那些MM豆一一放回原来的位置。两个男孩显然对他们战术的实行效果很是得意,笑得可欢了。当然,不可避免的,他们迎来了妈妈新一轮的“轰炸”:“再敢往里面放!”“手痒了啊,找打啊!”最后,实在是受够了,妈妈终于爆发了:“以后休想有机会再出来,一辈子呆家里!”      一番“混战”下来,这位妈妈心力交瘁,几近绝望崩溃,可她最终还是投降了,给她的心肝小宝贝们买了糖果作为停战的保证,换来片刻宁静,尽快买完她所需要的东西。我们是否享受着为人父母的乐趣      是的,为人父母,养育子女,应该是一桩乐事,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刻,每一个细胞里都洋溢着欢乐,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自信。半夜三更起来喂奶,不厌其烦地换洗脏尿布,一切的一切,无怨无悔,因为心中知道,我们正在为一段将要陪伴我们一生的真挚感情做最基础的铺垫准备工作。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切,会在我们头发花白、脱落、垂垂老矣的时候重又赐给我们幸福。我们向往着与子女分享每一刻的温情时光,共享欢乐、同担忧伤;我们向往着欢乐时的尽情拥抱,悲伤时的鼓舞激励。我们向往来自儿女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柔情抚慰,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们一起展开深入灵魂的神游之旅。      但是,上面三个故事里的父母,恐怕为人父母毫无乐趣可言。他们的生活里没有那种温顺可爱的小天使,会认真地聆听爸爸妈妈每一句轻柔的话语。他们搞不懂: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有的浓情蜜意、亲密无间到哪里去了?初为父母时的欢乐与自信似乎早已被当前的境况消磨殆尽了。      在他们看来,做父母,是一场噩梦。      当然,有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我们当中最称职的爸爸妈妈,也有可能遇到与前面三个故事里相类似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我们可能也会捶胸顿足地叫嚷着:“要孩子干什么!活受罪啊,值得吗?”有时候,应付一个孩子比起应付一套别墅里只有一个淋浴器的境况要麻烦得多。想想也是,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得付出多少心血,可我们得到的呢,或许只是乖张、反叛和忤逆,想到这里,就不免心灰意冷。而且除了要应付孩子们每天都可能给你制造的大大小小的混乱,我们还肩负着一个更为重大、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把孩子教育成一个能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成年人。      宝宝的出世是一个生命奇迹。它呱呱坠地来到我们身边。它小小的,柔柔软软的,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吃喝拉撒睡,样样都完全要依赖我们的照料。我们最多只有18年的时间,就要把这个襁褓里的小婴孩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使他能够坚强地去面对社会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残酷和冷漠。一个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是否有所成就,很大一部分其实应该归于其父母是否做好了他们应该做的工作。只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将来的全面发展和责任心的培养,其关键都在父母这边,一种深切的责任感就会刺进我们的脊梁骨,使我们在战栗中保持清醒。很多人要是想想诸如下面的问题,也会觉得有点儿局促不安:一个5岁的孩子,在超市里捣捣乱,我就已经没辙了,以后这个孩子15岁,到了那个时候,他似乎懂得很多性方面的知识,还在数着日子盼着拿驾照,我又该怎么办?找回失去的乐趣      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相信我们!我们像是被困在失望和挫败组成的隧道之中,但是,要相信,在隧道的尽头闪耀的那一道明亮的光,就是希望。教育子女并不一定就是一桩苦差使。想想看,你的孩子会在你的手下变成一个善于独立思考、富有责任心的成年人。我们可以帮他们度过一段快乐的童年与青少年时光,而不是把他们丢进18年的恍如恐怖电影似的恐慌和不知所措之中。      这本书就是在教你怎么教育一个将会拥有责任心的孩子,这本书中所阐述的哲学其实是一种双赢的哲学。父母赢在他们可以用健康的方式来关爱自己的子女,他们可以更好地管教自己的孩子,而不必诉诸怒气与威胁,引起孩子的叛逆;子女赢在他们学到了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理智,妥善地处理自身的难题。他们需要这些,以便更好地适应真正的社会。只要看这本书,你会知道,父母与子女完全可以建立起一种美好的亲情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的关爱和信任的基础上的。这是多么上算的事啊!好好阅读《爱与理智》吧,它将带你一同把失去的乐趣重新找回来!第 二 章不是不可能:教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在当前这个异常复杂、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具有责任心的孩子才能够真正从容不迫地去应付正在等待着他们的现实世界。      所有慈爱的父母基本上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他们要培养的孩子不仅要有聪明才智、头脑清醒、能分辨善恶,有正确的生活态度,还要知道怎样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更好地运用和发挥他们身上的潜能。每一个真诚的父母都希望达到这个目标。但任务是艰巨的——我们要帮助孩子们从依赖走向独立,从他律走向自律。      让我们来正视这样一个命题:在当前这个异常复杂、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具有责任心的孩子才能够真正从容不迫地去应付正在等待着他们的现实世界。因为尽管他们很年轻,甚至还可能很年幼,但在这些小孩子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几乎处处都存在着选择与决定。这些选择和决定又往往异常重要、左右着他们的生活发展轨迹。来自成人世界的种种诱惑——毒品、网络色情、婚前性行为、酗酒——不可避免地闯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事实上,近年来有关青少年抑郁和自杀的相关调查数据已经向我们证明了父母身上所背负的任务的艰巨性。我们的孩子将来如何去处理种种巨大的压力与焦虑?当他们遇到那些将改变他们一生的重大决定时,他们会怎样做?当我们到了不能再循循善诱地指导他们的那一天,他们又该怎么办?我们做家长的仅仅告诉他们要有责任心就够了吗?这些问题应该用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策略。      很多年以前,一件发生在我儿子查理身上的事,让我充分地意识到了父母身上肩负的是怎样的一种责任。那时,查理才十几岁,他要借家里的车去参加派对。查理告诉我说:“这是今年最隆重最盛大的派对。所有人都会去参加的”。      我当然相信查理开车不会出什么差错,而且也愿意把车拿给他开,但是不凑巧的是,那天晚上我正好有一个演讲要做,也需要用车。查理的妈妈,雪莉,碰巧有事在身,要用另一辆车。      “你可以搭兰迪的车啊。”我建议。兰迪是查理最好的朋友。      查理摇了摇头。“没关系吧。我理解。我想我还是不去了吧。”然后他就一个人回自己的房间了。我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这可是最大的一次派对,怎么就不去了呢。于是我又去和查理交谈。从他嘴里,我才知道兰迪似乎已经开始喝酒了(美国法律规定,凡是未年满21岁的人不得喝酒——译者注)。查理决定,宁可待在家里,也不要冒险搭一个可能会醉酒驾车的朋友的车。      那天晚上,在派对上喝得酣畅淋漓的兰迪,酒醉驾车。车子在回来的路上滚下了山崖。车上除了兰迪,还有五个搭车的朋友。      这件事发生在大约二十年以前,现在,查理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在“爱与理智研究所”工作。正是得益于当年的那套教育方法,他自己拯救了自己的生命。现在他也把同样的方法教授给其他父母。正因为他懂得了如何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那天晚上他没有走向死亡,而是走向了一条帮助别人的道路。      不幸的是,很多处于那最具挑战性、也最危险的青春期的孩子们多半懵懵懂懂,对于如何作出一个正确的决定,他们往往感到毫无头绪。他们知道的东西比以往多了,却仍然会试着吸毒来玩。他们不顾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奉劝,非要在爱情之河中去沐浴一番,尝尝禁果究竟是何滋味。不管你千叮咛、万嘱咐,叫他们当心网络捕食者(译者注:成年人运用网络手段与儿童或青少年建立关系,设法骗取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成为暴力或性虐待的对象),他们还是会轻易地掉入恶人的陷阱。为什么这些青少年们有时竟然会去干这种明明是伤害自己的蠢事?真相令人可悲:很多此类愚蠢的决定却是孩子们真正的“第一次”。在他们的童年时光,父母好意地帮他们把一切需要做决定的事情都统统操办了。要知道,如何作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和其他所有事情一样,不是生下来就会的,而是需要慢慢学习才能掌握的。长大以后不懂得节制胡乱喝酒的孩子,很有可能小时候从来就没有学过怎么把自己的手从饼干罐子里拿出来。      任何严肃认真地对待教育问题的父母,都希望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任何成长阶段,都能拥有与其年龄相符合的成熟与正确的判断力,并且用这些判断力处理好他们所面临的重大人生抉择。称职的父母会学着去做那些对他们的孩子最有益的事情。今天还在我们脚边嬉戏的天真无邪的小宝贝们,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的。我们希望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使他们将来能够自信满满地踏入真正的社会。而我们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我们最真挚的爱。但是,爱有时也会出问题,当然我并不是指爱本身,而是我们要怎样来表达这份爱。要知道,好意有时候往往会坏事。      与大家通常意料的相反,许多最糟糕的孩子,那些既无礼又叛逆的人,恰恰来自非常“关爱”他们的家庭。当然,这种爱的表达方式有问题。	爱与理智小贴士 {1}“放任型”父母      另一种比较少见的类型是“放任型”父母,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简略地提一下。这类父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要么就是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要么就是被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迷花了眼睛、拿不定主意。总之,他们干脆放手,让孩子自己管教自己。在这种类型父母当中,有一部分人的理念就是,小孩子天生就知道怎么管理他们自己,只要给孩子时间和机会,他们自然而然能够长大成才。家长无须干涉,只要站在一旁看着就行了。另一部分人的想法则是,父母应该成为子女最好的朋友。保持这样的朋友关系要比管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品性重要得多。还有一部分人因为长期工作在外,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而心存内疚。于是,当他们面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他们不会硬是要求孩子们对其负责,有时只是摆摆手算了。他们相信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的“质量”可以弥补时间的“长短”,相处时间虽少,但是在有“质量”的时间里,孩子们最终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学会什么叫做责任心。当然,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根本不知道还要做些什么,于是,他们干脆就放弃了父母所应该履行的职责。      我们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样还不能完全算作是一种父母的“类型”,因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对父母应负责任的错误理解或是放弃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就像杰姆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要是孩子们生来就可以自己照料自己,那么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应该再长得大一点儿。”当然,我们是需要孩子们培养自我决策的能力,但这些决定应该是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危险的,或是那些孩子应该负有责任的决定(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章中作详细的介绍),我们当然不会去让孩子决定所有事情,或者抱着让他们汲取经验的目的就让他们去做某些危险的、会给他们带来不良后果的决定。我们所谓的用爱与理智教导孩子,这里所提倡的“爱”,着重强调将孩子们教育成为我们父母以及社会所期望他们成为的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成年人。要达到这个目的,父母就需要多一些考量、多一些准备,就像你将要看到的以下章节所叙述的一样,这一切的努力和参与都是非常值得的。缺乏成效的教育方式      “直升飞机型”父母      某些父母认为,爱就意味着成天围着他们的小孩转。这种类型的父母我们称之为“直升飞机型父母”。他们始终在孩子附近周旋,稍有点什么事儿,他们就可以马上“飞”去“救火”。你永远可以看到他们在为孩子身上这样那样的事而忙碌着:不管是午餐还是请假单,乐队乐器还是家庭作业,总之,他们一手包办。他们总是能及时出现把孩子们从各种各样的困难中解救出来。没有哪一天他们不是在保护孩子们,然而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经历考验也被统统挡在门外了。每当孩子们一发出求救信号,这些在四周随时待命的“直升飞机”们立马一个俯冲下来,把他们自己的孩子从那些带有“敌意”的老师们、玩伴们中间攫走。      今天,这些心中充盈着“爱意”的家长或许会觉得他们在帮助孩子,减少孩子成长中的烦恼;明天,这些孩子可能就以夜不归宿来报答他们苦心经营的“爱”。在他们迈入成人行列的头18个月里,就开始虚度青春、浪费光阴,要么就逃课,要么就沉浸于酒色当中。这样的孩子没有学会过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他们学习的机会早在儿时就在父母“爱”的名义下被偷走了。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直升飞机型”的父母在旁人的眼中却往往是模范父母。要是孩子给管严了、受罪了,他们浑身就不舒服。当他们眼见着心头肉在那儿喊疼叫苦,他们的心也跟着疼,因为见不得孩子受苦,他们便立即妥协、就此作罢,把心肝宝贝们从磨砺中“解救”出来了。      但是须知现实的世界哪里是在如此“解救”原则下运行的呢。成人生活之种种,诸如遭遇交通罚单、过期账单,遇人不淑,感染恶疾,完成纳税义务,以及其他一些司空见惯的事务,并不因为父母在孩童时期深情无私的“解救”就消逝了。“直升飞机型”父母的失败之处在于,他们的孩子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世界时,根本毫无准备、无所适从。      “直升飞机型”之升级版:“涡轮喷气式攻击机”型父母      在本书第一版问世时,书里所形容的“直升飞机型”父母还基本上于人无害,而演变到现在,境况已经是大大不同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他们生活得越来越富足,如此一来, “直升飞机型”父母也“升级”了、演变。这种升级版的父母就不仅仅是解救一下再保护一下就算了,他们的解救和保护往往是带有攻击性的。一个俯冲下来的当头,“机关枪”已经准备好,“导弹”也相应地就位,对准那些“难为”他们的孩子的人,摆出一副誓不饶人、一定要讨个“说法”的态度。由于其显著的攻击性,我们把这一类父母称为“涡轮喷气式攻击机”。      这类父母最热衷于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完美的世界。他们心目中所勾勒出的完美世界应该是这般模样:在这个世界中,孩子们不用再面对任何苦难与挣扎、不适与失望。他们很顺利地长大成人,拥有高的学历,有各种证书证明他们自身的优秀。高分高能本事大,各项殊荣集一身。孩子们所犯的错误全被他们的父母私底下处理了。“涡轮喷气式攻击机”型的父母最喜欢说的话就是:“外面的世界竞争太激烈了。我的孩子必须处处领先、无可挑剔。我一定不能让那些他不醒事的时候犯下的错误影响他,耽误他以后的发展。”      这种类型的父母偏执地袒护自己的孩子。要是哪个人或哪个机构,在行为、道德、学业上给出了“过高”标准,破坏了他们孩子“完美无瑕”的档案记录,那是万万不允许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他们就像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一样俯冲而来、气势汹汹,每说一句话就像从他们嘴里抛出一颗炸弹,要把那些“挡路”的人轰走。      他们惯用的伎俩就是奔走呼告,把“受害者”的帽子扣在自己孩子上,这样就可以把学校人事部门相关人员以及社工们都牵扯进来,同他们一起袒护孩子。在这种家长连续的炮火猛攻下,老师们和学校管理层往往苦不堪言。在如此熏陶下长大的孩子,不会把成功当作自己的事加倍努力、坚定不移;相反,他们从小就学会了把自己的失败归于他人名下,自己失败了就责骂他人失职。这一点非常令人担忧。更麻烦的是,“涡轮喷气式攻击机”型的父母现在已经不满于仅仅袒护孩子们了,他们更乐于把那些烦人的机构都毁了。而这些机构却恰恰努力想把他们的孩子教育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但是,以后这些孩子就职的公司不会因为父母的压力就容忍他们孩子不合格的表现。一个看似完美的形象和一张毫无瑕疵的成绩报告单不能替代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奋斗下锻炼出来的坚韧品格。在过度袒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与他们父母心目中的培养目标正好完全相反。      “教官型”父母      另一类父母管教子女就像教官管教手下的士兵。当然,他们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觉得,做家长的越是管教得严厉、越是骂得厉害,长远来看对孩子越有好处。“教官型”父母如是说:“小孩要学会守纪律、听指示,要懂得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确实,这些孩子时不时被教导着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      同子女讲话时,“教官型”父母的言辞中充斥着训诫和严令:你必须这样做,你要那样做。他们掌握大权、高高在上。要是孩子们不按他们的旨意去办事,往往迎来的是劈头盖脸一顿痛骂,当然,最后还得按着“长官”的话重头做过。      一旦偶尔哪次真给了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他们做出的决定往往让“教官型”父母跌破眼镜。父母们既惊诧又失望,怎么也料想不出孩子们怎么会做如此愚蠢的决定。其实,孩子们也是情有可原的,谁叫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些呢,他们在做决定这码事上是完完全全的新手。他们用不着时时考虑这个顾全那个呀,这些不都给他们的父母包办了吗。他们要做的,不过就是乖乖听话,做父母帮他们决定好的事情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这些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他们要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受到蛊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还小的时候,他们即使做出了什么错误的决定,也算不上什么大错,付出的代价是很低的,可他们从来不被允许作任何决定,而是被训练成为听从那些来自他们自己脑袋以外的声音——父母的声音——的人。等孩子们长大了,不想再听父母的了,可是指导着他们的思想行为的模式没变,他们仍然习惯于听命于来自自己头脑以外的声音。只不过现在,那不是父母的声音,而是他们 “朋友”的声音了。“教官型”父母大多教导出盲从者,因为他们的孩子从来没有学过如何自己做主。      父母的一言一行当中往往透露出他们对孩子能力所抱有的想法。“直升飞机型”父母向他们的孩子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你还太柔弱,没有我不行。”“教官型”父母透露出来的信息则是:“你想不清楚,还是我来吧。”这两种类型的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或许都能非常成功地掌控他们,可一旦孩子长大了、进入了青春期,问题随之而来。“直升飞机型”模式下的孩子们完全无法应对外界的种种压力,他们不善于考虑问题、更无法解决自身的困境。“教官型”模式下的孩子们,过去太习惯于致敬行礼,现在自然将这一习惯保持下去,只是形式不一样了,他们学会了用拳头还有一些下三烂的手势去“行礼”,例如说,伸出他们的中指。用爱与理智原则指导下的有效教养方式      “顾问型”父母	      “直升飞机”不可能一直在上空盘旋,“教官们”也总有嘶声力竭的那一天。现在我们来介绍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那就是运用爱与理智来教导孩子。它不但对教导青春期的少年很管用,而且也反映了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应该采取的态度。我们将之称为“顾问型”教育模式。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到了青少年时期,孩子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除了需要更为深思熟虑的指导,还需要有严格的、可执行的限制原则。我们从孩子自身的安全以及他们的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影响两方面来考虑,设定这些限制。然后,我们要一直坚守这些原则,以此来帮助孩子明白他们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自己要是做出不恰当的决定,遭受一些挫折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坚守原则的同时,父母也需要鼓励子女,让他们认真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在设定的限制范围里内,尽量多为子女提供几个选择,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对自身的控制力。“顾问型”父母就是这么来的。      当孩子们步入青春期的时候,“顾”。我以为,我这样做恰好可以保证让查理等公车的时候更暖和些,但是,查理偏偏就选择了挨冻。显然,他想要磨炼他的自由意志。      但是我的脑筋转过来了。我换了一句话说:“查理,外面的温度比室内低20度。你可能想穿一件外套出门吧。”这就给了他一系列选择,从好到坏都有(孩子们好像总是把我们给他们的第一个选择忽略不计)。最后的结果是,查理决定穿上暖和一点儿的外套去磨炼他的“自由意志”。      所以,这里出现的悖论就是:那些想要确保孩子成功的家长,常常适得其反,教导不出成功的孩子。而那些爱孩子、关心孩子、允许孩子失败?可能早地采取了顾问式的态度,才避免了“直升飞机型”父母以及“教官型”父母的心态。他们问孩子们问题,然后给他们提供种种选择。他们不直接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将作选择的重任放在了孩子自己的肩膀上。他们在自己的原则之下给出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如此一来,当孩子们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怎么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了。成功与失败的悖论      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确实,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百分之百地保证你一定能够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确保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这一领域的专家里,也没有一个人敢打保票说:“你只要这样做,保准每次都行得通。”原因很简单,事情做得对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身边这种例子到处都是,有些父母教导的方式是大错特错,却奇迹般地养育了德才兼备的孩子;而有些父母却是大费周折,每件事都做“对”了,结果连阿提拉(率轻骑兵入侵欧洲的匈奴王,被西方国家看做是野蛮人——译者注)在他们的孩子们面前看起来都像老鹰童子军的成员。      所以,在教育子女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个准儿的。尽管如此,权衡思考清楚以后再去做,成功的几率总是会增大。而要增大成功的几率,我们就一定要允许孩子的失败。注意这一点,是失败。因为,要是我们不让他们失败(有时候甚至是败得一塌糊涂),那么我们也不可能教会他们怎样才能选择成功。	爱与理智小贴士 {2}不幸的是,理智常常听命于直觉      爱与理智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引起一些家长的不满。这种教导方法提倡,父母爱孩子,就要允许他们失败,并且将失败看做是“重要的学习机会”,用它来教会孩子事情的对错。这样的教育方式与父母保护子女的天性可能有所不符。其实,大多数父母全凭他们的直觉来教导孩子。试问,你又怎么知道你的直觉是真的值得相信,还是吃完了一碗难吃的宽面条以后滋生的结果呢?      实际上,所谓“直觉反应”是我们幼年时期对家庭的感情体悟以及与家庭成员相互交流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而现在的生活也很平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别的地方都与人相处和谐友善,那么我们的“直觉反应”也许比较正确。相反来说,如果我们想起自己的童年,只会说“我保证,我一定不会像我爸爸妈妈对我那样来对待我自己的孩子”,那么,也许我们的“直觉反应”根本是不值得信赖的,甚至是错误的。      不要因为这本书里介绍的一些方式方法让你觉得有些疑惑就过度担忧。事实上,如果你不想再用你父母教导你的方式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你现在的疑惑也许正向你证明,你已经走到了“爱与理智”教育方式的正确道路上了。      上帝给了我们——他所创造的最高级生物——极大的自由空间,然而其中也包含把一切搞糟的因子。成功与失败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如果在伊甸园里的中间没有那棵禁树,人类也就没有机会去做这样那样的决定,不管是尽职的还是不尽职的。当亚当和夏娃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时,上帝让他们尝到了这一错误决定带来的苦果。上帝虽不满于人类的不服从,但他足够爱他们,给了他们自我决策的自由,并且让他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中生活下去。      上帝在伊甸园显示出来的爱也给所有父母作出了一个榜样,值得父母们效仿:他给了亚当和夏娃做选择的自由。同样,如果我们也给孩子这样的自由,并带着对他们的爱接受一切可能得到的结果,他们有时也会做出一些我们并不赞同的选择,做出一些我们并不认可的事。      孩子越是长大,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周围的环境就越具有控制能力,他们决策能力的正确培养也越重要。就因为上帝在赐给我们超越其他一切生物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摧毁这个星球的能力。然而,这个能够摧毁地球的种群也同样能够飞上土星。正所谓福祸相依。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禁果”也可能会是毒品、某个朋友、色情网站或是其他一些东西。聪明的家长知道,要让孩子获得成功,就一定要让他们学会自己拿主意。为此,这些家长有时候会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们自我选择的能力,即便有时候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      以前,我总是要让我的儿子查理出门的时候把他的厚外套穿上,科罗拉多的早晨冷得刺骨。“查理,”我会说,“今天早上很冷。你最好把厚外套穿上。”这时不用说,他一定会抓起他的防水衣——他所有外套里最轻的一件——然后刺溜一下滑出门去。      可是那天,我碰巧糊里糊涂地拿走了他的“最佳选择”。我以为,我这样做恰好可以保证让查理等公车的时候更暖和些,但是,查理偏偏就选择了挨冻。显然,他想要磨炼他的自由意志。      但是我的脑筋转过来了。我换了一句话说:“查理,外面的温度比室内低20度。你可能想穿一件外套出门吧。”这就给了他一系列选择,从好到坏都有(孩子们好像总是把我们给他们的第一个选择忽略不计)。最后的结果是,查理决定穿上暖和一点儿的外套去磨炼他的“自由意志”。      所以,这里出现的悖论就是:那些想要确保孩子成功的家长,常常适得其反,教导不出成功的孩子。而那些爱孩子、关心孩子、允许孩子失败的家长,最后教导出的孩子却更容易走向成功。这些家长就是我们所说的经过认真思考以后再冒险的人。上帝给了我们每个人选择的机会,我们也应该给予我们所爱的孩子相同的机会。      爱与理智的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孩子们提升他们成为有思想、能够选择成功的个体的可能性。作为家长,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容忍错误的发生,并且帮助孩子在他们小学的时候把大多数错误都犯完。因为在那时,犯错的代价还是比较合理的。	爱与理智小贴士 {3}你可以选择现在付给我,或以后付给我      莎伦有八个孩子。每次我去她家,都会看到她在给她的孩子们分钱。有一天,我问她:“你为什么总是在给你的孩子分钱呢?”      “在我家,我们对孩子实行贷款制度,他们就可以学到这个世界的金融是怎么回事了,”莎伦一边解答,一边递给她一个小儿子50美分。“我们的贷款政策跟第一国家银行的差不多。贷款有期限、有票据、还有抵押担保。为什么呢,比如说,有一天,一个孩子没有如期还款,我就收回了一个79美金的CD播放机。”	“孩子们倒是挺惨的。”我说。      “不见得,”莎伦答道,“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礼物。因为现在我的孩子虽然只有12岁,却已经知道一个借贷人的义务和责任了。他知道什么是票据,什么是抵押担保,他甚至还知道如果到期不还款,货物就有权被收回。他学会这些东西,也不过就失去了一个79美金的CD播放机而已。”      “我们邻居家的孩子,”莎伦继续说,“等到银行把他4900美金的雪弗莱收走了,才领悟到一样的道理。他26岁了,在父母的重重保护下长大。我的儿子比这个孩子提早起步了14年。”在可以承受的代价下学习      今天的孩子饱受物价飞涨之苦。他们要学会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所付出的成本与日俱增。那些诱惑我们孩子的毒品较我们自己十年前所面对的更可怕了,性传染病传播得更广、更致命了,媒体越来越生动,网络捕食者和色情作家的受众范围也越来越拓宽了。学校暴力比起以往来更让人胆战心惊。这个清单还可以继续开下去。一个孩子今天学会何为友情,何为承诺,学校是怎么回事,如何学习,怎样抉择,什么叫责任心,他/她所需要付出的“价钱”总是最便宜的。因为明天的一定比今天的高。      孩子岁数越大,他所要做的决定也越重要,一旦决定出错,带来的后果也越是严重。年纪小的孩子要是犯了很多过错,“价钱”还是付得起的。在哪儿摔倒了,他们都还可以爬起来,重新来过。也就是痛那么一会儿,哭那么一下,他们就从错误中走出来了。这一点很好说明。      给那个下雨天站在餐馆外赖着不走的小女孩一个选择:“两条路,你自己选,要么自己走上车去,要么我们把你拧上去。”这样既能够保证孩子安全又能确保说的话一定可以贯彻执行。告诉在超市里调皮捣蛋的兄弟俩,妈妈去超市的时候他们只能待在家里,请来照看他们的那个凶神恶煞的莫尼卡的费用还得弟兄俩来出,他们可以选择做家务来抵消,要么就把玩具卖了来付莫尼卡的工资。而且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这就是在超市捣乱的后果。甚至看着你那只有5岁却学得牙尖嘴利的孩子因为得罪了邻家大男孩而被揍得满地找牙的时候,你也可以不理不睬。你要让孩子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会因此得到教训。尽管这个教训的代价略微大了一点儿,孩子有可能被打得鼻青脸肿,但这也还是可以承受的。      可是,这些“代价”对于有些家长来说那简直是太大了。他们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理由是:“我爱他,我不要让小乔尼为了学这些受这么多罪”。所以他们就不惜雨天跪在积水里,苦苦哀求他们的小宝贝进车里去。孩子在超市里捣蛋,他们是毫无办法,折腾一阵下来,只能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再不然,他们就冲着邻居的小孩大吼大叫:“你们这些小鬼最好对乔尼好点儿。要是你们敢欺负他,我就告诉你们爸妈。”结果呢,牙尖嘴利的小孩没有在“价钱”很公道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教训。这下他可能要到15岁才得到教训了。每一个见过15岁孩子打架的人,都应该知道,那时候“价钱”不菲啊!      确实,眼看着孩子们在他们自己犯的错误(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重要的学习机会”)当中痛苦地学习成长,我们心里面也有说不出的苦。但是,这也是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想要孩子将来有责任心,这苦我们就得吃。当然,我们面前还是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看着孩子自己汲取人生的种种经验教训,这时候,我们会有稍许心痛;二,不让孩子受折磨,看护着他们,等到他们长大,才发现他们根本无法照料自己,那时候,我们就会心痛不已了。	一味保护并不是爱      我们需要有能力应对艰难时世的下一代,尤其是在这个暴力、恐怖与天灾时有发生的时代,更是如此。今天美国人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烦恼,不是自然的灾难就是人为的报复,如恐怖主义。而家庭又是社会的个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同时代的脉搏一同跳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孩子与父母处于同样的大环境下,他们正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如何应对眼前的种种挑战的。先试着学习独自处理小问题,尤其是那些可以给孩子带来挫折又能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的问题,对他们将来的独当大局将是一个很好的准备。      太多太多的家长混淆了什么是爱、什么是保护、什么是关心。这三个词绝不是近义词。如果要让他们允许孩子失败,这些家长无法接受也不要接受,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失败了,是家长给予的关爱不够的结果。这些家长是关心过度也紧张过度了。      这些家长实际做的,说白了,只是满足了一己之私。其实,他们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而且看得远一点儿,他们孩子以后生活中的麻烦只会更多。保护不等于关爱,保护和关爱都只是爱的一部分。      让我们来看看上帝是怎么做的吧!请大家自己问问自己:“上帝关爱我们吗?”我们可能会说:“那当然,上帝非常关爱我们。”但是我们再问问自己:“那他还会让我们晚上去跳崖吗?”我们可能都会承认:“呃,既然你这么说,可能他还是会让我们去的吧。”那么他到底关爱我们吗?当然!上帝关爱我们,却并不过度保护我们。      同样的,爱孩子,并不代表我们要一味地去保护他们,他们成长过程中所走出的每一步,都不许出任何差错。不过,在婴儿时期,尽职的父母要给孩子完全保护。因为孩子在这一时期要是有个什么,问题完全是在父母身上,要是父母不去保护他们,孩子可能会有死亡的危险。      但是,孩子长到差不多9个月大小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做出一些很简单的选择了。此时,父母就需要逐步转换他们的角色,让孩子们得到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荣耀。那么等到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大多数问题他都能够自己拿主意,不需要父母介入。实际上,坦诚地说,父母如何表达爱与他们将采取什么态度,这决定了孩子将怎样去处理他们在青春期早期面对的大多数问题。      打个比方说,有一群妈妈正在一旁看着他们的小孩学习滑冰。孩子们是第一次尝试滑冰,都有点儿摇摇晃晃的。第一次学滑冰必然有第一次摔跤,一个不稳,孩子跌倒在冰地上。第一组的孩子跌倒了,站在溜冰场旁空地上的妈妈们急得要死,立马嚷开了:“哎呀,有没有摔疼啊?”摔倒在地的孩子们,也就哭着鼻子、可怜兮兮地滑向妈妈,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诉着苦:“唔唔,看看我,我受伤啦!”第二组的孩子的跌倒了,他们的妈妈仅仅对他们喊:“没关系!”同伴把他们扶起来,他们拍拍屁股上的冰碴,回应了一句:“对,没关系!”接着继续滑。      第一组孩子懂得摔倒是很痛的,第二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失败中学习,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并没有留心摔倒有多痛,更没有去渴求家长的援助。问题的实质在家长身上。那些选择营救孩子的家长,只不过是在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望而已。因为他们喜欢去抚慰创伤。这类家长不想仅仅被需要,他们想要的是那种非他们不可、没他们不行的感觉。      在父母一味保护的爱意滋养下长大的孩子,到了高中,可能已经没得救了。想想看,孩子都已经上初中、高中,他穿什么衣服、看什么电视,何时做家庭作业、什么时候要刷牙、什么时候得剪头,这些事情如果还要靠父母去操心,那么这些孩子以后的生活足以让人担忧。至少这些孩子不会给他们未来的另一半带来多少乐趣。      作为父母,你所要面对的就是要爱你的孩子,爱到可以允许他们自己去承受失败的地步,无论心里有多痛都要往后退,让那些“重要的学习机会”来教会孩子什么是错,什么是对。责任心是教不会的      家长永远都在哀叹孩子们“不听老人言”,就好像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女儿凯拉不要忘记带某样东西。结果十有八九,她出门的时候还是忘了带。我们劝导儿子瑞恩要懂得尊重他人,他却答道:“为什么呀?你们简直就是生活在愚昧的中世纪。”      可是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要想用嘴巴来教会孩子什么叫责任心,那是行不通的。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家长成天把“责任心”三个字挂在嘴边,他们的孩子却往往没有责任心。而那些拥有责任心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基本上不会在他们面前提起“责任心”这个词。这就是事实:“责任心”不是嘴上随便说说就能教会的,它需要靠孩子自己通过实际行动去体会。要帮助孩子们获取责任心,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这就是方法。有责任心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花很少时间和精力去担心孩子是否具有责任心。他们更为担心的是怎样让孩子获得“重要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不负责任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后果。当然,这些家长非常关心孩子,并且也尽力去帮助孩子,当孩子将要进入成长的下一个阶段、需要获得新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的时候,他们也会有一个理智的判断。他们并不花过多时间反复提醒孩子应该如此这般。他们会用另外一种略微轻柔的方式,对孩子们说:“我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够做到,即使你做不到,这对你来说也是一次经验,你肯定能从中有所收益。”这些家长帮助他们的孩子认识到,他们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些家长支持孩子、理解孩子,却不会插手去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 孩子在学会充满责任心的过程当中,也学会了如何建立自尊。自尊心的建立是以后想要在现实社会中有所成的先决条件之一。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那么当他们最终要脱离父母保护的时候,也更容易走上正轨、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本书的评论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家教使用手册,读了此书,爸爸妈妈们就能容忍并拥抱孩子们的错误,把他们的缺点看作是培养其自尊、提高其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关爱的美好机会。——葛洛妮?西尔曼(高级教育咨询顾问)《爱与理智》对维护学生、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来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14年里,我们校区有成千上万的家庭都受到了爱与理智教育方法的积极影响。——列奥纳多?莱兹米尔斯基博士(诺斯维尔公立学校负责人)《爱与理智》是当今父母和教师的必读之作,也是我读过的最有用的书。我的孩子们也将书中的方法用之于我、同伴及老师身上,由此我发现:它真的很有用!——罗瑞达?辛普逊(科罗拉多年度优秀教师)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高兴地与我的咨询客户共同分享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智慧,书中的这些原理和方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用技巧,让父母更好地养育一个充满责任心、爱心而又自信的孩子。——卡罗尔?R?寂尔博士再版前言我们很高兴看到全世界对“爱与理智”法则的关注以及对我们写作的这两本书的热烈反应。这两本书自首版以来,已经分别印刷了26次和17次,并被译成8个国家的语言。位于6大洲(南极洲除外)的父母们始终在积极拥护和实践“爱与理智”的理念。第一版问世后的这些年里,我们有幸搜集到一些成功父母的案例。正如《爱与秩序》一书中所讲的那样,他们都激动而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自己是怎样运用选择、后果和心心相印的理解养育孩子的。      在这两本书销售量不断飙升的同时,有一点显而易见:自从这两本书写完以来,这个世界在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没有即时通信系统,不会在聊天室和陌生人说话,也没有计算机游戏可玩。那时很少发生未成年人性行为,很少发生暴力行为,也很少看到单身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年幼的孩子。      然而,无论父母所说的内容是他们的孩子沉湎于赌博游戏,还是带有暴力色彩的电子游戏,也无论他们是关心自己孩子的短衬裤吊在膝盖以上,还是挂念他们孩子的鼻子或嘴唇被人戳破,值得提倡的教养秘笈都可以归结为爱、有效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沟通,正是这些因素让孩子学会了尊敬和自律,无论他们生长在哪个年代。      我们出版第二版的目标没有变,但是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专门介绍父母怎样应对孩子们如今面临的新挑战,同时也记录了一些父母与青少年孩子有效沟通的真实事例。      有些父母还向我们讲述了如何运用本书的原则怎样帮助他们培养孩子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还有些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充满爱心、充满强烈的责任感,且语言诙谐幽默。在此,我们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另外,还要感谢为我们提供许多素材和建议的读者,其中一些观点和建议已经在本版中采纳。福斯特?克林   吉姆?费2006年3月前言多少年来,初为父母的新手们都是根据前人的示范学会养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将上辈父母当初养育自己的经验搬来套用,以此抚养自己的孩子。而今天,这种做法似乎不太灵验了。当养育孩子遇到困难或遭至失败时,我们很多人困惑地摊开双手,不解而言:“我真搞不明白,这套办法我爸爸用时怎么就管用呢?”是的,事实的确如此。因为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人的权利不断演进、人际交往增加、因特网、手机出现、家庭核心的变化,等等。所有这些都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孩子对待生活的看法,并使得他们比过去的孩子长得更快、变得更成熟,因此他们也迫切需要更快地学习,以面对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现实世界,并应对其带来的压力。由于父母离异、单亲父母、重组家庭的增多,以及家庭中其他情况的巨大变化,父母必须学会使用不同的技巧来养育出生于这一复杂多变社会里的孩子。这便是《爱与理智》一书诞生的前提。为什么要使用“爱”与“理智”这两个词呢?成功养育孩子是以爱为核心的,爱,并不是容忍一切;爱并不是允许孩子缺乏尊重;爱是容忍孩子犯错并让他们伴随这些错误的后果一起成长的强大力量。大多错误确实有一种前后的逻辑关系,当孩子出现失望、困惑和痛苦时,如果父母投之以同情和理解,他们所犯错误的结果会对孩子产生很强的震憾与教育意义。本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我们将阐述孩子养育中的一般性概念,重点阐述如何培养孩子自尊、家庭离异问题、解决生气与争论、如何使用具有思考性和说服力的话语、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在孩子面临出错导致的结果之前,紧锁我们那颗同情之心,等等。这些都是有效养育孩子的一些重要区间。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还加了一块很重要的内容——“爱与理智小贴士”,这些建议将使“爱与理智”原则更加丰富而实用。在第二部分,我们提供了父母养育0~12岁孩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48种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培训课上学员们提出来的,而他们昨天的问题也可能成为您今天或明天要面对的问题。但使用这本书的时候,最好是先理解第一部分的内容之后,再来应用这些建立在爱与理智原则上的教育“珍珠”。爱与理智原则并不是一种时下流行的傻瓜式手段,不能完全生搬硬套,也不可能每一种方法、什么时候都对您的孩子管用。可以说,世界上不可能有这样一种万能体系。但是我们保证,它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定能解决您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爱与理智尽管不是十分完善,但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没有把它写成一种家教的百科书,但只要您理解了我们阐述的基本原则,一定可以用它来帮助解决孩子养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严格来说,爱与理智是一种养育孩子的态度,保持这种态度,您定将可以获得更多成功。养育孩子的关键是培养其责任心,我们教给了孩子这一点,那就完成了为人父母的大部分职责。《圣经》中对养育孩子有这样一句训导:“按正确的方式教导孩子,当他们长大了就不会迷失”。父母赐予孩子的最佳馈礼就是给他们提供机会,为将来充满欣喜、富有成效和责任的成年人生活而准备。相信“爱与理智”的原则能帮助您实现这一结果。作 者

编辑推荐

《爱与理智(如何养育有责任心爱心和自信心的孩子)》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阐述孩子养育中的一般性概念,重点阐述如何培养孩子自尊、家庭离异问题、解决生气与争论、如何使用具有思考性和说服力的话语、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在孩子面临出错导致的结果之前,紧锁我们那颗同情之心,等等。第二部分,提供了父母养育0~12岁孩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48种问题。使用这《爱与理智(如何养育有责任心爱心和自信心的孩子)》的时候,最好是先理解第一部分的内容之后,再来应用这些建立在爱与理智原则上的教育“珍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与理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1条)

 
 

  •   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养育一个拥有责任心、爱心和自信心的孩子,更是一本为人父母教育自我的好书,约束孩子的行为不是通过简单生硬的说教,而是基于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形成的良好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相互关爱和信任基础之上的,用爱与理智原则指导下的有效教养方式 ,本人受益匪浅,仔细研读,建议妈妈和老师有空也读读,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很有好处。
  •   爱与理智的两大核心原则,一是大人说出的话要贯彻到底,不带任何说教意味,也没有愤怒或威胁,并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在此之上建立一套严格的规定. 二是当孩子gets in trouble,家长可以为其难过,表现出对孩子处境的理解.但同样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将这个麻烦及其带来的后果交由孩子自己承担.
    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并让其自行承担后果.小时候的小错误,负出的代价很小,试错是给予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若是长大成人再犯错,代价就不一样了.
  •   看了一部分,是我想要的,不愧为园长,就知道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想要什么。感谢当当,感谢园长。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爱心,尤其是自信心!现在孩子五岁了,已有自己的思想,动不动,作为家长,对孩子总发火,这时候,小小孩子就更不听家长我的,所以,不知道如何教育,现在,这本书,是我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   很受启发!有时候我们光有爱而缺乏理智,有时候又过于理智而伤害了孩子,读读这本书,您会有收获!
  •   很喜欢呢!爱孩子要有度,理智的教育孩子更重要!
  •   看来这确实是一本好书,教会我如何理智的去教育孩子,而不是总是被冲昏了头。用理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同时也也让孩子感受理智,学习理智。
  •   孩子的行为是和父母长期磨合中形成,都有根源可循。这本书教会父母如何和孩子相处,可实施性很强,是可以练习的。
  •   爱与理智,美国亲子培训机构第一品牌,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   很好,建议与爱与理智一起购买。不要再买爱与秩序。
  •   别人推荐看的,书很不错。我边看边做笔记,父母也是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的
  •   女儿3岁半,反抗命令正当其时,这本书给了我理论上的提升,也提供了实际的操作范例。从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学习了更高明而智慧的处理方法。在解决女儿给他爸爸骗走了朱古力这个事情上,我用“充满悲伤和同情的语调”安慰她,使她顺利接受了上当受骗这一事实。真好!
  •   利用外国人的思维来教育孩子,同我们中国人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的,换个空间,换种方式对我们教育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一起来来阅读此书吧,让你有不一样的感觉。
  •   看过这本书以后,就爱不释手,还与老公一起阅读,感觉教育子女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但是也需要智慧的事情,更多的是要有一种责任感。

    很喜欢这本书中提到的各种建议很分析。值得一看。
  •   很人性化的一本书,还会教你理智。
  •   德国人写的书,内容很厚重。很多理论,个人觉得比那本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好多了。
  •   书挺好的!孩子挺喜欢的!
  •   《中国书画鉴定丛论》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书画鉴定的论著,也是一部阐述画史、评骘画风、品鉴画格的鉴赏专著,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全书结构严谨,论述精当,语言质朴,图版精美,是一部了解画史发展,学习鉴赏知识,掌握鉴定方法的优秀教材。作者提出的“气韵是中国绘画鉴定的最高法则”和“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存在着‘鉴古’和‘野学’两家之分”的新观点,以及对国宝《游春图》的鉴别论证,已引起学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   对孩子对大人都受益匪浅
  •   好书!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看到这本书
  •   想培养好孩子,父母做好很重要
  •   书中的一些技巧挺管用的!
  •   之前朋友推荐的,很有帮助
  •   今天上午下单,晚上就送到家了!还没来得及看呢~ 快递太给力了,又快又好!值得表扬!
  •   值得读的一本书,妈妈和老师行业的人都建议看看!不容错过
  •   希望家长们都能看看
  •   非常好的教育书,实用,有用
  •   同学推荐阅读的书,写的挺好的。
  •   一直不晓得怎么让儿子更自信,看了这本书后,受益匪浅呀。
  •   希望能培养出优秀的宝宝
  •   买来随便翻了翻,我还没有看,内容应该不错
  •   好书是好书,就是我们国内的教育环境!!!
  •   里面有很多实际的操作方法,很有参考价值。
  •   书送的挺 快r
  •   要慢慢学
  •   有收获。以前好像看过类似的。
  •   爱与理智 有规律要遵循 如何养育有责任心、爱心和自信心的孩子 可读
  •   一直认为生孩子和养孩子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应该是教育孩子,将孩子教育成一个有自信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尤其不易,对父母的要求也相当高,因为教育孩子不能仅凭爱,过多的爱反而适得其反,还要有智慧,必要的时候还要用一些策略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此书对各种情况都进行了分析,值得已为父母或将要成为父母的人阅读。
  •   订单上发货是上个月的24号,到现在还没有书的影子,是邮局的问题还是哪里的问题?能查书现在到哪里了吗?在其它地方看过部分本书,感觉特别好才下的单子,可是等待的时间也长了点吧。。。
  •   真是一本好书!里面详尽的记录了一些案例,一些常见状况的处理和解决方法,所有的妈妈都应该来看看。
  •   似乎这类的书比较多,还是喜欢《都是喂了爱》可操作性强
  •   学校建议买来家长读的,应该不错吧,还没看,但书本质量看起来不错。
  •   当当上又便宜还比书店的折扣多。真好,方便!
  •   教育要有原则和技巧
  •   很好的一本书,写的挺全的!支持!
  •   太专业了,可读性不强!
  •   自已一个人带孩子,经常会为孩子的一些事情觉得生气。
    所以特意买了一些相关的书。
    其中给我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冷处理。
    当你觉得孩子让你生气里就离开她一会,先平静下来。
  •   重复内容有点多,可以学到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但有时感觉国外的教育方式在中国不是十分适用。书的内容有些重复和枯燥,没能坚持将书读完就放下了!
  •   貌似没有《帮孩子告别不自信,10分钟亲子小练习(6~12岁)》这本书好
  •   理智看似简单,生气的时候还真不容易做到,看看书,会有启发
  •   不太像正版书
  •   我粗略睇了下,觉得自己也差不多是这样做了,许多书也有这样的类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