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齐良书  页数:2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是清华大学的博士讲师,她从她的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是一部大学生学经济的优秀教材。  我们在编写这套丛书时,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反映经济科学的新发展。不仅在结构上安排了环境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等新的分支,而且在内容上要反映经济学发展最新成果。二是内容表述要完整、系统和科学,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邃的理论。三是处理好编和著的关系。这套丛书不仅吸收了国内外经济研究和教学的最新成就,也就职“编”,而且结合了作者的教研实践和教研成果,结合了作者对现实经济生活的理解,这也就是“著”。没有广泛取材的“编”,者就难以拓宽读者的视野,把握本领域的脉络;没有在教研基础上的“著”,教材就会失去灵魂,就会脱离实际。四是注意“冷”和“热”的结合。我们要求,尽可能在讨论“冷”的基础理论问题时,折谢出现实生活的罗辑和哲理,在讨论“热”的现实问题时,给人以理论上的满足感。

书籍目录

第1章导论  第1节  发展中国家概况    §1  何为“发展中国家”    §2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    §3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第2节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    §1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2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    §3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4  现代发展理论的几种基本思路    §5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本章总结  本章重要提示  思考题第2章  增长与发展  第1节“增长”与“发展”的含义    §1  “增长”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2  衡量增长和发展的指标  第2节  经济增长模型    §1  哈罗德-多马模型    §2  索洛模型  第3节  经济增长的阶段    §1  经济增长的阶段    §2  实现起飞的条件    §3  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本章总结  本章重要提示  思考题第3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  第1节  收入分配不平等及其度量    §1  收入分配的类型    §2  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则    §3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度量方法  第2节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1  库兹涅茨倒U假说    §2  对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统计检验    §3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3节  贫困问题    §1  贫困的识别    §2  贫困的度量    §3  产生贫困的原因  第4节  收入分配战略    §1  先增长后再分配战略    §2  先再分配后增长战略    §3  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    §4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  本章总结  本章重要提示  思考题第4章  物质资本与发展  第1  节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第5章  人力资源与发展第6章  环境与发展第7章  技术进步与发展第8章  人口流动与发展第9章  工业化与发展第10章  农业与发展第11章  对外贸易与发展第12章  外部资源与发展第13章  政府与发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书摘    事实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技术进步中受益的首先是工业部门,农业部门通常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人们从收入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收入高的工业部门。在工业化初期,掌握着金融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少数人在收入分配中居于有利地位,大量的不熟练劳动者居于不利地位;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新的主导部门涌现,各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发生变化,使经济增长的利益逐渐扩散到整个经济。    这些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上的差异,但还不足以从中得出结论,认为所有国家都必须经过一个倒u形的发展道路。    (3)收入分配、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恩格尔定律:食品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随收入增加而降低。反过来,一个社会的需求结构又会影响生产要素需求和收入的功能分配,进而通过生产要素在个人手中的分配影响规模分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对穷困者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会增加,导致这些生产要素价格提高,这样,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会滴落到穷人身上,从而自动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这被称为“滴流效应”(Trickle-down Effect)。    对不同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考察表明,一国早期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是否会在长期中因需求结构的变化而改善,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各国的经济环境和各国居民对经济环境的反应。假设只有两种投入——资本和劳动,两种产品——必需品和奢侈品,每个人拥有同样多的劳动,但拥有的财富,即资本量不同。收入分配状况在长期中会如何发展,取决于需求结构以及与此相应的投入结构。如果奢侈品是劳动密集型的,那么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提高,对奢侈品的需求增加,进而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价格提高,长期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会下降。反之,如果奢侈品是资本密集型的,则在长期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会提高。19世纪,英国和美国制造业的不同特点对以后的收入分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前者以熟练工制造的高质量商品为特征,后者以大量生产的大众化商品为特征。美国因此产生了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这个阶层对商品的需求又支撑了大众化制造业的继续发展,从而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英国无法形成这样一个循环,导致英国社会至今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别。    (4)收入分配、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还会通过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假如低收入者能够很方便地从资本市场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资金,那么穷人也不难开办企业、受教育、购买房地产等,从而改善他们的处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较大的收入差距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不平等,原因就在于这种状况限制了低收入者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并间接阻碍了经济增长。    现实中的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最大的缺陷是缺乏足够的信息,例如关于贷款者的个人品质和经营状况的信息。因此,一个人从资本市场获得信贷的可能性,只能取决于他拥有的抵押品。这意味着低收入者很难进入资本市场。为低收入者服务的资本市场不存在或不健全,是不平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下的市场均衡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有可能在不伤害任何人利益的前提下改善某些人的处境。在低收入者中,必定有人具有企业家才能,或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等方面的天赋,但由于缺乏受教育和创业的机会而没能发挥出来。假如他们的收入提高,对他们自己和整个社会的经济都有好处。可见,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经济增长。    不仅如此,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察,收入分配不平等还倾向于延续下去。因为低收入者难以得到高回报的工作机会,只能继续停留在低收人水平上。也就是说,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市场欠缺一种自我修正机制,特别是当资本市场受抵押品约束的时候。如果两个国家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同,只是初始财富分配状况不同,那么它们的经济增长和以后的收人分配状况是不会趋同的。因此,政府的一次性再分配政策,如土地改革,很可能使经济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专栏3.1    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分配,贫富差距不大。据估计,1980年,中国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为O.3左右。改革开放后,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格局的形成,中国居民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趋势,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基尼系数具体数值的看法不一致,但多数人认为已超过了O.4的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拉大并不一定是来源于分配不公,主要还是分配方式改变的结果,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贫富分化对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无疑是不利的,需要适当的制度和政策加以调节。                  第3节  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一定联系,因为一个社会的贫困状况不仅仅取决于总产出,而且取决于总产出的分配。但是贫困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后者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前者则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目前世界上共有60亿人口,每人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购买力平价,按1985年价格计算)的贫困人口约有13亿。这些贫困人口绝大部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他们享受不到现代经济发展的成果,营养不良、健康恶化、文化水平低,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减少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l  贫困的识别    哪些人是贫困者呢?贫困可以从生活状态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但要为它规定一个识别标准却并不容易。    通常认为,贫困意味着“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基本需要”具有绝对性,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人们都需要足够的食品、衣服和住处。但什么是“足够”则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虽然人人皆有对营养和御寒的生理需要,但在不同社会中,对诸如电视、闲暇、科学教育、私人交通工具等的消费水平有着不同的最低标准。    贫困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同。后者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全社会所有人的收入成比例增加或减少一倍,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变;但对贫困状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按照“基本需要”来识别贫困,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法,直接考察人们的消费组合是否满足对食品、服装、住房、交通等的基本需要。二是收入法,计算满足某种基本需要的所需的最低收入水平,然后再考察人们的实际收人是否低于这个水平。按照收人法,所谓贫困是指收人不足以满足规定的最低需要。……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从世界经济看,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蔓延,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从国内经济看,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经济科学本身的发展看。经济学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的分支,不断丰富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所有这些发展和变化,还难以及时地反映在我们的教材中,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不论是大学。还是社会,都希望经济学教材能够贴近现实.并反映经济发展的未来。可以说,时代呼唤着更新、更好的经济学教材。为了满足教学工作和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套丛书。由于作者是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第一线授课的教师为主,所以,这套丛书包含了在“北大清华学经济”的立意。    我们在编写这套丛书时,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反映经济科学的新发展。不仅在结构上安排了环境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等新的分支,而且在内容要反映经济学发展最新成果。二是内容表述既要完整、系统和科学.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邃的理论。三是处理好编和著的关系。这套丛书不仅吸收了国内外经济研究和教学的最新成就,也就是“编”,而且结合了作者的教研实践和教研成果,结合了作者对现实经济生活的理解,这也就是“著”。没有广泛取材的“编”,就难以拓宽读者的视野,把握本领域的脉络;没有在教研基础上的“著”,教材就会失去灵魂,就会脱离实际。四是注意“冷”和“热”的结合。我们要求,尽可能在讨论“冷”的基础理论问题时,折射出现实生活的逻辑和哲理;在讨论“热”的现实问题时,给人以理论上的满足感。    在“北大清华学经济”这套丛书即将出版之际,我们感谢诸多作者给予的积极合作,以及中国发展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刘伟  魏杰

编辑推荐

《发展经济学》作者是清华大学的博士讲师齐良书,她从她的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是一部大学生学经济的优秀教材。本书反映经济科学的新发展。不仅在结构上安排了环境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等新的分支,而且在内容上要反映经济学发展最新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发展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