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编

出版时间:1996-07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陈士绎  页数:317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学说纷呈,流派林立,要想真正理解、弄懂、掌握和运用她,博览、熟读历代经典医籍,深入钻研,精思敏悟是必经之路。古往今来,凡是名医大家,无不是在熟读精研古籍名著,继承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厚积薄发、由博返约而成为一代宗师的。  故此,老一辈中医药专家都在各种场合呼吁“要加强经典学习”;“经典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也非常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明确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确立为中医药领域的优先主题,国家中医药

内容概要

《本草新编》又名《本草秘录》,为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全书共分五卷,卷前首载凡例十六则、劝医六则、七方论、十剂论、辟陶隐居十剂内增入寒热二剂论、辟缪仲醇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对该书的编写目的、收药原则、七方十剂之义等进行了说明。卷一至五,以药名为纲,列举了二百七十七味药物,对每一味药物,均先述攻效于前,继发尚论于后。其对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论述,能略人所详,详人所略,见解独特,发前人所未发。其对药味选用配伍宜忌的论述,尤切中于临床,实用价值很高。   此次据康熙刻本、清抄甲本为底本,以何高民校订本、清抄乙本、清抄丙丁为校本校点而成,可供中医科研、临床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卒。陈氏幼习儒术,初为乡间诸生,后因仕途不成,遂弃举子业,乃究心医学,以“良医济世”为勉,治病多奇中,从不计酬。士铎平生好学,上探典籍之奥,博采诸家之长,通过临床实践,擅长归纳总结,喜爱著书立说,以惠后学。其著作之丰,当为浙中之佼佼者,堪称著述等身。

书籍目录

凡例十六则劝医六则七方论十剂论辟陶隐居十剂内增入寒热二剂论辟缪仲仁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卷之一 宫集  1.人参  2.黄芪  3.甘草  4.白术  5.苍术  6.熟地  7.生地  8.当归  9.牛膝  10.远志  11.石菖蒲卷之二 商集  12.天门冬  13.麦门冬  14.五味子  15.菟丝子  16.甘菊花  17.薏苡仁  18.山药  19.知母  20.金钗石斛  21.肉苁蓉  22.补骨脂即破故纸  23.羌活 独活  24.柴胡  25.升麻  26.车前子  27.蒺藜子  28.青黛  29.天麻  30.蒲黄  31.何首乌  32.益母草  33.续断  34.金银花  35.巴戟天  36.五加皮  37.川芎  38.芍药  39.黄芩  40.黄连  41.桔梗  42.桥蒌 附天花粉  43.紫菀  44.贝母  45.款冬花卷之三 角集卷之四 徵集卷之五 羽集

章节摘录

  34.金银花  金银花,一名忍冬藤。味甘,温,无毒。人心、脾、肺、肝、肾五脏,无经不入,消毒之神品也。未成毒则散,已成毒则消,将死者可生,已坏者可转。故痈疽发背,必以此药为夺命之丹。但其味纯良,性又补阴,虽善消毒,而功用甚缓,必须大用之。[批]金银花消毒神效,必宜多用,诚千古定论。如发背痈,用至七八两,加入甘草五钱、当归二两,一剂煎饮,未有不立时消散者。其余身上、头上、足上各毒,减一半投之,无不神效。近人治痈毒,亦多识用金银花,然断不敢用到半斤。殊不知背痈之毒,外虽小而内实大,非用此重剂,则毒不易消

编辑推荐

  《本草新编》据康熙刻本、清抄甲本为底本,以何高民校订本、清抄乙本、清抄丙丁为校本校点而成,可供中医科研、临床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本草新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此书对本草的论述有不少作者的临证见解,多有启发。比如生地,味苦甘,气寒,沉也,阴也。入手少阴及手太阴。凉头面之火,清肺肝之热,亦君药也。其功专于凉血止血,又善疗金疮,安胎气,通经,止漏崩,俱有神功。但性寒,脾胃冷者不宜多用。夫生地既善凉血,热血妄行,或吐血、或衄血、或下血,宜用之为君,而加入荆芥以归其经,加入三七根末以止其路,又何热之不除而血之不止哉。然而此味可多用而不可频用,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当血之来也,其势甚急,不得已重用生地,以凉血而止血。若血一止,即宜改用温补之剂,不当仍以生地再进也。今人不知其故,惊生地止血之神,视为灵丹妙药,日日煎服,久则脾胃太凉,必至泄泻,元气困顿,而血又重来。不悟生地用多,反疑生地用少,仍然更进,且有增其分两,至死而不悟者,亦可悲也夫。
  •   陈士铎传书系列之一,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涉及很多中医藏象、水火理论。这是解释傅青主女科最有价值的一部本草著作 。同时补充了外经微言理论的不足。
  •   陈士铎的本草结合辨证论看别有一番滋味
  •   集陈士铎名医的一生精力所著,详细说明了各种常用中药材的使用方法、配伍事项以及药材的独到使用效果,很值得详细阅读
  •   此本草可以说是众多本草书籍中的佼佼者。内容丰富,可以解惑。
  •   这是我喜欢的一本中药本草著作,很好的哦。比12.30的那个版本纸张好些。看起来舒服。
  •   陈士铎通晓各科,精于临床,其论理亦根于临床,推陈致新,发人深省。
  •   陈士铎的书观点很独特的,买来参考一下
  •   对各种药物介绍非常细,很值得购买
  •   用起药来 和书里的内容一样一样的
  •   值得一读哟,没有中医基础的,要下一番功夫
  •   很好,很实用!是生活中的好帮手。
  •   内容真实不错,但是书的印刷不是很满意,有些地方模糊。
  •   陈氏医书一个系列都不错,理论很强。
    ?
  •   大部分不错,有的书是凑数的,一般般。
  •   既说结果,更分析原因,不拘泥于传统,更敢于出新。
  •   对最常用和重要的中药说的很细,我是三本中药书对照看
  •   就是纸太薄,透光。作为单行本看看还是不错的。反复看还得选别的版本。
  •   看了下内容,跟我们平时看的书不一样,有些甚至大不一样,搞到都昏了。根据日常感受,觉得这本书较真实。
  •   hao feichanghao 好书 啊 经典好书
  •   薄薄的一本本草書,是案頭的很好參考書,只要看看附子與白芍,就知道書值回票價。
  •   此书太好了,太棒了,对于一个迷途的羔羊,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   这才是应该看的书。
  •   研究中药,怎么离的开这本经典呢
  •   不错的中药注释 , 讲的很详细
  •   很好的译本书,学本草最好备一本
  •   有独到之处。
    虽然不是完全都对,但比不少本草书有较深一层认识。
  •   很多独到见解,至于是否正确,就有待验证了
  •   经典里渗透着古人的精神,也是今人的楷模。什么时候国学精神真正复活了,这样的经典才能再现。
  •   很好,中药应用的心得来自经验。很有启发意义。
  •   纸不怎么好我帮同学买了3本到货时封面有些刮痕
  •   可以说是错漏百出,印刷纸薄过墨,很多字空起。。太差了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