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方十讲

出版时间:1997-05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姜静娴  页数:215  

内容概要

  《临床用方十讲》研讨了方剂学的历史沿革,揭示了方剂学自身的理论体系,荟萃了今人的研究成就与进展,为方剂学基本理论的整体系统研究、构建,做了开头工作,以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好地阐扬本学科的精神实质,把方剂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方剂学源流第二讲 方剂治病原理第三讲 组方原理第四讲 用方原理第五讲 实验研究第六讲 临床研究第七讲 文献研究第八讲 教学研究第九讲 新方创制途径第十讲 剂型改革研究附一、历代重要方书简表附二、组方配伍简表

章节摘录

  一、重在调动  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特点之一,往往不是单纯地消除病因,祛除邪气,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协助机体内在抗病能力,依靠人体本身的作用达到治疗效果。如以灵芝、党参、黄芪配制成的灵芝合剂,实验证明该方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在动物抗结核菌感染的实验中,亦有较好的作用,同其他抗痨药物并用,较单用抗痨药物的效果好。说明该方在调整机体功能状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有利于机体本身去战胜疾病,也说明“扶正”在抗感染中是重要和必要的。广州中医学院等单位用补脾为主的方药治疗脾虚慢性菌痢患者,于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的同时,白细胞吞噬活力和抗体滴定度均有增加趋势,而所有的方药体外抑菌试验,均无抑菌作用。由此设想,其疗效原理可能是通过机体本身来达到扶正以扶邪的。补气、补血、补阴及补阳的传统代表方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汤及参附汤等,可以从不同角度改善患者体质,起到扶助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分别适宜于气虚、血虚、阴虚及阳虚造成的多种疾患。药理研究证明,四方均能比较明显地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形成活性花斑。说明此类方剂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又临床观察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或慢性肠炎患者有舌红、肤燥、唇干、潮热、心烦等“阴虚”证时,血液化验检查有缺钾和失水,在补液和纠正缺钾后还是难以改善阴虚的症状。相反,有时没有输液和补充电解质,单用补阴药物病情即有改善,舌红、潮热等症状消失,血液化验反趋正常,提示补阴药除能补充电解质外,对机体的自身也有调动作用。有些祛邪的方剂也并非专祛除邪气,据报道黄连解毒汤既能直接杀灭病原菌,又能促进小白鼠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印度墨汁之功,即对免疫有促进作用。总之,从中医方剂治疗免疫性疾病及其实验研究现状来看,补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药,多具有增强单核细胞系统功能的作用。中医方药对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增强为主。补益方药以增强体液免疫为主,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方药以抑制体液免疫为主。这些资料充分说明,以人为体,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治病原理,在许多方剂里从不同角度得到反映。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临床用方十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