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黑匣子

出版时间:1998-09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迈克尔・J・贝希  页数:352  字数:240000  译者:邢锡范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迈克尔·贝希完成了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解释并阐明了生物学中最使人烦恼的问题: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起源这一复杂学科,……如果谁对人类起源问题感兴趣,那么这部书为必读之作,因为本书全面清晰地对设计论据进行了描述。

作者简介

迈克尔·J·LEHIGH大学生物化学副教授,现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市。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匣子在被打开  第一章 小人国的生物学  第二章 螺母与螺栓第二部分 揭开黑匣子的秘密  第三章 划呀,划,划你的船  第四章 天才的鲁布·戈德堡与血液  第五章 从这儿到那儿  第六章 危险的世界  第七章 公路伤亡第三部分 黑匣子能告诉我们什么?  第八章 不出版则灭亡  第九章 智能设计  第十章 有关设计的问题  第十一章 科学,哲学,宗教附录 生命化学注释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达尔文的黑匣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0条)

 
 

  •   帮人买的 自己没看 咋看还行 良心好评…
  •     本书甫一出版,轰动一时,的确,作为一个学生物的人,我也曾怀疑,如此复杂而美妙的生物机制,真的是进化出来的?
      
      在20年前,很多实验没有完成之前,就算是科学家这么想也不奇怪。
      
      但是,现在,我们有很多证据来反驳智能设计了。
      
      比如:
      眼睛的进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xOTIyNzQ4.html
      
      人人上丰富的相册:
      http://photo.renren.com/photo/230155475/album-867914139
      
      虽然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看来纰漏百出,但不妨碍该理论成为现代生物的一块坚硬基石。
      
      所以,这本书或许对科学家们加速探索进化路径起到一定的激将作用,但谁若是现在还抱着智能设计的idea到处宣讲,那实在滑天下之大稽了。
      
  •     本书的作者在逻辑论证上用的是双重标准,而且他对进化论的批判火力主要集中在传统达尔文进化论上,虽然说着“新达尔文主义没有任何依据”,但真正的理论批判全都偏离要害,如同隔靴搔痒。
      
      作者的逻辑三段论是:
      1、大量证据表明渐进主义进化论是不可能的
      2、除了设计论之外,渐进主义的替代理论和补充理论全都不可行
      3、因此设计论是唯一可行的
      
      书中的一切论据都将矛头指向渐进主义,对于“迂回路线”、“复杂论”、“间断平衡论”等没有任何有力的批驳,只是反复念经一样地重复着“这些是不可能的”,其实最重要的恰恰就是说明这些理论为何不可能,可惜他能做出的最有力攻击也只是“证据不足”而已。
      
      然而对于同样证据不足的设计论,作者却以一个十分荒谬的、纯粹形而上的“钟表类推”而全盘接受下来,这就是我说作者双重标准的原因。
      
      原本想给4星,因为这本书撇开逻辑论证过程和最终结论不谈,确实提出了不少很好的问题。但听Ent同学说本书的论据很多都过时了,因此暂时给3星。先这么多吧。。。
  •     达尔文曾经认为纽西兰的野蛮土著需要2000年才能进化到文明。但当他看见因为基督教的引入使他们在短期内被教化,使他自己晚年也信教。
      撇开宗教不谈,生命的起源一定是有设计的。进化论只是一个学说。
      按那种生命的最初起源于非生命,起源于概率,起源于随机,整个宇宙的全部时间都不够BANG一声冒出第一个活物。DNA啊DNA,里面有多少设计出来的秘密!
  •     ——《达尔文的黑匣子:生化理论对进化论的挑战》书评
      
      
      文/瑞华
      
       “他们一部份一部份地加以分析,却盲目得令人惊奇地完全忽略了全体。然而,这整体仍像先前一样不可动摇地屹立在他们眼前,连地狱之门也挡不住它……”——陀思妥耶夫斯基
      
      
       现代科学有实验证明和逻辑推理两大方法,成为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基石。但是,若回答“人自哪里来”这个宏大命题,两大方法就不可避免陷入了认知有限的泥沼。因为这命题若处于实证和推理的层次,进化论只能一直处在“假说”而不是“真理”的尴尬境地。由此关于创造论和进化论的争吵就在无限大的范畴内永无休止。但为了防止人的粗浅见识和科学主义的自我膨胀,创造论支持者又不得不走进实证和推理当中,与达尔文拥趸们进行真刀明枪地争辩。更重要的是,争辩后我们应走出科学主义实证和推理的僵化拘囿,来引入新的论点,成全我们认知世界的渴望。所谓不破不立,宾夕法尼亚州Lehigh大学生物化学教授Michael Behe博士就为我们献上《达尔文的黑匣子》一书,用科学的精神,温和的文风,睿智的比喻,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上帮助我们认清进化论的悖谬。
      
      
      
       进化论解释含混不通的例子多得可以随处俯拾。例如,学过普通生物学的人都清楚,线粒体是细胞的“能源工厂”,并且具有自己一套的DNA,好似一个细胞中的“细胞”。有人试图用进化论解释线粒体是“偶然”进入细胞体内,并在共生中成为宿主细胞的“能源工厂”,但论到线粒体内那些复杂的代谢(每个学过生化理论的学生都为这造物的精妙头痛不止吧,呵呵),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是“无法想象的复杂”——我们不能缺少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任何一个环节,因为这些环节在进化论构架里,必须同时存在并且被装配,而且周围的辅助结构和机体环境等等,又必须精确到无以复加的巧妙,那么这种进化假说才得以成立。这在概率论上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好比在一大堆的零件放在仓库里,忽然一阵大风席卷而来,刮出一架波音747客机的几率。这样的概率是多少够形象了吧?——不,我还是不能相信,因为地球的历史有几十亿年呢(这里篇幅所限,我就不列举地球年轻化的证据了),我们渺小的生物链最末一环依然有理由相信在“趋近无限大”的时空里,这种“趋近无限小”的事件还是可能发生的。
      
       这类的问题,在创造论和进化论的缠结中还有很多。那么,我们怎么去给这些缠结来个干脆斩断呢?
      
       现代创造论里,目前颇有影响力是“智能设计理论”。该理论最畅销的科普书籍之一,就是这本《达尔文的黑匣子》,让我这个骄傲的医生谦逊地愿意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了解生命的复杂和精确无法从进化而来。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匣子在被打开”里,Behe先饶有趣味地简要叙述了人们在生物学研究上的进展和局限。
      
       例如,以血液凝固的机制来讲:其中一个蛋白(TPA)产生的几率是1/10的18次幂,至少需要100亿年才能发生。如果同时进化出和它相互作用的蛋白,几率就是1/10的36次幂……Behe最后说:“很可惜,宇宙没有时间等待。”除了血液凝固的例子,Behe教授还在全书中列举了细菌鞭毛和纤毛、细胞内运输、免疫系统、合成核苷酸等等几十个例子,除此以外,让进化论瞠目结舌的例子不可胜数。从概率上讲,如此复杂精密的生命现象都不可能是进化出来的。为了能够解释这些生命设计,人们就不得不先引入“不可降低的复杂性”概念。Behe描述如下:“我说的具有‘不可降低的复杂性’的系统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它由好几个对系统的基本功能都有贡献、互相配合得很好、并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并且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会使系统的基本功能失效。”
      
       与此对应,是达尔文本人给进化论谨慎预留的底线:“如果可以被证明有任何复杂的器官不可能通过无数、持续、微小的改变形成的话,我的理论将绝对失败。”Notre Dame大学的哲学教授Petervan Inwagen做为该书的支持者,这样回应达尔文的拥趸:“如果达尔文主义者对这本重要著作的反应是忽略,歪曲,或者嘲笑,则只是给世界对达尔文主义的怀疑提供证据而已。世界将认为达尔文主义只是一个理想化,而不是一个科学性的理论。如果他们能够回答Behe的问题的话,这将是支持达尔文主义的重要证据。”
      
       在该书的第二部分“揭开黑匣子的秘密”中, Behe谈及达尔文的“黑匣子”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用于飞机资料保存的“黑匣子”是其貌不扬,却精密坚韧的仪器。这概念用来描述生命构造和运行的精妙绝伦,都埋藏在生命的基本单位——小小细胞里。这些细胞好象黑匣子一样精密坚韧,埋藏着生命奥秘的全部,也等待我们去认识。作者用几十个翔实的论据和准确的类比,为每一个有慧心的人展开原本艰深的分子生物学画卷,让我们一起放下“高级灵长类生物”的骄傲,去领受生命的黑匣子是如此精美绝伦。
      
       作者对进化论的责难,在于进化论描述里“微小”和“逐渐”这类模棱两可的形容,这些形容词体现了许多进化论糊涂虫对自己学说的笼统和回避。
      
       实际上在回答“微小”的质疑时,进化论只是把这捉襟见肘的问题作了无限后推——“这个问题的细节,我们只有等明天才会知道”。对于达尔文派观点,发生在亚细胞形态的变化都是“微小”的,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微小”的涵义一直被深化。当细胞这个微小的黑匣子——也是生命最基本的部分——被打开以后,内部可怕的复杂性让一切渐进变化的假设都无法“微小”。达尔文先生在绘制南美洲的花鸟虫鱼外观时,肯定想象不到在生命的基本部分竟会存在着如此微妙复杂的情况。正如上帝说过的:“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马太福音6:29)。
      
       虽然新达尔文主义对渐进主义的限制有了新的理论进展,例如为解释“寒武纪生物大爆炸”而提出的“间断平衡理论”或者“灾变说”——然而也只是说,变化的时间尺度不是原来想象的那种均匀的缓变,而是一种迅速的跃变。遗憾的是,变化得再快,也是得一步一步地来。分子生物学上,细胞的构造和机能,具有“不可降低的复杂性”。无论如何努力实验和计算,我们都无法验证分子层次上的进化情景。达尔文主义者看来可以分解成许多步骤的变化,在实验室里成为必须一蹴而就的鸿沟——鸿沟若无法一步跨越,那么什么改变都无法给细胞这个黑匣子产生新的机能。毋庸置疑,“整个结构必须一次配齐到位”——这就要了所有达尔文主义者的命。
      
       到了书的第三部分“黑匣子能告诉我们什么”,Behe顺理成章,给出了一个在自然科学范畴以外的解释,即生命来源的智慧设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两大支柱“实证”和“逻辑”的理性努力到此也就告罄。Behe甚至可以说,“‘共同祖先’是可以接受的,但从祖先到后代的过程,特别是涉及到在分子水平上的复杂生化系统,究竟是如何通过随机的变异和自然选择产生的,并不能从这些间接证据上得到解释。”他宣称:“‘不出版则灭亡’是学术界分量很重的一句俗话。……达尔文的分子进化理论方面的书(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版过,因此(达尔文学说)应该被废止。”他回忆了科学发展历史上的生命起源论点的纠葛,也逐一批驳了反对智慧设计论的哲学观点,又批驳了当前科学沙文主义的无知和执拗。难能可贵的是,Behe教授并不仅用情感,更用一位学者的角度在知识水准上影响了所有人。10多年来,人们不得不在连篇累牍的争辩中仔细审视生命的黑匣子。
      
       Behe最后总结到:“智能设计生命的意识震撼了已习惯于把生命当作简单的自然法则的结果的20世纪的人们。但是其他世纪也曾有过使他们震惊的事情,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应该避免他们。”
      
      
      
      后记
      
       与读者分飨本书前,先谈谈笔者自己的背景。我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专业知识上对进化论的迷惑,本科时我并没有给予深究。生命的精确和复杂,想当然地就被归结为“从简单到复杂”。我对于生命现象的解释也止步于自圆其说的相似性“循环论证”而已——比如人和猴子相似,那么人就是猴子变的。特别是我阅读了当年哄动一时的“第一推动丛书”,接受了现代达尔文主义学说影响之后,更是以现代达尔文派医生自居,与传讲福音的基督徒屡屡发生口角,并得胜而归。可惜,真理总不是靠争辩得到。而争辩中经历的津津乐道和浅尝辄止,如今想起来让我自己羞愧。几年来我哥哥在哈佛医学院从事肿瘤研究工作,我这个中国小医生也攀龙附凤,认识了那旮旯校园里的事情,才知道那些世界顶尖的生物界和医学界奇才,居然多数对我们国内追捧的进化论嗤之以鼻。这就给我预备了如此反思的前提——进化论的影响,是不是因为我们教育上先入为主的观念造成的呢?恰巧准备考研,也就把本科学习的东西拿出细细翻看,越看越觉得以前对进化论解释的迷惑更大了。这也就是我对进化论与创造论之争比较敏感的原因。
      
       刚信主时,我对圣经还是“凭着信心接受”的阶段,为了寻找进化论和创造论之间的妥协,就时常以哥白尼的日心说来描述现代进化论的局限性:哥白尼宣称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在后人看来是错误的,但至少排除了地球是宇宙中心这一谬论,那么我们就仍然承认其“历史进步性”。与此类推,对于解释生命起源实在勉为其难的现代进化论,我们是否也应在“个别的、局部的、短期的”生命现象上,承认进化论的解释,承认进化论的“历史进步性”,然后再去探讨微观进化论、神创进化论这些亚学说呢?我们人类,是否能将创造论和进化论当作是人类踉踉跄跄走路的两条腿,让上帝发笑,也让我们成为坦诚的器皿去“逐步”接受智慧的改变呢?
      
       然而真理就是真理,不容许带有任何歧意、蒙昧和忽略。俄国富有哲思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世间的科学集结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里,把圣经里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一切天国的事物分析得清清楚楚。经过这个世界的学者残酷分析之后,以前一切神圣的东西全部一扫而光了。他们一部份一部份地加以分析,却盲目得令人惊奇地完全忽略了全体。然而,这整体仍像先前一样不可动摇地屹立在他们眼前,连地狱之门也挡不住它。……甚至就在破坏一切的无神派自己的心里,它也仍旧不可动摇地存在着!”(引自《卡拉马佐夫兄弟》)。
      
       我想,深受科学哲学主义思想浸淫的年轻人,若是愿在生命里做一个“坦诚的器皿”,为何还执迷在原本漏洞百出的一个假说当中呢?“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希伯来书4:13)
      
       科学主义的实证和逻辑领导一切的雾霭正在逐渐褪去,世界在向人类展现上帝智慧的冰山一角。人性和神性的智力摔角该告一段落了。我们需要的不再是方法论意义上的热情,不再是形而上的穷究到底,也不再是初始蒙昧的“凭着信心接受”。有慧心的读者们,也都是想和达尔文,以及几百年来其他扣问者一样——单纯热切地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地狱大门前,扣问这个生命的起源。纵使人类常存的骄傲和肤浅,上帝也都一一满足了我们的贪婪。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还有什么可再执拗呢?
      
       再见了,达尔文的拥趸们。
      
  •     必须正视达尔文进化论只是一个理论假想,正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设想一样。他们提出这些理论,都是有待后人去证明的,而不是不能质疑的真理。
      
      也许这本书不够专业,不够严谨,甚至有的地方确实太情绪化,不断重复同样的对进化论的近乎孩子气的批评和对设计论的不节制的颂扬,但毕竟这本书很尖锐的提出了一个问题:进化论如何在分子生物水平上解释变化的机制和原因?随着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深化和研究手段的进步,使得我们对世界的复杂性越来越感到焦头烂额。量子物理对牛顿物理的挑战不就足以让我们在面对世界的复杂性时更谨慎更谦卑一些吗?而生命化学的发展,也展示出了一个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的复杂精妙世界。书里提出的细胞鞭毛、血凝系统、防疫系统等等例子,并不是一句“进化出来的”就可以解释。一只鸟的羽毛颜色变黑变灰跟一只鸟变成了爬行动物根本不是同一个意义上的变化,必须谨慎地去解释变化的机制,或许由此才能越来越接近生命起源的原因。
      
      保持好奇,保持敬畏。
  •     《达尔文的黑箱》读书报告
      
                  赵刚(小灶)
                 一、现状和问题
        在这本书的封底,Notre Dame大学的哲学教授Petervan Inwagen这样说道:
        ……如果达尔文主义者对这本重要著作的反应是忽略,歪曲,或 者嘲笑的话,则只是给现在对达尔文主义只是一个理想化,而不 是一个科学性的理论的广泛怀疑提供证据而已。如果他们能够回 答Behe的问题的话,这将是支持达尔文主义的重要证据。
        Behe在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是:在分子生物水平上的复杂生化系统是如何起源的。一般地来讲,进化论应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即物理进化,化学进化,最后才是生物进化。毫无疑问,作为生物功能结构单位的在分子水平上的复杂生化系统的起源,是关于生命起源,乃至整个进化论的关键问题之一。令人吃惊的是,Behe教授在对数种,包括进化分子生物学的权威学术刊物、致力于解释生命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形成的研究的《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JME)、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Proceedings of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等,最近十年所发表的千多篇文章,和在这个领域里出版的相关学术专著做的调查表明,对这个问题进行的研究是零!在对生命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形成的研究中,最近十年的文章大致只包括了这么三方面的内容:被认为对生命起源是必需的化学合成反应,抽象数学模型,以及DNA或蛋白质序列的比较。
        对只占不到一成数量的关于数学模型的研究,显然不能把这些研究看成是对进化理论的证明(证据),因为数学家的责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接受前提--或者进化--的。而最为进化分子生物学家所津津乐道的,是占了超过80%的内容的序列比较研究。不过在Behe看来这并不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因为这最多可以说是“可能”,或者说是间接证据,而不是关于“如何”的直接证据。Behe甚至可以说,「共同祖先」是可以接受的,但从祖先到后代的过程,特别是涉及到在分子水平上的复杂生化系统,究竟是如何通过随机的变异和自然选择产生的,并不能从这些间接证据上得到解释。
        剩下可能满足Behe的直接证据方面的工作,只是占了大约一成多的关于化学进化的研究。虽然这些还是比Behe要求的复杂生化系统,诸如光合作用中心(photosynthetic reactioncenter)、或者细胞内运输机制(intramoleculartransportation)等,要简单得多,但仍然揭示出不少问题。虽然米勒(Stanley Miller)的试验揭开了这方面研究的序幕。但后面的研究所发现的却远不是如当初人们听到米勒试验成功那样乐观。因为米勒所做的合成氨基酸(amino acids)的步骤,虽然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protein)的基本结构单位,还是相对来说非常简单的化合物。即使这样,已经暴露出一个困难,就是实验室的可控制环境和自然进化时的不可控制环境的矛盾。这个困难在合成作用和化合物越复杂的时候,矛盾越尖锐,因为这时候要求的反应条件越苛刻。
        为说明这个矛盾,Behe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一个厨师要向大家演示自然的随机过程可以产生一块巧克力蛋糕的理论。如果他只是把一些材料,比如大麦、可可子、甘蔗,放在温泉的旁边,指望热水会经过某些过程产生巧克力蛋糕,我们作为观众会很乐意看看会发生什么事。但是如果这个厨师从商店里买了些面粉、可可粉和糖,并解释说他没有时间等温泉的热水把这些东西提炼出来的话,我们会有点警觉了。而如果他“为了加速过程起见”而把试验从温泉移到了一个电烤箱,我们大概会摇头了。而如果他仔细地称量了各成分的分量,在碗里搅拌好,摆在烤盘里,然后放在烤箱里烤,我们显然不会有兴趣再看下去了。同样道理,如果一个化学家从供应公司里买来合适的化学品,称好恰当的分量,溶在合适的溶剂里,用电击加热先计算好的时间,然后再把希望的化学产物从副作用产生的不希望的杂质中提纯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氨基酸和核苷酸(nucleotides),甚至蛋白质和核酸(neucleicacids)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但这对进化理论证明不了什么。
        比如,在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一个很大的困难是,为了氨基酸可以结合形成蛋白质琏,需要从每个氨基酸去掉一分子的水。随之而来的就是,水的出现会强烈地阻止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由于地球上大量的水环境以及氨基酸易溶于水的性质,这就给氨基酸直接合成蛋白质的自然随机过程解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虽然Fox的proteinoids理论做了极大的努力,但并不能看成是成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产生proteinoids的条件有上面同样的问题,需要很精心的控制。二是甚至proteinoids还不是蛋白质。有趣的是,正因为实验产生的不是如Fox他们原想的蛋白质,他们才认定这种东西是产生蛋白质的“过渡物”,并命名为proteinoids(或者所谓的原始蛋白质吧)。为解决这个困难,80年代Cech提出的RNA模板催化理论似乎带来了一丝曙光,但到了90年代经过细致的研究以后,也象60年代米勒的实验一样,乐观主义逐渐消失。一个大问题是每一个作为“砖块”的核苷酸自己又是由好几个模块构成的,而形成这些模块的化学过程却是彼此不相容的--不能在同一种环境中共存--当然这对实验室里的化学家不成问题,因为可以先分开制好,然后再放在一起。所以,在一些生化学家的眼里,有催化(catalytic)功能完整的RNA在原始地球上的自然产生是一个奇迹。
        这样一些研究揭示出来的关键问题是,虽然每一个小步骤都不是绝对的不可能发生(我们既然在实验室经过精心设计可以让这些反应发生,那么我们就没有绝对的把握排除自然随机过程发生这种反应的可能性,即使由于反应条件的严格使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若把许多这样的反应总和在一起来看的话,至少到目前为止,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可以有足够的理由对这种理论产生怀疑,就好象我们对厨师的“巧克力蛋糕自然随机产生论”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一样,虽然我们不能说,自然界绝对不能发生象他那样精心操作的过程。二、不可约化的复杂性
        当问题进一步提到关于复杂分子生化系统的形成时,Behe提出了一个「不可约化的复杂性」的观念,使得上面的那种怀疑,现在对他变成了几乎不可能。
              Behe对「不可约化的复杂性」的描述是:
        我说的具有「不可约化的复杂性」的系统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它由好几个对系统的基本功能都有贡献、互相配合得很好、并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并且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会使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效地失效。
              这个定义是针对达尔文对自己理论的评估:
        如果可以被证明有任何复杂的器官不可能通过无数、持续、微小 的改变形成的话,我的理论将绝对失败。
        的直接挑战。因为这样一个系统从定义上就排除了逐步、一点一点地改变而形成的可能性--因为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会使系统的基本功能失效,或者说,系统不再成为系统。这些部分本身可以是非常简单,但必须是一次性的完成,或者说,有这个部件和没有这个部件必须是一次性的。而有了这个部件之后的逐步、微小变化,都是在「有」的基础之上,并不影响系统基本的功能个部件变成没有这个部件,则系统的基本功能失丧,原来的系统不再成其为系统。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all or none」的概念--系统存在则组成系统的所有基本部件都必须同时存在。「复杂」的意思,我想Behe指的是这样的(关键性)部件有好几个,并且互相关联;「不可约化」的意思,我想指的是每一个这样的部件都是互相独立但又必不可少,并且互相之间是不可替代的。或即,系统基本功能是所有部件之间、缺一不可的子功能共同组成的。这里,有两个关键地方需要注意:一是每个部件的必不可少,即不可约化「成分」的重要性;二是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即不可约化「结构」的重要性。
        Behe举了一个老鼠铗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念。一个老鼠铗要由底板、挂钩、弹簧、小锤、捕获片等几部分构成。这几个部分不仅对老鼠铗完成其基本功能来说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还必须彼此间配搭得合适才行。这就是一个具有不可约化的复杂性的例子。
        对进化论责难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在对「逐渐、微小」这些形容词的考察上。虽然新达尔文主义很早就已经对「逐渐」的限制放弃了,这体现在诸如为解释“寒武纪生物大爆炸”而提出的“间断平衡理论”、“灾变说”等上面,但实际上在回答「微小」的质疑时,只是把问题作了无限后推。因为所谓的“间断平衡理论”、 “灾变说”等等,只是说,变化的时间尺度不是原来想象的那种均匀的缓变,而是一种迅速的跃变。但是变化得再快,还是得一步一步地来。这个「一步一步地来」的意思,就引出了Behe的“黑盒子”的观念。因为在Behe看来,在一个具体的微观机制没有研究清楚以前,看起来好象是很小的“一步”,实际上是因为黑盒子还没有打开的缘故。比方说,细胞之于达尔文就是很好的“微小”的黑盒子。所以对达尔文来说多几个少几个细胞,完全是“微小”的变化。而只要“微小”到这个程度,进化论就被“证明”了。但当细胞这个黑盒子被打开以后,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就使得后继者远不能满足于细胞这样“微小”的变化了。现在,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亚细胞结构的黑盒子被打开,“微小”的涵义更进一步深化。因此,对Behe来说,间断平衡理论等最多只是一种唯象性质的理论,就好象生命的地外起源说一样,只是转移了问题而不是解决了问题。间断平衡理论或者灾变说认为在某个时候由于环境的突变等因素的影响,这么“嘎嘣”一下,变化过程就完成了,现在Behe就会问说:“这个‘嘎嘣’一下在分子水平上究竟是怎么一个过程?”
        而Behe提出的「不可约化的复杂性」,就在于指出这种“嘎嘣”一下的变化,不可能是在原来某个基础上的「逐渐、微小」的变化。比如视觉的出现。不论能接受光子(photon)作用的细胞与不能接受光子作用的细胞的差别在达尔文看来是多么“微小”,但在Behe看来却是巨大的,因为接受光子作用的亚细胞结构是一个具有不可约化复杂性的分子生化系统。
        对不可约化的复杂性挑战的回应,一种可能是类似“曲线救国论”一样的回答。即认为生化途径的进化,并非是一步一步地往途径上叠加,最后才具有功能的。相反地,它们已经从别的途径获得了装备。但这实际上不成立,仍然是一个转移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回答。因为从别的途径来的“装备”仍然需要面对这样一个不可约化的复杂性的挑战。进化论本身应该是解决“鸡和蛋”的问题的,因而不能再企图诉诸“鸡和蛋”来回答挑战。另一种回答是回到同时、直接的产生上。即几种突变同时发生,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形成系统。但这又回到了前面化学进化要同样面对的矛盾。而且由于现在系统是如此的复杂,使得这种“巧克力蛋糕自然随机产生论”,虽然我们不能绝对排除其可能性,仍可以有近乎绝对的信心来怀疑它。
        毫无疑问,在人工设计的物品中,这种不可约化的复杂性随处可见。除了老鼠铗,还比方说电脑。无论相对起现在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电脑来说,原始的第一台电脑是多么“简单”,但这样一个「输入、计算、输出」的复杂性是不可约化的。这样,输入、计算、输出才是最基本的、具有不可约化复杂性的部件。因此,在考虑复杂设计的例子时候,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到不可约化的核心部件。Paley手表匠的例子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Paley举出的部件是对手表的基本功能--指示时间--并不关键的表壳,所以会遭到进化论者成功的回击。
        现在的问题是,实际生物中存在这样具有不可约化复杂性的分子生化系统吗?三、生物例子
        (我必须申明由于我对分子生物学基本上是门外汉,所以只能尽量简单地复述Behe给的这几个例子。从对本书的回应来看,基本上进化分子生物学家对他的这些描述是同意的,或者说,是承认这些系统具有不可约化的复杂性。他们的回答只是,这些问题是提对了的,但不能引到设计那里去。因为他们总有一个这样信心坚定的回答:“现在回答不了,不等于以后回答不了。”)
        1、细胞纤毛(cilum)和细菌鞭毛(flagellum)
        细胞纤毛是使细胞能够在水中游动的生物机器,象船桨一样行使其功能。细菌鞭毛是使细菌能够在水中游动的生物机器,象螺旋桨一样行使其功能。任何一个游水系统都必须包含一个击水部件、一个动力部件、以及一个把二者联结起来的联结部件。这三个部件显然是互相关联而又缺一不可的,因此是一个具有不可约化复杂性的系统。在纤毛系统中,这些部件主要包括在tubulin、dynein、nexin等蛋白质中。在鞭毛系统中,这包括flagellin、hook protein、以及所有回转动力系统都会包括的回转子(在这里是M ring)和固定部(这里是S ring)等等。这些“精密机械”的工艺水平是如此的高,以致于可以合理地排除本来是用作他途的部件先偶然凑合在一起,然后逐步精密化的“曲线”进化过程。而在对纤毛的进化机制研究上,最近二十年的成果只有两篇互相指责、没有任何说服力的论文分别于78、87年发表在一种叫做《BioSystem》的刊物上。对鞭毛的进化机制研究更是完全的空白。这比起在著名刊物诸如《Science》、《Nature》、《PNAS》、《Biochemistr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Cell》上关于纤毛和鞭毛各自有上万篇的研究文章来说,实在不能不对进化论者的信心感到吃惊。
                  2、血液凝固系统
        血液凝固系统是一个串级系统(cascade)。这个意思是说,一个部件激活另一个部件,这个部件再激活第三个部件,依次类推。毫无疑问这样一个连环扣系统是具有不可约化的复杂性的,因为这种连环套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垮了。血液凝固系统就是这样一个由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凝血酶(thrombin)、凝血素(prothrombin)、Stuart factor等蛋白质组成的自催化琏。而激活Stuart factor的又是两条不同的串级途径。这还不够,整个系统还需要一个停止机制,以免全身的血液都被凝固起来了。这个完成血凝块的形成、限制、加强和去除的是一整套完整的生物系统,各部件之间是配合得如此的丝丝入扣,以至于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给人体造成甚至致命的疾病。有意思的是,唯一对这套系统的分子生物起源试过努力的Russell Doolittle给出的解释,却是诉诸中国古老的阴阳理论。把阴阳论的外衣脱掉后的内容,本质上就剩下了“巧克力蛋糕自然随机产生论”。
                  3、细胞内运输
        生物细胞内大部分的蛋白质都是在细胞核(nucleus)内生产出来,再被分送到各自需要的地方去的。这就需要一个象邮政投递系统那样的运输系统。这必须包括这些功能:货物被标上正确的地址;运输器正确地识别地址并把货物装载上正确的交通车;当交通车到了目的地时它必须知道;以及货物被下载。单就运输部分而言,细胞内参与其中的就包括细胞核、DNA、RNA、细胞质(cytoplasm)、SRP等等若干复杂的亚细胞结构。而下载的方式通常还有三种:门输运(gatetransport)、类似的膜间输运(transmembranetransport)、以及更复杂一些的囊输运(vesiculartransport)。门输运和类似的膜间输运至少需要三个部件:标志号、扫描器、以及由扫描器控制的门。而囊输运则需要六个部件:车上的标志号、装载车的卡车、卡车上的扫描器、卡车上的标志号、仓库的扫描器、以及可控仓库大门。用生物语言,这对应于mannose-6-phosphate、the clathrin vesicle和其中的M6P接受器、v-SNARE、t-SNARE、以及SNAP/NSF蛋白质等。仔细分析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也难以使人相信这是由一些新、旧(“曲线进化”)部件偶然碰在一起产生的。详细的文献调查也显示研究的空白。唯一可能有点关系的是花了一百页描述细胞内运输,由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主席Bruce Alberts,诺贝尔奖得主James Watson等人合著的教材《Molecular Biology of theCell》中的一页半的一节,然而虽然名字好象有联系,其具体内容却对我们讨论的问题没有帮助。
  •     赵刚:《达尔文的黑匣子》读书报告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jhl/xz-dew.txt
      
      
      摘要:
      
       如果达尔文主义者对这本重要著作的反应是忽略,歪曲,或
      者嘲笑的话,则只是给现在对达尔文主义只是一个理想化,而不
      是一个科学性的理论的广泛怀疑提供证据而已。如果他们能够回
      答Behe的问题的话,这将是支持达尔文主义的重要证据。
      
      
      全文: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jhl/xz-dew.txt
      
  •     嗯,和最上面那篇书评相反,我觉得这本书对达尔文理论的攻击还是比较有力,相反对于生物设计论却并没有什么创见。
      
      虽然我自己生物化学也好不到哪去(两个3.7而已...),也没从事生化相关研究,不太有资格妄评,但我还是赞同:进化要给出这样的复杂系统比较困难。至少我们很难在近期内把一个生化过程的进化史理清。(话说回来很多生化过程本身都不怎么清楚,何谈进化史...)
      
      不过我觉得作者还是略微夸大了这个难度,至少书中给出的数值估计我觉得很草率。而且作者把生化途径的进化表述为一连串各自独立的步骤,并要求所有步骤同时诞生,这个规定未免过严。我才疏学浅不能详尽反驳,但据我的理解,许多生化过程并不是如此严格。
      
      譬如,作者认为任何机械即便再完善都要有足够的效率方能有用,但有用毕竟是一个相对概念,只要相对于周围其它生物体强一些就好,哪怕一小时转一圈的螺旋桨,在进化这个强有力的选择下也胜过没有(不要忘了作者并不反对宏观的进化机制)。
      
      再如作者提出一连串的信号通路中,必须首尾完整才能发挥作用,并指出例如A-B-C-D这个通路,缺失任一均不能完成。但是很多酶并不是天生就需要别的酶“激活”的,完全可以(譬如)C自身就有在特定条件下激活自己的能力,但后来这个激活域转到了B上(有可能就是一个蛋白裂成了俩,这种事是很常见的...)考虑到蛋白质的各个结构域有很大的自由度,而且不同蛋白的几个域后来跑到一起是常事,这个现象用进化论解释还是比较有希望的...
      
      再就是中间体诚然很脆,但是它有可能和偶然的某个蛋白上的坑坑洼洼结合而得到稳定(这种坑超级多...),后来这个蛋白就成了酶。现实中有的酶专一性相当次(最臭名昭著的就是RuBP),也许反映了这种现象?瞎猜~
      
      至于书末对于设计论的鼓吹,实在没什么意思,仅仅是在说“设计论并非没有可能,大家不要对设计论有偏见”而已,既没有给出什么正面的证据支持设计论,又没有真正回应他人对设计论的攻击。(比如,那么多明显稍加改动就能大大改善效率的地方,像众所周知的交叉呼吸道,为何没有改善?进化的“修补匠”说法很有说服力,而我只见到设计论瞎猜说“我们不知道设计者是怎么想的...”这简直有点不可知论了...)
      
      总之,只能说是批驳有余,建设不足。
      
      附带说一句,罗伯特索耶的《计算中的上帝》灵感和此书颇有渊源,不过索耶本人风格其实很“软”,远不及阿瑟克拉克等先辈严谨,所以我觉得他以此作灵感来源不是特别靠谱...当然了,幻想无罪~
  •     虽然不迷信进化论,但此书的标题和推介语着实太唬人。
      什么“生化理论对进化论的挑战”?出版商太能吹了。
      
      如果光作为一本中等程度的生物、生理教科书,那还是挺及格的。如果书的标题正正经经地叫作《生物设计论》,要我给它五星也不过分。
      但它偏要硬扯到进化论头上,标题写上“达尔文”,副标写上“对进化论的挑战”,未免太夜郎自大了。
      
      为了“进化论”三个字而买的这书,不想书中不足10%内容是认真联系到进化论的。并且对进化论的引用都非常生硬,像补丁似的硬贴到书中各处。
      
      不给它一星,只看在它还科普得挺平实,例子挺生动。
  •     智能设计论早就成为过街老鼠了。
      它归根到底,是循环论证+偷换概念。
      不过此书不愧是教徒自慰的利器,初看真像一本”科普“书。
  •     如果人体这样复杂的结构确实能够按照进化顺序一点点地回溯到过去——从人到无脊椎动物到单细胞生物到无机物,那么达尔文的进化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问题在于:回溯的链条在中间断裂。
      
      就像捕鼠夹不管再怎么简单都必须具备底板、弹簧、钩子和夹子四种部件,而不会有更简化版一样;如果人体的某些精巧的器官——比如眼睛——本身具有无法降低的复杂性,而它的前身绝无可能通过一步变异改变所有必须改变的结构;或者如果计算出来经过变异进化出人所必须的时间远高于地球出现生物的年限;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达尔文的渐进式进化有着无法解释的漏洞呢?
      
      中世纪的人相信小虫起源于垃圾堆,而我们如今则认为生物起源于海水,但是很多年以后回头来看,谁能够保证我们不是在重复过去的笑谈呢。而分析种种精巧的生物结构,解释它们的不可简化性,这就是智能设计者的论据。
      
      或者,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也许因为人类一直是从己身出发来观察世界,所以才有所谓精巧和粗拙之分,而只因人类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来自于在自己能够认识和经常思考的事物,所以那些对人类有用的事物才在人类眼中精彩绝伦。
      
      反对设计论的休谟说,(如果这个世界是被设计的,)那么用高级标准来衡量,这个世界是缺陷、不完美的,使某个幼稚神灵的粗浅尝试,然后由于对其成果的感到羞耻而抛弃了它。然而,设计论者则说,就如山上的石像也会日久磨损一样,今天的人们未必能够轻易地看到设计的本来面目,更何况如果设计者有意将设计的痕迹掩去,那么我们将无从发现。
      
      于是争论还在继续,一切留待发现。
      
      《达尔文的黑匣子——生化理论对进化论的挑战》 [美]迈克尔.J.贝希著 邢锡范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参考资料:
      《智能设计论:一具行走的僵尸》 方舟子
      
  •   钟表类推么……召唤道金斯的盲眼钟表匠……
  •   作者重新演绎了钟表类推 R.道金斯的《盲人钟表匠》是他集中火力攻击的对象之一
  •   "使他自己晚年也信教" - 哈哈哈哈哈哈
  •   daerweniaoieyexiangxinmixinle
  •   你在文中的举例都是现代发明,自行车的进化和发动机的进化是两条并行的过程,因为人为的影响使两种东西结合在一起才产生了摩托车,摩托车的出现不是进化。钟表也是如此,新事物的出现并不是生物物种的出现,遵循的规律怎么会一样呢?
  •   回应 sosofly
    我承认你说的是对的。但自行车->摩托车只是一个简化的例子,并且为不可还原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解释。
    具体的例子你可以到那本书里翻阅一下,我记得里面提到了例如凝血因子信号通路等等比较复杂的系统。当然如果你能反驳那些例子我也很愿意听。
  •   to 薄荷圈儿
    人体哪个器官/组织属于“不可还原的复杂体系”?眼睛?这已经被证实(眼睛不属于这样的构造)了吧。线粒体?DNA?参照病毒/细菌的进化就可以解释。
  •   本文发表于国内校园福音杂志《生命河》第四期。
  •   唯一切愿神喜悦
  •   原来是上帝的选民阿 我释然了
  •   “刚信主时,我对圣经还是“凭着信心接受”的阶段..."
    看到这里有就没在看下去,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
  •   是理论,不是假设和假想,此书有关内容,道金斯已经在其书中给予了回应。
  •   无机物是如何进化为有机物的?有没有成因和原理,或者实验? 不是一句话“有机物是无机物进化来的”就能让人相信,没有可靠的论据,只能是假说。
  •   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何来进化关系? 进化(演化)是个生物学概念,而不是化学概念..
  •   进化论是科学理论,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是不可以质疑的真理。都是可以证伪的。
    不过是目前找到的证据都是支持进化论的,而没有一例证据来证伪,不相信进化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寻找可以证据,来证明进化论是错的。
  •   看来生化是一定得学好的
  •   《计算中的上帝》作者是罗伯特索耶……
  •   我错了……(这样的坟也有人挖吗T_T)
    实际上后来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计算中的上帝,发现我完全错怪索耶了。他对里面的科学内容拿捏得很棒,倒是我学艺不精,没能体会到他的用心。
    反过来说,现在的我估计给这本黑匣子也就能打一星半。
  •   我刚开始看这本书时也觉得副标题太狂了。但是看完了,我就决定去受洗了。进化论确实如书中所言太多解释不通的东西。
  •   你除了扣帽子,连“循环论证”都没有……
  •   买书前就看到你的评论。
    不信邪,还是买了看
    现在后悔了。。。
  •   无厘头批判而已。这书要么看不懂,看懂的不会这么说。循环论证是进化论的把戏而已。
  •   智能设计论早就成为过街老鼠了?哈,你还真能扯。地球上60多亿人除了一小撮无神论,其他都是傻子?
  •   成了傻子报到贴了~
  •   有关智能设计论,我就只想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是神创造了人,那是谁创造了神?”
    我看到过信徒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的万语千言,可是我从这些解释中只看到了两个字——“忽悠”。
  •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智能设计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   智慧设计论与上帝创世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常常的,上帝创世论者喜欢宣扬智慧设计论,他们以为这是上帝存在的证据。而可笑的是,那个“智慧”并不是像黑色的小册子上讲的那样,在公元前4004年用了6个24小时创造了我们,相反,这个过程用了好几十亿年。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   2007-06-02 13:58:49 佳子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智能设计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Intelligent Design并没有强调其必然性,只是说了可能性。
    另外,达尔文从头到尾也只是讲了《物种起源》的可能性,一系列不算完整的现有化石和推论,加上之后实验室的可控制实验,也不是达尔文理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只是说明了进化论的假设可能性。
    一样是提问、推论、假设、结论的过程,为何前者结论仅因为宗教的支持而被归为宗教迷信,后者结论因为仅与宗教相悖反而成了科学?
    我们是不是应该在科学范畴内平等对待两者理论?
    最后,我仍旧要说一句,我讨厌方舟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