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爱国对联选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余元钱 学习出版社 (2010-07出版)  作者:余元钱  页数:240  

内容概要

  楹联,也称为对联、联语,俗称对子。自西晋萌芽以来,至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其间作者辈出,联作浩繁,联书纷呈。据专家稽考,仅就明清迄今,见之记载的联书,就有800种以上。诸如《斋醮对联》(明·袁炜、夏鼎撰)、《唐诗联选》(明·王子承辑)、《楹联丛话》(清·梁章钜著)、《类联集锦》(清·张宗寿辑)、《分类楹联大全》(民国·李小川辑)、《新对联备要》(民国·江荫香编,周梦蝶校)等等,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20多年来,举凡《古今对联荟萃》(林芳胜等辑)、《历代楹联选注》(赵洁如选注)、《今古对联集锦》(唐意诚等编)、《中国古今对联大观》(钱剑夫主编)、《中国对联大辞典》(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更是层出不穷,难以胜数。大体说,这些联书多是综合性选本。围绕爱国思想的主题选编对联,是一种新的尝试。

书籍目录

自序题瞻园题关帝庙桃符题杭州于忠肃祠题北京文天祥祠题温州文信国公祠自题自题自题自题嘲洪承畴题萧相国祠题杭州西湖钱王祠题杭州西湖钱王祠题白崖寨题史公祠题粥厂挽郑成功题台南郑成功祠自题题岳飞墓秦桧跪像讽岳飞墓秦桧夫妇跪像题岳飞墓题岳飞墓题西湖岳庙题长沙三闾大夫祠题汨罗玉笥山屈子祠题汨罗屈子祠……

章节摘录

版权页:[注解]杨溥(1372-1446年),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英宗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荣共辅国政,时称“三杨”。谥文定。“桃符”,即春联,作者居官辅政,于除夕写春联有感而发,而以此联作春联贴于门上。“黎庶”,即黎民百姓。“菜色”,指饥民营养不良,脸如青菜之色。“官居”,即官府。“桃符”,指称春联。原意是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人吃此树上桃能变成神仙。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看守,能食百鬼,故俗于农历元旦,用桃木板画二神于其上,悬于门户,以驱鬼辟邪。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正月初一,……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五代后蜀始于桃符板上书写联语,其后改书于纸,演为后代的春联。贴春联的本意都是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百姓富庶,但本联则说,只要为官清廉为民,不让百姓受饥饿,那么官府又何必贴春联呢?其实,只要实现民无饥色的前提,贴不贴春联则无关紧要了。此联用的是流水对。流水对,又称串对,这类对联是将一个内容分成上下联来表达的一种对仗模式,上下联紧相衔接,如流水一泻而下。其特征是单独一句不能完整表达一个意思,只有两句合在一起,意思才能完整。此联“但教”、“何必”二词用得极好。“但教”表达了心愿,“何必”语诫务实,反映了作者“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泰”的民本思想。

编辑推荐

《中华爱国对联选》由学习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爱国对联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