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冰

出版时间:1998-04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作者:余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独裁员导致压迫,独裁导致卑躬屈膝,独裁导至残酷;最可恶的独裁导致愚昧……

作者简介

余杰,1973年出生于四川农村,北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虽身居校园,却时刻关注着时代和人生,并不断有文章见诸各大报刊,因而深受北大师生偏受。有人称其为北大怪才、“第二个王小波”。由于他文笔犀利、思想深邃,另有一大部分作品锁在抽屉里,人称“抽屉文学”。本书正式出版前,曾以手抄本   形式在首都九所名牌大学中悄悄流传。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火与冰 第二辑 情感驿站 第三辑 夜路冥想 第四辑 黑色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火与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1条)

 
 

  •      刚上大学那会接触到余杰的作品,虽说当时余杰热早已过去,但对于当时脑袋空空的我来说,那些直白而又充满理想主义的文字,着实让人激情燃烧了一把。
       充斥在书中的大量书名和名人名言如同精神鸦片一般让人提神,但是激情过后,似乎也没收获什么。
       后来有人评价余杰作品,认为其大部分内容只是些读书笔记罢了,没有自已的思想在其中。但就当时来说,自己还没这个认识,饥渴的一本接一本的看着余杰的书,能感受到他变得越来越激进,当时便觉得他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果不其然,余杰写了一本关于表演的书后就被消失了。余杰的勇气还是值得赞扬的,不过这本论表演的大作就太一般了,怨妇一般刻薄琐碎,基本没什么价值。
       最近一次听到余杰的消息,是其以基督徒的身份与美国总统小布什见面。如果说出走海外是无奈之举,那么这次会面似乎是别有用心。他究竟是不是虔诚的基督徒我不清楚,但确有以宗教的名义干涉政治之嫌。
      更重要的是,他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暧昧关系,让人对其作为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独立人格产生怀疑。
       今后应该不会再看余杰的新作了。
      
  •     余杰,是可以与鲁迅相提并论的文学家。他像他们一样,用文字戳穿专制的谎言,用正义对抗暴政。可惜的是,他生在了这个庸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甚至没有听过这个为他们作战的文学家。不管他的《为自由而战》的文字多么洒脱优美,义正言辞的理性的正义感多么强烈,即使锐利的的尖刀已刺向极权的心脏,由于监控和打压,和人民的选择性遗忘——几乎没有人记得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记得这么一个无私的、为了中国人追求民主、自由的人。 不知为何,我认为这是余杰最好的作品。当时,余杰尚年少。可是,年少有年少的好。读鲁迅、郁达夫、李敖的早期作品,你会发现他们的文字锋芒毕露,因为内心的无畏,把语言化作战斗的武器;因为有一颗赤子之心,把内心的愤怒呐喊;因为真挚的热忱,为这时代而感伤。余杰的文字也是这种状态。那些年,他不过是一个刚上研究生的北大学子,书生气特浓。可就是他这份追求真理、坚持正直、拒绝谎言和妥协的顽固态度,化作一篇篇用文字争取民主、用真实对抗极权的优美作品。或者,爱和真理,本质上是极致的自由,也因为此,必然会对抗极权和专制。 《火与冰》摘录: 自古以来,身体可能会遭到禁锢,然而灵魂却无法被禁锢,灵魂像飞鸟一样在蓝天上飞翔;生命可能遭到屠杀,然而思想却无法被屠杀,思想像游鱼一样在大海中游弋;书籍可能遭到焚烧,然而文明却无法被焚烧,文明像树的根系一样深深扎根在大地上。 最软弱的必战胜那强悍的,而最黑暗的深夜,也正是黎明到来的前夕。 《圣经》中说: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罗马书13:12》)
  •      余杰是个愤青,他充满激情,对于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社会种种现象进行思考、批判。他有北大人的骄傲,时刻以最优秀的学府为标准批判师生。很佩服他渊博的学识,涉猎广泛,汲取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的经典著作思想,书中溢满他对民主、自由思想的歌颂与追求。
       通过阅读本书,管窥蠡测,了解到书中提及的经典著作的主要思想。他很注重心理建设,反省意识很强,问题意思很强,这是很难得的。
       他是一个孤独者,然而精神世界是充实的。
  •     多年之后再看完全是两个感觉了。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初见,简直惊为天人。
      岂止思想深刻、眼光独到,针砭时事,一针见血,简直是忧国忧民,神一般的精神领袖。
      现在再看,竟然觉得不过是个愤世嫉俗的小青年在发牢骚罢了。
      年龄越长,越看不上文人的“不平则鸣”,因为那喧喧扰扰间难免泛一股浮躁的味道,年龄越长,越觉得低调的平静更值得追寻。
      那天同中学的同学聊天,聊起当年看到的“飞扬的文字”,同学说,那作者已经彻底剑走偏锋了,他们去香港的时候甚至见到我们当年的精神领袖出版的书名惊世骇俗的jin书!
      “他走那个风格了”同学不经意的说着,口吻带一点戏谑。
      我们最终都选择了更为中庸的那一种,我们看那些不平则鸣的文字,不轻易相信所谓的political speech,但我们也并不满腔愤懑,偶尔谈起政治,口吻中带着戏谑,对,戏谑,有的时候,有些事情,并不值得太认真的对待。
      
      
      
  •      这个愤青横行的年代,反ZF言论充斥的网络,网民已经习惯了各种批判。所以如今读来余杰这本1998的作品已经暗淡了当年思想独到,批判犀利的光芒感,而它不够成熟的地方却让我感到当年膜拜它的不够成熟。 感觉为了批判而批判的痕迹很重,批判成了作者的一种写作快感和目的。重读之,已经没有高中时候初读的崇拜感。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作者年纪轻轻的阅读量之光,学识之渊博!此书如今读来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思想性。还是推荐下吧!
  •      读了余杰的《火与冰》,惊叹于作者知识面之广泛,遣词造句引经据典无一不信手拈来,至于究竟是一针见血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则是见仁见智了。
       坦白讲,我并不觉得里面的文章有多深刻多有洞见,总觉得作者很多观点都有失偏颇,我不知是否是我在钻牛角尖,因为在作者某些名言典故引用得琳琅满目头头是道看似宏伟坚实的论据和言之凿凿的结论中,我总能找出某些可笑之处。
       里面很多不赞同的观点就不一一论述了,我也仅就针对25岁的余杰和这本被无数人称赞的书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个胸无点墨的大学生,我来读一个公认为怪才的硕士生的文字,无论这本书有多少赞美和光环,我依然能读得出同龄人的感觉,稚嫩,激愤,和初入社会想要以天下为己任的那份急切。但纸上谈兵永远不是赵括的专利,它的继承者和光大者中就有我们这些二十出头,空有一身激情,却毫无人生沉淀及洞察力和审视力的大学生们。我们对看到的一切不公正不均衡都有种指手划脚的冲动和在拨乱反正上舍我其谁的自负与急不可耐。
       我总觉得,站在世俗圈子之外的有两种特征鲜明的人,一种是常说的世外高人,就是那些站在圈子之外看圈子里蝇营狗苟的人,他们通常有一颗仁慈的心,对众生充满怜悯,他们可能身依然在世俗,而他们的目标却是拯救。而另一种人,就是一些从未进入过真正的世俗的圈子,只在边缘部分闻到了世俗的气息,在读了听了无数人对世俗的著作和看法后,便在脑海中构造了世俗的种种丑恶,继而对一个脑海中的想象展开猛烈无情的批判。而写这些文字的余杰,我觉得至少从这一本书上看,他属于后一种人。
       仅参加过一年的军训就自认为已经了解了军队中的一切黑暗,大肆批判军队的不人道,体制对一切的抹杀,甚至声称国家不应该建造军队。我觉得,可能在未来的某天能实现这么“崇高”的理想,但对于现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来说,这种言论真的有些幼稚和无力,太窥斑见豹了。
       批判体制的弊端,批判封建思想,批判中国的糟粕,批判权力的角逐……难道这么做就能显示自己的伟岸高大出淤泥而不染独具慧眼?在一些人性共有的劣根之处,却把自己择得如此干净,我在感受到故作姿态外,只能摇头轻叹一句:少年轻狂。
       但值得肯定的是,对于罗素的“支配我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中,余杰确确实实是拥有第三种情感的,可能是爱这片满目疮痍的黄土地太过深沉,便不能忍受她的不肖子孙涂抹在她身上的任何污点。于是他开始尖锐地指出自认为存在的矛盾,但其实他并不明白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甚至不了解这个所谓的矛盾形成的社会根源和其意识形态。纵观历史长河,有些社会矛盾,政体的弊端和制度的阴暗都是人类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作为独有的特征而出现的,不是我们现在个人一棍子就能全盘否定它的历史意义的。拿现在的道德观去抨击过去的种种社会畸形,实在是有些狭隘。读史明鉴,而不是一味地端着高姿态去抨击去批判,我只是觉得:狂错了方向。
       看到许多人对这位年轻的怪才给予的赞美,无一不提到:这是一个类似于童话《皇帝新衣》中的敢于直言的孩子,我想这对于初出茅庐的余杰来说是赞扬,但重要的并不是指出不足,彻底地反思不足及如何改进不足才是自认为有责的匹夫们思索的重点。
       国外好像是这些异见人士的天堂,有国外政府支持,他们的言论和行为便猖狂至极,我感到甚是可笑与愤怒。他们不止一次地赞美西方的种种体制与民主,鄙夷中国的专制和劣根性。每当看到这些我就想把作者从书里面揪出来摇摇醒,甚至用棒子捶打一番让其看清真正的现实,其实我也不知道究竟该被捶打的是不是自己。但我觉得这些人至少是读过书人,他们现在的言论行为真真表现了一个文人骨头最软的一面,最崇洋媚外的一面,最善于幻想和构造不切实际的一面。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国外的优良体制拿到中国来可能就成一盘散沙,并不是用体制管理住人民,而是人民的整体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他们应该身处的体制。其实他们才是最可怜的,看起来是国外的重点保护对象,其实不过是国外政权拿来对付崛起中的中国的工具而已,并且国外对他们的保护,一定程度上也能让他们更加欣赏国外的“人文主义关怀”,从而更加热爱国外的种种,更加抨击国内的种种吧,国外政府应该在偷笑吧?不暗自庆贺就有鬼了。
       虽然余刘廖都躲在国外,但我对余杰还是很有好感的,在《暧昧的邻居》一书中,我能看到一个对祖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人在用心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修改一下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心中常有激愤,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至于另外两个,当为中华民族人人谴责的败类,我就不予置评了。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可能就是余先生之流吧,至于廖和刘,现在的我对于他们,除了无奈地笑笑,实在是想不出来更能表达我无语的心情了。有可能是我现在对一切认识都只是个朦胧的阶段,如果我哪天真的明白了余先生的思想,我想我会回来重新为他正下名的,虽然他并不需要也不在乎。
       说些无关紧要的吧,之前看《香草山》,上面余杰提到自己有一千多本书,我当时惊叹,读了这么多的书啊!想想自己,把除了教科书之外的所有杂七杂八的书凑在一起也不过一百来本,顿时肃然起敬,但今天读了《火与冰》,我觉得余杰至少读了两三千的书了,掰着手指头算换成自己需要多少年才能读完并保证汲取到其中的精华,发现数字庞大后,不禁哀叹自己浪费了过去的无数时间……先自抽一下。
       《香草山》上宁萱和延生对于《圣经》的引用可谓是不厌其烦,当时也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缘分,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我,不仅相知相惜,关键是俩人居然都崇尚《圣经》,并且这么拗口的句子这俩人居然还能记得住并狂飙引用。我当时就五体投地了。直到前些日子看刘敏(即宁萱)的一篇介绍他们组织的方舟教会的文章后,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俩在认识之前都不信基督教也丝毫不理会什么你有罪我有罪大家都有罪,耶稣为我们而死的种种,对基督教的人文主义关怀也无太多感触。惊觉《香草山》中俩人关于基督教教义和《圣经》的相关引用都是虚构。恍然明白:再纪实的书信体小说,它也是小说啊!
       《火与冰》中引用了一段关于牛和牛蝇的小故事,意在表明叮在牛屁股上的牛蝇不全是坏处,至少它带给牛的疼痛可以刺激牛快跑。我想把余先生比作牛蝇有失妥当,还是比喻成牛身上的一颗钢钉吧,只要这钢钉不被外界邪恶势力利用涂上一些传染病病原什么的,这颗钉子对社会进步,体制改革等就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
       不知道这么多敏感词汇会不会被和谐。我要不要把所有的余杰都改为余先生?。。
       在只剩两个多月就要决定命运走向的时候,我居然还在思索这些不现实的问题,太不知轻重了。再次自抽一下,滚去学习了。。
      
  •      初读此书,还是刚刚进入大一的学生,无事时常在图书馆游荡,于是遇到了这本书,封皮已经破破的,几近与书本分离,除了版本比较老的原因,还有就是读的人也比较多。
       那时常怀一种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孤独情绪,图书馆便成了最佳的桃源,以一名政治学专业的学生观点来看,这本书渐渐启发了我更多的思考,还有当时存有的激昂文字的些许情怀,大一新生的青涩和思考,也便与此书结下了深深的友谊。
  •     初中时候读的,对于阅读量很少很少的青春期,这本书真让我开了眼。当时觉得是万丈光芒平地起,掷地有声的文字啊。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启蒙了。所以也就看不下青春文学的无病呻吟了,老是沉溺在那种青春期的小情绪小感伤之中觉得怪没劲了。像书中那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心让人向往。现在看来,其实要称“怪才”未必谈得上,这样的文章看的多了,有的类似的文风,甚至有点点浮躁,乃至肤浅。有的仅仅关于修辞,而不是关于思想。
      唉,年少时候的阅读条件真的是很有限,初中图书馆的书都老得不行了而且基本上是607080年代的那种调调,而且藏书少,权限又有限。这本书是在学校外的书店借的,租一天2毛钱。当时就差把整本书抄写来了。嗯 我抄书的习惯是不是跟阅读条件的艰苦朴素有关?那本书后来小可也借了,发现了我的罪行,把那本书蹂躏到不行了……哈哈。
      
  •     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因为这本如今看来有些肤浅甚至可笑的书籍而永远告别了自己的少年时代,的确,它在当年的蔽目阴霾之中就像一道耀眼的闪电一般,让我们战栗的同时,也使我们这些铁屋中的奴隶们终于苏醒。但正如阿尔都塞所说,闪电纵然耀眼,却不能照明。随着对余杰更加深入的阅读与了解,我们开始感到一种不满足,冥冥中感到这些文字之中蕴含着许多无法调和的,对抗式的矛盾。是的,余杰读过万卷书,但吸收的程度确实值得怀疑,他甚至会荒唐地引用与自己的观点相悖的事例;更有甚者,他逐渐把自己写成了一具干枯的灵魂,千篇一律的无病呻吟,让人不堪卒读。
      
      用李泽厚的话来说,余杰对于我们,完成了一个从启蒙到蒙启的荒诞过程。但当我们能如此思考的时候,我们不禁暗自庆幸,我们走出来了,看到了闪电之后的和煦阳光。
      
      如今,他也远走美国,成了一个让人难以忍受的极右派。
      
      但也无甚可惜,那些当年受他启蒙,踏上反奴役,求自由之路的少年们如今已然长大,我相信,他们中的不少人在真正的思想家的引领下,已经找到了自己要走的那条道路,纵使步履蹒跚,也一样在坚定地前进着。
  •     我是十年钱读的这本书,那是还初中生,似懂非懂,只是觉得作者在向着一个我不知道的东西发泄,现在我知道了那个东西是什么。今天偶然想起这本书,想起作者,这本书已经很久没有再版了,作者也出走美国了,他的敌人赢了,他被迫逃走了
  •      真希望自己是在10年前发现这本书的,可惜不是。看过《香草山》认识了余杰,为了余杰,才看了这本《火与冰》。看了约4分之一,一百余面,感觉无趣,还是放弃吧。不是说这本书不好。余杰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阅读量,能对这个社会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很是难得。但是,仅此而已。
       之所以要说这本书是马桶文学,原因有这几方面。第一,全篇都是发牢骚,针砭时弊。前辈先贤全不放在眼里,批评这个,指责那个,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好不痛快。可是这些评论、指责,我感觉缺乏深度,虽然很有些独特的角度和不错的文采。也就是在排泄他的精神垃圾,只是因为余杰读过海量的书,排泄出的垃圾也就还剩余些文化的营养。能沉下心来,做更深度的思考,或者是更有力度的某一方面的深度报告吗?第二,全篇都没有什么连贯性,就是对社会,对生活,对文学,或是对某些问题的一些简短到几十个字至几百个字的个人见解和评论,适合在坐马桶时随手翻看。也许在某些方面和作者能有心灵上的契合。
       虽然如此,对余杰总的来说还是很欣赏的。在其他年轻人、大学生、小学生们忙着玩电脑游戏,忙着谈恋爱,忙着看球赛等等玩的时候,余杰在争分夺秒地学习。看的书越多,知识面越宽,对生命的领悟也就更多,对生活的体验也会更深刻。所以,就连他和宁萱谈恋爱,也能深刻到极致,对爱的内心体验深刻到极致。许多人谈几十次恋爱,也许也没他谈一次这样享受吧。这个世界的水这样深,每个人都难免迷惑,怎么样保持一份清醒,不迷失自我;怎么样能不被世界欺骗,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怎么样能在看透世情后还保有一份赤子之心。我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大量阅读,和各种各样有思想的作者做精神上的交流。
       就写到这吧,等我能多看些书以后,说不定对余杰的这本书能有更客观的评价吧。
      
  •     天生对一切感觉敏感锐利,除了有助于成为一个创作人之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优惠,敏锐,最大的福利是伤痕特别难以消散,无端端下场雨,又联想起撑过雨伞的场面之类,谁没有与爱人分享过雨伞?一下雨就新愁旧爱如潮涌,想深一层,真的不如生来钝惑过人,翻风落雨,最好打场麻将而且是章低兴高那种,因为愚,不必费煞思量盯下家,不必怕打这只可能出冲,听这个有几成机会,随意顺性而为,享受盲拳吃糊的乐趣。
      ==========
      
      学的生命长过绝对的统治者、神学或意识形态的教条、一个又一个的独裁政府;审查制度一再被解除,言论获自由。文学的历史有一部分是书籍战胜审查制度的历史,作家战胜权势者的历史。因此,在最坏的时代,文学都永远葆有一位盟友:未来。意大利小说家西洛内和莫拉维亚、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和小说家德布林的生命比法西斯主义更长久,就像俄国作家巴别尔和诗人曼德尔斯塔姆的生命比斯大林更长久——虽然斯大林主义把他们杀死了。”刚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格拉斯也许太乐观了。还有那么多清脆的声音被冻结在冰层里呢——何况,如《日瓦戈一生》所描述的那样,在刀枪和坦克的面前,文字和书写文字的人从来都是软弱无能的。文学真能像破冰船划开冰面一样战胜邪恶吗?
      ==========
      
      
      《圣经》中说: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罗马书13:12》)
      ==========
      
      
      《明史》中记载,丁士美为廪生时,年龄尚小。依据当时规定,凡为廪生者,官府皆每月供给廪米六斗。一些年龄较大的廪生欺丁年少,把他的廪米全部分掉。他依然和颜悦色,没有一些不乐意。《明史》据此称赞丁士美为人“缜密端重,以道义自持”。我弄不清楚他持的人是什么样的“道义”——一个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利的人,必不会保护他人的权利;一个以忍辱来获取令名的人,必不知人格尊严的可贵;一个对黑暗安之若素甚至与之共谋的人,必不会期望光明的到来。
      ==========
      
      
      我想起美国社会学家西尔斯论述知识分子本质的一段话:“在每个社会里,总有一些对神圣的事物具有特殊的敏感,对他们所处的环境的本质和引导他们的社会规律具有不寻常的反思能力的人。在每个社会都有少数人愿意经常苦思冥想一些象征性的事物,这些事物通常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况,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很遥远。这些少数人有一个需要,需要把这种追求,表现在真挚的笔下对话中、诗歌中、雕塑中、历史回顾和写作中、仪式操演和崇拜活动中。”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恰恰少了这少数非太监化的知识分子。
      ==========
      
      杰出的生理学家赖希认为,性压抑产生僵化的性格,导致病态的荣誉、义务和自制的观念,磨灭了人因经济压迫而产生的造反欲望。“性禁锢大大改变了在经济上受压迫的人的性格结构,以致他的行动、感觉和思想都违背了他的物质利益。”赖希研究的对象是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但他的理论同样适应于东方专制主义。就整个人类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机械发展过程,机械的生活观已经一代接一代地在人的生物系统中越来越根深蒂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职能实际上已按一种机械的方式改变。人在扼杀自己的生殖职能的过程中已在血浆上僵化了。”赖希的观点可以用一句粗俗的话来概括:生殖器就是自由的源泉,这一真理,中国的皇帝们再昏庸也明白,再不懂得治国也会抓住这一法宝。最后,层层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便成为了一种强大的障碍,即“个人和社会中的自然的、有生命的力量的自发作用的障碍”。人人都太监化之后,也就没有人觉察到障碍的存在了。
      ==========
      
      
      我想,有的东西是不能忘却的。忘却了,我们就生活在虚空之中。于是,回到宿舍之后,我连夜写下了这篇文字,献给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几位女孩——当然,又不仅仅是献给她们。
      ==========
      
      即使我自己的世界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宁愿处于一无所有的状态之中。
      ==========
      
      
      古代有哲人说过:“思想是不说话的言语。”然而,有些愚昧的人,总是以为不让人说话就能够断绝思想和扼杀思想。在那最艰难的环境里,我依然与这一邪恶的理念对抗着。有了白日梦,看上去一点自由也没有的我,却拥有了真正的心灵的自由;而那些企图剥夺他人自由的家伙,却沦落到最缺乏自由的境地——他们连因和果都分不清。在历史的链条上,我们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他们最多是上面的尘埃罢了。他们以为自己是主人,把我们当作奴隶来驱使,殊不知我们才是主人——他们连奴隶也不配。
      ==========
      
      “希望”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成其为希望。当时,我躲避着孩子的眼睛,无言以对,唯有泪落黄土地——仿佛我也参与了罪恶。肩头的闸门顿时显得如此沉重,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有多少同胞在这样像蚂蚁一样卑微的生存着啊。
      ==========
      
      
      加缪所说的荒谬,就是一种在非人性的因素面前产生的不适感,就是一种在我们所见的东西面前所引起的堕落。加缪认为,人一旦在平庸无奇、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提出“为什么”的问题,那就是意识到了荒谬,荒谬就开始了,而人也就清醒了。一方面,人看到了这毫无意义的、杂乱无章的世界,它是希望的对立面;另一方面,人自身中又深含着对幸福与理性的希望,荒谬就产生于“这种对人性的呼唤和世界不合理的沉默之间的对抗”。当我认识到纸上的真理的卑鄙无耻的时候,我开始寻找我自己的、从生命中直接生发出来的真理。别人的拐杖支撑不了我的生活,我的生活需要我自己制造的拐杖。这个时刻,真理早已晦暗不明,每个寻找真理的的人尤其要小心。加缪说过:“在这个时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中或违背历史剑拔弩张,为的是重新接受考验并夺得他已经拥有的东西:他田地里微薄的收成,对这块土地的短暂的爱情;在一个人终于诞生的时刻,必须留下时代和它青春的狂想。我对生活的全部爱就在于此:一种对于可能逃避我的东西的激情,一种火焰上的苦味。我静止而紧张,没有力量反抗要把世界放在我手中的巨大激情。”是的,那些屈辱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会把它们像蛛丝一样抹去。我在经过了长久的犹豫之后,坚决地回答了加缪的提问:我能够义无反顾地生活。生活在过去,生活在现在,生活在未来。加缪说得那么好:“如果我确信这种生活只具有荒谬的面貌,如果我体验到它的全部平衡都系于我的意识反抗与这反抗要与之斗争的暧昧之间的对立,如果我承认我的自由只有对被限制的命运而言才有意义的话,那我就应该说,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这一点,我做到了。在一年的军训中,我没有获得什么奖赏,诸如入党、嘉奖之类的。然而,这段岁月成为我一笔巨大的精神资源,它是我生命的暗流,它存在着,时刻在提醒着我保持清醒的头脑——那种企图摧毁我们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教授白鲁询就尖锐地批评说,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伪“爱国主义”,在其名义下盲从家长,崇拜权威,思想有许多条条框框,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此尖刻的批评,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事实。
      ==========
      
      
      情绪之外,是思想的空壳。不要忘了,这部电影产自市场经济发达的香港,渲染民族主义的目的不过是投合我们迷狂的“爱国心”,多赚几个钱而已。时下,有诸多学者谈“超越五四”、“走出五四”,口号倒是很响亮,依我看,“超越”、“走出”还远远谈不上,现在是老老实实地坐下来“认识五四”的时候了。
      ==========
      
      你自己心里想问什么就问什么,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呢?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就在于,说自己想说的话。如果在外部的压力之下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人是最不自由的;如果自己主动放弃说自己心里话的自由,这样的人是最可耻的人。
      ==========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避免粗暴和专横。这两种性格,是文化的对立面。段同学两者兼而有之,并且很是为此骄傲。念了十几年的书,连粗暴和专横都没有磨洗掉,这书是怎么念的?一向自称最有礼节的中国人,却表现得最没有礼节,让全世界的人都在电视机前面摇头。
      ==========
      
      
      洛克说过:“最低级的自由是大声说出自己心里话的自由。”
      ==========
      
      
      一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被宣判为叛徒、邪恶地创造新神的苏格拉底、太阳神的教子,直到生命的终结,对尘世生活的美,对人和自然界的和谐一致,都抱有偶像崇拜的乐观信念。
      ==========
      
      
      六点钟,等待在图书馆的门口。门卫一开门,便像一群疯狂的股民冲了进去,其实里面不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只有书和看书的座位。有一次,哗啦一声,门上的玻璃被挤得粉碎。
      ==========
      
      
      《旧约·传道书》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往北转,不住的旋落,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转,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何处。”
      ==========
      
      
      爱默生是个背着十字架的学者和作家。他在黑暗的夜晚,举着火炬,他说这才是知识分子的价值,我不愿把我与这个充满行动的世界隔开,不愿意把一棵橡树栽在花盆里,让它在那儿挨饿、憔悴。学者不是独立于世的,他是现今这个灵魂萎靡的队伍里,一个执旗的人。
      ==========
      
      
      在自己的斗室里,一次次地阅读《死屋手记》、《白痴》、《卡拉玛佐夫兄弟》,让陀氏这位精神上的父亲把苦难结晶成的冰山猛地推向我,砸得我头破血流。“在我们的地球上,我们确实只能带着痛苦的心情去爱,只能在苦难中去爱!我渴望流着眼泪去亲吻我离开的那个地球,我不愿在另一个地球上死而复生。”
      ==========
      
      
      们可怜的小星球被一道道的边界线和国境线,被一层层的高墙和铁丝网划得遍体鳞伤,它在冰冷的远方旋转着,冲着这些星星飞去,在它的表面上,没有一寸不是看守着人的土地。总有一些囚徒借助于另一些囚徒小心地守心着其他的囚徒以及他们自己,以防人们多呼吸一口有致命危险的美好的自由空气。鲁斯兰遵从这一条除了万有引力定律外最重要的定律,仍愿充当一个日夜不撤的守卫。”鲁斯兰的忠诚使它成为警犬的模范,在一个人性消亡的时代,连运动的天性也不存在了。福柯所说的“训诫制度”居然连狗都不放过——狗的视角是天真的,这种天真却让人窒息。
      ==========
      
      
      最近读到三本好书:黄仁宇所著的《万历十五年》、茅海建所著的《天朝的崩溃》、叶曙明所著的《草莽中国》。这三本书巧妙地形成了一个系列:它们分别勾勒出明、清和民国三个时代中国的混乱景象,以及分别属于这三个时代的关键人物们的悲喜剧。
      ==========
      
      李敖思想的核心是“全盘西化论”,他是继鲁迅以来对传统文化及知识分子自身反省最深入的人。他的《千秋评论》达到甚至超越了鲁迅的思想。他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五大毛病:拙于谋生、急于用世、昧于尽忠、淆于真知、疏于自省,全都是“诛心之论”,鞭打在其七寸之处。
      ==========
      
      
      “人生是一个永远体验着自思着的过程,知识和知性乃至逻辑推理并不给我们提供现成的人生困境的答案,答案只在每个人的寻求和探索之中,在于我们把握那震撼我们灵魂的人生重大困境和对生存处境的深切洞悉。我们只是人生最高问题的提问者,答案在生命的真切体验中,在亲身的经历、直接的感受、心灵的痛苦、危机和唤醒中。”王岳川重视体验的内向性,我则关注体验的外向性,即以他人的体验为自己的体验,在对底层的、赤裸的、蛮性的、黑暗的、残酷的生命状态的体验中,使知识者自身苍白的、文弱的、虚伪的、中庸的、温情的体验得以丰富、扩展和升华。也就是鲁迅所说的,认识到“外面的人”跟“我”息息相关。
  •      生命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晓生活常识。
       生命如此脆弱,像一根苇草;但生命又如此强大,因为她有思想。
       一个人多有力量,要看他的思想走多远。
       一切都会腐朽,但熠熠发光的思想不会,在悠悠时空,她会愈擦愈亮,像永恒的星辰,明眸于长空却不刺眼。
  •     夜深,刚睡下不久,梦尚未能在恬静中去得更远,钟声兀然惊起
      心慌意乱、对着陌生的黑暗徒瞪双眼
      
      既已醒来,再难如梦
      恬乡不知去至何方,而晨曦远未到来
      
      向黑魆里发送无声呼喊的讯号
      久无回音
      同在黑夜惊醒之人默默
      
      
      殉道者只在朝霞里鸣钟
      展开氤氲的流彩
      暗夜在他紧锁的双唇之后
      
      唐曼努埃尔
      像山顶一月的雪那样苍白
      像被风刮起的湖面那样猛烈颤抖
      眼中流下泪水
      
      明天我与你们同去天堂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正是我刚刚决意离开学校的日子。
      
       我以为,窒息只在围墙之内,不想却将自己投进更巨大的迷惘中。
       有天从一个言行乖张的女孩手里得到了这本书,稍微看了几行,就忍不住一气读下去。
       我靠在在家里阳台上的尼龙躺椅里,点盏小灯,彻夜未眠。
       读毕,天边稍有启明。我合起书,闭上眼睛,感觉掉落进饱餐后无望的饥饿里,我所抱有期望的一切变成从未见过的碎屑,在黑夜的钟鸣里化为乌有。
      
      
      
      
      
  •     读这本书还是几年前了,还在念大学。偶尔从一个书摊上看到的,主要还是被封面上的标题吸引了,抽屉文学,还没有接触过,还是一个北大怪才,看看。一上手就真的被吸引了,两天两夜,没有间断的阅读,言语的犀利,针砭时弊的快感,很久没有过的感觉,看过之后还到处向人推荐。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自己也还是年轻,一腔热血在心头,现在冷静下来,看了更多作者的书,有了更多的思考,发觉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不论任何人。
  •      在很早之前看到《香草山》的时候就很喜欢着位被称为是“北大怪才”的人----余杰。那是的我还是在高中,不知在什么地方挖出了姑姑的书,虽然看起来很破。但很快的就被作者的描写所吸引,不知不觉就陷入其中,恨不得马上就将书看完。记得很清楚,第二天就要考试了,本来要早点睡觉的,却被这本书吸引,欲罢不能。这也足以说明它对我的影响,至此,我认识了他,认识了这个思想独特,敢于说话的人。
       时隔三四年,当再次拿到他的书,还是很开心,很激动。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书,总被他的文字、思想所吸引。看这本书,让文学院的我深感惭愧,因为书中很多的东西,包括一些很有名的作家,思想家都是我不曾了解过的。同是学中文的,为什么人家的阅历是那样的广泛,而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或许这就是不凡之人与平庸之人的差别吧。但是最重要的是读这本书让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了我们的社会,我们所谓的名人,学者到底是怎样的。曾经在我的眼中,像钱穆先生,季羡林、张岱年、钟敬文等人是我不曾企及,高高仰望的人,或许也是很多人所仰望的人,可是,余杰就敢于指出他们的缺点,甚至是批判他们。让我觉得其实,那些名人或许真的没有世人所传说的那样伟大,让我能够更加真实的认识他们,不至于被“名人效应”所影响。
       他关注社会,关注学校,关注自己。时时反省和检讨自己,这并不是一般的自我检讨,只是一个形式化的东西,而是对自己的人生的真正的思考,甚至是对自己进行拷问。
       《火与冰》或许就是对生活的似火的热情,和冷静的思考。是互为矛盾有相互促进认识生活,认识自己的一种状态——火与冰。
      
      
       其实想写的远不止这些,但是不知道怎么来表达自己所想的,应该要好好练练~
      
  •     中学时代的最爱书,后来发现,你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文科的思维往往解决不了问题,拥有文人的情怀不错,但也需要工科的思维和理性,你可以尝试着比余杰看的更远。
  •     认识自己的愚昧与卑微,是自信心的一建立的根基。
      
      孔夫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却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我的读书心得:面对所有汉语写作的文章时,读出每个字每个词的反义词来,这便是真相。
      
      是人,便有人的弱点;诗人,便有人的阴暗面。我们用不着去苛责谁。我们一定要警惕:千万别把人当神!
      
      相对于真话而言,假话的制作乃是一门精致的艺术。
      
      项羽的无奈。他能放一把火烧掉,却烧不掉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们大兴土木的嗜好。
      
      
      
       普希金死后。
       沙皇不仅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忧心忡忡,他说:“人民为普希金的死亡而流露出来的悲伤,已多少表现出自由主义者胜利的丑恶景象。”因此,他命令说:“以秘密手段取消各种致敬的表示是政府的责任。”
       编辑克拉耶夫斯基在《俄罗斯残废者报》发表文章纪念诗人的逝世:“我们诗歌的太阳沉落了。普希金在壮盛的年岁,在伟大的中途去世了。”第二天他就被传到书刊审查委员会。主席严厉地斥责他说:“为什么在这个品级既低、又未担任重要公职的人物死亡的消息周围加上黑边呢?这算什么‘伟大道路’?难道普希金是个将军、元帅、部长、政治家吗?写写歪诗是谈不上走伟大道路的。”
       谁在走“伟大道路” ?150年以后的今天,强大的沙皇政府已经灰飞烟灭,末代沙皇一家被枪杀在简陋的地下室里,喽罗们就更不足道了。而普希金的诗歌还回响在一代代人的心灵深处。
      
      
      
      衣食不足固然不知荣辱,衣食足照样也不知荣辱,这就是人类真是的生存状况。
      
      ……我是个十足的怀疑主义者,但我终于发现历史之中毕竟还是有值得信赖的东西,譬如说这些唾液……
      
      “自古以来,容忍的总是老百姓,被容忍的总是统治者。”宽容和权利紧密相连;有权利的人享有被宽容的权利,没权力的人享有宽容的权利。
      
      乱世和盛世。这是一对可以互换的语词。
      
      世有渊明,菊花无憾也;世有白石,梅花无憾也;世有嵇康,琴弦无憾也;世有余纯顺,穷山恶水无憾也。
      不遇知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悲剧之一。
      
      生于清,当见雪芹;生于明,当见李贽;生于宋,当见东坡;生于唐,当见李白;生于魏晋,当见阮籍;生于汉,当见太史公;生于周,当见庄子。
      世间面目可憎之人多,欲与交游者,二三子矣!
      
      相信真理,不要相信那些宣称掌握真理的人;怀疑一切,不要怀疑自己所拥有的怀疑能力。
      
      王尔德说过:“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即爱与恨,而不可能存在友谊。”
      
      社会封闭,图腾高悬。社会开封,图腾崩溃。
      
      写作是孤独的分泌物。
      
      人最大的性在于,他不能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当我认识到这种由现行的时候,我更加痛苦。
      
      成长是一个丧失的过程。
      
      真正的荣誉,是无法获得勋章的;真正的勋章,是流放地和火刑架。
      
      是的,XX是什么都干的出来的。
      
      晚清还有能勾勒着三种东西的作家,所以晚清还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年代。
      
      我曾经醉过,却总是醒来。我正在行走,却没有方向。
      
      (未完待续,欢迎补充)
  •     读书随想之二
      
       他是一个孩子
       ——读《火与冰》
       每次想到余杰,我的脑海里都会出现两个字“孩子”。虽然已经很久没有看他写的书了,但是我仍然记得,在他的书里他自己就是这样评价自己,他是一个当众人都对皇帝的新装保持沉默的时候,天真的喊道“他什么也没穿”的“孩子”。
       《火与冰》是余杰出版的第一本书,当时被收入“黑马文丛”。也许是因为余杰当时还仅仅是一名在读的研究生,所以书商对这本书的包装很厉害,用上了“北大怪才”、“抽屉文学”这样的词,甚至过分到宣传北京高校的学生都像是文革中的青年手抄地下文学作品一样抄余杰的书。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二,我当时心情郁闷,读书是治疗郁闷的一种方式。可是我并不喜欢那个时候受大家追捧的《新概念作文》,还有其它各种青春杂志;于是我向老师借书,说最近没书看,无聊的。成老师说,我这里有一本余杰的书,你可以看一下,我觉得你的文笔和余杰有点像。我拿到了这本书,先看到了封面上的那些宣传用语,心里很不以为然。
       回到教室,翻开书,看到那些火一样热烈的文字,我被打动了。余杰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在他的文字中,那些对旧时人物的评价,那些对世相的思考,简单的语言像一把刀子,直指人心。余杰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不像惯于忍耐,惯于自我安慰的大多数国人那样躲在自己不真实的世界里,不愿面对。余杰是真诚的,他真诚的反思中国的文化,反思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地被阉割、不断地进行着自我的阉割,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人格。更让我触动的是,余杰说起他的老师问他,北京的公交不挤了吧,言语间显露出来的那种成就感,让人很讨厌,知识分子已经满足于自己的安逸生活,与现实严重的隔膜,不了解底层的艰辛。余杰提出要为底层写作,为苦难的人们呐喊。在余杰的这本书里,大部分文章都是批判性的,这些是他激情的一面,我想也是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的爱的体现吧。他并没有唱赞歌,但是我已经感受到他是多么的爱着自己生活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
       这本书的另外一部分是很柔情的,语言优美,我至今都没有读到比《毕业生》更好的写毕业的文章,这篇文章像诗一般的抒情,写尽了毕业生的生活和情思。还有《父亲的自行车》、《今夜飞雪》等美文,前者写亲情让人动容,我记得我曾经一个人朗读这篇文章,读着读着,鼻子就酸了起来;后者写自己对远方佳人的情思,深情款款,真挚之极。
       这些文章或许真的如同人们所评价的那样,没有自己原创性的东西,只是说明作者涉猎广泛,而且作者的思考都是激情有余,理性不足;但是我认为余杰的价值并不在于创造了什么新的思想,有多少理性的建设性的观点,他的价值在于他是一个敢于直面各种问题的人,敢于思考,善于表达,每一句话都是真诚的,每一次愤怒都源于现实的龌龊。正因为如此敢恨,我们才看到了余杰深情的一面,看到了他多么敢爱!余杰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真实的生活和思考,他并不是一个斗士,他仅仅是一个孩子,天真的孩子。
       可以说这本书是影响过我的一本书,我喜欢余杰的文笔,更喜欢他较真的思想。我从他的书里感受到了一个人只有活在理想主义情绪中才会愤怒,才会真诚的爱,因为他的心灵干净、纯粹。我不喜欢批评他偏激的观点,说他偏激的人已经老了,他们已经没有了对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敏锐感觉,没有了热血飞扬的的激情,我不喜欢他们的谨小慎微。
      
  •     鲁迅先生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无论余杰后来做的一些事情是多么的有争议,无论你怎么看待余杰这个人,但是这本书很难否认的,我很难相信,一个有着热血的年轻人,不会为书中某些句子所打动。
      进而再考虑到,这些文章仅仅是一个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的作品时,今天的大学生, 大多在寝室玩着游戏,看着电影,或者泡在自习室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去做一颗合格螺丝钉,或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求职添加资本,多少人愿意为无关于自己的事情去思考,去担忧?
      余杰是醒着的,在于他看到父母教育小儿女们要长大以后要像大官一样威风时想到的”救救孩子“,大家渴望中国得诺贝尔奖是他说:为和不出一个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感到惭愧的作家,他同情底层人民,希望中国强大,他对于这个国家,思考了很多很多……
      余杰是”要前进“的,从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出他读过很多书,去过很多地方,更主要的是,他读书行路不只是为了实现物质追求,更是为丰富精神家园,承担一个北大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本书出版了十多年,当年的余杰也不知身在何处,但是,这本书的启蒙意义并没有褪色
  •     余杰在《火与冰》修订版时提到过这本书诞生的原委。封面真的花里胡哨。03年左右还能在市面找到,能找到的话可以收藏了。没记错应该是草原黑马丛书中的一本。
  •      朋友警告我:你的思想太偏激,要是生活在中世纪宗教裁判盛行的年代里,你 一定会被捆在火堆上烧死。
      
       我笑着回答朋友:你也太高估我了。那时,我大概已经堕落成为一名虔诚的教徒。
      
  •     在标签中实在找不到可以合適的描述这本书的语言。98年刚刚出版的时候就已经入手,在年幼的时候约莫接触到北京高校圈子那时青年思想的激烈火花,小小心灵不能自持,常引嗟而坐,自恨不能早生数年。而今已然进入当年所盼之年纪,却不复儿时之心,又叹。说此书,沉稳圆滑者不宜读,萎缩胆小者不能读,伪面盗行者不屑读,虽然不能说是字字珠玑,但其文笔辛辣素朴之能事,非他人可拟。
      
  •     这是我的“启蒙”读物 -- “启蒙主义”的启蒙读物,有很强的思想性。
      
      这也是最能体现余杰笔功的作品,既锐利又精辟。后来的,比如铁屋中的呐喊,一本比一本口水化。
      
      这本书很能影响一个年轻人。不但影响他对社会和人性的看法,还会影响他的语言思维方式,但同时也可能让他陷入像余杰一样的偏执境地。
      
      
  •     这本书是余杰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物,也是我读到它的第一本书,就在98年,今天不觉已经十年有余,十年间能够让我不断翻看的,一是王小波的,另一个就是余杰的。这是余杰的首部,也是最为经典的杂文作品之一。在今天这个缺乏思考和立场的年代,余杰是个宝,但可惜这个宝也已不那么多见了。
  •   当年上学时可没想这么多,楼主比我强多了。不晓得你看过林达没有,有兴趣可以一读。
    还有一本新书《永不抵达的列车》。
  •   林达的书还真没看过。。刚搜了搜大概了解了一下,决定考完研后就开读;看了这本新书的简介,很感兴趣,谢谢推荐~
  •   闪电纵然耀眼,却不能照明
  •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倡议全面推倒中国文化呢?为什么他们都指望着基督教和西方呢?他自己也在书中举过陈寅恪之类人的例子,这些人也是中华文化养育出来的,但是为什么他对于中华文化历史只有恨呢?
  •   看他的书时我已是左派了,那时他也过时了
  •   他的敌人并没有赢,慢慢看着事态的发展吧,自由终属于这片古老的土地!
  •   喜欢文字 不明白内容
  •   但信徒是需要榜样的,有人坚信着,旁的人才更坚信
    究竟是真相重要,还是幸福重要
  •   哈哈 就像暗夜骑士里塑造一个英雄去给民众膜拜么。。
    没有真实就没有自由 遑论幸福
  •   你看看我说的那本书再说,我指殉教者
  •   不管是殉教者还是正义骑士 封锁真相这一点是一样的吧。。
  •   这不就是鲁迅关于铁屋的比喻么
    究竟是在睡梦中闷死 还是要呐喊让众人醒来在铁屋里挣扎
  •   回复被河蟹了~~~
  •   为何殉道,为生而死,还是为死而生?
  •   为殉道而活
  •   中国人相信人性是善的,所以恶能够在这个国度里肆虐。
    爱因斯坦说过:“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手段的完善和目的的混乱。”
    体育迷是现代社会异化的表征。
    革命的蜕变是革命者必须承受的最深重的打击。蜕变的革命为投机者加冕,却把革命者送上绞刑架。
    梅贻琦告诉学生:“由于各人的机遇、环境和人生观不同,看起来好像成就差别很大,其实向远快一点看,并没有什么差别。赤子之心必须保留,凡是能做的和应当做的,好好去做就行了!”
    美诞生于丑。安徒生写出了最美的童话,可安徒生是全丹麦最丑的男人。姑娘们说,他是一根连小鸟也不愿在上面憩息的树干。
    丑诞生于美。那些在星级宾馆里卖淫的妓女们,无不具有惊人的美丽。男人们孜孜以求的,布政使这样的美丽吗?
    在鲁迅的议题上覆盖写着“民族魂”的旗帜,是无情的中华民族最多情的时刻。
    王韬《淞隐散录•自序》:“见世之所称为儒者,非虚骄狂放,即拘墟固陋,自帖括之外,一无所知,而反嚣然自以为足;及出而涉世,则忮刻险狠,阴贼乖戾,心胸深阻,有如城府,求所谓旷郎坦白者,千百之中不得已一二。
    爱一个人,不要恋栈他。恋栈的结果无一例外是悲剧。谁能白头偕老,谁能海枯石烂?
    唉一个人,就要离开他。或说,当你离开他,才会明白你对他的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才是世间最动人的爱情。
    尽管这是一首最让人哀伤的唐诗。
    大家结党去革命,结果党外的人便成了反革命。
    历来,“好人“的定义就是:认认真真地生活在虚伪里。
    黛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旧梦是不能重温的,一旦重温,旧梦便破碎了。
    人最脆弱的时候便相信爱,人最坚强的时候便相信恨。
    有歌唱的权利的,往往并非夜莺,而是喜鹊。
    有些做的权利的,往往并非大师,而是御用文人。
    人们被迫停最难听的歌声,被迫读最难读的作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喜鹊也就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夜莺。
    弱者的影子是善良,因为弱者没有作恶的条件。
    我们一辈子追求智慧,但智慧在好多领域内都无能为力。往往是我们受苦的时候,他束手无策地站在一旁,帮不了我们。
    一切占有都是走向丧失。
    占有与丧失的尴尬对峙,是生活沦为一种在其形式后追赶而永远找不到这种形式的运动。
    徐志摩死于天空;聂耳死于大海;瞿秋白死于黄页。秋白了望四周山水,驻足说:“此地甚好”,遂平静坐地,从容就义。
    死亡也富有诗意的人,可以成佛矣。我们应为他们欣悦,不应悲伤。
    最肮脏的政治,需要最肮脏的心灵去周旋。
    鲁迅先生逝世60多年后,我们却还只有鲁迅可谈,这是我们的悲哀。
    同志杀同志的效率,往往比敌人杀同志要高得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