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悲情皇后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茨威格 (Zweig S.)  页数:381  字数:300000  译者:黄敬甫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该作品写于1932年,写的是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的传记。在这部传记中,茨威格一方面遵循着“精练、浓缩和准确”的传记写作原则,另一方面,他更加关注的是能激发他兴趣的一连串隐藏有心灵秘密的事件,同时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经常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竭尽全力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的人物的精神肖像十分精彩。《纽约时报》称该书为“一部精彩绝伦的传记”。罗曼・罗兰称茨威格为一个“灵魂的猎者”。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6)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的犹太家庭,少年时期,家境殷实,使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游历。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深受他们的影响。一战爆发后,与罗曼·罗兰等一同参加反战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小公主出嫁第二章 房事秘密第三章 初到凡尔赛第四章 太子妃与国王的情妇第五章 征服巴黎第六章 国王驾崩第七章 国王夫妇的肖像第八章 洛可可式的王后第九章 特里亚农宫第十章 新的伙伴第十一章 哥哥看望妹妹第十二章 王后作了母亲第十三章 王后不得人心第十四章 悲剧正在开始第十五章 项链事件第十六章 诉讼与判决第十七章 觉醒第十八章 攻陷巴士底狱第十九章 朋友纷纷出逃第二十章 王后的心上人第二十一章 他是王后的情夫?第二十二章 凡尔赛宫的最后一夜第二十三章 君主制度的灵车第二十四章 反躬自省第二十五章 魔鬼米拉波第二十六章 准备逃亡第二十七章 逃往瓦伦第二十八章 瓦伦之夜第二十九章 返回巴黎第三十章 尔诈我虞第三十一章 最后一次幽会第三十二章 战争第三十三章 绝望的叫喊第三十四章 走出王宫第三十五章 汤普王宫第三十六章 孤单的女人第三十七章 死亡前的孤独第三十八章 巴黎裁判所附属监狱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尝试第四十章 奇耻大辱第四十一章 初审第四十二章 最终近审判第四十三章 最后的行程第四十四章 挽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法兰西悲情皇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这本传记精采绝伦!茨威格不愧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传记作家之一,书中不像中国的某些作家那样,写宫闱生活而没有任何色情内容,却让人从心底里感动。
  •   作者描写人物时明显地注入了自己评断,所幸这些评断帮助我们能最好地去理解人物的性格,个性,局限,思想,性情,而且整篇都充满了对她理解与同情。没有很多的细节描写,给人大气纵观全局的感受,整篇风格统一,一气呵成,我也是一天一气看完。书的封面,插图都不错,后半部分开始有些许错别字,有点可惜。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传记。
  •   还没看呢,帮人买的。。。。。。。。。。。。。。。。。。。。。。。。。。。。。。。。。。。。。。。
  •   不管是文字上还是内容上都相当不错,非常鲜明的表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主人公的是是非非。
  •   应该不是翻译的问题,是排版太马虎了,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掩盖大师大作的光辉!
  •   在大师的笔下真正全面解读了这女人不平凡的一生。这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解剖玛丽进入凡尔赛后的种种事迹。当她加入凡尔赛时还是个未成熟的孩子。当上皇后刚是个和朋友玩乐的年纪。她是悲哀的作为政治的棋子。对她总有抱有同情的态度。
  •   虽然和电影没啥区别,但还是同情玛丽皇后,并不全是她的错
  •   看了书后看了电影绝色妖后,觉得感觉更强烈了,而且导演想表达的意思也明了~!!值得一看~!了解历史嘛~!!而且喜欢欧洲文化的朋友们也会喜欢看的
  •   这个版本的编辑有点马虎,错别字多。但这掩盖不了大师的光辉!!
  •   原本一本好书,但此中文译本的错字太多,有的地方一页上就有多处明显的错别字,让人不免怀疑翻译的质量以及故事内容是否遵从原作。
  •     1. 安托瓦内特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她在漫不经心中忽视了历史交付给她的重大任务。可是,面对世上最强大的诱惑——从一个幼稚的孩子,一下子坐在权利的最顶端,这错误是情有可原的。这种诱惑恐怕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她对这些没有丝毫准备。她不过是一个普通女人,而宫廷里的拿手好戏就是把姑娘们引入歧途。
      
      2. 这不是她的过错。她所处的时代就是如此。她不过成了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时代在颠覆之前,需要塑造一个典型来表现自我。安托瓦内特当之无愧。她是所有漫不经心的人里最漫不经心的;她是所有奢侈浪费的人里最奢侈浪费的;她是所有风流轻浮的人里最风流轻浮的。她是18世纪的化身,再没有人能比她更好地表现18世纪的社会风情。她是18世纪的象征,也是18世纪的终结。
      
      3. 约瑟夫皇帝的恒心并没有受到打击。他坐着出租马车进入巴黎,住进一家平民小旅店。约瑟夫皇帝的苦心得到了巴黎百姓的肯定。他和本国君主鲜明的对比让他一下子就获得了他们的爱戴。他走进医院嘘寒问暖,出席学术会议,旁听巴黎法院审案,参观聋哑学校、工厂和植物园,与店老板、工人们亲切交谈。他如愿以偿地成了法国人民注目的中心,并被他们的热情和拥护深深陶醉。可是,他清楚自己的仁慈和蔼不过是一场表演。在写回维也纳的信件里,他承认自己是个十足的骗子,惺惺作态却换来民众的欢迎,他很愉快可是却难以持久的伪装下去。
      
      4. 禁演的命令反而助长了博马舍新剧本的风行。法国的贵族们抱着难以想象的自我毁灭的倾向,非常欣赏剧本中对他们自己的讽刺和抨击。
      
      5. 阿克塞尔德·费森。他们的爱情故事曲折婉转,一般发生在浪漫的宫墙内外,一半却牵系着可怕的断头台。他们出于种种考虑,深埋自己的感情,几度分离,又几度跨越阻碍相聚。只有历史才能创造出这样悲凉动人的爱情故事。
      
      6. ......只有分离才能保护她。费森毅然选择了离开。他参加了法国部队,随军队开赴美国参加独立战争。......“我永远不可能娶妻。我深爱的女子也深爱着我,可我却永远不可能成为她的丈夫。”
      
      7. 安静是一种很有力量的氛围。正如一只装满液体的瓶子,摇晃过后,一旦安放在桌子上就会出现沉淀物。人也是如此,经过动乱后的冷静思考,可以凸显出人性中不为人知的潜藏部分。......直到需要运用才智和能力来挽救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时,她才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空虚苍白,她不曾积攒下任何与逆境斗争的力量。她自己总结出了结论:苦难叫人认清自己。20多年来,无论是母亲还是朋友都没有让她有所触动,唯有苦难,给了她前所未有的震撼。
      
      8. “我的心完全属于你。”此时的王后失去了王冠、地位、权利,已经一无所有。别人唯一夺不去的,就是她的爱情。爱情是支持她走完自己人生道路的所有力量。
      
      9. 可是,事实证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对情人的眷恋之情超过了任何时候。不过真实的记录被费森的后人掩藏了,许久以后才被人发现。当时,安托瓦内特为普罗旺斯和阿图瓦伯爵派遣信使只是为了掩饰她的另外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她曾经送给费森一枚代表法国王室的百合花戒指,她又为自己打造了一枚刻有瑞典贵族武器的戒指,并时时刻刻戴在手指上,以此慰藉思念之情。现在是传情达意的最后机会了。她用蜡复制了信物,交给费森。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戒指上的题词最为真切。戒指上刻着意大利文的誓言:”一切都让我想起你。“
       剧终的帷幕慢慢落下,只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一切都让我想起你。
      
      10. 她快步走下楼,拒绝别人的搀扶。她其实根本不需要强心剂,她的力量来源于内心。她已经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死亡并不比最后几个月的日子可怕,她为此做好了准备。她急于走出这座充满伤痛和回忆的城堡,以致于不小心撞在了坚硬的石拱门上。带路的人难过的问她是否撞伤了。她平静地回答说:”现在,任何东西都不能再伤害我了。“
      
      11.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前半生形成巨大的反差。出身王室的法国王后曾经住过万间广厦,现在只能在一间狭窄的地下室容身,墙壁潮湿的滴下水来,连窗子都被堵住了;她曾经极尽豪奢之能事,现在没有柜子、没有镜子、没有椅子,所有的用品只包括一张木板桌、一个板凳和一张折叠床;她曾经被无数贵族和奴仆众星捧月,拥有分工明确的宫女、化妆师、诵读师、医生、厨师,现在只能靠自己梳理头发;她曾经在一年内购置了300套新衣,现在却没有一根缝衣针;她曾经年轻美貌,现在未老先衰;她曾经和一大群同伴一起在歌舞中消磨光阴,现在却只能自己独自打发寂寞的漫漫长夜。随着夏去秋来,白天越来越短,她的屋子里连蜡烛的光亮都没有,只有走廊中的油灯透过来一丝微弱的光。整个囚室如同坟墓一般阴冷,散发着死亡的味道。她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过去无忧无虑的日子,似乎已经是前世的事情了。
  •     【最初于2013-5-4发布在我的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421710897/blog/1367678866】
      
       我被洗脑了,我真的被洗脑了,我被一种无知的愤恨与不恰当的怜悯洗脑了。我不是文科生,但如果有哪个文科生的历史老师痛斥过雅各宾派的,谢谢告知我一下吧。
      
       这种洗脑源于《双城记》。“法国大革命”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于我而言不过是抽象到不能再抽象的资产阶级革命之一,我仅仅在初二某一段时间与高一上学期与它有过短暂接触,我对此没有任何多余的兴趣,但我一直以为这是引导人民走向自由平等的光明之路,这是崇高而不俗的,而个别贵族乃至国王的死亡都是有必要的,因为革命是需要流血的。但看完《双城记》,确切说是看到攻占巴士底狱那一日的残暴开始,我就不得不为这场大革命里的种种屠杀感到痛恨与鄙夷。不讲道理,毫无人性。我本以为中国的文革时期是政治恐怖的巅峰,但同法国大革命比起又算得了什么,你这只是胸前挂个牌子剃个阴阳头游街示众,而它能叫你在“最公正”的法庭上百口莫辩最终魂断断头台。这就是对人性的践踏,对人权的侮辱,这怎么配称为“革命”,这和旧制度的压迫有什么区别?难道这场革命只是想表明速死比饿死要来得仁慈吗?
      
       这是我的第一次被洗脑,因为我喜欢西德尼·卡顿,而他被大革命夺去了性命,他这个死去的人比上千万个打着自由的旗号进行屠杀的暴民都要来得高贵,如果这场血腥的革命杀的是这种人,那么法国真是活该它后来上十年上百年的动乱。
      
      
      
      
       后来,是一部《再见,我的皇后》让我对这场大革命中的末世皇后有了兴趣。当然,这部电影算是有失史实的,按照某期《看电影》上的影评来说,它是刻意迎合当代的审美志趣,将玛丽王后与最受她宠爱的波利内公爵夫人之间的友情意淫成了爱情。不过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这种意淫让我对这个乱世的悲剧性角色有了格外高的兴趣,所以我托书店老板进了本错误的但也是茨威格写的《断头女王》,最终是我的好同桌将正确的书也就是只有一字之差的《断头王后》当作毕业赠别礼送给了我。我得说,我这前小半生看的所有书里就没哪一本让我看得这么快——就连《雷雨》这种厚度的我都看了一个星期,而这本书我只用了3天就看完了,刚好横跨整个四月考,还包括自主复习的一天,不过我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敢欺负的,两节语文课抽了一节看这书了,不过比起在他的课上做数理化生,这一点他还是比较能接受吧。
      
       其实《断头王后》与《双城记》比起来,并没有将革命者尤其是雅各宾派黑化多少,没有什么夸大的讽刺,仅仅是客观地表述了雅各宾派都是些激进分子,就连他们是如何激进的都没有过多叙述;但把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头给砍下的,是雅各宾派,是那个恶心的,不讲理的,野蛮的,残暴的当权党派,是那个轮奸过安托瓦内特的长女的暴民的抱团,一群强盗土匪,是历史书把你们美化了,用一句老土的话说,就他妈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不了解的,想想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干的是什么人事儿,那么那群激进分子是比这无情无耻无理取闹上百倍的存在。
      
       对玛丽·安托瓦内特,我只觉得她是政治与革命的双重牺牲品,她在错误的年龄以错误性格坐上错误的位置,最终被迫吞下命运的苦果,这对一个毫无选择的女人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我得承认,她的骄奢淫逸、声色犬马、放荡糜乱,确实是为她日后的不幸自掘了坟墓,她并非是无可指摘,然而,她在我心中已经得到彻底的净化,我对她只有敬佩,没有鄙夷;只有同情,没有责难——兴许是她太美了,同时又太悲惨了;兴许是她太乖戾了,同时又太坚强了。她乖戾的性格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她是奥地利最年幼的公主,从小受尽兄长与母亲的一切宠爱,并且她从小就极不愿意把心思花在任何正经事上,却没有任何人严厉地纠正过她这种随心所欲的为所欲为,于是,15岁的她带着这份未经雕琢的性格缺陷远嫁法国——她那时甚至都不会正确书写法语。路易十六,她的丈夫,是个极端慈悲的人,因而表现出令人嗤之以鼻的懦弱,但除开性无能这一点,他作为丈夫,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他老实、善良、温和,待安托瓦内特也是百依百顺的;可他是个王储,法国未来的国王,而国王是需要继承人的,所以性无能就是个大事了,但可悲的是,虽然欧洲相较于中国是开放一些的,但对于女人毫无道理的指责确是如出一辙——在安托瓦内特无法怀上孩子这件事上,凡尔赛宫的所有人都知道是路易十六的生理问题,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把这份压力都加到安托瓦内特头上;7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安托瓦内特想尽一切方法挑逗路易十六的性趣,承受着继承人问题和娘家来信里提及的“奥法联盟”的巨大压力,她的母亲一再提醒,如果她没有怀孕,这份盟约就无法发挥它强有力的效应。7年,7年后,这对夜夜同床共枕的夫妻仍旧都是处。这7年对安托瓦内特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折磨,对她的性格更是产生惊人的影响,并且在她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登基,而她登上法国王后的宝座时,还未过18岁的生日,比现时的我还要年幼,又没人加以管束,可以说安托瓦内特就像匹脱缰的野马一样奔向命运的深渊。这个女人夜夜笙歌地排遣自己的痛苦,法国国库一天天亏空,她毫无知觉,她只知虚度时光,挥金洒银;这个无知而可悲的女人,就这样被历史的巨流推上风头浪尖,但我可以打赌,她对自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是毫不知情的,甚至是当被人民当靶子批判得体无完肤时,她也仍旧觉得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她只是在过贵族阶级千百年来都会过的奢侈糜烂的生活,是生来的衣食无忧和君权神授的教育让她将一切的剥削看做理所当然,但这并不能说明她的本性罪恶,和某些革命者比起来,她是更配生而为人的。
      
       1789年7月14日,这个至今仍被法国人民视作国庆的日子,成了贵族大屠杀的开端。而玛丽·安托瓦内特,这个前半生在灯红酒绿中虚度的女人,在这场苦难里表现出了惊人的成长。 在路易十六手足无措、所有贵族争相逃窜的时候,安托瓦内特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坚韧。是她,也只有她,在国王一家被软禁的时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始终相信危险不会简单过去,因此她自始至终都在策划着一次次逃跑,毫不放弃任何希望;她以永不低下的头颅坚强地面对暴民充斥着杀意和暴动的眼神,既冷酷又不失尊严地回击着暴民们恶意的言语;曾向安托瓦内特提议采取君主立宪制的米拉波在遭到拒绝后,对这个极力维护皇室尊严的女人给予过极高的评价:“她是当时凡尔赛宫中唯一的男子汉。”
      
       书中有不少让我对这个女人肃然起敬的情节,我是可以一一打下的——
      【暴民在凡尔赛的逼宫】王后!那个骄傲、冷漠、无耻的奥地利女人也应该出来!就是她!她应该低下自己的头!于是叫喊声越来越大,大家跺着脚,高声喊着:“王后!王后到阳台上来!”
      ……
      大臣法拉耶特走上前去,对她说:”王后殿下,有必要安抚一下群众了。”——“既然这样的话,我去。”玛丽·安托瓦内特回答道。她左右手分别牵着两个孩子,挺直胸膛,抬起头,紧紧闭着嘴,走向了阳台。她的出场并不像一个祈求者,而更像一名有着坚定决心,将与敌人誓死抗争的战士。但也正是她的这种姿态征服了大家。王后的目光与群众的目光像两种力量在空中相持,气氛逐渐紧张起来,整整一分钟整个大堂鸦雀无声。这时候,大臣拉法耶特走到王后的身边,微微鞠躬,轻轻地亲吻了她的手背。
      这个举动一下子缓解了整个大堂的紧张气氛,令人震惊的是,大家竟一起欢呼起来:“王后万岁!王后万岁!”欢呼声在大厅上方久久回荡。
      【逃亡被捕,安托瓦内特与革命党人的对话】“先生,请您确保不会发生任何不幸。请您保护那些陪伴我们的人,使他们免受生命威胁。”王后这番话说的非常得体,她并没有要求对自己的保护,而是要求保护那些忠于她的人。
      (这次逃亡行动的主要策划人是玛丽王后的毕生挚爱菲尔森伯爵, 其间革命人士曾想诱使玛丽王后说出这个策划人的名字)——佩雄(雅各宾党人)对大家说国王一家在杜伊勒里宫附近乘坐了一辆马车离开,那个马夫叫……叫……叫……这时他停住了,好像记不起那个马夫的名字了,便顺势询问王后。很明显,他是在引诱王后在国王面前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但玛丽·安托瓦内特给出了强有力的回击:“我是一个王后,怎么会知道一个马夫的名字。”
      【暴民在杜伊勒里宫的逼宫】一个革命指挥者桑太尔只想吓唬和羞辱王后一番,他命令士兵散开,以便让群众好好看一看他们的猎物。
      ……
       她冷酷又不失尊严地抵抗住了那些充满敌意的目光和言语,只有后来有人要给她的孩子戴上那顶红色的“自由帽”时,她断然拒绝,向士兵说:“这太过分了,超出了人能忍耐的限度。”其他时间她一直站在那里,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或是惊慌。
      【路易十六死在断头台后,玛丽王后拒绝了一次逃跑行动】“我们做了一个很美丽的梦,但这只是一个梦。我已经知道您对我的忠心,我充分地信任您。您应该知道我的勇气与决心,但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儿子。无论我离开这里会有多开心,但我绝不能和我的儿子分开。我知道以后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但如果要我把孩子留在这里,这世间就没有让我留恋的了。”
      【被迫与骨肉分离后】由于走得太快——也许是因为泪水迷住了双眼——她在走出一扇低矮的门时忘记弯腰,额头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陪同她的人关心地问她是否受伤,她平静地回答道:“没有。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受伤了。”
      【革命党人为了将安托瓦内特的形象抹黑到底,诱骗年仅8岁的太子指控母亲对其进行过猥亵】“我没有回答,是因为天性不允许我回答这样一项针对母亲的罪责。”
      【走向断头台】王后没有反抗,她知道生命已经没有得救的希望了,可以维护的只有尊严。
      ……
      玛丽·安托瓦内特坐在囚车上,苍白的脸上满是坚定,发红的眼睛望向远方,丝毫没有露出恐惧或痛苦的神情。无论周围的人如何辱骂她,她都没有在意。
      ……
      玛丽·安托瓦内特没有要求他人的帮助,平静地、带着“比离开监狱时更冷漠的表情”走上台阶。她穿着高跟鞋,轻巧地走上了断头台,就像在以前的日子里登上凡尔赛的大理石台阶一般,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这以上种种,怎么能叫我不对她心生无限的怜悯与敬意?当然,她对废除封建制度的坚决抵触也加速了她的死亡与不幸,但正如茨威格所写,这是一个普通女人政治上难免的短视:安托瓦内特无法透过纷繁杂乱的表象看透革命建设性的本质;主观上她没有这样的意愿;客观上也没有受过此类训练。她能看到的就是眼前之事,而此时此刻,混乱就是她唯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因此王后是无法真正理解这场运动的。对此我们也不能太过苛责,毕竟革命给予王后的印象直接来源于这些领导者们。他们有些并不是什么杰出人物,甚至是声名不佳、贪赃枉法的卑鄙之徒。有这样一群领袖,让安托瓦内特如何相信革命的正义性;如何相信神圣的信仰不会被这些人肆意践踏;对于那些挑着人头走街串巷的泼妇,难道可以相信这些人就是人道主义先锋吗?这一切对安托瓦内特来说都是那么地不可理喻。
      
      
       我不止一次发泄过对法国大革命之中暴行的种种不满,也因此被一个博学且温和的大哥哥教育过(在网上),他的一些话还是极有道理的,他说贵族固然更有教养懂得礼仪,与那些暴民是截然相反了,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人民痛苦的根源。我很是受教,我也明白这样一场大革命是不能以个人情感去衡量它的价值的,它确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哪怕是以极端残暴的方式,但成果也是不可抹去的。话虽如此,我依然要以自己心里所想来埋怨这次毫不恰当的暴行,我喜欢玛丽王后,哪怕她并不是个讨法兰西人民喜欢的人,性格中也有冷漠无知的一面,但这是历史加在这个女人身上的局限性,而她异于常人的荒谬举止也仅仅是因为她的身份决定了她的残忍,我依然相信,在经历那样多的苦难与生离死别后,如果革命者小小发个慈悲让她活下来,她会让她的未来更有价值,因为是这场大革命为她注入了灵魂,可他们连一次重头来过的机会都不给她,她甚至不曾真正活过。
      
      
       对于索菲亚·科波拉的那部《绝代艳后》,我也在相册里评论过——“这部电影宣告了曾经拍出《迷失东京》的科波拉家族大小姐的才华也终究是昙花一现。看完茨威格的《断头王后》我便对安托瓦内特难以自拔,但科波拉实在没能完美诠释安托瓦内特这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尤其在与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这女人惊人的成熟、惊人的勇气、惊人的冷静、惊人的尊严,她是当时法兰西贵族四处逃窜下的“唯一男子汉”,但科波拉却仅仅着力于拍她早期的放浪糜烂。你终究是仅仅将她当做迷失东京里那个迷失女人的又一化身了。”对这部电影我是有失望的,但也并不算很浪费生命,至少邓斯特的演绎表现了安托瓦内特的另一面——她少女时期的天真羞怯;这是十分动人,也是十分可爱的。兴许她的一切我都那么爱吧。
      
       我得重申,我对“法国大革命”的了解只停留于文学作品的“洗脑层面”,所以,大抵是偏激也太过狭隘了吧, 没办法啊,它把两个我如此喜爱的人都给伤害了。
  •     即将去法国。除了Lonlyplanet的《法国》之外,也再次把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本雅明的《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和茨威格的这本《在革命的断头台上》翻寻出来。
      时值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纸风行的当下,1789年的法兰西似乎已经成了当下中国的跨时代翻版,便更想籍着这次旅行有所观察和思考。
      1、安托瓦内特是一个被时代错置的人物。如果是在一个升平的年代,她完全有理由成为光彩照人的法兰西玫瑰;如果不是路易十六的皇后,她也足够资格以她的的美貌和风情成为巴黎名媛;甚至,以她女人的天性,她也有理由成为一位好妻子和好母亲。可惜历史就是一条单行道,不允许任何的假设。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她走上了历史的前台,成为时代的焦点,而这,恰恰是她不看重负的。于是,她的幼稚、无知、奢靡和傲慢都成为民众宣泄的理由,这有点像杨玉环,一旦皇帝在道德上好像无可指摘的时候,身边的女人常常成为替罪羊,因为如洪水一般的社会情绪总需要寻找到一个家常的、足可传播的由头用来宣泄,杨玉环、安托瓦内特这样在道德上有缺陷的人就是最好的由头。
      2、大革命的原由,其实托克维尔都已经分析到了,就像当下的危机体制内的人也心知肚明,但究竟要怎么避免,以及它的必然性会以何种方式呈现,相信没有人可以预料,而且也不是人人通读托克维尔就可以防范它的发生。历史有其必然性的,但过程都是偶然的。你可以说是因为对外战争导致的财政枯竭,对美国革命的过度支持,王室的无能,路易十六的妥协,安托瓦内特的奢靡,拉法耶特的推动,等等。但原因肯定不是单一的,时势使然而已。其时,英国已经走在宪政的路上,美利坚已经成为合众国,而法兰西居然还在昏庸骄奢的王室统治之下,加上财政上的危机,这些给民众和中产阶级包括贵族形成的心理上的落差,才是大革命的背景。
      3、法兰西和中国是同样具有浪漫天性的民族,浪漫的人容易着急,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文科生的,简单、着急、理想化,总希望通过一场社会运动就让国家改头换面,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甚至之后的文化革命等,都是这种思维惯性在起作用。
      4、很担心在现在的氛围之下,我们这边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重组?时势使然,这种重组是必然会发生的,为政者有没有超越路易十六的可能,公知能不能再点火后把控火势,不要像拉法耶特一样自己也掌控不了局面,或者像吉伦特派那样被雅各宾派踩在脚下,最后演变为“凡是对自有无贡献者皆可之罪”的红色恐怖。
      5、只要是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总会有红颜薄命的故事发生,女人成为替罪者,好像是历史书必须的章节。我们这边以后不知道会是一个怎样的红颜。
  •     读完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对玛丽的认识起初是因为一句很出名的话,“如果没有面包吃的话,为什么不吃蛋糕呢?”
      
      年轻可爱娇俏,出身高贵的奥地利小公主,在嫁入法国的那一刻,命运已开始了截然不同的转变。
      
      她贪图享乐,奢侈,从未试过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她停不下来,追求一切新鲜的事物,只要能让她不那么无聊。她挥霍无度,砸下大笔金钱在珠宝,首饰等一切奢侈品上。在华丽的舞会上,在纸醉金迷的生活里,她快活地度过自己的青春。
      
      她确实荒唐又浪费,那个时代追求一切精致而又浮华的事物,她是皇后,也是时代的表现者。时代还有命运造就了这样一个风流轻浮的她,成为这样的一位法兰西皇后,18世纪的社会风气也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吧。
      
      直到她终于开始品尝命运的果实。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她却开始发出光华,却比之前她任何一次在宴会上的表现更要光彩照人。
      她开始坚持,开始勇敢,在最后的时光里,表现出高尚且尊贵的人格,她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并且以一种丝毫不输给男儿的豪迈气概,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直到最后一刻,依旧昂着她骄傲的头颅,挺直背脊,从容不迫地赴死。这一刻,她身上的王者气质无与伦比。
      
      
      看完她赴死的那一章,我才觉得,
      玛丽 安托内特,确实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最娇艳的一朵玫瑰,王冠上的珍珠。
  •      这一套美丽与权欲系列除了兴趣无多的叶卡特琳娜二世没有了解的欲望,玛戈王后说起来不是传记而是历史小说又另收有人文版的以外,剩下的三本都收齐了,其中这本玛丽安托内特读起来最为畅快淋漓,欲罢不能。
      
       一个聪明美丽又极富魅力的女人不喜任何钻研思考只知打扮修饰歌舞游乐对大部分女人来说也许不但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罪反而是可以炫耀的资本,能出生在哈布斯堡家族,随便嫁出去至少都是个公爵夫人一不小心就成了王后,用老人们的话来讲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当前两者相加时若是生在国强民富的承平年代最多是得个奢侈浪费的骂名,说不定还会有一大批被其女性魅力吸引的信徒,但若把背景置换为18世纪末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来袭前的法国,她就只能被无情的推到历史的风间浪口等待被毁灭的命运了。
      
       玛丽不但不喜欢玩弄权术,甚至她的政治觉悟都很顽钝,虽然她与生俱来的高贵在赐予她国家与人民的同时也给了她与无法摆脱的责任,然而“这个社会善于以献媚的毒素和熟练的技巧使人迷恋于毫无价值的东西”,这个从小就生长在王宫,耳濡目染着君权神授思想,懵懂无知轻率懒惰的少女纵然间远离母亲迟到的管教,一边被小小的宫廷众星捧月,一边要忍受她那个除了当国王做什么都适合的的国王丈夫的七年无性生活,面对着能仅仅为她的身份而欢呼的民众,她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大革命前玛丽仅仅作为一个肤浅狭隘贪图享乐骄奢挥霍纵情声色的符号不断地往返于凡尔赛、特里亚农、马尔利、枫丹白露、圣无鲁和朗布耶几个宫苑之间醉生梦死,甚至大革命爆发后,她也只能凭借着她看到的丑陋和阶级本能用拙劣的政治手法对革命说不,虽然在革命的浪潮中她渐渐养成了勇气和尊严,但当国王已死,暴民们准备找她这个奥地利女人清算的时候,面对业已变质的革命,她依然无法保护自己,只能被暴民们推来桑去,拉上断头台,但至少,在最后她努力维护的勇气和尊严没有被湮没。
      
  •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一个机灵,哎呀果真是不八卦无艺术啊,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面还在文艺兮兮地说“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转头就去挖祖坟考证玛丽王后的品牌消费史,还真有点吃着阳春白雪的下里巴人的感觉。
       但是话说回来,谁又对宫廷戏不感兴趣呢?那么多电影、漫画、书籍翻来覆去地解析、嘲弄或者同情玛丽·安东尼德,这个大名最终能如雷贯耳并不是因为这个女人年纪轻轻就上了断头台,反正那个时候上断头台的欧洲王后堆在一起都能为无名山增高10米了,而是因为--她是历史上最大牌的因为拜金奢侈而送命的女人了。
       其实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便于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书里面有大量的插图,关于那个时代的风貌和凡尔赛宫里里外外的人物众生相、花草鱼虫照,自然还有关于玛丽王后的各种名家名作。画作中的玛丽·安东尼德是个小脸美人,两颊永远都是红扑扑的,穿的裙子就好像随时去参加COSPLAY舞会(她的裙子结构永远都复杂得如同一道方程式),最惊悚的是她的发型--那能藏入一具尸体的高耸入云的白发啊,那倒置的屁股一般的金发啊,那彩虹糖似的一坨一坨五颜六色的卷发啊……一个“丧心病狂”的女人的想象力果真是无穷的。
       对于这样一个败家女,茨威格的这本书透露出来他自己无法压制的一个声音:“玛小丽啊,你是嫁错了人家啊,你要是嫁给了我,你保准不会爱慕虚荣而是跟我一起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进!”书中只要提到玛丽·安东尼德,必定会换上一副温柔可人的语气,一副理解万岁的姿态。小玛丽当年离开强势的母亲的怀抱时,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公主,她到了法国看见自己很“娘”的老公时,心里是该有多落寞?那就自己跟自己玩儿吧,女孩家家玩儿来玩儿去,也不过是华服珠宝。茨威格笔下的王后没有王后样,但却浑身上下都是女孩气,可能真的没有比她更纯真的皇室成员了吧(看看慈溪武则天),她完全没有加害于人的想法,只是觉得家里方正有钱,寂寞就拿钱来填补吧。
       好在,茨威格再怎么心软,也没有到了任凭情感蒙蔽了心智的地步。他把玛丽·安东尼德放在大时代背景中,即使她看起来像是一个手足无措的小姑娘,也不能对外面的世界视而不见。书中说,当玛丽·安东尼德搞得宫廷严重赤字之后,终于在某次外巡时看见皇宫外“穷凶极恶”的民众振臂高呼弄死皇后,她眨巴眨巴大眼睛问了一句,为什么呀?
       在茨威格心中,玛丽·安东尼德首先是一个女人,接着是一个母亲,接着是妻子,最后才是王后,前两样她做得很好,第三样--人家夫妻间的事情管那么多干嘛,最后一样才是置她于死命的原因。不是每个女人天生都擅长当王后的,术业有专攻,要是时代对了,这个发型怪异的小女人八成就是个可可香奈儿了。
  •      所谓“认命”,至少包括了两个含义。第一,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命运,如孔子所说的“知天命”;第二,接受自己的命运,无论喜欢与否。认命,几乎是人生必修的课程,倘若不认命,就只有自杀或厌世这两条路可走了。
       作为一个和平时代的小女人,我几乎对自己的命运是无力的。偶尔庆幸,偶尔失落,偶尔无奈。青春期的荷尔蒙消失以后,我开始甘于平庸,并且庆幸自己如此的平庸,至少我可以享受世界上大多数人享受的乐趣,困惑大多数人感受的困惑。但是,每次夜幕降临的时候,我都难免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一丝悲哀,倘若我不是如此平庸的话,那又会怎样呢?会不会比现在开心一点?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一个生下来就不应该平庸的人。奥地利公主,法兰西皇后,但她却有着平凡小女人的愿望——穿漂亮衣服、交帅气的男朋友、生好多小孩,结果,她杯具了。对漂亮衣服的嗜好导致了国库的巨大亏空;无法选择的丈夫既是法兰西国王,又是ED患者;对男性的正常情爱招来了惊世丑闻——最终,政权崩塌的责任怪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作为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处决的皇后,她的名字永远和耻辱连在一起。倘若她像我一样只有一张额度8k的信用卡,只有一张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脸,又怎么会发生这种可怕的事情。
       后世,茨威格为她写下传记。同是奥地利人,玛丽在法国受到的侮辱让茨威格感到难过。这篇传记的目的也许是为她开脱,为她正名,也许仅仅是想描写一个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小女人在历史的大潮中如何被吞噬,被摧残,被辱骂。她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人,只是无法认识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罢了。
       PS,虽然我疯狂地迷恋茨威格,但是对他的这部传记却怎么都爱不起来,这是茨威格所有的书中我唯一没有读完的一部。无论茨威格如何同情安妮,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她的一生,终究是苍白无力的,与我的一样——这也许是我不喜欢她的最大原因。
  •      “她是宫廷里公认的最有魅力的女人。她最聪明,最漂亮,最懂得打扮修饰,最为风情万种,也最受人吹捧。在整个朝代都追求做作和浮华的时候,她无疑领导了时尚潮流。
       同时,她还是所有漫不经心的人里最漫不经心的,所有奢侈浪费的人里最奢侈浪费的,所有风流轻浮的人里最风流轻浮的。再没有人能比她更好地表现18世纪的社会风情了。她是18世纪的象征,也是18世纪的终结。”
       她不愿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在15岁就被选定为王储的妻子;王后“不学无术”确实可以避免“垂帘听政”这种大不幸的事情发生,但她却遇到了一个比她更无法担当的国王。如果是生在普通人家,这对夫妇倒是世间婚姻的典范——相敬如宾,子女双全。
       如果历史可以用一个“乱”字形容,那政治就是“非常乱”了。没有客观又富有逻辑的头脑是看不清历史的;而没有一颗异于常人,并近乎“外星人”的头脑是看不清政治的。
       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是上帝打盹时犯的错。
  •     奥地利作家斯• 茨威格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是很早就读过的。除此之外还有他的很多短篇小说,细腻的笔触很让人难忘。但是之前从未读过他的人物传记作品。而这本断头王后也是我05年买的书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束之高阁。今天在找东西的过程中看到了,虽然当时的心情非常的烦扰,但是还是弹了弹书本上的灰,开始阅读了。
      
      主人公是奥地利传奇女皇泰利莎的女儿,15岁远嫁法国,与路易十六成就一桩政治婚姻的玛丽•安托瓦内特。茨威格一直从常人的角度去讲述玛丽王后的人生。就想他在书里说的,她一直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但是历史对她的要求确实那么的苛刻,以至于安托瓦内特作为法兰西王后一直都那么的不合时宜,和不称职。似乎是她的无知,任性和胡作非为把自己和国王送上了断头台。但是不管怎么说,你还是会喜欢这样一个她,因为即便作为王后,在纷繁复杂,充满斗争的宫廷中,她始终是那么的真实,她追求自由,追求爱情,虽然一切都归于尘土,但她鲜活的个性是永远真实的。
  •     得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多准备一点知识上的储备了。
      我相信唐福珍、重庆打黑、百井坊、马尾事件,不会是孤例。
      种种的细节,都在为即将到来变革准备着细节,就像汉内克将纳粹的起源推演到《白丝带》的种种细节之中。
      很厌恶出版社将这样低俗的封面和名字用在一本如此伟大的书上,希望读者不要受太多的误导。
  •     如果一本书总是对你的既有认知提出挑战,它算是好还是不好?
      
      在《断头王后》里,玛丽.安托瓦内特被还原成一个女人,而不是一个革命事件中的符号。茨威格以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对她寄予了同情。
      
      “她是所有漫不经心的人里最漫不经心的,所有奢靡浪费的人里最奢靡浪费的,所有风流轻浮的人里最风流轻浮的。再没有人能比她更好地表现18世纪的社会风情了。她是18世纪的象征,也是18世纪的终结。”
      
      然而穿过衣香鬓影和风流韵事,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小小年纪远嫁异邦、七年无性婚姻,四年负隅顽抗,最后惨死断头台上。
      
      茨威格力图告诉我们: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并没有犯下滔天罪行,他们一个胆小怯懦,连小小的包皮手术也要拖上两年才敢做;另一个波大无脑,只知道夜夜笙歌。这一对苦命鸳鸯,何其不幸生错了年代和家庭,沦为时代的牺牲品。
      
      我一边看一边乐,真真辩才通天,要把便宜占尽啊!!一方面,这两个白痴靠着世袭君主制坐上王位,酒池肉林祸害苍生,几乎榨尽了人间的血汗;另一方面,历史找他清算的时候,倒又把责任推给君主制,替自己叫起屈来。可不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么?
      
      路易十六夫妇中,玛丽.安托瓦内特尤其罪无可赦,早期的穷奢极欲,即便用无性婚姻与少不经事来推脱,对民生造成的摧残也是毁灭性的;晚期牢狱之中,她是最顽固的保皇势力,不断兴风作浪勾结外国武装,企图镇压国内民众。她的眼里只有权力,没有责任和义务,在国与民的问题上,她从没站对过方向,一次又一次,她要做那个当车的螳臂。最后任谁当革命党,都不得不将她处死。你说,她天真纯良,无辜到不知人心险恶。我说:姐姐,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换个时代会不会好一点呢?未见得。以我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王宫这样权力斗争最为白热化的地方,这两个傻叉活该暴死。他们既无权衡之术,也毫无施政才能,甚至拿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看见两坨胡吃海塞的呆头鹅在大好王位上作威作福,贵族百姓谁咽得下这口气?换我也反了。所以他俩就算不挨大革命的明枪,也早晚难防觊觎者的暗箭,无论哪一个,结局都一样惨。作为亡国之君,他们唯一的特别之处,不过是赶上了史无前例的大革命,成为第一对命丧断头台的国王王后。
      
      又有人说,换个家庭会不会好一点?试问换到哪个家庭?放大观园里她斗得过王熙凤?放在现代她打得过杜拉拉?贵族永远热衷于勾心斗角,而平民的人生一样需要智慧和担当,两者都不是她的长项。
      
      法国大革命的确是一场浩劫性的运动,各个革命派别之间杀人如麻,造就冤魂无数。我以前只知道中国有WG,后来才了解到,法国人民干革命,一样惨无人道。但玛丽.安托瓦内特,我不认为她是冤魂中的一个。
  •     
      
      
      
      
      
      前天晚上三点钟,看完了茨威格著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传记.我躺在床上想了很长一阵子,导致最后不记得自己是否睡着了.想的内容是关于两个人: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和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茨威格是我喜欢的德语作家之一,我想他有两个特点:一是懂得女性了解女性,似乎暴露出他偶尔或者曾经有一种"玩主"的处事态度("玩主"一词出自北京作家的小说名),使性欲望与男性保持在一种恰好的舒服的主人式的看起来完全成熟的全面控制状态中,茨威格可以使性欲的澎湃张力在他的小说中蔓延徘徊以至读者吃不消,笔者就有此感觉,虽然我认为就这种能力而言,他比司汤达还差点,但也是个中强手了.二是如茨威格这样一个深谙男女之道的男人必然依照某种心理学的规律:有一定的女性化.这个说法极其可能是不严格的,但可以找出两个证据,一个证据是他浪漫的笔法,比如说玛丽·安托瓦内特传记中,安托瓦内特是否有一个发生过性关系的情夫,史料中是有疑问的,但茨威格给了肯定答复,茨威格有一些确实的史料也自然的有一些补充的想象的成分,安托瓦内特传记如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相比显得浪漫的多.另一个证据是据说茨威格不懂政治,这好象是中国论家对他的评定,但茨威格是自杀死亡的,他的绝笔信告诉我们,他没有力量熬过再一次的战争了.用一种浪漫的心态,我真想告诉他,我不喜欢他自杀,希望他坚忍的活下去.但他的自杀隐约的告诉我们,女人和政治的确不能兼顾.末代皇后安托瓦内特是帝王之女,十四岁因为政治需要嫁给路易十六,婚后七年内路易十六因为包茎使得婚姻寡然无味,皇后无法开创一个妇女的历史,茨威格和我们都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幸的小种子,也因此安托瓦内特在另一领域,玩乐园艺上,施散了精力和时光,被法国人民斥责为赤字夫人.1789年法国人民开始革一千年法国封建制度的命时,安托瓦内特被无痛断头台切了头,当时是1793年.
      
      茨威格写的末代皇后的传记的原名是<<玛丽·安托瓦内特───一位普通女人的写照>>,中译本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书名是<<命丧断头台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两个相异的书名显示出两个不同世界的判断标准.茨威格出身资产阶级,法国及奥地利都是资产阶级的国度,茨威格觉得安托瓦内特是一个普通女人,而以资产阶级的对立面无产阶级来看,安托瓦内特首先是头掉了,其次碰巧她还是个王后,显然这不是一个普通女人.法国1789年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年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经过了80多年的时间,又到1958年宪法确立了半总统制共和政体.其间有多次反复,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两次建立君主立宪制,两次建立帝国,五次实行共和体制.把安托瓦内特的个人命运放到法国二百多年的政治革命史中会看得到什么结论?我真想说毫无所得.这位皇后是一粒微尘,在时间之神的磨盘中是忽略不计的.即使她丈夫有一具健全的阴茎,即使她没上断头台,没有出血症,没有丢掉妇人的贞洁,神的磨盘仍会转,转的慢,但磨的烂.茨威格在传记的卷首语中引用了莎士比亚的话:各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历史,观察他以往的行为的性质,便可以用近似的猜测,预断他此后的变化,那变化的萌芽虽然尚未显露,却已经潜伏在它的胚胎之中.这话适合在传记作品中出现,但只能是在已死去的人的传记中使用,你能从太阳这星体里闪烁的斑点看到它的萌芽,预断太阳此后的变化吗?我赞成另一说法:个体历史重现全体历史,唯一能预知的是起点和终点.圣经给人的教益是让高尚的卑微,让卑微的高尚,至于说让谁高尚让谁卑微并不是关键.安托瓦内特上断头台前,在简陋潮湿阴暗龌鹾的牢房里要换身赴死用的较干净的袍子,她必须要当着一个男卫兵的面换,于是大概只好用一块破布挡着,蹲下身换,皇后的阴道似乎出着血,她肯定动了一番脑筋保持体面,把换下来的带血的内衣塞到某个缝隙中.这样的事情与一个误落河水的乞丐挣扎着不要死去时内心无人知晓的悲痛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两者都是个人历史和整个人类历史中最真实的部分和最值得记忆的时刻.历史把前人曾经的足迹,曾经的肉体的欲念,曾经的眼睛的欲念,曾经的心灵的骄傲,都扬弃了,留给我们的是死去之后重新唤回的细小的记忆和无法言说的深刻的知识.
      
  •     玛丽·安托内特——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最小的女儿;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法国大革命时期命丧断头台的悲情王后。
      
      她美艳风流,身边英俊男友无数,其中尤以她与瑞典贵族汉斯·阿克赛尔·冯·费森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令世人津津乐道。她骄奢淫逸,将法兰西国库视为自己的零钱包,20年中,她在凡尔赛的私人剧场上自我陶醉地扮演了完美的别具风格和魅力的洛可可式的王后角色。当大革命的隆隆雷声已经从巴黎传到凡尔赛花园上空时,她还是依然故我。可历史是容不得个人的自私与任性的,于是,赶出神圣富贵的皇宫,绳捆索绑沦为阶下之囚,于是,游街示众押至刑台,绳断刀落,一代红颜身首异处。
      
      对于一个当全国百姓都挣扎在饥饿线上,她却一脸天真地问:“没有面包吃吗?他们为什么不去吃蛋糕?”的王后,她的死我不会抱一丝惋叹。但此传记作者茨威格并没有简单地将个人好恶跃然纸上,而是带着读者去一步步思考,实属传记中的精品。
      
  •      我看的这一版本有个很好的副标题,“革命和婚姻的双重悲剧”。比起希望出版社这一系列的标题“玛丽王后的最后岁月”要来得精辟很多。
       当年科波拉小姐的电影《MA》,华丽至极。从美泉宫也好,到凡尔赛再到小特里亚农,围绕王后的都是华服、糖果、赌牌、香槟、歌剧、舞蹈还有帅哥。《MA》无法引起共鸣,是因为它到了国王一家被赶往巴黎就嘎然而止。没有后面的玛丽成为一个真正的王后,为一家人的性命而努力,瓦伦之行后的悲哀以及临上断头台的坦然。当然还有她和革命党人在法庭上的辩论,没有这些,又有谁会对她奢靡的前半生抱有同情呢?兴许,到了镜头拍向支离破碎的凡尔赛,像我们这些一无所有的人也会畅快不已吧。《MA》只描写了7年无性的婚姻,那只是悲剧的一角而已。
       当然,茨威格把这个写成所有悲剧的起点,(又或者是法国大革命的起点。)其实,整个波旁王朝已经岌岌可危,玛丽不过是一根导火索而已。没有她,革命依然会卷土而来。那些资产阶级、小工业者、农民,总会在这样和那样的情况下赶走他们的国王,这是历史的洪流所决定的。茨威格把革命描述得很好,而不是像一些历史学家那样,剔掉了革命的残暴,只留下革命的意义和所谓人性的光辉。而革命本身就是一种狂潮、暴虐,是夺走一切的,是你推翻我,我打倒你的过称。同时,茨威格对王后的描写充满了同情,尤其是最后的审判,很客观。
       毕竟,革命不全是光彩的,而帝王也不全是堕落腐败的。
      
  •      茨威格的断头情结。
       洛可可的华丽繁琐纤巧完美的再茨威格的笔下复活。法国大革命的硝烟,巴黎公社的轰轰烈烈,历史上真实的玛丽皇后如若真是动若脱兔静若处子,那还有什么比一位悲情老去的皇后更能为这段历史下注解呢?圣巴托罗缪的惨案让世人记住了法国人民的“力量”。只是当初人民的力量为卡特琳娜掌控利用,当法国大革命的洪流席卷而来的时候,凡尔赛宫竞如此的不堪一击。
       欧洲大陆上的君主们目睹了王权的大厦倒塌的全过程。传奇君主倍出的波傍王朝竞成了末代绝唱。欧洲的王权走到了尽头,世界史赢来了新的转折。这位奥地利公主,法国王后若只是中世纪任何一个欧洲小国的女主人,无论如何,她的结局不会如此的悲惨。有人说她促成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如果历史真的要为你戴上一顶如此这般的帽子,那只能说历史就是历史,真假虚实中,它不等同与现实。
       背叛人民注定为历史抛弃!上帝哟,你可知,万人坑里埋着绝代艳后!奥地利皇宫依然金碧辉煌,凡尔赛的玫瑰却已凋谢!
  •     茨威格加入了对王后的很多心理的推测,这就不是传统传记文章的路子了。但是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在历史的长河里,真相不止一个!
  •     玛丽•安托内特传——茨威格
      这是我读过的最富有激情的传记,文中那种发自内心的如潮水般涌动的激情如同书中描写的那个年代的热情一般引人入胜。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命运不愧是最佳的编剧,它是如何让一个女人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人在世间可以尝到的种种极端,那是享尽居于万人之上的荣华富贵和受尽千夫所指的耻辱凄凉。而茨威格充满感情和气势的叙述,展示了这位闻名于世的大作家天才的文笔,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激情中保持着理智,对于所写人物,他清楚地揭示出她的种种弱点和错误,毫不避讳玛丽身为王后的不称职和愚蠢,但是他又怀着敬意为这位到最后也不放下自己尊严,勇敢地接受命运的坚强的女性写出了一曲悲壮的挽歌。此时,这位悲情的法国王后在作者的笔下是个实实在在的人,有着平常人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她又是真正的王后,带着那贵族特有的高贵和感伤与封建的君主制走向覆灭。
      一个人,在本质上有着一般人的特性,但是偏偏又处在一个不一般的地位,生在一个不一般的时代,当时代的责任泰山压顶而来时,对这个无法承担的人,我们又可以指责多少呢?即使我们自己扪心自问的话,恐怕也只能感叹只有那些像是随时代而生的强者才有承担历史的使命的力量,弱者则注定成为炮灰,这是人生的悲剧。悲剧之所以悲壮是因为人们抗争的往往是命运,往往是失败的。
      在不了解一个人之前,我们太容易先入为主简单地判定他是好人或是坏人,或者给他贴上一个标签,但实际上,在不了解他之前,我们都没有评论的权利,而当我们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后才知道人是那么的复杂,我们永远无法说出“了解”这两个字。这是我喜欢看人物传记的原因之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值得书写的,我们打开一本书,从出生到死亡都关注这个人,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怀着虔诚的态度,还有什么别的书比用一个人的生命作为题材的书更值得让人尊敬的呢?
      路易十六是个朴实善良的好人,他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甚至是一个很简朴的人,他什么都没有做,然而正是他什么都没有做,摇摇欲坠的波旁王朝顷刻间坍塌,而玛丽•安托内特呢,她只不过是个精力过剩的女孩,天真热情,大把的花钱只能说明她的幼稚无知,真正醒悟的时候却太迟。不是要粉饰他们的过错,只是这对国王和王后要比很多下流无耻的小人政客,凶残暴力的刽子手以及浑水摸鱼的投机者正直得多,有时他们的愚蠢往往显示出他们的单纯,因为政治上的精明者必须明白什么是狡诈和残忍。
      革命是什么?就像茨威格所说,它包含着崇高的理想和真真正正残忍的行为。在混乱的却又如狂飙一样发展的法国大革命中,到底是什么推动着革命的前进,只是群众一时的狂乱的热情吗,到底是谁在领导着革命,当权者不断换人,今天的领袖明天就上了断头台。让我惊讶的是,其实在当时还是有很多的保皇派的,国王和王后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依然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换成一个有决断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君主,历史可能会改写,但是革命的潮流奔流不止,仿佛不许人停歇,混乱中看不到前方,而大国间互相盘算,王室成员为了王位尔虞我诈,一切都将昔日的王后推上了绝路。
      书中关于她与费森爱情的描写是令人感人的插曲,这个男人在她风光无限之时,默默地躲在角落,当所有的朋友离开她时,他却走到了前台,成为她的支柱,我们只能说费森是个骑士式的人物,他在保护他的公主,而能够拥有这样的爱情,在玛丽•安托内特色彩斑斓的人生中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   我不能完全赞同楼主的想法,但楼主也确实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思路
  •   最后一段有些宿命论了。
  •   茨威格把革命描述得很好,而不是像一些历史学家那样,剔掉了革命的残暴,只留下革命的意义和所谓人性的光辉。
    确实
  •   革命不全是光彩的,而帝王也不全是堕落腐败的。
    两者的价值只有在漫长的历史里慢慢沉淀。
  •   是的,革命的过程是血雨腥风的,很多所谓的正义都会被人利用。皇后和国王在这种阴谋权术当道的时代显得单纯的多了,尤其是路易十六,他软弱仁慈宽容,如果他们只是平凡人间如果他们生在和平年代,可能是过着简单生活的百姓,只可惜这写个“好”性格让他们成了革命的牺牲品。。。真是悲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